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攝影”這種現象還能堅持多久?

再看康橋


在下從二十多歲開始把攝影作為業餘愛好以來,也拍了很多年了。雖然不是極端地上心,但近幾年隨著時間越來越多,拍的片子也是越來越多了。但無論如何,都只是岔心慌,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而已。所以,我基本不會和一大群人一起出去拍照片,比較喜歡一個人出門,隨意性強,外界干擾也少,我想我這種玩法該不是他們說的那種“中國式攝影”吧?






黃藥子64564432


下面我來說說產生“中國式攝影”這種現象的背景。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髮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進入攝影的領域門檻降低了。人們買得起萬元相機和千元手機,外出旅遊拍個照片,十分方便。

愛美是人類的天性,在人人持有手機或相機的今天,看見美的景色免不了要狂拍一通,平時,在某些著名景點還能見到大批“長槍短炮”對著模特咔嚓咔嚓地掃射,於是在一些互聯網論壇上出現了千篇一律的畫面:老農牽著一頭牛走過一片森林,捕魚者早晨,或傍晚撒網的畫面等等。所謂的“中國式攝影”也由此而生。

這些畫面美不美?第一次見到的感到美,但看多了,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反感了,覺得不美,更何況還是擺拍出來的。目前具有原創或獨創的高品質作品不多。

現在,我們不必責難這種現象的存在,隨著攝影事業的蓬勃發展,我相信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那時人們理解了攝影的涵義是什麼,具有獨創的或生活氣息濃郁的高品質佳作會更多地見於攝影雜誌或互聯網論壇上。











田園TyAA


@中國式攝影最大的特點:

1、扎堆、群拍+擺拍、燒器材;

2、手機、微單、單反拍照齊上陣;

3、喜歡自拍照,發到朋友圈;

4、退休的大叔大媽“長槍短炮”;

5、千篇一律的世界,缺少了個性。

有一句話總結得好:“早拍東,晚拍西,人人都是老司機。春拍人,夏拍花,個個都是攝影家。”

另外一句話就是:“不求與眾不同,但求大家相同”

我的總結:

1、青菜蘿蔔,各有所愛;

2、大師有大師的風采,菜鳥有菜鳥的樂趣;

3、生命不息,拍攝不止。




月牙泉R


你的問題帶有明顯的嘲諷與傲慢,什麼叫做中國式攝影?無非就是一些老年人扎堆對一個景物進行狂轟濫炸式的拍照而已,這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的。

老年人所以愛扎堆拍照,原因的確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大多數都-是剛端起相機,大家在一起拍照能夠互相有個照應,有不瞭解的技術問題可以隨時找到解答問題的人,一些攝影協會也經常組織老年人參加國內外景點的拍攝活動,一般就是40人左右,因為湊夠一客車大家分攤的費用能少一些,所以我們在各旅遊景經常看到這些人,他們挎著長槍短炮,聚精會神的在拍照,按理說這些人老有所樂,豐富晚年精神生活,拍攝宣傳祖國的大好河山,理應受到理解與尊重。

中國式攝影這句話是從中國式過馬路套用過來的,聽起來使人感到彆扭和不順耳,其實扎堆攝影並不是中國特有的,外國也是屢見不鮮,前段時間有報道印尼人在越南扎堆拍照,竟然有一幅獲得大獎,當然啦,這個大獎爭議很大。

我就是不愛聽這個中國式,那個中國式的,難道你不是中國人嗎?中國式怎麼啦?就愛這麼拍,愛咋咋地!要問還能堅持多久?永遠都這麼拍,不改了。


丅FK


雖然大家一提到中國式攝影不屑或者反感。其實利大於弊,推動攝影的發展。

中國式攝影,是一種攝影交流的形式,幾十人甚至上百人聚在一起,水平參差不齊,那麼聚在一塊就有了取長補短的優勢。所以普通影友多了一份羨慕的同時又多了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這就是中國式攝影存在的必要性。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中國式攝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和環境。對於搞創作的攝影師來說,他就不喜歡。

不管你是長槍短炮資歷低高,任憑你擁我擠視角是否選好,出好片才是攝影之要!

