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8年的叫魂案,一个小小的谣言为何会动摇诺大的大清国?

地主最愛星空


1768年1月,石匠吴东明为维修浙江德清县护城河桥,回乡采购石材,就在他事情办妥准备回县城时,庄稼汉沈士良鬼鬼祟祟交给他一张写着两个侄儿名字的符条,希望他能把这个符条贴在木桩上,钉到地下。

原来,膝下无子的沈士良,经常受到两个侄子的虐待,因此怀恨在心。在得知“叫魂”的传说后,便按其法,将名字写在符上,希望诅咒成功,使两个侄儿生病或死亡。

吴东明害怕惹出麻烦,于是把沈士良扭送到县衙。

(被扭送到县衙的沈士良,图取其意)

吴东明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不得已。

原来吴东明所修的护城河桥附近两座庙:观音殿和慈相寺。

有意思的是观音殿的香火非常旺,可是慈相寺却门可罗雀,很少有人拈香礼佛。

慈相寺的和尚,眼红观音殿的香火,便四处造谣,说石匠吴东明串通观音殿的和尚做法“叫魂”,偷盗那些到观音殿的善男信女的魂魄,并驱使这些魂魄,替吴东明修桥。

谣言在添油加醋的基础上,插翅而飞。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竟找到吴东明,交给他写着名字的符纸,希望能通过妖功,让仇人倒霉。

尽管吴东明再三解释,但由于百姓大多没有受过教育,仍对谣言深信不疑。无奈之下,他为了不惹麻烦,只得把找他“施法”的人送到县衙。

县令在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也认为不过是乡野的愚昧无知,所以把沈士良打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

由于谣言没有得到遏制,很快就从浙江往周边的城市蔓延。一时之间,大半个中国的老百姓都陷入惊恐之中,大家听说只要把写着名字的符条压在桥下,那人便会生重病至死;或者被人悄悄剪去辫子再进行“叫魂”的操作,被剪去辫子的人精气就会被吸干……总之,千奇百怪的谣言让人们非常害怕,因此百姓不仅不让小孩出门,还对外来流民和僧侣非常敌视,甚至在殴打他们后,把他们扭送官府。

官府为了应付百姓,作势四处抓“妖”,以安抚百姓。当然也抓不出个什么名堂,可是这样一来,反而助长了谣言的势头,引发了百姓更大的恐慌。

(乾隆剧照 )

随着谣言愈演愈烈,乾隆也依稀听到了消息。

就在此时,山东巡抚富尼汉给乾隆上了一道奏疏,不仅详细地描述了地方百姓对“叫魂”的恐惧,还断言此事一定是一场有组织的阴谋,而阴谋者不光为了谋财,还很有可能谋反。

富尼汉的奏疏,让乾隆立刻提高了警惕。他马上想到了清初为强迫人剃发,引发的诸多血案。现在发生剪辫子的事件,无疑是再次让汉人想到曾经的痛苦,并掀起他们对当朝政府的仇恨,以达到造反的目的。

乾隆于是下达了最高指示,要求地方官员彻查“叫魂”案。

于是,一边是以富尼汉为首的官员,他们积极执行乾隆的指示,四处捕抓流民、僧侣和乞丐。百姓也借机栽赃陷害,将平素不睦的人报之官府。为了制造政绩,他们在审问时严刑拷打,最终屈打成招,签字画押。于是,他们将案件层层上报,借机想得到乾隆的重视和重用。

然而,有的官员认为这不过是一场闹剧,不愿参与其中,所以对“叫魂”案消极怠工,根本不予理睬。结果,乾隆就对这些官员有了猜疑,认为他们是不是与此案的幕后黑手有勾结……

(傅恒剧照 )

被送到京城的案犯,在军机大臣审问时,却又破绽百出,最后经过说查,才发现都是屈打成招。

军机大臣刘统勋和傅恒,为了让乾隆停止追查这桩无头案,便把所审理的案宗都交给乾隆过目,并把那些冤假错案一并放在案宗中,希望乾隆能停止这场风波。

乾隆当然明白刘统勋和傅恒的用意,也知道此案不过是些捕风捉影。不过乾隆绝不会承认自己错了,所以他把锅甩给所涉官员。那些积极如富尼汉的官员,自然因冤假错案,受到了严厉的惩罚。那些对政令敷衍的官员,同样不容姑息。如此一来,前前后后竟处理了195名官员。

乾隆这样一番折腾,不仅清理了朝堂上让他不喜欢的官员,还对在职的官员进行了敲打,从而再次树立了皇权统治的权威性。

只是可怜那些在“叫魂”案中屈死的百姓和里外不是人的官员们,成了这桩案子的牺牲品。

(参考史料:《叫魂》)


