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中國足球的一點見解

看了多年中超聯賽和國家隊比賽,也說說我的心裡想法。我雖然不是職業球迷,對足球的認識也可能不深刻。我只想說說我自己的一點看法。

可以說中超聯賽甚至中甲中乙這幾年的球市越來越好。但國家隊水平沒有因為聯賽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甚至水平還降低了不少。有人把問題焦點指向了某些俱樂部比如恆大,也有人開始罵足協領導比如蔡振華和現任陳戌源,其實都是不合理的。有道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麼多年來中國足球都幹了些什麼?

這事兒得從02年韓日足球世界盃開始,那一屆國足在世界盃上的表現球員和教練米盧被全國人民批的體無全膚,”勝一場、平一場、進一球”“快樂足球”等甚至成了茶餘飯後的笑話,更有不少媒體記者說米盧就是一個騙子,多少年後的今天我們回頭再看,那一屆國家隊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歷史最佳。當時國足首發11人分別是:守門員:江津;後衛:吳承瑛、李瑋峰、范志毅、徐雲龍;中場:馬明宇、李鐵、李宵鵬、孫繼海;前鋒:楊晨、郝海東。每一個人拉出來在現在的國家隊都可以是絕對的主力人選!說明了什麼問題,我們的實力退步了,而且退步了很多!

而從2002年開始到2020年,我們的足球經歷了什麼?首先我們看看歷屆足協掌門人的情況:

閻世鐸 在任時間:2000-2005,提倡快樂足球,大膽啟用米盧,但依然不被媒體和球迷買賬,由於取消了甲A升降級以及對假球和黑哨的縱容,造成了聯賽空前的“亂”。

但閆掌門是真心做事的,無奈力不從心2005年被下課。而接下來的兩位將中國足球帶入了黑暗之門。謝亞龍 在任時間:2005-2008 南 勇 在任時間:2009-2010,至於兩人所做所為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兩人目前仍在服刑中。

南勇下臺後韋迪上任,韋 迪 在任時間:2010-2013,提出了足球要從娃娃抓起,也提出了管辦分離,但還沒有開始大刀闊斧開幹就被調離工作崗位,張健接任。直至蔡振華當選足協主席

蔡振華 在任時間:2014-2018,原來乒協混得風生水起,到了足協舉步維艱,蔡主席的上任也就是中國足球發展最困難之時,他打擊和懲治足球賭博之風。對中超聯賽健康運行做了不少工作,同時聘請裡皮等外籍教練執教國足,可見用心良苦。努力歸努力可國足成績仍未見長進。直至2019末陳戌源上任。

足球是個系統工程,從人才的選拔到培養,再到球員最後的成才,都有一套標準化的“工藝流程”。各個環節之間環環相扣,一個環節沒搞好,都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歐美足球強國經過百年的發展,早就總結出一套適合於自己的標準化“工藝流程”。他們現在的發展,不過在這個“工藝流程”中繼續精益求精,不斷根據需要進行修修補補,以適應時代的變遷。

都說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都說要尊重足球規律,但就這最簡單且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兩點,我們幾十年來都無法做得到。連歐洲人都知道,近日有挪威媒體表示:“在中國的培養模式裡,梅西們正在辦公室裡面上班,因為一位具備天賦的孩子可能在9歲時還未顯現自己的能力,但他早已經被被淘汰了。”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中國沒有形成足球文化,沒有一個好的足球環境。在歐洲、南美洲、甚至非洲小孩踢球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但我們不同,培養一個孩子踢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甚至送一個孩子到足球學校的費用一個普通家庭都承擔不起。這就是現實。一方面我們後備人才匱乏,另一方面就是有孩子想去踢卻因為沒錢而不能去從事自己喜歡的運動。

所以相比鄰國韓日足球的成功,我們應該從中吸取經驗,要有一套可持續的發展思路,而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屆領導班子上臺就推翻上一屆的思路自己重新搭臺唱戲,這樣只能自掘墳墓。做好青訓,維持聯賽良性發展,多方位開發足球人才,同時要保持一顆平態的心,我們不是足球強國,要給予球員足夠的寬容與耐心。

請記住,與其歇斯底里的謾罵和無用的指責,不如靜下心來想想自己能為之做點什麼,你可以置之不理但請儘量不要去添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