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悍將畫像為啥多是大胖子?

文學痞子


自古英雄多豪傑!

說起英雄,我們大多會想到馳騁沙場,於萬軍之中逡巡廝殺的將領形象。

但是,我們在看過許多古代將領的肖像畫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個經常讓我們忍俊不禁的現象。

那就是原來古時候的悍將們,大多都是胖子!

是的,就是現在讓我們大多數人哀傷的胖子!

那麼今天,今古就來為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古代的將領大多是胖子。

首先,古代的作戰模式決定將領大多是胖子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作戰模式大多是悍將帶領手下士卒衝鋒陷陣,大多拼殺在戰場的最前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鼓舞軍隊士氣,一同殺敵。

尤其在宋以前,特別是在三國時期,兩軍交鋒,首先開打的不是士卒,反而是兩軍的將領,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這種單挑行動,最考驗的是什麼?

是技戰術嗎?不對,既然都當時前鋒將領了,技戰術大多不會差到哪裡去。那麼他們其實最後比拼的就是體力,而作為脂肪和能量積累較多的胖子,自然就可以在這種環境下存活下來,只要不是遇上趙雲這類的技戰術超級高手,胖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其次,胖子不是胖,那是壯

自古以來,我們就知道一個從古流傳至今的名言,那就是“將軍肚”。為什麼說是將軍肚呢?

原來,自古能夠被稱為悍將的大多都是骨骼驚奇的偉岸男子,按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其實就是他們骨架大。

也正是由於他們擁有著異於常人的骨架,使他們在身體的各方面都比普通人更為出眾,體型方面就很自然的與那些相對精幹的普通士卒顯得胖了。

也正是得益於他們偉岸的身軀,才能在戰場上取得相對的捉殺優勢,假若是水滸傳中鼓上蚤那種短小猥瑣的身材,在真正的戰場上大多也就是炮灰的份。

第三,胖子大多都是大力士

學過武的人都清楚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力降十會”。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即使技戰術再強。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大多也是會敗下陣來。

而胖子本身的質量就擺在那裡,由於平時攝入的能量在體內得以更好的積存,這就使得他們在個人力量方面存在極大優勢。

而且古代不想現代,追求所謂的肌肉美。練過健身的人其實都清楚,健身練出的肌肉大多不能代表自身的力量,大多是所謂的蛋白粉和刻意的訓練生成的無力肌。

而古代悍將,雖然看起來胖胖的,但是他們肥厚的脂肪層下面往往充滿的都是爆發力極強的活力肌。

像三國時期的張飛、安史之亂的安祿山,這些人本身就是武將出身,而他們大多都是肥胖的身軀,那你敢說他們武力值弱嗎?

張飛隨便一餐都得吃去半頭牛的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也證明了他攝入的能力高,胖也是理所當然的。而安祿山即使再胖仍然能夠在唐玄宗和楊貴妃面前,以肥胖的身軀跳動動感的胡旋舞,難道在戰場上就不能廝殺麼?

結語

古代將領大多是胖子,這個是事實,但他們胖的有道理,如果他們身上沒有那麼幾十斤的膘肉,估計對手都會瞧不起他們。也只有但軍隊建設發展到近現代,將領的作用更多的在於指揮和運籌帷幄中,才開始是他們逐漸擺脫了胖胖的形象,時代在進步,軍人的風貌也在進步。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今古言堂


古代能被稱為“悍將”這種級別的,一般都有幾個特點,“大胖子”實際上只是“大肚子”而已,這只是幾個特點中的其中一個而已。

首先,個頭一定要高大,古人當武將的一般個頭大都在1.8米以上,2米都是很普遍的,越高大,才越有資格成為“悍將”。


我們在《三國志》裡,動不動就可以看到身長八尺,身長九尺的。按照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考古專家在發掘洛陽漢墓時,發現的骨尺,上面的分寸都有準確的標識。經過測量之後,漢代的一尺23.7釐米。身長8尺,也就是接近1.9米。而最矮的曹操,身長6尺8寸,大概1.6米左右;劉備7尺5寸,大概在1米7幾,不到1米8 ;張飛、趙雲都是身高8尺,差不多都是1米8幾;馬超8尺有餘,那就肯定在1米9左右;另外就難怪說關羽、呂布都是“戰神”級別的了,因為他們的身高都超過了9尺,也就說都超過了2米。