张生全精彩历史


因为叫魂案牵动着无数人的小心思,牵扯的人多了,自然就引发震动了。

叫魂,其实就是古代百姓相信人有魂魄,而人一旦遭受到惊吓等情况,就会丢失魂魄,所以要叫魂,把魂魄喊回来。我小时候在农村,还经常能听到有人借叫魂来治病。

而叫魂案本质上不是叫魂,而是诅咒,类似于扎小纸人的把戏。

说这件事小,是因为起因就是1月末浙江德清乡下修石桥,有一个沈姓农夫,想要石匠把一个写着人名的符纸贴到桥柱上,然后用锤子敲打,来达到诅咒别人以泄私愤的目的。

大概沈姓农夫没准备石匠的红包,石匠不仅不干,反手就把沈姓农夫告了。结果沈姓农夫被县衙以涉嫌寻衅滋事、扰乱社会治安逮捕。

这就是清朝官方史料记载的第一起“叫魂案”。

从一月到11月,叫魂案规模不断扩大,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从浙江地区蔓延全国。作案的人主要以流民为主,作案方式则千奇百怪。由于发生次数太多,最后震动了朝廷。

这里先说第一点,为何叫魂案会这么多?又为何作案的人以流民为主?

这就得从原因分析了,叫魂案本质上就是自住民对流民发起的一场反击保卫战。虽然经过康熙雍正王朝,乾隆时期国力到达顶峰,但是百姓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江浙地区,算是国家温饱线之上的地区了,而其他很多地区却仍在贫困线以下徘徊。有很多人,就因为在老家混不下去,跑到其他地方混饭吃,当了流民。

这些流民中就有很多不务正业或者不劳动的和尚乞丐,这些人不劳动或者没劳动能力,就会做一些下九流的行当,也有人会靠“妖术”坑蒙拐骗来混吃混喝。

而自住民大多都得靠辛勤劳作才能保证生活,一旦有个天灾人祸立刻就会被打回原形,所以对于这些流民的到来自然非常抵触。

所以说“叫魂案”如此频繁出现,其实是自住民对流民发动的反击保卫战,目的就是驱逐不劳而获的流民,保证自身富足。所以,叫魂案的主角会是流民。

而“叫魂案”的扩大,也得益于乾隆的重视和官僚的推波助澜。

那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何乾隆会如此重视这么一个谣言呢?

这是因为乾隆居安思危,虽处康乾盛世,但乾隆一是担心汉人不服管,二是怕官员欺骗自己。所以当叫魂案中出现于“剪头发”有关的事以后,乾隆就高度紧张了。

而最初出现剪头发的发生江浙地区,那里是反清复明的根据地,所以乾隆害怕有人操控“叫魂案”,为的就是点燃汉人对满人的仇恨。

乾隆如此重视,手下的百官为了迎合上级,自然不留余力的大肆制造冤假错案,以便邀功。

其实,叫魂案就像题主问的一样,就是一个小小的谣言,可是由于大家各怀鬼胎,在底层百姓,中层官员,顶层皇帝的三个相对作用影响下,愈演愈烈,最后形成了大规模的历史大案。


几苇渡当年


1786年,也就是清朝弘历(乾隆帝)年间,江南德清地区有一位叫计兆美的人在杭州行乞,却在某个深夜里,因为口音不同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先被一大帮人团围住,殴打一顿后,押到衙门,又要拷打。计兆美屈打成招,只好说自己就是来“叫魂”的,他用两张咒纸符死了两个小孩——小孩的名字是他胡编的。结果,新的一轮拷问开始了,县官要求他供出是哪里得了这些符咒,又是谁在指使他“叫魂”的……

<strong>


一环接一环,不断咬出新的谋划者。最终,酿成了一桩由皇帝亲自过问,全国各省严加查办、撸下了多位省府大员的惊天大案。美国学者孔飞力教授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一书写了这个故事,多年来一直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学结构的绝佳历史学术书。


原因的开始,是当时,浙江地区的妖术恐慌已持继了一段时间。剪人发辫、控制他人的“妖术”恐慌,也流传很广。虽然各种各样的“妖术”几乎都没有能确凿地审讯出来的,但最终,案情汇总到了皇帝弘历那里,引起了统治者对那些游离在统治秩序之外的人的恐慌:担心他们剪人发辫的“妖术”,会破坏“国家制度”(满清的剃发制度),更担心会引起谋乱;于是,朝廷把“妖术”作为一项重点来追查。

