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想个理由办酒的人,你怎么看?还有一年办三次酒的?

柏金的生活日记


这种人是有想借办酒敛财的心理,其实这种人在我们农村大多不看好,虽说他办酒,其实很多人心不甘情不愿,出于面子硬着头皮去了,随礼不会多,这就是农村的不良习俗。


君行早16


有人喜欢做事,敛财也不多。

我明年六十了,自已的整生日没有请人庆贺过,上次搬新家请了两桌人,没有收人家一分钱。

在农村老家请厨师每桌600元,酒400元,饮料50元,烟90元,平均每户二人以上,也赚不多少钱。要是上饭店每桌2000元,酒600元,饮料50元,烟130元,平均每户两客以上,还要倒贴不少。

元月一日,我姨侄结婚倒贴了二万多。我是怕有事,但让不了的事,真是没办法,酒水好办,请人难请,我们这里正月都要请亲戚朋友吃喝,非常麻烦,有的人他非要迟到。

正月十二事又来了,孙子十岁非要庆贺,每桌菜和酒水近三千元,肯定要亏一万多。

某些有权的人有事是为了敛财,因为他们人情不要还,而且人家红包来得大。


南通海安金兔建材老吴


每年都想个理由办酒席,有的还一年办几次。这么说也不奇怪,也许真的赶上了!一年之内喜事多多!如果说找理由,也许不会这么评论了!我是逢大事才请客办喜事,比如!结婚,添丁,盖新房乔迁之喜!别的咱不想办,因为办酒席是为了答谢亲朋好友祝贺的谢礼!办差了,我的脸面过不去,办了!肯定最好的,那么累了天把礼酒相抵,能赚个万儿八仟的,可我四处笑脸相迎!跑前跑后,敬烟奉茶,陪酒治谦的,累的够呛!真应了老人言!另做十日客,不做一天东。所以我能免就免,真的不愿办酒席!可我愿别人办酒席,咱挤个热闹!花点礼钱,就算改算生活了!说心里话三几佰元,在饭店能吃到26道菜吗?人家还名烟名酒!都不容易,有喜事当然可贺!花点钱咱心里痛快!谢谢邀我!


中华狂龙715


为了收回礼钱就找五花八门的理由来办酒,像什么买车、孩子多少岁生日、升学宴等等,农村会出现这个问题,我爷爷家那一片虽说不会找理由办酒,但是礼钱收了是不会还回去的。

也就去年,我妈过生日就喊上几个人庆祝,结果就是喝酒喝多了,以至于我天天怀疑我是不是投错胎了还是充话费送的。更早一次是我的同龄人英国留学,感恩节放假结束要回学校了,舍不得要碰一下,我爸被我一顿骂:舍不得也得走,现实摆在这了。


海韵椰城


其实这都是有权有势又贫财的人才做得出这种事,平民百姓是非常难的。记得二千年初,我认识的一个老师,想通过办生日酒聚点钱财,请全校老师吃酒,大家都去了,但每人只拿了几十块钱,结果还亏了几百块。相信下次生日他一定会考虑是否办酒席的事。


用户88738911124


其实办酒席很累的,但各地风俗不一样,就拿我自己来说,其实我不喜欢办酒席,太累人了。

办一场酒席,首先要想到很多细节,要叫很多的人来,还要请人帮忙,我们农村风俗,还要吃几天的饭,其实没几个人能在酒席上赚钱的,搞不好还得罪人,所以说,除了真正的大喜事,还真不愿置办酒席。


上饶石刻非遗传承人


每年都想个理由办酒的人,其实很正常。譬如:生日宴、满月酒席、结婚纪念日、乔迁酒席等。

邀请亲朋好友赴宴,你不好空手而来。现在不时兴送礼物,而是采取更直接、更现实的方式,送红包。找理由办酒席,关键是你能找出多少理由?不要小瞧一桌酒席的花费,大方点,主人可以在席桌上配一瓶剑南春、泸州特曲或五粮液什么的;荤菜方面配三道大菜,如:澳龙虾、多宝鱼、海参什锦。

其它菜品且不必细说,光是这酒、这几道大菜,这桌酒席至少在3000元左右。参加这样的酒席,一般封个200元的红包就可以了。假若主人真是为了敛财,十个红包才2000元,岂不亏死?

真要敛财,一般酒席的标准在600至800元左右(含酒水)。以前听说学驾驶时,教练包里有四个身份证,教练第一批学员时,拿出自己的身份证说自己要过生,学员都会凑份子。教练第二批学员时,教练会拿出老婆的身份证,说某日回家给老婆过生,学员又凑份子。教练第三批学员时,教练拿出父亲的身份证,说今天要回家给父亲祝寿。学员见此,又会凑份子。教练第四批学员时,教练又会拿出母亲的身份证在学员面前晃晃,学员知道后又会凑份子交给教练……采取这样的手段敛财,真是煞费苦心,真是聪明透顶。

一年办三次酒席的人,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赴宴的人在红包里封上200元,主人自然而然会减少办酒席敛财致富的想法。











君十平轮


每年都想个理由办酒席,这样的人纯粹是贪财,想借摆酒席的机会收点礼金,这样的人在农村实在太多了。

农村办酒席,就是自己在家里搞,请几个专门做饭做菜的,现在农村有专门干这一行的,桌子啊碗筷啊全部都是这个厨师班子带齐,主人只管按照厨师的清单去采购就行了。

这种农村流水席,成本低,收了礼金,除去开支,摆酒的人还能赚上一笔,因此,农村人对此乐此不彼,毕竟,能赚钱的事情,谁不爱呢?还有很多也是没办法跟风,光看别人整酒席,自己不整,那送出去的礼金怎么收回来呢?所以,这种大事小事办酒席,甚至一年办三次酒席的风气越演越烈。

爸妈在农村,听说每个月都有好几家办酒席的,多则三五百,少则一两百礼金,一个月光送礼都是大几百上千,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开支。

不过今年形势不一样了,今年猪肉贵,想借此摆酒敛财的人少了,猪肉吃不起,酒席摆不起,摆了还要亏钱,这也算是猪肉涨价的一个好处吧,摆酒的风气得到了遏制。


梦里花开2019


有的人确实事多没办法,小孩出生、乔迁、子女结婚等等凑一起了。我一年就一次,母亲生日,亲朋好友一定要上门祝寿,没有办法,我自己和爱人的生日一律出门旅游或去素食馆吃斋,孩子在学校,基本这个情况。当然新年团拜不算。当然现在办酒席的也少了,随礼后回购物卡,酒席基本没人去。


昨夜有风36386966


这类人

我个人会避而远之

拿一些事情来谋取利益

这样的人不值得交往

已经完全颠倒了办酒席的初衷

办酒席是希望得到大家的祝愿

别人也会来帮衬下你

到时成了敛财的手段意义就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