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學問,是學重要,還是問重要?為什麼?

Learning200


個人覺得沒有更重要一說。

二者相輔相成,沒有學,問也是白問

(因為問的東西本來也沒有價值。)

沒有問,光學,可能會陷入一個死循環。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多學多問,多交流才會碰撞出光彩,閉門造車不可取,因為真理只會越辯越明!)

所以呢,與其問學和問誰更重要,我覺得二者皆可得,而且也是必得!

所以不要糾結於這個問題了,趕緊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做行動的巨人!


老凌說


學問學問,是學重要,還是問重要?

我認為一個人有學問,是他的才、學、識淵博,自成系統,人也善於學習,在學習中問,在問題中學習,懂得教會別人答案是什麼,說的東西也讓人感覺有道理和水平。學重要,問更重要!

一、我對學問的兩點理解

1.學與思結合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在孔子看來,只是機械地學習而不加以思索,那就會迷惑不解;思索了卻不進一步學習,那就會精神疲憊。這兩句話提出了學習和思考的關係,強調兩者要相結合。

學習與思考就像飛機的兩翼,相互作用,缺一不行。文學家巴爾扎克說:“打開科學的鑰匙毫無疑問地都是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該歸功於‘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

俄國人普列漢諾夫說:“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孔子作為老師很喜歡答題,因此感嘆地說:“不說‘怎麼辦,怎麼辦’的人,我真不知道拿他怎麼辦了啊!”

疑而有問,已得知識之半。學習中有疑而問,是一個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過程。只有養成舉一反三、深入思考的習慣,才能激發出智慧。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這大概是做學問的起點吧。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謝皮羅教授,連生活中的問題現象都不放棄思考。他發現每次放掉洗澡水時,水的漩渦總是向左旋轉。他抓住這個問題不放,在實驗中排斥偶然性後,深入研究,最後得出漩渦與地球自轉有關,結果證明了他的論斷是正確的,學問是思考得來的,科學而執著的追問出來的。

2.學與習相結合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這段話概括而平易地表達了孔子乃至每個人人生理想的三個方面,這就是人要學習,終身學習,以學為快事;人要交友處事,以人和為樂事;人要自知自立,不奢求於外。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說,學到的東西按時去溫習和練習,不也是很高興麼?學而時習之,是“知”與“行”的關係。《論語》強調學習,“學”是弄清弄懂,是為什麼做,讓你明理,“習”是運用於實踐,是怎麼做,是檢驗你“學”的手段,“學”道而不“行”道,不叫學習,“行”道而不“學”道,也不算完全意義上的學習。

孔子的一生都是學習的一生,他從15歲立志學習,一直到死都在孜孜以求。他發憤求學,常常是廢寢忘食,一旦在學問上有所獲益,會快樂得忘記憂愁,連日漸衰老的威脅也忘了。孔子的為學精神是永遠年輕的,因此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因為終身不倦地學習,他才能時時保持進步的狀態,才能達到新的境界。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大學問的人,貴在勤勉和持之以恆的努力。

二、我對學問三大特性的認識

1.知識特性

學問是知識,這一點也不錯。

曹雪芹寫吃是真學問。筆下《紅樓夢》中的“紅樓宴”,幾乎提供了原料、工藝製作、色香味俱全。我們平常人最多知道的就是一些大眾菜、路邊檔,人家曹美食家那可是“酒糟鴨信”、“胭脂鵝脯”、“姥姥鴿蛋”、“茄鯗”之類的貴族階層的美味佳餚,當然還得報來歷、吃法和特點。

當代許多文人把曹雪芹寫吃的傳統丟了,或許壓根就不懂美食,至少不是吃貨。《三國演義》裡,曹操、劉備、孫權,還有在甘露寺招親的吳夫人,怎麼樣吃法,吃些什麼,羅貫中都沒有交代,此處省略……

2.系統知識特性

學問是系統的知識,那是高大上的學問。

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說明諸葛亮的氣象學問很專業。曹操也知道“冬至一陽生,來複之時,安得無東風?何足為怪!”而孔明卻知道運用“冬至一陽生”的氣候變化規律。一個是隻知,一個是知而能運用,學問境界不同,較量勝敗顯而易見。至於孔明故弄玄虛,詐稱借風,貪天之功,更是為他贏得了行動自由權,這是高明之處的真學問、真謀略。