其次,一定要膀大,胳膊要粗壯有力,也就是經常說的膂力過人,這是作為進攻最主要的

膂(lǚ)是指的脊柱兩旁的肌肉。《後漢書》裡記載董卓是“卓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射。”膂力過人,那就是能扛百八十斤的武器,舞得虎虎生風;左右手至少能開3石(1石=94斤)之弓,也就是能開190多斤的弓,騎上馬上百發百中。按照現在的體育競技,這些都是甚至一般競技運動員都無法達到的水平。

黃忠年逾花甲,尚可開3石弓。現在聽起來就像是吹牛,但是後來看了那個“當代武松”何廣位抓豹子的錄像,炒米相信古代肯定存在那些專門為冷兵器作戰的而生的特殊體能的人。

再次,一定腰圓。腰闊十圍,也就是至少5尺的腰,腰肢粗壯才能四抬八穩,坐在馬上,才不容易輕易被人挑下來。

但是造成這個大肚子,其實是有客觀原因的。最主要問題出在飲食上。我們都知道物質貧乏,特別是沒有油水的時候,人特別能吃,正常吃個十幾斤糧食沒感覺飽意的是非常正常的。再加之武將那種連專業運動員都達不到的體能,之間所產生的的巨大消耗。而且飲食不規律,廉頗雖然年紀大了,仍然一頓能吃一斗米,十斤肉。所以古代戰爭期間,武將們只要這頓有得吃就拼命吃,一次吃到頂到喉嚨,吃不下為止。因為吃了上頓,誰也不知道有沒有下頓。

而古代武將都以馬戰為主,基本上上了戰場,下肢就等於是栓在馬上的,因而下盤的活動量會比較小。這就形成了和現在很多上班族“沙發土豆”同質的效果。暴飲暴食加久坐,導致肚子越來越大。

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因素也導致了他肚子變大。大腹便便通常又被稱為“將軍肚”,大肚子代表威嚴,代表身份,最起碼在古代戰場上,只要看到一個大肚子走過來,底下士兵肅然起敬。想養那麼大的肚子,至少證明他對物資有非常絕對的支配權。普通士兵想長那麼大的肚子也是沒有資格的。

所以後人畫武將的時候,大肚子那是標配。有幾個武將出身的君王,畫像都是大肚子。比如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也有大肚子畫像)、朱棣、皇太極都是大胖子。




炒米視角


我曾是健身教練,甚至我的徒弟都已經是明星教練,好吧這話有些大,某城某區某健身俱樂部的明星教練吧,這還是實事求是的!但是我已經不是健身教練了,從我開始玩戶外不久以後,我就不再保持低體脂了,現在我“退化”不少,臥推110,硬拉240,相比74公斤的體重,這個力量非常一般,這比我巔峰狀態退化了30%以上,並且養出一層脂肪,現在體脂率15%左右,有時候甚至達到18%,因為真的沒油不行啊!我非常清楚如何減脂,也非常善於幹這事,但是我不願意!

玩戶外,身上沒油不行,我需要儲備能量,有這層油,我能更加耐寒,也更加耐熱,並且當我需要的時候一兩天甚至三四天每天只攝入500大卡熱量還能保持80%以上的力量,別懷疑,我都測過!

我想古代的武將雖然不需要真的鬥將,也許個別有,但絕大多數人是不需要的,但是耐久,他們需要!

這份經驗普通老百姓也會有的,乾瘦的人,呵呵,沒有那份持久力啊!

所以,不管是文學還是雕塑,我們不把武將塑造的跟希臘雕塑一樣!這可能跟我一樣,有現實的經驗有現實的依據吧!肚子大不一定是胖子,哪怕是胖子也不一定不靈活,洪金寶可以,壓力只是掙錢,掙命的將軍呢?

所以我認為這樣的形象或許有一些誇張但本質上應該是源於現實需要!


越馬長弓


古代征戰沙場的悍將,手裡沒有手槍、大炮這些熱兵器。想在戰爭中取勝,他的力量和耐力,就必須要勝過眾人。這類似於今天的競技比賽,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浮雲。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人力量最強?是八塊腹肌的健身男,還是膀大腰圓的大胖子?

