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拐點可能不出現於2月10號,農民適合外出幹農活嗎?

老村好農


我是愛茶者九號,一位來自於湖北恩施地區的農民,想要了解更多農村趣事和農業種養殖技術,請用您發財的小手給我點個關注!

昨天研究這方面的專家說疫情拐點可能出現在下一個十四天結束後,於此咱們這些平頭百姓又開始了第二個“雙週家裡遊”。但題主提出農民工適合不適合外出我覺得不是很妥當,與其這樣問,不如問:如果咱們農民工這個時候還不出去會產生什麼後果。在家裡過完這個特殊的春節後,即使天上掉刀子,咱們農民也不得不出去打工。至於為什麼這麼說,您且接著往下看。



特殊的春節

以前父親在外面打工的時候只會過年期間回來四五天,那個時候就希望父親能夠多陪自己幾天,那時自己還小,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下,不懂得成年人世界的艱辛。今年一家子人倒是都在家裡生活在一起,可卻為吃的、喝的發了愁。現在的農村不像以前農村,咱們農民可以實現自給自足,如今農村也是什麼都得花錢。可我們農民工的錢都是一分一釐的掙回來的,不出去打工就好比是“無米之炊”。

雖然春節前一個月我們家宰殺了四頭年豬,可已經賣出去了一頭半,這是不能動的。而且在家裡也不能光吃肉,米、油、鹽等最多隻能夠堅持半個月,因為本身買東西比較方便,都是吃多少買多少的,沒有想到今年會有這樣的突發情況。現在花的都是父親從牙縫裡扣下來的老本,估計也支撐不了多長的時間。

農村生活如今和城裡人生活一樣困難,疫病面前既能夠彰顯出人情的重要性,也能夠彰顯出金錢的重要性。如果咱們農民能夠坐在家裡就把錢掙,我想農民朋友們對待在家裡還是很樂意的。但事實上是晚一天出去,就晚結一天的工錢。



自己的看法

個人認為就目前的形式來看,二月十號依舊不適合農民工外出,但不少農民工卻又不得不外出。拿最惡劣的情況來說:外出打工可能只是一個去世,而如果不出去掙錢可能是一家人餓死,孰輕孰重,農民工心裡都有一杆秤。

我這幾天在網上看到很多人抨擊那些外出掙錢之人,說怎麼在這個特殊時期還想著外出掙錢。我覺得這部分人絕大多數都是那些生活在父母保護傘之下的年輕人,他們不愁吃和穿,因為有父母給他們錢。而這些人卻不知父母的錢是怎麼來的,自己倒是活得逍遙又自在,卻不知道他們的父母其實也冒著很大的風險掙到這筆錢的。於此“不知他人只經歷,莫勸他人善良”。

當然咱們農民工外出打工也得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首先是必須帶口罩,這是最為基本的防護,必須做好。其次是能夠只待在工地上,就儘量不要去其它的地方,做好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最後就是要多喝熱水、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特別是在工地上幹活的農民工,更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農民不易,但我們作為一個公民還是應該盡到自己應該盡的義務和責任。所以如果家裡只要還有白米飯和水喝,就不要外出打工。實在是需要外出做工,也得做好各種防護措施,避免二次感染。


愛茶者九號


我早就去田裡割草燒火堆了,準備春耕今年又多了一畝多地,沒有辦法,去年冬季沒有耕,好多草,田邊別人種上竹子,去年砍竹子的時候,把竹枝都留在田裡,不燒耕不了地!那竹枝又尖又利,必須要燒了才能耕種。放心,我燒了二十多年都沒有燃燒過,現在我更加小心了,每次燒火堆,我都先挑一擔水以防萬一,一直守著火堆直到燒完才回家。


石巖上的青松


剛才我想趁中午比較暖和出去買菜。結果走到街口便被防疫人員給攔了下來。防疫人員指著通告說:要買菜必須在中午12點之前!過了中午12點之後,是不能上街的!於是,我只好繼續回來蹲著寫問答。

在寫這篇問答的時候,我收到了一條短信。這條短信是關於各個行業具體復工時間的通知,通知上說,以本地員工為主的工業企業可以在2月10日復工;有大部分外地員工(非疫區)的工業企業可以在2月17日復工;比較特殊的工業企業(包括部分服務行業)可以在2月24號復工。由此可見,2月10日可能是疫情的“拐點”。

