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成长心理学—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创伤后成长心理学—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橙全心理

疾病、瘟疫、离婚、失恋、暴力伤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这些糟糕的经历,或许会是我们一生无法释怀的创伤。 但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约瑟夫看来,生命中的创伤有时也像当头棒喝,能成为“积极转变的催化剂和发动机”。


他最近出版的《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创伤后成长心理学》一书,即传递出这样一种核心的思想:那些受过的伤,也能让我们勇往直前。 心理学家史蒂芬·约瑟夫结合自己多年大量丰富的心理咨询案例,经过数十年有关神经生物学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反驳了“创伤即诅咒”的观点。

在过去20年中,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史蒂芬帮助很多人度过了艰难的时期;作为一名心理学研究者,他翻阅了无数遭遇创伤者的个人陈述。他发现,人会在灾祸之后成长起来。《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创伤后成长心理学》一书讲述了许许多多背负巨大痛苦但仍然坚强的普通人的故事。 史蒂芬指出创伤后成长的5个步骤——痛哭、麻木和抗拒、入侵式回忆、理解创伤、抚平创伤。创伤后的心理压力是一种正常而自然的认知过程,而积极主动的态度才是帮助我们理解创伤、整合记忆的良药。

面对灾难和坏运气,“碎花瓶理论”(shattered vase)或许值得我们借鉴。假设你在家里某个安全稳固的地方摆上一只珍贵的花瓶,但有一天你不小心把它打落在地。花瓶落地后有两种可能:一是瓶身虽然碎了,但花瓶底可能还完好无缺,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修复;二是花瓶摔得粉碎,看上去完全没有修复的可能。如果面对的是第二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试图用胶水和胶带把花瓶拼回原状?还是捡起碎片,扔进垃圾桶? 灾难来临时,人们常会感到自己的内心有一部分被击得粉碎——比如世界观、对自己的看法或者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有些人一味想让生活恢复原样,结果却是倍感沮丧和无力;也有些人选择接受现实,对自己和世界产生新的认识,勇于尝试新生活。 书中史蒂芬多次提到,希望帮助读者关注、理解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逆境之后过上更好的生活。

克莱默在几年前患上脑瘤,痊愈后她感慨道:“一颗高尔夫球般大小的脑瘤,赋予我的生命新的意义,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爱和感激,也让我变得更平和、更健康、更快乐,宛如涅槃重生的礼物。” 如克莱默所说,创伤有时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它可能会重新定义人们对灵性和信仰的感受;人们也将拥有新的认知、活力和能量,开始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史蒂芬看来,创伤事件如同敲响的警钟,提醒我们认清自己的心灵。创伤,很可能会成为人们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然而,硬币总有正反面——幸存者在承受巨大心理痛苦的同时,可能也会对生活产生新的看法,比如重新认识自己,或者与他人建立起更亲密满足的关系,这些转变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纵观人生,生老病死、生离死别总是常态,“创伤时刻”随时都有可能到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心理韧性,学会与残酷的现实正面相对。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保留一颗开放之心,借助痛苦的力量作出积极改变。挺过艰难时刻后,我们终会领悟到:那些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那些受过的伤,让我们奋勇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