3.專業和技術知識特性

學問是別人難以知曉的專業技術,那多是戰略、商業之類的秘密啊。

蘇秦、張儀都是戰國時期有名的舌辯之士。都是鬼谷子的弟子,蘇秦以聯合六國“合縱抗秦”為主要政績,張儀以讓各國與秦國相親,進而各個擊破,一統天下的“連橫”出名。一個合縱,一個連橫,將他們老師鬼谷子的縱橫捭闔之術,演繹到極致。

三、我對如何做學問的三點看法

1.形成主見

子曰:“由子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孔子認為,人要有主見,不能人云亦云。“升學入室”或“登堂入室”已經成為成語,比喻學問的程度。

學習最初的成果,不管是心得、體會、還是經驗,表明已經形成主見。這是學問者自己最初的判斷、體會。縱然不高深,卻是心得,親切有味,所以能夠動人。

形成主見,善於模仿。模仿也是學習,模仿別人已有的成功的辦法,跟著別人一起走,會使你成功的幾率更大。但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生搬硬套,不然就成了“東施效顰”、“邯鄲學步”了。要注意在模仿中創新。正如齊白石教育學生時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有創新的模仿,本身也是一種創新。

形成主見,善於向榜樣學習。向強者學習,是一種標杆思維,要求的是吸取其精華運用於實踐中,追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模仿是手段,創造是根本。在競爭中,還要善於向自己的對手學習,超越對手,進而超越自己。人生不是模仿秀,不能只一味的模仿他人,而應該積極發揮自身的潛能,保持自己的本色。

形成主見,要減少跟風。一味盲目跟風,比如跟風出國留學、跟風拿高學歷、跟風買房炒股,跟而不學,學而不思,會束縛自己的思維,容易陷入庸俗化、浮躁化,難於創新,難以彰顯自己的個性。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凡事難有統一定論,誰的學問都可以參考,但永不可代替自己的主見,不要被他人的論斷束縛了自己前進的步伐。

2.知不足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孔子認為,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值得我學習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而學習,如發現他的缺點則引以為戒加以改正。提醒人們要養成學習踏實認真、實事求是的作風,避免虛榮和驕傲。

發現不能解釋的事情,有矛盾,似是而非,又不敢結論。於是就不得不再用心思,即走上求學問的正道了。

走一條新路,通常要遇到很多障礙,要面對更大的風險。對不知深淺的河流得摸著石頭過河,在不知方向的十字街頭得問路,問能讓你避免重複別人已經走過的彎路。

知不足的境界,也是我們說的“謙虛得識,自信護志”的境界。用心之後,就知道自己的浮淺和不足了。學問進步了,自然態度也謙虛了。

知不足的境界,也是我們說的勤學好思境界。常常處於思考高度繃緊的狀態,處處都有學,時時都在學,就像學痴一樣。學習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需要經過長期的積累、不斷的磨鍊才能夠有所收穫有所成就。積累越深厚,功底才越深。

美國通用電氣前總裁韋爾奇在總結20年成就的高境界時說:“通用之所以有今天,在於通用一直以全球的公司為師。”汲取他人的成功經驗,是我們制勝的法寶。

3.融會貫通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孔子認為,教導學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給他指出一個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個方面,就不能再教他了。如果學問者,突破了這個難關,就會豁然開朗,進入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創造性思維活動境界,是大腦智力發展的高級表現形態。

在這種高層次思維下,別人的主張你會非常注意。與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親切;與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而求解,自然融匯到你自己的思想中。後來會發現屬於你最初的一點主見,就成為做大學問的萌芽了。以後吸收養料,生枝發葉,根深蒂固,學問便成 了。會做學問的人說他自己的話,不堆砌名詞,不旁徵博引。

融會貫通的境界,也是我們說的以簡御繁的境界。專研得愈深,心裡全是一以貫之的系統思想,就能以簡御繁,所謂舉重若輕。道理越看得明透,就越看到本質,名詞便可用,可不用,或隨意拾用,可謂運用自如。

融會貫通的境界,也是我們說的一覽眾山小的境界。因為學問者自己從前也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爬上山來的,一切深淺精粗的層次都曾經過。