我們從世界頂尖大力士比賽——阿諾壯漢賽的熱門選手中,不難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我們先從艾迪·霍爾說起。這個大力士,出生於英國斯托克鎮。身高6尺3,體重400磅。他曾多次獲得英國力量冠軍,外號“野獸”。

艾迪·霍爾坦言,自從他變成了職業壯漢選手以後,他的夢想就是打敗其他人,從而成為世界冠軍。而為了贏得“世界最強壯漢”的稱號,他願意付出生命的代價。

然而身高只有6英尺3英寸(1米9)的他,想要打敗天生就是6英尺8英寸(2米以上)、6英尺9英寸的其他熱門選手,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自己的體重增加上去。讓自己的體重高達400磅,成為一個超級大塊頭,以力量彌補身高的不足。

但這也意味著,他需要攝入更多的食物,他的身體也要承受更大的壓力,甚至會影響他的身體健康。

但他別無選擇,每天他早上6點起床,就給自己大吃一頓,七點去訓練,訓練完以後再大吃一頓。晚餐他吃個主食披薩,一份牛排加薯條,再加個布丁,這樣只能撐幾個小時,然後他再吃第二頓晚餐。每天他就像牛一樣,一吃就是一整天,第二天起床以後繼續吃。

上天沒有辜負艾迪的“瘋狂”付出,在去年的阿諾壯漢賽中,他憑藉1026磅的驚人力量,打敗了其他選手,最終贏得了冠軍。

和艾迪有著深厚友誼的壯漢,是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布萊恩·肖。他身高6尺8,體重425磅。艾迪稱肖為最努力的壯漢,他從來沒見過那麼專注的人。肖做的每件事都循規蹈矩,他不會逃避訓練,也不會逃避休息。

布萊恩·肖直言,他從小就喜歡競爭,不喜歡輸,對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橫亙在他面前的一大難關,同樣是“吃”。

因為這項運動的本質,只有兩個方面,一個就是吃,首先是食物,其次是力量。如果你的食物搞錯了,那肯定沒有能量,無論訓練能讓你變得有多強壯。如果不能吃得膀大腰圓,比賽時就無法發揮出力量——這句話來自肖的私人營養師。

如你所見,布萊恩·肖也是個膀大腰圓的大胖子。

憑藉自己持之以恆的訓練,肖在去年的阿諾壯漢賽中,以一分之差和冠軍失之交臂,屈居亞軍。但他個人獲得了馬戲團啞鈴的冠軍和手提包項目的冠軍,並打破了手提包項目的記錄。

而去年蟬聯冠軍的,還是來自立陶宛的茲祖納斯·薩維克斯。身高6尺3,體重400磅,年齡已經超過40歲。他被稱為力量界的邁克爾·喬丹。曾經獲得過7次阿諾壯漢賽冠軍,四次世錦賽冠軍,兩次ifsa世錦賽冠軍,4次歐洲賽冠軍,14次立陶宛賽冠軍。在各種比賽中,累計打破了超過70次記錄。

不同於後天努力的艾迪·霍爾,茲祖納斯直言:“我天生就是神力。”

茲祖納斯每天只訓練2~3個小時,其他的時間他計劃參加國家議會選舉。阿諾·施瓦辛格是茲祖納斯的啟蒙老師,從他進行專業訓練開始,用的就是阿諾的訓練計劃。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場勝利,就是第1個阿諾壯漢賽冠軍(2003年)。

但你們也看到了,他也是個膀大腰圓的大胖子。

比前幾個頂尖選手都有名的,就是《權力的遊戲》裡的角色“魔山”了。“魔山”本名哈夫託·朱利亞斯·布楊松,身高6尺9,重413磅。2屆歐洲最強壯漢,2屆世界最強壯漢賽亞軍,來自冰島。

接受採訪時他說,每天要吃6-8頓飯,這比一般人吃的都瘋狂,沒有辦法,他還是要把食物塞到肚子裡去。

他的體型是什麼樣的,還用我們多說麼?