实际上,不管中西方,在非文明时代里,常会有某些罪名,非常好用,只要抬出这种罪名,不需证据可以打倒对方;它是悬在所有人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公众的恐惧之源。而这种恐慌,并不是你们以为的由愚昧的民众自发形成、扩散开来的;其实,它是上层社会根据政治目的,自上而下发起的:它想让你看到什么信息,你就相信什么信息。

比如在十七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女巫”就是一个非常便利的罪名,他们可以用敦促女性“供认”出审讯者想听到的最变态的性刺激行为,捉巫事业让律师、法官、牧师和审讯者没有失业之虞,德 朗克尔1609年一年中就把八十个女巫送上火刑架,雷米十五年之内处决了九百个女巫,三百年间,至少有六万多人被以行巫术的名义处决——惟一的困难是如何尽量多地找到和杀掉女巫。(埃克 伯科威茨《性审判史》P179)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既有十一世纪时,欧洲基督教会会炮制或散播诸如犹太人用基督徒进行血祭的诽谤、犹太人指使别人投毒的谣传;也有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指斥洋人教堂拐骗小孩、并且用小孩的内脏器官制造药物、吃小孩的心肝等传言。


(今天还残留在民间的“叫魂”习俗。)


其实,各个社会层面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弘历皇帝追查“妖术”,是想通过事件来加强对官僚体系的控制,并清查民间的“异见”;各级官员对“妖术”调查的积极配合,是想瞒上欺下求得自保或获利;民间对“妖术”的恐惧,则是信息掌握不全之下的盲目。出发点不同,却殊途同归。“妖术”恐慌,从来都不是民间自发的。


现在早已是一个科技已发达到可上天、可入地、可改变生物基因的时代,不过,民间仍然有相当强大的力量,相信阴谋,相信非自然的力量。只是,现代的这种“神奇力量”不再以妖术为名,而以资本,或者别的什么为名号。

(纪实摄影作品《佤族大叫魂》。)


近年来,从“货币战争”中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共济会中的某中国明星,都被渲染成一场资本操控一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惊天阴谋和国家危机,一时之间妖氛满天。不要觉得荒诞,这种理论的迷信者之众,既可以从几千万册正版盗版的图书销量和数不胜数的跟风书中观察到,也可以从铺天盖地真诚而愤怒的网络评论中有所觉察,非常有市场。

《叫魂》说得好:“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妖术既是一种权力的幻觉,又是对每个人的一种潜在的权力补偿。”


侯虹斌


近年来,一些西方史学家的著作被译成中文后,几乎获得了一致性的追捧。在我读大学时,诸如《叫魂》《屠猫记》《王氏之死》等书籍可谓是风靡一时,甚至有青年教师在课堂上特意介绍讲解这些著作的内容。可以说,西学东渐的浪潮至今仍未退去。

中国传统的治史方法与理念,同西方史学家有着巨大诧异。这一点,并非需要也不能做到评出个高地上下。客观公允的讲,凭着几件二手档案(转引他人成果中的史料)便能写出一部可读性很强且具有影响力的著作,或许国内没有几个人能作到。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置身于汗牛充栋的史学典籍,网罗出涉及一人、一事或一地的资料,再辨伪存真、旁征博引,无限接近历史的本原,则是我们的专长。国人读久了纪传体和编年体史书,不愿再将精力集中于传统史学的作品,因而很容易接受以至于追捧类似《叫魂》这样的书籍。

只是,自从了解这部书的名字——《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的那一刻,心中便莫名地有种抵触情绪。如果说《王氏之死》是从一个小人物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特定时代下的女性悲剧和伦理观念,那么《叫魂》则更像是对几件档案的再加工,其中掺杂了太多的夸大和猜想,并读者情不自禁地将作者的描述信以为真。

“叫魂案”诚然是发生过的,但将其上升到所谓的“妖术大恐慌”的程度,打死我都不信。孔飞力的学术造诣和文字功底都是不容置疑的,也是难得的史学家。不过,熟悉汉文史料和了解中国历史,并代表他读懂了中国。

西方的汉学家们,总在有意无意地尝试解读政权的运作机制,或者说,他们想弄清楚统治者是如何维系统治的以及百姓是如何被统治的。在这样的学术理念和研究习惯下,《叫魂》便应运而生了。

孔飞力找到的切入点,就是1768年的一桩“叫魂案”。当时,有个叫沈士良的农夫,为了报复自己的两个侄子,找到了石匠吴东明,想让他用叫魂术来害人。所谓的“叫魂”,便是将写有人名字的纸条放在木桩上用铁锤敲打,以耗尽其精力。

