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古迹」古屋顶上有“秘密”——访寿山后裔袁氏故宅老屋(上)

寿山将军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著名爱国将领。在寿山将军署理黑龙江的时候,黑龙江大地爆发了黑龙江军民抗击沙俄入侵的庚子之役。1900年,沙俄肆意进犯我国黑龙江地区,寿山将军联合“义和团”奋起抗击沙俄的入侵,给沙俄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损失惨重。但是腐败的清政府却密秘“议和”,加之吉林将军长顺背信弃义,“隔岸观火”,黑龙江军民孤立无援,虽英勇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致使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首先沦陷。寿山将军忧国忧民,无颜面对黑龙江父老和皇天厚土,决心以死报国,自毙于将军府。


寿山将军姓袁,字眉峰,将门之后英烈传家。寿山为明代兵部尚书袁崇焕第七世孙。其父富明阿功名显赫,曾任吉林将军。其弟永山为一勇将,战死沙场。

寿山将军死后,遭投降派诋毁,清廷降罪,后得以昭雪并准于龙沙公园南富明阿祠堂内建寿公祠。

寿山将军在齐齐哈尔结束了英名的一生,也留下了相关的史迹,有寿公祠、将军府、将军衙门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心乡的寿山将军墓。这些史迹大部被毁,唯有寿公祠恢复了原貌。另有一处袁氏故宅,还存有一隅破败的遗迹。

袁氏故宅位于齐齐哈尔老北关东五道街东四小学北侧东胡同,胡同名为袁家胡同。袁家胡同为东西方向,长116米,宽4米,袁氏故宅位于袁家胡同路北东侧第一个院落。


袁氏故宅为青砖泥瓦的四合院式建筑,有正房三楹,东、西厢房、门房,房舍并不高大也不显赫,建造年代约在清末。现在只残存三间正房,周围已被上世界七十年代建的红砖平房所包围,成为极为密集的棚户区,在一片杂乱的红砖房中,可见袁氏故宅唯一的灰色泥瓦覆盖下的起脊屋顶。鱼鳞瓦大部分还在,还有残存的滴水和瓦当。大烟囱已经被改造,已经没有了原来炊烟袅袅的勃勃生机。


据齐齐哈尔《地名志》记载,1920年曾有袁姓在此居住,因此得名袁家胡同。其实在此居住的不是别人,正是寿山将军的长子袁庆恩,齐齐哈尔人称其为袁旅长。齐齐哈尔的官宦人家多住在砖城外,土城内的东北面一带。主要是在东三道街、东四道街、东五道街,东二道街较少,从清代到民国一概如此,有些胡同的名称即来自官宦人家的姓氏。袁氏家族崇武尚文,身经百战,原来大门洞前也有雄狮伫立、上马石、栓马桩一应俱全。按袁旅长的身份,虽不张扬,但也少不得“车水马龙”,气概非凡。1929年袁庆恩任黑龙江骑兵第一旅旅长,1931年任省政府实业厅厅长。

齐齐哈尔市新闻传媒中心编辑整理自市档案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