“魔山”從2009年就開始打壯漢比賽,他的處女賽就打破了一項冰島記錄。從那天起,他就認定自己絕對天生就是強壯。雖然他在去年的阿諾壯漢賽中成績並不理想,但第二天“魔山”在record breaking賽中打破了他之前背扔項目記錄,並在之後的澳洲、南美、非洲阿諾賽中贏得了三個冠軍。

現在,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了。我們看到的這些世界頂級壯漢,都是這個世界上力量最強的人。他們都是膀大腰圓的人,而不是肌肉線條明顯的健身男,而且無一例外。

這些壯漢,每天吃大量脂肪類、肉類等能量高的食物,因為他們需要極強的力量。但是每跟骨頭上,只能裝有限的肌肉。所以,當他們增大體形到某種程度時,肯定會藉助一部分肥肉來彌補缺憾,以確保力量的強大。

所以,古代悍將大都是膀大腰圓的胖子,也就不難理解了——只有膀大腰圓的壯漢,才能打倒更多的敵人,從而生存下去。


渭水徐公


之所以古代的武將都是胖子,主要是因為瘦子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啊!

1、活生生的例子

我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主要就是全程跟蹤一個人從準備到實施到最後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的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紀錄片的主人公在所有準備就緒之後,又養了好像是一個多月,目的就是要養出一個圓滾滾的小肚子來,無他,耐力需要爾。

那些體脂率低到筋肉畢現,隨便伸伸手八塊腹肌顯形的人,用不了幾個小時體內的能量就油盡燈枯啦,在茫茫大海當中,沒有了繼續有下去的力氣等待你的就是滅亡啊!海燕,你可長點心吧!

人在茫茫大海中看不到岸邊的游泳,和在戰場上面對茫茫敵軍的人海看不到戰爭結束的搏鬥有區別嗎?需要的不只是力量更是耐力,要想有耐力你就要有這個大大的肚子,在你自己靠上頓飯吃進來的能量消耗完之後,源源不斷的供給你無窮無盡力量的小肚子,這個時候就不再是小肚腩而是小宇宙啦。沒看到那些燃燒小宇宙的都是從小肚子裡面出來一個宇宙的星圖然後爆發力量嗎?那其實就是在燃燒小肚子上的脂肪啦!

2、身大力不虧,一力降十會

不要老是想著什麼一巧破千斤,你自己有一千斤的力量你可以不用,然後施展巧勁兒,去破對方的千斤。

你要是就十斤的勁你多巧也破不了千斤。一頭大象踩住一隻螞蟻,誰能教那個螞蟻用啥巧勁把大象摔倒啊。所以武術上有句話叫做“一力降十會”。

而一個身高八尺,腰大十圍的人哪怕只是跑起來撞你一下,你要是身材瘦一點你也受不了啊,所以隨便去看看但凡事那些在世界大力士賽場上拿到名次的那個不是坨兒大的主兒?

3、自帶防禦技能

古代的盔甲其實只能防禦利器,防禦不了重擊的,但是你自己在一身毽子肉之外又長了厚厚的一層脂肪的話就不一樣了,等於加了一層減震啊,沒看單田芳老先生的評書裡常說嗎?“那大和尚的肚子大的伸手摸不到自己肚臍眼,一巴掌上去跟拍到麵缸裡差不多,老和尚一點感覺沒有,敵人自己的手震得生疼。”

這就相當於在盔甲中內置了一層減震加皮甲,一錘子上去別人都不行了,他沒啥事,挨一刀子您這瘦的可能都掛掉了,他那連真皮層都劃到呢,反手就把敵人乾死了。

所以腰大十圍的武將,不光是戰爭的需要,其實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因為沒這條件的十有八九在戰爭中早早掛掉了,哪有機會當將軍啊?

以上是作者一點看法,歡迎大家互相關注多多交流。


盤達說


因為那才是他們的真實形象,或者說猛將該有的樣子!<strong>

歷史上,“以一敵百、氣拔山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些豪氣沖天的詞語用來形容中國古代的名將們恰到好處。

在我們現代人的心目中,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古代將軍們,一定是肌肉發達、英武不凡的英俊男子,

比如黃曉明老師所演繹的岳飛、何潤東老師所演繹的呂布,男生看到會嫉妒,女生看了尖叫。

但是無情的現實狠狠的打了我一個耳光。

天啊!

我心目中的西楚霸王怎麼會是一位略顯油膩的“胖大叔”呢! 南宋時期的傳世名畫《中興四將圖》所描繪的岳飛、張俊、劉光世、韓世忠四位南宋名將也是膀大腰圓、大腹便便,風中亂髮的紥髯大漢。。

難道古代畫師們不會畫肌肉嗎?