融會貫通的境界,也是我們說的通透境界。做學問最高的境界就是通透。思精理熟了,有如看得破,忍得過。

史家司馬遷在撰寫《伯夷列傳》時,他曾經陷入一種矛盾中——司馬遷之惑:孔子說,伯夷、叔齊“求仁得仁,其何怨乎”,但司馬遷在一篇以伯夷、叔齊口吻寫的詩中看到其怨憤之氣,一個說沒有怨,一個承認有怨?如果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為何像伯夷、叔齊這樣一生“積仁”的人卻終於餓死?為何像孔子最推崇的弟子顏淵也常常食不果腹?而盜蹠無惡不作卻壽終正寢?而這並非個例,而是普遍現象,猶如莊子質疑的“聖人之道”。司馬遷不得不問“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今天讀《史記》,我們推斷,面對困惑的司馬遷做了決定:就是為《伯夷列傳》做總結,完全不糾纏於天道存否,伯夷、叔齊賢否,而是絕對實用主義地總結出,不受他人影響。事實上,我們看到司馬遷在修史中所持的觀念,雖在輪廓上是儒家的,但其價值觀更多包含實用主義的成分,特別是對人的私慾的認識。

其實,今天無論是從對人性的認識上看,還是從對傳統文化的熱潮趨勢來看,喻示我們每一個人正置身於一個傳統文化融會貫通而自信的時代。

人們常把有知識說成有學問,這是很有道理的。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問號永遠是探索未知世界奧秘的動力。


風過無痕攝有痕


學問者,有學就有問,有問就有學。

學不一定就是直接地學,更多的是間接地學。所以環境是很能影響一個人的學問的。比如同樣兩個人,處在學問人中,沒有學問也會慢慢變得有學問;與之對立的是,處於不識之乎的一群人當中,想有學問也只能困於無何有之鄉。

問也不一定就是直接地問,學問的由來更多的是間接地問,即間接地問自己,一定要多過直接地問別人。老是問別人,聽別人,而不問自己,那一定學不來什麼東西,學到也無多大益處,還很可能成為有害的學問。

當然,基礎知識是一定要先學的,與問沒有關係。比方說一加一等於二,再比方在校學習的那些公式、定理、定律之類的,還有如生活與為人處事的規矩規範。但當我們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就一定要多問,這樣方可改變已有的事物,方可用學問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從而獲得更好更大的利益或發展空間。

學問也是有很多條件的,一是不能固執已見,二是需要自我反省,三是需要細緻與用心,四是需要持續不懈,五是要有目標,同時還得有攻關與無畏困難的準備。大多數真正的學問,是需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大多數大學問,都匿於“深山老林”之中,沒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與勇氣,就很容易半途而廢,終無所獲!



夏禾文化


學問學問,是學重要,還是問重要,為什麼?

一.學的重要性

提到學,我們小時候快到週歲的時候開始學步走路,在媽媽引導下開始邁步,從艱難的第一步開始,一步,二步開始,從媽媽撐扶下慢慢學步,不到一個月的學習,媽媽會故意放手,讓孩子慢慢學會平衡,摔倒了媽媽扶起再次放手,一次次的摔倒,一次次的扶起,孩子就會學會開始獨立步行,從學會一步或二步開始,一次的跌倒與爬起孩子就學會走步,這個過程就是大家認為的“學”,從完全的陌生到接觸最後熟悉掌握。

二.問的重要性

孩子咿呀學話開始,對所見所聞充滿不知與好奇,首先開始就問一些最簡單的問題,可能會問到我是從哪裡來的,狗狗為何有四條腿,魚兒能在水裡遊,這些低級可笑的簡單一問,有時真能難倒爸媽,孩子天真的問說明不知道想求來龍去脈,獲知原因這就是“問”的含義吧。

綜上所述不難理解學與問的關係,要想掌握未知,“學”與“問”都一樣重要,無法分清彼此。


蒙湘牛


學問學問,學了之後再問,包括兩種意思:一是博學,一是好問。

學問學問,既要學系統的理論知識,也要學實踐的知識。

學問學問,學與問同樣重要。既要學又要問,學與問相輔相成,學中問,問中學,求得真知。

我們從小就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知識就像插上翅膀,翱翔在浩瀚的天空,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們終身都在學習中,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勤學好問,把學習貫穿人的一生。

遇事多思多問,遇到問題隨時問"為什麼",青少年心目中總有"十萬個為什麼?"例如:

1,地球為什麼是橢圓形的?

2,我們看到的太陽為什麼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

3,貓從高處掉下來為什麼沒有摔壞?

4,海洋為什麼是藍色的?

