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裡,鄔思道說叛軍主力在法輪寺,說什麼燈下黑,啥意思?

哈哈哈哈968


雍正即位後最大的挑戰除了八爺黨的掣肘,就是西北羅卜藏丹津叛軍。為了剿滅這股心腹之患,雍正除了將自己的心腹年羹堯扶上西北撫遠大將軍的寶座外,就是傾全國之力保障年羹堯的糧草供應。可是在長達一年時間裡,年羹堯就是沒有能找到叛軍的主力,這可急壞了雍正,因為當時國庫本身就很拮据,無限期這樣推下去,雍正的寶座恐怕就坐不穩了。

我們在《雍正王朝》裡看到,年羹堯為了找到叛軍主力,也是每天派出了幾十波人馬去尋找,可還是沒有任何消息。一怒之下,年羹堯除了將派出去的探子們殺了外,還牽連到了全國各地運送糧草的官吏。在人人自危的情況下,當時已經在河南巡撫田文鏡帳下效力的鄔思道接下了這個運糧的重任,毫不預兆的出現在了西北大營外。

鄔思道和年羹堯都是輔佐雍正上位的關鍵人物,一個在幕後,一個在臺前。年羹堯不清楚鄔思道已經離開京城,還以為鄔思道是雍正的人,對於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的鄔思道,年羹堯收斂起了過去在軍營裡的狂妄和跋扈,很謙虛的做起了學生。接下來的對話裡,鄔思道提出“燈下黑”的理論。“燈下黑”其實就是煤油燈在照明時,由於燈罩的原因,使得自身附近的區域成為了陰影。鄔思道也直接指出了叛軍在法輪寺附近,使得年羹堯找到了叛軍,打贏了這場來之不易的戰鬥。

可我們不解,為什麼遠在河南的鄔思道卻知道叛軍在法輪寺附近呢?

其實很好理解。因為當時的青海已經被年羹堯包圍的水洩不通,整整圍困了一年。年羹堯大軍的吃喝用度都成為了朝廷的負擔,而叛軍自身的吃喝問題難道就不是問題嗎?要知道,青海在自古以來就是貧瘠之地,叛軍的十幾萬大軍吃什麼喝什麼呢?無疑,叛軍的供養還是年羹堯在提供,年羹堯是想“養寇自重”罷了,當然,鄔思道沒有明說。再加上叛軍都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法輪寺在當時無疑是最合適的地方。

另外,鄔思道說叛軍在法輪寺附近,其實也是一種猜測,鄔思道最重要的來意其實還是想間接告訴年羹堯:你這個仗不能拖了,雍正快頂不住了。如果雍正皇帝倒臺了,你年羹堯第一個就要被拿來祭旗,你和雍正是唇亡齒寒的關係,還不快快行動起來。

有了這種緊迫感,年羹堯還能不迅速的去決戰嗎?畢竟年羹堯不清楚鄔思道是不是雍正派過來的,既然鄔思道已經把話說明了,年羹堯知道不能再拖了。

當然,鄔思道來西北大營肯定瞞不過雍正的耳目,雍正得知鄔思道還對自己如此效忠,或許也就是在此時決定放鄔思道一馬的吧。

看到這裡,你覺得鄔思道為什麼知道叛軍主力在法輪寺呢?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雍正王朝》中: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率領清軍的二十多萬萬精銳,將整個青海圍的水洩不通。每天都派出幾十波斥候去找青海叛軍的主力尋求決戰。但最後依然沒有找到,這樣的日子一拖就是一年。

一年之後來了一位鄔思道先生,他與年大將軍曾是舊相識,在雍正帝還是王爺的時候,就投在雍正門下。這位鄔思道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心。

他來到青海西寧後,與年羹堯在喝酒的時候,輕描淡寫地在地圖指出了叛軍的位置在法倫寺。當時地圖上放著一盞油燈,油燈的陰影正好把法輪寺這個地方給遮擋起來了。所以鄔思道說這就是燈下黑。

今天我們還是說三個問題:

1.年羹堯用了一年的時間,為什麼死活找不到叛軍的位置?

2.鄔思道千里迢迢從河南來到西寧,為什麼他知道叛軍位置?