還真的不是這樣,古人的審美眼光和現在迥然不同,古代男性“以胖為美”。

從漢代大名鼎鼎的韓信,到三國時期刀刀致命的武聖關羽,就連李世民麾下的24員文武功臣們,都將雙下巴、大圓臉作為標配。

你看看鐘馗老爺、托塔天王、金剛羅漢,這些大神哪一個不是虎背熊腰?


(鍾馗的傳統形象。颳了鬍子就是項羽,換身衣服就是張飛。鍾馗很胖,小鬼的肌肉卻很發達。)

古人把“五分壯碩,三分魁梧,兩分微胖”視作是男性的陽剛之美。

清朝之前,歷代帝王的畫像也都是以“圓圓滾滾”的形象為主,那麼古代的中國為什麼會形成這種‘以胖為美’的文化潮流呢?

古代人畫像講究“傳神”,相比於“美顏塑身”,古代畫師更加註重人物的氣度和威儀。

試想一下,畫一個身材瘦小,妖里妖氣的“將軍”怎麼更夠表現一個王朝的威嚴呢?將軍們又不是參加非誠勿擾,

因此,古代畫像中,將軍們虎背熊腰,大腹便便的形象,實際上是古人在審美方面的一種體現。

但是身材白白胖胖的將軍,在戰場上真的能夠成為萬人敵嗎?怎麼著也得有點肌肉吧?

問題來了,肌肉等於力氣嗎?肌肉等於武力嗎?

答案是否定的。

關二爺使用的青龍偃月刀重82斤,唐代步兵使用的陌刀重15斤,商州時期出土的長柄鉞重18斤,《明史》中記載明朝將軍劉挺使用鑌鐵鋼刀重達141斤。

正所謂“一力降十會”在冷兵器時代,只有力量才是王道,“腰粗十圍,膀大腰圓”比“八塊腹肌,身材勻稱”更加能夠適應戰場。

真正的大力士都是虎背熊腰的壯漢,練的是舉大石、推石鎖,主要修煉頸部、腰部、腿部的力量,雖然沒有明顯的肌肉,但鎧甲下全是厚實的腰背,在血肉橫飛的戰場上,八塊腹肌能有什麼用?

唐朝時特別流行“全民習武”,李白高併都是練家子,他們鍛鍊的方式只有舉石球、掇石墩,古代沒有健身房,更不會去為了美觀而鍛鍊肌肉,霸王巨鼎,岳飛背獸練的是筋骨和氣力並不是健美。有些人認為雕刻肌肉不容易,其實要想練成敦實厚大的體格更加不容易,電視裡那些拉汽車,舉石球的外國大力士,哪一個不是腰寬背厚的巨漢,靠健美練的肌肉能拉動卡車?想都別想!

或許中國古代的將軍們沒有我們所想象的那麼風彩卓然,但是卻符合戰場對身體素質的要求,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成長為真男人,保家衛國,平定一方,將自己的名字印刻在歷史的鐵卷之上。

我們不能一味的接受韓國人的美學汙染和西方人的審美批判,而忘記老祖宗給我留下的,最樸實,卻最真誠的東西。


白話歷史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代的悍將多是尚武之人,而不是後來明代時期很多文官領兵。

大家如果懂些格鬥技術就會明白,一力降十會的道理。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格鬥技巧用處不大。

薩沙有不少朋友是武術界的。

前一段時間,大連猥瑣男毆打過路女人,薩沙群裡面討論女人是否應該練自衛術。

一個開武館的哥們就說:女人不要練,練了也是白練,力量相差太遠了。相反,你練幾招三腳貓的格鬥術,反而更容易激怒歹徒,導致自己遭遇不測。有練武的時間,不如練練跑步,隨身帶防狼噴霧器、防狼報警器之內。