但是,这仅仅是谣传,吴东明并不知晓,为了避免惹祸上身,他将沈士良告发。结果,沈士良被官府审理、用刑,而“叫魂”妖术的传言也就在当地传开了。

按照孔飞力的叙述,此事流传开后,人们又纷纷加工演绎,编造出了不少可以吓咒的妖术,其中便有搜集头发的说法。由于清军入关后,要求汉人剃发易服,所以有人说清朝统治能够搜集头发来吓咒。由此一来,就轰动了全国上下,甚至乾隆都下令过问。

事实上,孔飞力笔下所谓的“大恐慌”,多少有些暴露出了他对中国百姓与中国官场的“似懂非懂”,同时自己又陶醉其中。尽管孔氏饱受赞誉,其书也获得了几乎一致的好评,但以我个人的感觉,他此书的前半部分更像是历史小说,而后半部分则是他对乾隆朝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百姓生计等方面的解读。

总的来说,其书虽具可读性,甚至可以用引人入胜来形容,但孔飞力终究还是没有真正读懂中国,他的这部《叫魂》,在题材、角度和书写技巧上都很出色,可惜,其中体现的却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历史。


参考资料:《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史海烂柯人


故事始于1768年春天,江南各地流传有奇人能通过活人衣服、毛发、指甲等一切带有人类DNA甚至是味道的东西,盗取人们的灵魂为自己服务,被盗取灵魂者精神涣散没过几日便会死去。这本来是一个十分荒诞的谣言,像极了恐怖小说里的桥段。


夏天的时候便广为流传,许多人尤其是外地人都十分恐慌。本来,当地人都不以为然,但是乾隆皇帝急命当地官员彻查此案,找出灵魂盗取者。相关人员都十分的无奈,只能陪乾隆皇帝玩这个无聊的游戏。

其实,这个谣言来源于反清复明,和当初对抗清朝剃发易服的义士之后。一时间,和尚、道士、乞丐、无业游民等高流动人口成了被怀疑的首要对象。许多人被诬陷,屈打成招,押送京城。一直到秋末冬初的时候,也没有发生过因为被叫魂而死去的人,这个闹剧也终于没头没尾结束了。而这场闹剧的记录者,却是美国人,当时难道就没有中国文人记录此事?那么他们又都去了哪里呢。


历史密探


叫魂,就是通过做法,让人的魂离开身体。古代人相信迷信,认为人有魂,如果有人施行妖术使人的魂灵离开人的身体,就可以控制别人的灵魂,而被夺取魂的人,不久或就会死去,古代称这种为“叫魂”。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著名学者孔飞力教授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这本书一出版,就在当年获得“李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在中国,也是一版再版。那么,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呢?

如果认为《叫魂》一书就是为了研究中国民间宗教,那就大错特错了。“叫魂”只是一个楔子,作者孔飞力要通过发生在1768年叫魂的这件事,来研究满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情况。叫魂事件发生后,恐慌迅速在民间蔓延开来,随着案情不断扩大,最后惊动了乾隆皇帝,种种迹象扯动了乾隆那根敏感的神经--反清复明。在乾隆的严厉问责下,清朝的各级官员行动起来,投入到抓捕所谓的“叫魂”妖人行动中去,最终,有一桩小小的民间案件,发酵成动摇整个大清国的大动乱。

一、“叫魂”案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么蔓延的?

乾隆年间, 浙江省德清县有两座寺庙,一座叫慈相寺,另一座叫观音殿。 慈相寺的和尚认为香火鼎盛的观音殿抢走了本属于他们的香客,所以心生嫉恨。1768 年初,慈相寺的和尚通过一个姓徐的人在德清县中散布谣言:本县有石匠在观音殿附近“作法埋丧”,进香者若去进香非但难得庇护,反而会遭到毒害。当时,德清县确实有一伙石匠在修筑水门,领头的石匠姓吴。这个谣言一散布后,很快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得飞快,至于慈相寺的和尚是否通过这个谣言搞垮了他们的竞争对手观音殿,这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这个谣言本身所包含的迷信内容,却激起了德清县的民众对“妖术”、“妖法”的恐惧心理,如同一只蝴蝶的翅膀第一下轻轻的挥动,短短数月之内,在大清国造成了一场大动乱。

3 月 26 日 ,因为发现粮米不足 , 吴石匠赶回三十里外自己的家乡买米。 一个名叫沈士良的农夫因长期受到两个侄子的暴力虐待,不堪忍受。也许是受这则谣言的启发,沈士良将侄子们的名字写在纸片上,请求吴石匠将纸片贴在木桩顶上,据说这样会给被写上名字的人带来厄运。但是,政府是明令禁止这样的活动的,生性胆小的吴石匠对此害怕至极,将沈士良扭送给德清县盘问,阮知县下令将沈士良打了二十五大板后释放。