我個人認為:只要不是集體性耕作勞動,2月10日之後,農民還是可以在田地裡幹農活的!因為田地空間空曠,又不給人接觸,是沒有什麼病毒可以傳染的。但是,這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並且,各地的情況又不一樣,我說了還說不算的。還說按照當地政府的規定為好。

疫情肆虐,萬民惶恐。這可惡的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巨大損失。就說街上的店鋪吧!有的店租每月都得數千上萬元,但又不能營業,店主的損失是不是很大?我們老家的家門口有一座中型煤礦,工人不但不能上班,而且,煤礦每天還需要付出維護費用,這不也是一種巨大損失嗎?僅就老胡而言,我自己的職場費用每月也需要數千元,但我又不能開業,這對於老胡來說是不是也是一種經濟損失?然而,除了公務員之外的所有人能有什麼辦法呢?損失只能自己承擔了。

前幾天在網上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茶葉該採了,但不能採。這種損失誰承擔?其實,我理解這位茶農的心情,但是,誰又能有什麼辦法呢?損失只有自己承擔了。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而言之,老胡認為2月10日之後農民是可以到田間打理土地的。畢竟,農事耽誤不得。然而,老胡說了不算,還得根據各地的情況由當地政府去確定。因此,還是等等再說吧!因為疫情猛如虎,是萬萬不可掉以輕心的。


老胡說三農


疫情拐點可能不出現於2月10日,農民適合外出幹農活嗎?據消息武漢市是1月23日開始封城的,第一個潛伏期是14天,應該是2月6日,第二個潛伏期是要到2月20日。若是到2月20日以後,疫情已經消失了,就說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將會得到控制,即將結束。依據權威防疫專家分析,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按照目前的疫情狀況,解除防疫警戒需要第三個潛伏期,甚至還要到第四個潛伏期,才有希望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

農村朋友們要稍安勿躁,平下心來,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沒有必要就不要出家門,出家門就必須要佩戴口罩,確定無誤後,才能走出家門,辦事速戰速決,不可久留,儘量不要到人口密度的地方去,儘量不要與別人正面接觸,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辦完事情不要在外久留,快速回家。回家後要脫掉外衣和口罩以及鞋靴,溫水洗手、洗臉,徹底排除潛在的危險。在家要勤開窗,保持室內通風通氣,房屋要定時消毒,勤洗手,講衛生,不食用隔餐未煮透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營養,多在家活動身體,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農民目前絕對不能出外幹農活,仍然要呆在家裡,忍耐、忍耐、再忍耐!農活沒有幹,是小損失,逮上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病,不僅造成自己的身體健康受到危害,而且殃及無辜的家人,甚至傳染與你接觸的所有人。農民朋友們,在目前防疫關鍵時期,忍耐呆在家裡,就是為國家作貢獻,就是造福於人類,就是上戰場參戰,就是有功的人。奉勸農民朋友們,生命是最寶貴的東西,失去不會再次獲得;物質的損失比身體健康和生命,並不重要,保護自己才是最關鍵的問題。農民朋友們幹農活、復工和進城打工,都要聽從防疫部門的指揮,當解除防疫警戒後,恢復一切正常工作,並不遲!


總之,農民朋友們,請繼續呆在家裡,忍耐、忍耐、再忍耐!保護自己,保護家人是自己義無反顧義不容辭的責任。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鄂東三農


2月8號是元宵節,過了元宵本應該是農忙的影響,但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好多人外出農忙擔心這樣會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我好想說在病情尚未得到完全遏止時,我們在有經濟基礎的條件下最好不要外出。

但農民本身就是算無餘日,一天不工作,就意味著經濟緊張。所以,對於2月10號能不能幹農活,我想給與你肯定的答覆,但前提是你得滿足以下我說到的三個條件。

在當地未發現感染者

病毒最可怕的是具有感染性,所以沒有感染源那就可以讓人放心一些。此外,農村大都地廣人稀,所以被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只要當地沒有發現感染者,一般來說,這些病毒基本與自己絕緣了。