3.為什麼叛軍會在法輪寺?

第一個問題:年羹堯怎麼就死活找不到叛軍的位置?

1年多,年羹堯大將軍在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財力兵力之後,依然都沒有找到青海叛軍的位置。真的找不到嗎?

為了平定叛亂,雍正帝集全國之力,來圍剿叛軍。二十幾萬官兵,每天的糧食軍餉就得10多萬兩銀子。年羹堯作為西北撫遠大將軍,這是一個肥缺中的肥缺。撈油水,吃空餉,又是西北的土皇帝,只要叛軍一日未被剿滅,年羹堯的大將軍就能多當一日,這神仙般的日子就能多過一天。


所以並不是年羹堯找不到叛軍,而是他不想去,不願意去找,甚至可以說他知道在哪,但不想去動。這就是傳說中的養匪自重。


永遠不能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年大將軍是清醒的,他很清楚一旦叛軍被剿滅,狡兔死,走狗就要烹了。所以他不能找,不想找,不會找,找不到。


第二個問題:鄔思道千里迢迢從河南來到西寧,為什麼他知道叛軍位置?

鄔思道是誰?怎麼就這麼大能耐?

《雍正王朝》鄔思道的身份很特殊,他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心的半仙式人物,他曾經作為雍正帝的軍師,幫助雍正獲得了皇帝位。與年羹堯也都是老朋友。雍正以師禮來待他。包括雍正新政中的: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以及火耗歸功這些政策都是鄔思道提出的。


後來雍正登基後,鄔思道到了河南田文鏡府裡做幕僚。藉著押糧食的公差,來到了西寧,幫助年羹堯找到了叛軍的位置。

他是一個瘸子,腿腳不方便,為什麼主動千里迢迢的來到青海年羹堯這裡來告訴年羹堯叛軍的位置嗎?寫封信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親自來?再說,他怎麼就知道這麼機密的事??

我覺得鄔思道並非完全知道叛軍的位置,而是他摸透了年羹堯的心。

青海的羅卜藏丹增叛亂,清政府派了二十幾萬大軍,將整個青海圍得似水洩不通。

青海的冬天可不像東南沿海,天氣嚴寒不說還缺衣少糧,叛軍幾萬人,他們也需要吃喝。可就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清軍圍困了一年,叛軍竟然還能主動出擊。鄔思道分析叛軍的位置,並不是靠著情報去分析,而是他揣摩透了年羹堯的人心。

他的內心獨白可能是這樣:

亮工啊“養匪自重”要適可而止了。國家已經供不起你的消耗了。我一個瘸子,能到西寧,這是皇帝授意的。就是告訴你,皇帝已經很著急,很憤怒了。告訴你不要再拖延了,皇帝的耐心已經沒有了。


果然,1個月後,決戰,大勝。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叛軍會在法侖寺?

法侖寺離著年羹堯的西北大營只有100裡不到,雖說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叛軍幾萬人在20多萬大軍的層層包圍下,糧食問題肯定是個大問題。


在《雍正王朝》有這樣一個細節描寫:

說年羹堯為了吃到新鮮的蔬菜,有2000多人的部隊,專門從四川往青海運送蔬菜和糧食。

2000多人一次性可以運送多少糧食蔬菜?年羹堯的炒白菜就算只吃菜心,那他也吃不完這麼多的糧食。那這些糧食去哪裡了呢

請注意:年羹堯手下部隊的軍糧是由各省來提供的,並不是他這2000多人的隊伍來自行搬運的。所以我判斷這2000多名士兵他們所運送的糧食和蔬菜,就是為了與叛軍做交易的,前文剛說了年羹堯有養匪自重的嫌疑。

而法倫寺離年羹堯的大營距離不到100裡。解釋通了

........