4 月 3 日,杭州,一个名叫计兆美的年轻德清人,因为多喝了几杯,害怕被叔叔责罚逃出德清来到杭州乞讨。 当天三更时分,他的德清口音引起了当地民众的疑心。当地人想起了德清县那个谣言,于是将计兆美团团围住,喝问他是否来自德清县,是否为“叫魂”而来,并不由分说,就将他暴打一顿。在暴打之下,计兆美只得承认他是来“叫魂”的。随后,他被民众扭送至钱塘县衙。

在县衙里,计兆美编造的“叫魂”谎言也很快在审讯中变得漏洞百出、不攻自破,进一步用刑后,计兆美终于承认先前的说辞全部出于信口胡诌。

4 月 8 日,萧山县 ,四个游方僧人在茶馆聚集,决定第二天去杭州化缘,这四个人分别叫巨成、净心、正一、超凡。 他们分为两拨:巨成、净心在各村化缘,正一、超凡则将各人的行李带到萧山西门外的关帝庙去。 巨成和净心在村子里化缘时遇到了一个识字的孩子,不由多说了两句话,并且完全出于无心地问孩子的名字,然而在他们离开那个孩子继续前行不远之后,孩子的父母就怒气冲冲而来,责问他们打听孩子的名字是否为了“叫魂”,两个和尚百般解释,小孩的父母却不相信。很快就被扭送到萧山县衙,而他们的另外两个伙伴正一、超凡在关帝庙也遇到了类似的麻烦: 一个蔡姓捕役因搜查中没有得到贿赂, 而将他们俩作为可疑人员扭送, 这四个和尚也真是够倒霉。这个案子在经过杭州巡抚衙门调查后得以真相大白, 舞弊栽赃的蔡捕役被打了一顿, 又被戴枷示众,而和尚们则被开释,每人还得到三千二百钱作为补偿。

从上面这几个案子看来,所谓的“叫魂”一事其实完全不存在,都是以讹传讹。案件的当事人经过官府调查审讯后,也都证明是清白的。然而,“叫魂”的流言如插翅一般

,迅速地向全国蔓延,很快就冲出了浙江省界,江苏、山东、河南、山西、北京等各个省份各个地区,都先后发现了的“叫魂”的踪迹,这引起了大清国最高统治者乾隆帝的极大关注, 他在 7 月 25日下达谕旨:“着传谕各该督抚饬属, 密行体察, 如果有此等情事, 即行严拏, 重治其罪,否则将倡播之人查拏一二, 严加惩治, 以儆其余。 ”

二、这种民间案件为什么会引起乾隆帝的关注,他在害怕什么?

“叫魂”案件发生后,虽然蔓延的地区很大,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属于民间的案件,得地巡抚、总督并没有将案件上报给乾隆,他们认为这种小事不值得惊动皇帝。但是乾隆得到消息后,显然反应过激,马上饬令各地封疆大史严查此事,缉拿妖人。

那么,乾隆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反应,他在害怕什么?

在很多的“叫魂”案件中,都出现了“剪辫子”这一情况,“妖人”们为了让某人的魂离体,会把这个人的辫子剪了,拿回去做法。但是乾隆不这么认为,在满清入关时,为了奴役汉人,强行推行了“留有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辫子的存在,是大清顺民的标志。乾隆将“叫魂”案中剪辫子与剃发联系起来,将偷剪别人辫子的“妖人”视为谋反,使得对“妖人”的清剿进一步升温。

此外,在这些叫魂案中,被指控的对象一般都是云游的和尚,乞丐,四处奔波的手艺人,而这人更加触碰到了乾隆的敏感神经。在清军入关时,很多前朝的抵抗分子就是化作和尚而逃避追捕。现在,这些事件突然集中大爆发,使得乾隆不难联想到,在民间是不是有组织的在进行谋反活动。

三、借“叫魂”一案,整顿官场,树立威严,也是乾隆的目的之一

在叫魂案发生时,乾隆已经当了32年皇帝,帝王之术运用的得心应手。乾隆深知,官场一旦稳固了,各种关系就会盘根错节,官员之间出于利益相关的考虑,就会相互包庇,隐瞒,把皇帝变成瞎子、聋子。这些躲在阴暗面的勾当,乾隆当然知道的清清楚楚。利用“叫魂”一案,给官场来一场大地震,清除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维护自己的皇权,也是乾隆的目的之一。

一旦“叫魂案”被当作“政治罪”,皇帝就可以抛开按部就班的常规,直接以自己的意愿施加在官吏身上。于是,大清国的各级官吏被发动起来,去寻找那个根本不存在的“妖首”,结果当然找不到,为了交差,只能胡乱抓人,然后在屈打成招,制造了无数的“无辜者”。一时间,民间百姓人人自危。当然,也没有找到那个并不存在的“妖首”。