若當地發現有感染者,勸你最好還是好好待在家。畢竟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本錢,沒有健康,掙再多的錢也是徒勞。

出門戴口罩

病毒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所以我們能做的最大努力就是戴上口罩。戴口罩去幹農活,還可以阻擋沙塵,實在是一舉兩得。此外,當我們回到家要及時洗手,還要保持家庭和個人衛生,從根本上杜絕病毒。

若沒有買到 N95口罩,在鄉村,一般的棉布口罩也可以。不論如何,一定要記得出門戴上口罩,不然就真犯不著以身犯險。

保證不扎堆

農村人一出門,就喜歡聚集在一起聊天。這個節骨眼上這樣的做法是最不應該的,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對別人的不負責。所以,堅決做到不扎堆。

若有人不知趣找你聊天,也應該果斷拒絕。當前特殊形勢下,容不得半點馬虎。別人能體諒最好,若不能體諒,就讓他埋怨去吧,畢竟自己的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

若你能做到以上三點,去幹農活也可以。到這裡的農活是你自己家農田地裡的活,絕不是去外地打工。若真的可以多在家待幾天,就多待幾天。別為了一時之快,讓自己後悔一生。


星琴軒


鍾南山院士說,從2020年的1月23日封城開始到今天2月6日,為防控疫情的第一個14天。
重要的是從2月7日到2月20日,這是重要的第二個14天,只有過了這第二個14天,如果沒新增上升的人員,疫情才算是控制了,形勢才會好轉!

做好第二個14天非常的重要,希望大家繼續宅在家裡,多通風,勤洗手,全力做好防控工作。挺過第二個14天,堅持就是勝利。


一、2月10號農民還是不適合外出做農活。

根據當前的疫情情況,每天的確診人數還在增長,疫情的拐點不一定能夠在2月10號出現,所以做好防護工作還是非常的重要,而要做好防護的最好方法,就是呆在家裡不要出門最好。

雖然農村,人口比大城市要少一些,人員也不是十分的集中,但不等於就不會被感染,所以做好防護工作是最重要,2月10號以後,還是不適合外出做農活。

二、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10號以後不外出做農活可能對農業生產會有一些影響,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業生產更是需要春天,及早播種,及時種植才會有好的收成,因為疫情的影響,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農業生產也不例外。

但是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及時做好防護工作,呆在家裡面,勤洗手,多通風,不去其他的農村家庭裡走往,串門,不相互影響,才是最好的。

總結

結合當前的疫情情況,我認為在農村,也不適合在2月10號以後,就外出做農活,還是以防範工作最為重要,等到疫情過去,及時將農業生產趕上,保證今年的收成。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點擊關注:以文溫暖三農。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歡迎交流、討論,每天會有精彩為您呈現!首發頭條,抄襲必究。

以文溫暖三農


導讀:這幾天村幹部都在加強宣傳,不要下地幹活,堅持到8後之後,靜等春暖花開,都在堅持與病毒做最後的抗爭。

對於10號後,農民是否下地幹活,我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首先,病毒的潛伏期是14天,8號這幾天是疫情管控的關鍵時期。但是,確診和疑似的情況來看,目前已達到5萬人,還有很大的上升趨勢。同時,不排除有的人體質好,雖然感染病毒,但是還沒有表現出來。

還是不要提早下地幹活,畢竟這幾天,很多地方我又又遇到寒潮天氣,雨夾雪,溫度低,地理的積溫達不到5℃,作物無法生長。從目前來看,冬小麥,越冬油菜追肥還可以拖延半個多月,所以說,下地幹活還能在推遲。加之,病毒還可以二次感染,畢竟還沒有研製出特效藥,如果因為下地幹活,感染病毒將會得不償失。