5,舌頭為什麼能吃出酸甜苦辣鹹的味道來?

6,為什麼說水往低處流?

7,一年為什麼有四季?

8,扁蝠為什麼只在晚上出來?

9,人為什麼有生老病死?

10,狗為什麼忠於人類?

……

從平常事物中發現問題,隨時請教父母,請教老師,請教同學和朋友,虛心學習,態度誠懇,只要對自己有啟發,對自己有幫助,不管請教的人年長年幼,都當成自己老師,敬"能者為師"。

正所謂"好曲不厭百曲唱,好書不厭百日讀,讀書貴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讀便於思索,朗讀便於記憶,初讀好書如獲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處處留心皆學問,三人同行有我師。"

處處留心皆學問,從平常生活中,從生活細微之處,認真仔佃觀察,分析,思考,提出問題,分析向題,從而找出規律,得出結論,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變成自己的學問。

總結,學問是從現實生活實踐中產生的,經過思考提煉的系統的理論知識。





日日新77055711


學問,學問,學重要,問也重要。

首先說“學”。學,即可作動詞,也可作名詞。

“學”,會意字,最早見於甲骨文。學(jiao)四聲,動詞,教導,其本義是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使之覺悟。

學(wue)二聲,名詞,泛指知識。

人,從出生開始,除了最基本的吃喝拉,什麼也不會,什麼都需要學,不停地學。

在慢慢成長過程中,不斷學習,逐漸成長。特別是上學之後,吸取書本知識。隨著年齡增長,人們自覺閱讀,博覽群書,充盈心靈。走遍大江南北,拓寬視野。成為有學問者,或者成為某個領悟的佼佼者。即便是普通人,也在不斷地“學”,隨時隨地的“學”。

再說“問”。

“問”(wen),四聲,形聲字,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請人解答。

人們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五花八門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查找有關資料自己解答,可以與人討論解答,可以請教高人幫助解答。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向老師請教,向專家學習,向身邊人學習……唯有虛心求教,不恥下問,才能不斷地提升個人素養,豐富知識,為己所用,為人民造福。

還有一詞更重要,那就是“善思”。

若只是學和問,不善於思考,那麼所學知識只停留在表面,達不到心底或者學不深入,不能達到舉一反三,活學活用。要想把所學知識為己所用,以提高和創新,必須善於思考,勤於鑽研。人類的發現,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研發,都離不開思考。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願每個人都能愛學,勤問,善思,做一位有“學問”的人




靜聽花解語


望文生義,真的I服了yuo。

學問,這個詞既不是說學,也沒有說問。這個詞的本義是某一方面專業知識。也就是說,這個詞是名詞,不是動詞。

所以,我們常常也說“做學問”,這就更加明白無誤了吧,做是動詞。

有些人,特別強調“問”,這本來也有正確的地方,但是,“問”?到底問誰?怎麼問?怎樣對待問來的答案?

這個也是我們東方文化中的一個缺點。我們太重視答案,往往對於理由或者推理過程不重視。

問誰?首先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到底研究過沒有?在那些地方出現過?有哪些資料可以用?估計最後的結論,大概會是什麼樣子。

實在沒有頭緒,可以問自己身邊的人,同學或者朋友。多交談。很多問題,只要一交流,互相討論討論,就有了思路,也就有了解決的方法。

最不聰明的,就是直接問老師,直接得到一個答案。這對於自己的研究或者發展,一點好處也沒有。只是白白浪費了自己應該增長能力的一次機會。

學習和詢問,這兩個事情與“學問”這個詞,除了字寫的一樣,本義完全不同。生拉硬扯望文生義並不是正確的做法。

希望我們的老師和家長,真正理解一個人成長應該有的經歷,正確指導學生刻苦鑽研,互相探討,自我發現,敢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千萬不要在”正確答案”這個圈子裡轉,永遠也出不去,才是悲哀。


老楊老師2


學問,單從字面上看就知道有先後關係,有了學習,才通過思考,把不懂的內容提出問,內容才會有深度!