11 月 3 日,乾隆帝在刘统勋、傅恒等军机大臣的委婉劝谏下,降旨停止了对叫魂案的进一步审讯。 出于对自己的天子威严的考虑,乾隆帝并不承认叫魂案本身的难以成立,相反,他坚持认为“首恶正犯确实存在,而他们的逍遥法外则是由于各省的失职”。

作为皇帝开脱罪责的替罪羊,一批封疆大吏受到了惩罚,其中包括两江总督高晋、江苏巡抚彰宝、安徽巡抚冯钤、浙江巡抚熊学鹏、前江苏巡抚明德和山西巡抚素尔德。

四、1768年的“叫魂”案,戳穿了乾隆朝盛世的谎言

“1768 年,中国悲剧性近代的前夜”,这是作者孔飞力在这本书中开篇的一句话。在我们的印象中,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个盛世。但是,这个所谓的盛世,其实早早就有了衰败的迹象。在“叫魂”中,各地无一例外的发现了大量的和尚、乞丐、工匠手艺人,其实,这些都是在盛世中失去土地的破产者。这个时期,中国的人口迎来了大爆发,到乾隆后期,人口已经增长到3.5亿,即使是引入了玉米、马铃薯这些高产农作物,耕地依然有限,老百姓的日子然不好过。而本地人对和尚、乞丐、工匠等这些外来者,又充满了仇视的态度。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底层老百姓突然发现他们有了随意将一个人打倒的权力后,顿时局势就变得不可控制了。在书中是这样写道:

“一旦官府对妖术的清剿正式发动,人们就有了很好的机会来清算宿怨或谋取私利。 这是扔在大街上已经上了膛的武器,每个人,无论强梁或懦弱 ,都可取而用之。

毫无疑问,这将会使得案情进一步升级。

结语

发生在1768年的这场“叫魂”事件,不仅仅是一场迷信事件那么简单,事情从一个小小的诬陷开始,然后迅速蔓延成一个全国性的大动乱。在这场“叫魂”事件中,皇帝的猜疑,官僚的惰政,民众的疯狂,都在一起看似荒唐的案件中爆发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乾隆盛世”。


一卷青史


1768年,乾隆33年,是大清帝国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在富庶的江南地区开始出现了一个让百姓们人心惶惶的传言,随即迅速向江北蔓延,让整个国家的百姓都陷入了恐惧之中。这就是非常著名的“叫魂案”的起源。

在浙江德清县有一个传闻,石匠有一种叫魂的本事,如果把活人的名字写在纸片之上,然后垫在木桩的底部,随着锤子的敲打,这个人的精气也就耗尽了。彼时,这个县城正好有个叫做吴东明的在修观音庙前的石桥,有人找他帮忙谋害他人性命被他告到县衙,这人最终被官府抓了起来。

而后因为一个老和尚嫉妒其他寺庙香火繁盛,散播谣言,就拿吴石匠的修的桥说事儿。因为这座桥必须通往观音庙,所以老和尚就说其他石匠因为嫉妒吴石匠,在桥下叫魂,所以香客们都不敢走了,观音庙香火自然受影响。

石匠叫魂的谣言就这样越传越远。不久之后,会叫魂的人除了石匠,又被编造成了乞丐和和尚。而叫魂的手段也从写纸条到剪辫子、剪衣角。没有受过教育的百姓都比较愚昧迷信,很快就被这种谣言影响,以讹传讹,一时间遍布全国各地。

吴石匠的事情起于4月份,等到了乾隆的耳中已经到了9月份。对于民间这种谣言,乾隆自然不会相信,但是他还是怀疑有人将满族的剃发和剪辫子叫魂联系在一起。我们都知道在满清入关之后,强制汉人剃头,并且将这种剃头当做汉人臣服的象征。

汉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刚开始为了抵抗剃头,就有不少文人誓死抵抗,实为惨烈。如果现在这种剃发叫魂的谣言传播开来,那么必定会被有心人利用,造成舆论上的混乱,从抵抗剃头到抵抗清政府的统治。

乾隆不屑这些谣言,但是非常看重人心的稳定。他立刻下旨严查此事,一时间各地都在审问妖党。这种口口相传的事情自然没有实际证据,只能靠人指认,各地官员也跟风捉人,冤假错案频出,枉死了许多人。

查到最后,乾隆最终相信这只是百姓的迷信谣传,此事不了了之,乾隆将黑锅推给了臣子,说他们办事不力。作为封建王朝的帝王,有这样的疑虑是正常的。即便这不是造反分子故意设下的谣言,却也可能被有心人利用,如果不及时止住,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以上


