父母尚未退休,常年不回家算是对父母未尽到赡养吗?为什么?

茳J鱼儿的淡淡心事



平安幸福148194761


《婚姻法》第21条第3款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但是,法律对“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如何认定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根据提问“父母尚未退休,常年不回家算是对父母未尽到赡养吗"?我对如何认定此问题与提问者做个探讨。。

一、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有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两方面,父母不需要赡养,不等于你们不可以赡养。一般情况下,父母在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时,有权要求成年子女向其支付赡养费,成年子女应当履行给付义务。

二、子女的赡养义务是法定的,支付赡养费一般是以父母生活困难且子女不予以照料为前提的。如果父母虽然没有劳动能力,但身体状况良好,收入颇丰,生活并不困难,赡养的方式可以是与老人共同生活方面的精神抚慰,并非一定要向父母支付赡养费,父母在外地,做为子女换一个赡养方式,多联系,常看看,语言交流和精神慰籍,解决他们的难题同样是赡养孝敬父母。

三、具有赡养条件的子女在父母无劳动能力时,无论父母是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只要该父亲有证据证明其无劳动能力,其女子都有给付赡养费的法定义务。

四、给付赡养费是为了使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老有所养,在生活无忧的情况下安度晚年。在父母患重大疾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子女原来未支付或支付的赡养费不足以维持父母的正常生活时,父母有权要求子女超出正原数额支付赡养费。

五、做为异地居住的子女,应能够主动掌握父母的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和生活方式状况,不能在父母实在是没办法的情况主动提出来。父母养我们长大实为不易,希望可以多关心,尽心尽力尽财照顾他们。


泰山木32140178


赡养的定义应该是父母在饭弄不到口里时,如生病及耄耋之年,行动不便等,而儿女应尽的责任和担当。

父母未退休,还在工作年龄段,正是人生辉煌岁月,是不需要别人帮助的。

但现时代如果按农村的标准而这样定义有国家工作的人,人家是接受不了的。亲情需要陪伴,央视一曲《常回家看看》,感动多少中国人。常年不回家,而年龄增加了,也增加了对故乡,对父母的思念。现在农村人的陪伴,大多腾讯视频,也或工厂年节停产放假,而回家看看,当然也有多年未回家的对故乡的思念。

如果经济条件许可,每年例用父母也放假时段,回家与父母说说话,与乡邻说说旧闻新事,续续儿时友情。如果经济积累有目的,天天微信视频聊聊,与爸爸说说,与妈妈聊了,也多少满足了相互思念。

孝道包括瞻养,而瞻养是具体的行动,是孝道中最重要的一环。

瞻养在农村定义,是父母没有劳动能力后,首先保证他们的生活来源,至少不缺米面油,在他们饭弄不到口里时,就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就饮食起居四个字可以衍生多少感动故事,也传出些不好的事。

而题主的赡养之问,是父母在人生辉煌岁月里,他们需要的是陪伴,是需要心灵慰藉的时段。而到需要赡养时,他们有经济来源。只需你及妻子及儿女在饮食起居上,去做好。


爱拼才會赢7



用户62033466374


是不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