這才是真正的燈下黑。


少校柳下惠


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做燈下黑,所謂燈下黑就是指燈具在照明時由於被自身遮擋,在燈下產生了陰暗區域。其實鄔先生所說的燈下黑就是指的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對發生在身邊很近事物和事件沒有看見和察覺,最終導致了青海的羅卜藏丹津叛軍在清軍的眼皮子地下的法門寺長時間隱藏而沒被發現。

青海的羅卜藏丹津叛軍是清朝的心腹大患

羅卜藏丹津叛軍是清朝的心腹大患,他常年在青海西藏以及新疆活動對清朝的邊疆穩定威脅極大,康熙帝晚年就想除掉他,但因為皇帝年老和諸皇子為了爭奪帝位相互傾軋最終沒能實現。

雍正帝繼位後首先把解決西北邊患作為軍機第一要務,可謂是舉全國之力支援西北用兵,只可惜羅卜藏丹津熟知青海地域同年羹堯的清軍主力玩起了藏貓貓,導致清軍無法同叛軍主力決戰。

此時的年羹堯在西北跋扈異常,作為供應糧草的河南省竟然沒有官員願意去送糧,河南巡撫田文靜一籌莫展,此時的智囊鄔先生毛遂自薦給年羹堯去送糧。很多人覺得鄔先生此去是凶多吉少,但鄔先生自信的說道和年羹堯的交情很深就欣然前往了西北大營。

鄔先生給年羹堯帶來了勝利的希望

到達西北大營的鄔先生受到了年羹堯的熱情款待,鄔先生提醒年羹堯,西北一戰非必勝不可因為雍正帝將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都寄望到了這一戰。年羹堯深知此戰的重要性可惜他苦於找不到叛軍的主力而遲遲不能決戰,當然年羹堯也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因此他也不想立即將羅卜藏丹津叛軍剿滅。

鄔先生審時度勢將自己的想法全盤脫出,並說出了叛軍主力就在法門寺,因為是在夜裡說的這事旁邊正好有一盞燈照亮地圖,而法門寺就是燈下黑的地方。鄔先生提醒年羹堯正是因為法門寺在八旗軍的眼皮子底下,最終才使得年大將軍對這個地方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所以叛軍就安然的繼續生存。

一語驚醒夢中人,年羹堯立即部署了對法門寺叛軍的合圍並取得了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年大將軍也因為西北戰功在回到北京後受到了雍正帝的熱情接待。

年羹堯真的不知道叛軍在法門寺嗎?

常年帶兵的年羹堯熟知兵法也善於用計,為什麼他就沒有想到叛軍主力在法門寺呢?非要讓鄔先生點破呢?其實從血洗江夏鎮來看,以年羹堯的狠準穩打敗叛軍可謂是輕而易舉,他之所以放著不打就是為了考慮自己未來的退路,叛軍解決了自己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功高震主是很難全身而退的。

鄔先生遠在河南怎麼知道叛軍主力的位置呢?很顯然以鄔先生的睿智加上對年羹堯內心的解讀其實他已經明白年羹堯的真實想法,只不過從大局出發從雍正帝的角度思考,他不得不點名說破敦促年羹堯完成西北叛軍的決戰。

因此這場燈下黑不過是權臣和皇帝的一場博弈罷了,從其結果看年羹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只可惜他自恃功高而無視皇權,最終被雍正帝賜死。鄔先生也因為燈下黑的錦囊讓自己變得更加賽諸葛,從讀人心上說他是個睿智異常的人!


秋雨魯北說歷史


小玥來回答:

因為年羹堯說周圍該搜的地方都搜過了,都沒有發現叛軍的影子。既然年羹堯這麼說,那麼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年羹堯說假話,實際沒有仔細搜,年羹堯會不會在這件事情上對鄔先生說假話?不會!那麼只能說年羹堯說的是真話,難道叛軍人間蒸發了?顯然不會,那麼叛軍可能就是躲在年羹堯想不到的,根本就不會去搜的地方。鄔先生據此推斷叛軍應該就藏在年羹堯大軍的附近,所謂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就利用年羹堯想不到這一點!並且這個地方要好藏兵。結果鄔先生根據地圖就找到了這個可能的地方。

自古兵家之道,已多變詭異著稱,年羹堯多以自負自居,萬萬沒有想到敵人竟然藏在他的眼皮底下。而鄔思道明察秋毫,善於攻心,推理思維甚為縝密,便很容易把叛軍主力揪出來。當然這也是劇情需要...