木剑温不胜


题主说的叫魂案,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件荒诞怪异的事件,从浙江开始到大半个中国都在疯传,用一缕头发加上人的名字,就可诅咒人至死,或获取此人财产。



于是,社会上出现很多偷剪别人辫子的人。此事传到宫里,惊动了乾隆皇帝和他那敏感的小神经,乾隆下令各地官府全国搜捕“叫魂党”。在这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运动中,不少人被冤死。

而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此事的起因仅仅是一个老汉与一个包工头小石匠开的小“玩笑”:浙江德清县的一个小石匠在修护城河桥时,刚从工地回家一个老头找到他,交给他两张写着名字的小纸条,让他回去把纸条贴到木桩上钉入地下,这样纸条上的人就可以被诅咒至生病或死亡。



原来老头无子女,由两个侄子照顾,但两个侄子对他不好。老头听说这个办法可以诅咒人,才找到小石匠帮忙。小石匠没帮忙,而是报警把老头送交官府,老头被打了一顿板子放了。谁也没想到,此事很快被编成了各种“叫魂”的版本流传,一开始是在当地,不久就传遍浙江。于是有了这次“叫魂”的闹剧。

别看古代没有互联网,此事传播速度确实极快,四五个月的时间从南方传到北方,穿到了皇帝耳朵里。搞得人心惶惶,看到陌生人就以为是叫魂党,在杭州有俩和尚仅仅因为看有个小孩可爱,问了句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就被人围起来差点打死。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由于信息闭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官服尤其是皇帝的添油加醋。有了皇帝做背书,谣言传播起来尤其恐怖。不要说古代,即便在现在互联网时代,很多谣言照样堂而皇之大行其道,甚至登上媒体新闻。


南京老張


对于这个问题我将从案件的起源和政治方面进行解说。

一、叫魂案的起因

1768年初的时候,浙江德清县东面城墙坍塌。县令叫石匠吴东明带领他的群对进行修缮。开工之后发现大米不够,作为工头的吴东明就回家购买大米。他刚回家就有一个叫做沈士良的人来找他帮忙。

沈士良的2个侄子对他不好经常虐待他,但是他没有办法。他听说如果石匠在干活的时候将别人的名字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木桩顶部,然后铁锤击打木桩会有神秘的力量诅咒被写下名字的人,被诅咒的人不是死去就是生病,这种做法民间叫做“叫魂”。

沈士良想请吴东明帮他诅咒他的两个侄子。吴东明听了后大惊失色,虽然他不会这种法术,但是他听说过这个法术,但是如果自己和这样的法术扯上关系到时自己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所以他将沈士良交给的官府。

虽然最后吴东明和叫魂没有关系,但是他最不希望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百姓纷纷传言说德清县修桥的石匠有人从事叫魂勾当。而且各种叫魂版本开始流传。谣言的流传严重到什么地步呢?

当时有一位德清县的人离开家乡去杭州发展,就因为他的户籍就被认为他是从事叫魂的,被人送到了保正家里,后来严刑拷打屈打成招说自己是叫魂的。还被逼编造自己害死了2个孩子,后来被移交县衙审理的时候才发现他的供词前后不搭,后来县官给他洗清嫌疑。之后吴东明的副手以及一些人不断的被卷入叫魂事件,后来虽然被证实了这些都是捕风捉影的事。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大众的恐慌心理,百姓的社会安全感几乎殆尽了。

通过不断的演化,故事开始变得有独立性,叫魂的方法越来越详细,好像说的真的似的。叫魂的作用演化成可以利用叫魂谋取利益报复自己的仇人。而叫魂要用到对方的实物,提到最多的就是被叫魂者的辫子。

叫魂的事件越来越变得不可控,而且在这事件中辫子是反复被提及的东西,辫子这东西引起乾隆皇帝的注意,他那根敏感的政治神经被勾动了。

二、辫子引起政治敏感

当叫魂的谣言开始不断传播的时候整个社会开始不安起来,因为叫魂直接可以取走人命。社会的不安引起了乾隆的注意,更让乾隆放心不下是害怕这谣言之后是否有主谋想利用这一事件进行造反,特别是辫子的事情。

因为满人刚入侵中原之时,为了强制汉人在政治上的归顺。当时颁发了有关削发、衣冠与女子禁止缠足等相关法令,尤其是削发最被统治者看重。他们要求汉人像满人一样前额剃光,后面蓄发。这是汉人臣服的标志。

削发令刚开始的时候引起了汉人的强烈的反抗。辫子的问题成为了汉人誓死抵抗的有力的民族武器,为此满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段回忆距离乾隆时代已经是很久了,但是乾隆很害怕有人想借用叫魂中辫子的问题勾起那段悲惨的回忆。