道理也是這樣。

薩沙曾經看過視頻,一個瘦小夥無意中踩到一個太妹的腳。

當時太妹有四五個,都在街上瞎逛,其中也有人高馬大的女人。

這瘦小夥說了一句不好意思,就要走。

結果被太妹們攔住,反覆臭罵,語言不堪入耳。

瘦小夥也不是好惹的,被罵急了,就說“你們再瞎罵,別怪我動手打人”。

幾個太妹一點不怕,繼續臭罵。

小夥紅了臉,上去就一個耳朵。

這群太妹急了,圍著小夥廝打。

結果,別看小夥瘦,還是有些力量。他一拳一個,也就十秒鐘,把幾個太妹全部打的坐在地上,爬不起來。

隨後瘦小夥直接走了。

看視頻,一個太妹額頭被打中,腫的很高,至少也是輕微傷了

大家看看,幾個很牛逼的女人,也打不過一個瘦小夥。

道理就是這樣。

古代尚武的人,基本都是大漢,也就是身高體壯的人。

如果不是這種人,也不太可能尚武,因為你根本打不過別人。

大家看看水滸傳,裡面武功高手幾乎都是大漢,比如武松、魯智深、林沖、阮氏三雄、劉唐等等。

搞笑的是,張順就是個小個子,雖然拳腳功夫不錯,遇到大漢李逵就傻了眼。

他想要利用技術摔倒李逵,根本就摔不動。他打中李逵幾拳,李逵毫無反應。

相反,李逵對著張順一頓胖揍,差點把張順打死。

古代武將基本都是大漢。

比如關羽不僅僅是壯,已經到了胖的地步。

關羽很胖,他的馬都不堪重負,變得很瘦,曹操才贈送他一匹好馬。

再說董卓就是大胖子,死後屍體的肥油做燈油,還燒了好久。

然而,不要小瞧董卓這個胖子。當時有人直接拿短刀行刺董卓,董卓能夠空手製服刺客,因為他力氣很大。


薩沙


為什麼是大胖子,良人有話說。

<strong>

肌肉男vs大胖子

咱們先提一個問題,為什麼拳擊比賽要限制體重?

因為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技巧無用。

一個健美的遇到一個練相撲的,想象一下就知道了。

<strong>

這樣的大胖子,我捶他十拳也不濟事啊。

浪裡白條張清算是個人物但是面對李逵這樣的大胖子也無能為力。

《三國演義》中經常有這樣的場景,兩軍對峙各出一將互相廝殺。冷兵器對戰,決定勝敗的外部因素無非就是戰馬、盔甲、兵器。用於進攻的兵器更重要一些,重武器相對佔些便宜。

我們熟知的歷史人物用的都是重武器,程咬金、李元霸、魯智深……項羽力能扛鼎,用的武器自然更重。

韓信岳飛清一色的胖子。

兵器雖好不能駕馭也沒辦法啊,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達八十二斤,一般人拿都拿不動。

不是個力大無窮的胖子,根本耍不起來。

而且將帥的作用的不是上陣殺敵而是出謀劃策,要不然文官也不會掌握兵權。

長久的坐臥中軍難免發胖,而且軍情緊急的時候更是顧不上吃飯,一個瘦子根本撐不下去,相反胖子抵抗力高更能適應各種惡劣環境。

再者說瘦弱未免枯槁,看起來就不精神。紅光滿面的胖子看起來就威風凜凜的,容易激發士兵鬥志。將軍為了士氣也得把自己養的胖胖的。

本期精要:

  • 胖子力氣大,使用重武器,廝殺的時候佔便宜
  • 缺乏運動,伙食好自然發胖
  • 胖看起來威風

中國實在是沒有精瘦的肌肉男,士大夫以文弱敦厚為美,根本就沒有健身的說法。

年輕的時候還不錯,年紀一大,長久養尊處優估計都是這樣的。


良人說史


悍將大多是胖子,你可別以為他們是酒囊飯袋。

有句話說得好,一力降十會。

拿現代運動來舉個栗子。

眾做周知,拳擊、舉重、摔跤等運動,在正式比賽時都是根據體重等級來劃分對手的,也即使所謂的輕量級、中量級、重量級或多少公斤級別等。

為什麼這麼劃分呢,因為絕對的體重意味著絕對的力量。比如你的體重是150斤,對手的體重200斤,那麼200斤對手的絕對力量一定比你大。

對於競技體育來說,職業運動員的訓練強度和訓練水平相差不會太大,近似的訓練下,因體重而導致的力量差更為懸殊。

所以,現代體育項目嚴格限制體重差別,比如像舉重,男子舉重6-7公斤為一個級別,從56公斤直到105公斤以上封頂。職業拳擊比賽,更是嚴格劃分成17個級別,體重相差2-3公斤,就是兩個級別的較量。