小玥歷史


我是起居郎,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年羹堯西北平叛,一年時間合圍叛軍,但是卻找不到主力,無法殲敵,每天耗費二十萬兩白銀開支,國庫已被掏空,滿朝文武都在看著雍正和年羹堯,一旦失敗八爺黨就會趁機難。



這時鄔思道以壓克糧的名義來到西北大營,他講話分三步,讓年信服並依計行事,也留下了“燈下黑”這個耐人尋味得故事。




第一步,明確分析形勢,明著說失敗對年羹堯是死路一條,暗著告訴年羹堯撈好處佔便宜,是要有相應的功績的,佔皇帝的便宜尤其要有度,養匪為患可以,可要只有這一招可吃不開,皇帝現在要結果了。

第二步,換位思考,叛軍十幾萬大軍也需要糧草,年表示要立馬切斷糧草通道,但是鄔又把話峰一轉,說現在斷糧道已晚,目前最緊急是找到敵軍主力,你年羹堯缺糧可以跟朝廷要,叛軍缺糧會從誰那獲得?都一年多了,叛軍要是沒人養著,絕不可能比你年羹堯沉得住氣,見好就收吧。



第三步,分析地形,周邊地點全部偵查也沒看到主力,青海這苦寒之地,可不是處處都能養活幾萬叛軍的,隱匿的地方就那幾塊,你來個說啥也找不著,說明這夥叛軍你手拿把攥,就看你什麼時候攤牌了,燈下黑這個說法是給年一個臺階,可以從養寇這頭猛虎上下來。其次暗示影子就是影子,看著黑可沒有力量,燈要是換個位置,影子什麼也遮不住,是自己給燈換位置,還是讓皇帝給燈換位置,性質就大不一樣了,聰明的年羹堯聽懂了,選擇了接受鄔先生的建議,馬上決戰,至於殺偵查兵和假裝恍然大悟狀,只是一場戲而已。



總結: 鄔上來就分析現在形勢,意在破冰,做出斷糧草判斷,這個普通人也能看出,鄔推斷敵軍主力位置,是自己與眾不同的意見,鄔可能不瞭解叛軍,可他了解年羹堯,更瞭解皇帝,他二人的想要什麼,怎麼找到二人利益的結合點,從而產生一個讓皇帝和年羹堯都接受的結果,這才是鄔思道的過人之處。


起居郎雜記


鄔思道身為雍正王朝世界之中的bug存在,如果不做點神乎其神的事情,還真當不起這個稱呼的。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鄔思道自河南遠道而來,雖居廟堂之遠,距前線千里。但畢竟是心懷天下,當時他身為河南巡撫田文鏡的幕僚,接觸的資料肯定更全面,對於當時的局勢肯定會提前分析個七七八八的,自然有把握去幫年羹堯。

年羹堯當時說了已經形成了關門打狗之勢,那麼範圍已經是限定於青海一省了。(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羅卜藏丹曾的十幾萬兵馬,竟然找不到。對於鄔思道來說,肯定很好找到貓膩了,於是看了看地圖就感覺到叛軍在不遠處的法輪寺。

鄔思道為什麼會這樣說呢,一是他劇中的燈下黑原因。二是青海地域多是信仰的黃教,而法輪寺的名字一聽就知道是屬於黃教範圍的寺廟,叛軍躲在這種神聖之地,一般人還真的想不到。三是法輪寺身為黃教聖地,無論是隱藏還是收集糧草都極為方便。

按照鄔思道近乎於妖的智商,又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猜出叛軍在哪裡還是很容易的。





清醒的人最荒唐282


法侖寺不是寺廟,他是一個地名,這個地方是寸草不生的戈壁灘。由於羅卜藏丹增帶領的是騎兵必須逐草而居,而這個地方又在自己眼皮底下,因此年羹堯壓根就想不到羅卜藏丹增會藏在這個大違常理的地方。


我用餘生回答你


咋一聽有道理,仔細想想不可能,幾萬叛軍,什麼樣的寺廟能藏這麼多人,還不讓人發現


用戶4309590019492


燈下黑就是眼皮子底下,最不會引人注意


黃敏1234


在眼皮子底下沒看見!天天看別人的衣服髒,卻沒有發現自己的鞋子也有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