在同等的環境條件下,不同人有不同的攝影質量。在同樣的拍攝中,不同層次和經驗有別者,有不同追求的審美取向。器械的操控,技術的運用,藝術的表現,在群拍中不斷探索進取。思想、技巧、藝術之光影再現,才是判定好片硬道理!

在緊張的群拍中,初學者自有練習所獲,老司機也會有新的提升,高手們照樣再出佳作。

中國式攝影並非混亂不堪,走過了一年又一年,蘊藏著豐厚的人才後備軍;具有發展潛力。



朝朝暮暮2233


按我的估計,“中國式攝影”至少還能堅持三十年。看看現在從事“中國式攝影”的年齡群 ,他們大多都處在壯年階段,而且經濟實力強勁,所以還要將這種趨勢推動下去。

對於這種趨勢,應該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不管怎麼說,這是一種追求美好的趨勢。但作為“中國式攝影”的“從業人員”,還是應該確立兩點注意事項:

1.不要擾民,不要給其他遊客帶來困擾;

2.不破環環境,不虐待/干擾動物。





西海拾翠


🗃 很不贊同“中國式攝影”這一說法。好像攝影到了中國普通老百姓手裡就變了味似的,其載取影像作品成了人間地獄,全然不是人類所為。

通俗點講攝影就是照像,也是攝影的原始動機。隨著人們興趣的轉移及意識的變化,對存在於自然界的瞬間美感予以更多的關注,光與角度的折射,讓我們產生了愉悅的情緒、新的識知,照像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存在,受其技術條件制約被少數人把控掌握。

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照相不再呈現高端與稀缺的特徵,併成為大眾娛樂與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在滿足了初淺階段生活需求之後,受美學的感染和誘惑,放寬眼界加入了攝影的行列,這是物質滿足與文明延伸的結果,無可厚非。

難道照相機掛在外國人脖子上、手機握在綠眼睛黃頭髮人手裡就是撮影,咱中國人喜歡攝影就不正常?

和諧的生活源於每個人內心都擁有一份對美好事物的渴求。所以,不必把攝影放到高不可攀的位置對待,更不必看不起咱中國人對攝影或高或低興趣與認知。

攝影,可以作為一門藝術學科永恆,也可以成為大眾幸福生活的調料,只要喜歡就有存在的道理。👁👁👁



辣味糊說


我從來不去關注這個問題。什麼叫中國式攝影?這種叫法帶有一種貶義。在文化領域當多數人壓倒少數人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潮流,一種風氣,而少數人就會譏諷這種潮流風氣,用一些不恰當的詞語來表述,這種表達方式在中國的文化界也曾經多次出現過。本人認為,中國式攝影也好,中國風攝影也罷,都是一個意思,實質上就是大眾攝影。我們知道事情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差的,只要正確引導,大家都會朝著一個好的目標而努力!並將持續不斷地發展下去。而那些關起門來搞什麼創作,創意之類的少數派始終是會被淘汰的。



捕影者190


我個人感覺,中國式攝影 現在其實已經改變了大家對攝影的一種理解。

現在大家所說的“中國式攝影”變成了一種社交方式,一群對攝影有熱情的人們聚在一起,大家談攝影,玩攝影,但是因為大家來自各行各業用攝影聯繫在一起,變成一個小小的社區,這個就是物以類聚。大家在談攝影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社交的需要。

以前的攝影圈其實也是和現在的一樣。無非是有一小部分特別執著的朋友,喜歡孤獨的創作。特別是喜歡風光攝影的朋友,在創作過程中的孤獨和寂寞。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大家有對提高攝影技術的需求,但是內心對於學習的慾望並不是那麼的強烈。

作為一種娛樂和社交的需求,有一種正向的引導作用其實也很好。

現在物質的需求已經基本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已經激發出來。也沒有什麼不好。

所以不必要對於這個現象過於焦慮,

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圈子裡面,分離出一批對於純藝術有追求的朋友。建立自己的小圈子。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創作屬於自己作品也是一種選擇。


老羅影像匯


純粹是一種愛好抑或是一種個人追求,沒必要天天拿出來討論說三道四,把一個攝影還分成中國式或外國式,純屬吃飽了撐的沒事幹,放屁撂弄嗓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