但是这样的想法又不能名正言顺地公开讲,所以一开始辫子的问题官府和乾隆也只是当做一般的案件进行审理,但是随着剪辫子的案件在全国开始蔓延的时候。乾隆再也按捺不住了。

山东有很多从事剪辫子的案犯,其中有2个乞丐的供词让官府已经开始害怕了。2个乞丐交代他们用迷药洒在被害人的脸上,趁他们昏迷的时候剪掉他们的辫子。目的是供做法之用。

听说精通法术的人可以利用辫子直接去人性命和钱财,浙江和安徽就各有一名僧人会这样的法术,而且已经开始招收徒弟,势力越来越大了。

富尼汉像乾隆报告说妖术的源头虽然一个在浙江一个在安徽但是很可能是同一根源,他们手下去各个地方剪辫子可能并不是单单为了钱财,肯定还有其他目的。乾隆很赞同富尼汉的说法,于是下令各地官府立刻捉拿妖术主犯。

命令一发各地都抓了很多犯人,但是大术士仍旧逍遥法外。审理之后乾隆很失望这些人要么被官府屈打成招要么就是遭人陷害,要么就是愚昧无知才从事剪辫活动。真正的和谋反相关的主谋一个都没有。

到了10月底,历时三个月的除妖行动已经让所有官员疲惫,乾隆也是一样。虽然乾隆勒令各地不允许懈怠但是大家心理都很怀疑是否可以抓到主犯。看出皇帝心思的军机大臣建议停止这场闹剧,但是为给皇帝一个台阶下就把没有抓到主犯的原因归结到各地官员玩忽职守上。到了11月初,朝廷叫停了除妖运动但是仍旧要求各省官员保持高度警惕。

到此为止整个叫魂事件告一段落,其实这场闹剧是谣言引起社会骚动,但是有人利用骚动做一些不法之事谋取利益,但是大众的不安心理和乾隆的政治敏感引起了蝴蝶效应才引发了这个社会的动荡。


非说不凡


这件事发生在1768年,这时正是康乾盛世的时代。最初的“叫魂案”起源于富庶的江南,然后迅速蔓延过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此案席卷大半个中国,震动了清廷,乾隆下旨各地官员必须严惩凶手。

那么,这到底是一件什么案子,居然惊动了皇帝?事情是这样的:江西德清县,一夜之间,风传有人把仇家的姓名八字写在纸上,然后踩在鞋里,经过九九八十一后,埋在地下,仇人必死无疑。



更有甚者,让手巧的缝制一个布偶,然后写上仇人的名字,把布偶钉在墙上,用64根大钢针,扎在布偶身上。

还有的说,一些流浪汉偷剪别人的发梢或衣角,然后藏在家里,烧香拜佛,天天诅咒。

这些传言,引起了乡民的恐慌,于是,人们相互揭发和猜忌,纷纷把怀疑对象或被扭送官府、或被殴打至死。

叫魂的恐慌,像石头一样压在人们心头,好比你不知道敌人从哪个方向杀过来,就仿佛有人用枪瞄准了你的脑袋,随时要你的命。

叫魂之势像燎原之火惊动了乾隆皇帝,他一口咬定妖术背后存在政治风险,从上到下掀起了一股全国性的除妖运动。

乾隆对叫魂案的重视,无疑来自他的猜疑,因为大清得到的江山就不是正大光明来的,外族夺了汉人的江山。

大清本来对汉人就有一种天生的警觉,始终对汉人是既用又防。乾隆也知道,剃发易服这些政治高压,无疑是对汉人的侮辱和伤害。加之民间反清复明的活动此起彼伏,这更加使乾隆怀疑背后一定有黑手操纵。

皇帝打个喷嚏,下边的官吏都要感冒。3个月来,上至军机大臣,下到七品芝麻官的县令,都迅速行动起来了。

当这些官员折腾的精疲力尽的时候,该抓的也抓了,该打的也打了。可以说不折不扣的对妖术进行了清剿。

当这些人盘点下成绩时,沮丧地发现,最后只剩下一些稀里糊涂的的伪证,没有头绪的琐屑细节,以及许多不明不白毙命的囚犯。

官员们开始怀疑妖党是否存在,最后,朝廷刑部终于弄明白了,叫魂案不过是潜藏在百姓心内的幽灵和恐惧。是对朝廷长期政治高压下的幻觉,是人人自危的具体表现。

当这震动朝廷的叫魂案真相大白的时候,乾隆皇帝如释重负,长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叫停了这一切。

(撰文:秉烛读春秋,欢迎点评加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