其次,農民辛苦了一年到頭,可以借這次機會好好休息一下,養精蓄銳。等疫情好轉了在下地幹活。如果農民真的閒不住,就在自家庭院裡走動走動。

最後,不管怎麼說,生命安全還是要放在第一位。同時,要深明大義,不要到處亂跑,等村幹部的通知,到時候在適時播種。


荊山朵朵


對於拐點這一說法,昨天晚上王辰院士已經明顯表達,拐點出現時間是不確定的,我們只能耐心的等待,減少外出,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才是現在主要做的事情,對於這個糟心的春節,跟以往所有的春節過得都不一樣,嚴峻的形式下,對於外出來說,是能避免的避免,能夠減少的儘量減少,隨著立春節氣過後,天氣的氣溫一天天的好轉,也開始有了明顯的上升,雖然北方多地還處於封凍之中,但也有很多地區已經開始冰雪消融,地溫的上升,也到了一年很重要的:春耕季節。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是一個忙碌的季節,也是村民依靠賴以生存的土地播種的時候,按照目前的發展形勢,拐點的不出現,是否就決定著我們的村民,不能夠下地幹農活呢?對於這個問題還真的是作為一件要緊的事情來做,季節不等人的道理誰也懂,但目前的嚴峻形勢,又不得不讓我們減少外出,這兩者看起來是相互矛盾的,如果才能在相互沒有衝突的前提下進行呢?

我們每天都會關心事態的發展,關心這拐點得到來,拐點是不是能夠按照原來所說的2月10號到來?按照現在的發展形勢,應該是很難,2月10號原本是前一段時間所作出的預判,當預判和發生的事實出現不一致的時候,就要另行的進行安排,就像前一段時間開始復工上班一樣,也是和預期不一樣,到最後變為了延期進行,這次的拐點時間也應該是要根據事態的發展來定,所以這個2月10號的不確定性更加的明顯,往後推遲多久,現在還沒有明朗,至於對於外出下地幹活是否能夠進行,跟地域不同,疫情發展程度不同,都有做出不一樣的決定。

現在的氣溫相對來說,還屬於很低的狀況,南北多地還沒有真正到達春耕或者其他農活忙碌的季節,隨著氣溫的慢慢回升,到雨水節氣的時候,差不多才開始有了真正的農活,雨水是在農曆的二十六,距離現在還有十幾天的時間,到那個時候拐點也有可能就會出現,只有等到拐點出現之後,大家才能給放鬆一些,自然也就可以安心的去外出、去下地幹活,至於想要早一些進行播種的地區,參照目前的形勢,還是儘量的延緩幾天進行。

對於一些疫情比較輕的,偏遠地區,也是可以選擇性的少數人可以適當的進行下地幹活,但也要做到人員不要過多,要保持安全的距離,在安全為前提下,方能去下地幹活,還要做好自我防護,像外出下地幹活,一定要佩戴口罩,回家之後要先洗手等安全措施一定要做,而對於當前比較嚴重的地帶,還是不要過早的下地幹活,你認為什麼時候才能適合下地幹活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對於疫情拐點我的理解是,新增確診人數大幅下降,疑似病例減少,死亡病人基本木有,尚在觀察的大幅減少。看來到2月10號就現在這個情況不可能了,與昨天相比,確診人數增加3151,疑似增加4833,死亡增加73,但令人高興的是病癒增加了389。總體來說情況不容樂觀,還要下一週期過去,看疫情發展才能定論,外出幹活還需謹慎,不能前功盡棄,外出人員增加聚集就有感染的可能,還是繼續待家減少外出,疫情尚未結束,大家繼續努力!


愛吃雞排的趙大官人


其實這個拐點我們可以理解為確診人數少了、疑似病例少了、死亡率下降了、出院率增高了,但這只是一個拐點,而不是疫苗研究出來了,也不是可以找到有效藥物來治療了,所以疫情風險依舊很嚴峻,所以小農人建議還是不要外出了,畢竟傳染源還沒有徹底切除,還是會有感染的風險的。

小農人最近經常觀看新聞,專家們認為這個疫情的拐點可能會使1個14天或者2個14天,如果挺過這兩個14天,那麼對於抗擊疫情一定會產生很大影響的,我們農民雖然不能像醫護人員衝到第一線,也不能像那些大企業家捐款捐物,但我們可以為抗擊疫情做貢獻,那就是在家認真的隔離,不給政府添亂。

現在各個自然村都實行了禁止外出和禁止入內的政策,很多農民工因為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為了生存很多都已經待不住了,所以很迫切的想出去工作掙錢,但現在外面的工廠、工地、飯店、貨站等能打工的地方都是處於關停狀態,就算能出去現在也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的,所以我們只能眾志成城的在家等待這場疫情早點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