如果不限制級別,56公斤級和105公斤級來比賽,結果就不用看了,與之類似的,拳擊、摔跤等也同樣如此。

再說說胖子這個問題。

許多人認為胖子只是一身肥肉,體力並不見得好,行動也比較笨拙。

這種說法,只適用於生活中一小部分吃撐的胖子。

在競技屆,能打的人很多都是胖子,因為他們力量更大,抗擊打能力更強。

比如美國拳王埃裡克-斯科特,就是個典型的胖子,重達重達425磅385斤。

他自1994年進入拳壇以來,打了77場拳擊比賽並贏得了其中的67場,在這67場中很少有打判定,基本都是以ko結束,在他巔峰時期他更是取得了一次15連勝和一次34連勝,並獲多次衛冕IBA超重量級拳王頭銜。

小院給大家上張斯科特的圖,看看他滿身的肉,你覺得自己一記重拳上去,能對他造成多大傷害。

不止斯科特,拳壇許多重量級拳王,比如福爾曼、泰森,他們都是重達300斤的胖子。

說了這麼多現代運動的例子,其實就是想說,道理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

古代武將的訓練,雖然有所差別,但都是奔著一個目的去的——殺人。

武將的選拔,並不會像現代一樣區分體重,沒人上陣廝殺時會按重量級來挑選對手,基本是逮上誰就砍誰。

在這樣無差別對抗的前提下,力量越大,抗擊打能力越強,當然更容易出人頭地,道理也很簡單——弱小的,不經打的,上陣廝殺時自然會被淘汰。

還有個問題,為啥悍將大多是胖子呢。

這涉及到古代武將的選拔制度。古代兵和將的來源並不相同。將一般來自勳貴世家,兵則來源於平民,甚至是奴隸、罪犯。如果沒有家族背景,從兵升為將在和平時期希望渺茫。無論古今,除了大規模的戰亂時期,高級將領裡出身士兵的非常有限。

戰時就有所不同,遇到戰爭,普通士兵的晉升通道被打開,能否升職,就看戰場上的表現。

那就又回到了上面所說的,戰場之上,不怕死的胖子絕對比瘦子戰鬥力更強,是為悍兵,悍兵積累了軍功,就晉升為悍將,所以悍將大多是胖子,一點也不奇怪。


小院之觀


因為瘦子很難長時間的披甲作戰。

看一些古代武將的掛軸,會發現很多都是肩寬背厚膀大腰圓的壯漢,有些甚至還有很明顯的將軍肚。這一形象和時下流行的健身肌肉男比起來真是差距太大,一些人甚至會懷疑,這種又胖又壯的武將能打仗不,會不會和他那一身肥肉一樣,是一個草包呢。


咱們隨便找幾個武將圖看看,全都是這種體型。


(明代淮陰侯畫像,注意看這體型)


(明代張飛圖,看著肚子)

現代人由於遠離了古代那種現場環境,所以很難想象到古代武將的處境。古代打仗,武將甚至普通兵士校尉都要身披鎧甲上陣的,且不說那些特製的幾乎上百斤的重鎧,就是日常披掛的鐵製鎧甲,也有四五十斤重。當然了,日常將軍們往往會卸了甲只穿戰袍,或者穿半身甲,這樣能讓身上鬆快很多。

但是準備開戰的時候,全身披掛幾十斤重的鐵甲就是一個常態化的情況了,可能需要穿幾個小時也可能需要一兩天甚至幾天都不能卸甲。

親身體驗過整套鐵甲的人想必都知道,那玩意太累了,從頭到腳幾十斤重,不經過訓練的人別說打仗,就是穿著跑個二百米都能把你累吐血。“丟盔棄甲”這個成語大家都知道吧,可是有沒有想過,為啥要丟盔棄甲呢?按說這玩意又好看又威風,而且造價又很貴,這幫人為啥就捨得扔了呢?因為太重了啊!逃跑的時候穿著這玩意簡直就是給敵方送分啊!不要命的才捨不得那套甲冑呢。


有人問肌肉男批甲上陣行不?行,肯定沒問題。但是,肌肉男相對於五花三層的壯漢來說,爆發力有餘而耐力不足。所以古代戰場上肌肉男往往是著輕甲,主要是作為突擊隊來用,通過超強的爆發力來衝擊敵陣或者打反衝鋒。

而那些統帥全局的大將,由於對陣時需要長時間的指揮作戰,所以全身披掛的時間會很長,沒有體力、耐力不足的根本堅持不下來。

當然了,大將的飲食也是一個原因,吃得好,胖也正常。

(這種體型的肌肉男爆發力很強,但是負重後耐力就是個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