從我們祖先猿人開始,他們每天去狩獵,解決活下去的問題。當時還不懂得使用工具,但是隨著進化,腦子也越來越聰明,可以製作一些簡單的工具,發現兩塊石頭撞擊可以生火,把獵物烤一下可以很美味和營養,把一些木頭一端弄尖了才能捕捉到更多的獵物,把獵物的皮剝下來做成簡單的“衣物”,解決了寒冷的問題……這些使用工具的行為都是通過不斷學習摸索的結果,會使用工具也是人類從猿人到人的進化過程。我們的先祖從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前肢在使用工具過程中慢慢進化成更加靈活的雙手,這一系列的轉變也訓練了大腦,在不斷思考中解決了一系列的問題,會使用工具也讓猿人有別於其他動物,成為食物鏈頂端的統治者。

一開始可能沒有沒有模仿的標的物,但是從解放前肢開始,猿人中有帶頭直立行走的“人”,發現直立能夠解決更多問題,後面的猿人相互模仿,這都是學習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又遇到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那就不斷思考。學和問在週而復始的進行著。

問是在實踐過後才發生的行為,不知道因就不可能有果,兩者都重要,只是學而思不斷往返中迭代。


聽雨小榭2020


有你才幸福,與我共分享:

引言:《周易正義》乾023:“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

釋義:“君子學以聚之者,九二從微而進,未在君位,故且習學以畜其德。

“問以辯之”者,學有未了,更詳問其事,以辯決於疑也。

結論:學問,是學重要,還是問重要?當然,問重要,因學未了。

為何“問重要”呢?

首先,學問分開

清朝文人畫家鄭板橋曾說過:“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這是為什麼呢?知學而不問,越學越痴呆,也正如孔子所言的一樣,“學而不思則罔”。

所以,學是人生的過程,問是人生的收穫。人生從哇哇墜地開始,就咿呀學語。雖有摸仿別人的功能,但長大後,還必須從師學習,在接受知識的同時,隨著大腦思維的擴展,就多多少少地產生一些疑惑,即不懂得的地方。

不懂不能裝懂,似懂非懂而不問,僅僅是學習到了皮毛,不知其實質內含也。要想弄懂事理或得到解惑,就必須重在問,因為光學理論知識,並不能知曉其形成結果的過程是如何做到的。

其次,學問連用

一般來說,學問是“學中問,問中學”。常言道:“幹到老,學到老”,其實也就是“幹到老,問到老”。想想看,每個人學習畢業後走上了工作崗位,並不是工種就適合你的專長,也並不是為你而特設的,往往就有可能處於無所適從的狀態。這時候的你就要靜下心來,虛心向別人請教或詢問,從而瞭解這工種中的程序規則。

我們在問的過程中,要邊學習、邊掌握,做到學中幹,幹中問,不斷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從而慢慢地適應工作。所謂“萬事開頭難”,只存於一時間。只要你肯放低心態,不恥下問,其實難也不難。

鄭板橋還說過:“瓊崖主人讀書好問,一問得,不妨再問三;問一人得,不妨問數十人,要使疑竇釋然,精理進露。”再一次強調了問的重要性,問一個人還不夠,為了得到事理的正確性,只有多問人,然後,總結歸納岀真知灼見。

再之,學問有道

學是基礎,學習就是獲得古今中外勞動人民在智慧上的傳承理念和理論上的經驗總結。而問則不同於學,它是在學基礎上的一種解惑。學的是理論,問的是行為意識,只有不斷地問,才能使學以致用,得到一個好的結果。

勤學好問,我們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所謂“聞到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說的就是人們在做事的過程中,總會岀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僅單憑腦海裡思維定勢是不行的,有必要翻查資料或詢問智者,從而得到問題的解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雖是謙虛的好學態度,同時也是一個問的過程。這裡的“問”體現出一個人格局:三人中,學問有高低,不僅僅是問高者,而且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即“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

總之,學而築基,問則解感。學在某些時候是被動接受知識,而問則是主動求索知識。學是吸收,問是解答,你認為對麼?


杜象應


學和問二字誰為重,我頓無可釋。

學,為我們對未知的所求。而在此之間,為自己想要知道的,卻又忙然無知其意,便而就有了對求其意的問。

如同,我們年幼時,對不明白的事物,向媽媽求的疑問,媽媽,燕子為什麼冬天不來,現在又來了!媽媽告訴我,燕子啊,喜歡美麗的花朵,喜歡雨的熱情,當然更喜歡溫暖的陽光。所以呀,每到春暖花開的時候,燕子就回來了。當然媽媽並沒告訴我它屬候鳥,隨季節的變化,它會往反,但我卻簡單的知道了,燕子是愛春天的……!

你小的時候,問過媽媽嗎!

我想,我們都是在學和問的過程中長大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