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期限104年!“太荒唐,入保时我38岁,怎么可能再活104年,儿子都受益不了,得等到孙子了”

关注我们的节目!两高律师以专业,负责的认真态度为您提供法律支持!京津冀观众法律咨询微信①③⑨①①⑥②①⑥⑥③

您听说过购买的保险产品,合同期限长达104年的吗?

被媒体报道的当事人刘女士购买的某保险产品合同期就长达104年!这份合同显示,期满时间为2115年6月7日!刘女士无奈的说,“这太荒唐了,入保时我38岁,怎么可能再活104年,我儿子都受益不了,得等到孙子了。”

经刘女士介绍,自已原本是到银行存钱,但到银行后,有位穿着与银行工作人员工服一样的女子向她推荐了一款人寿保险的产品,声称收益比银行存款高。刘女士表示,因为是在银行里面办理业务,而且个人保险投保单上盖的是银行的章,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她购买了这款保险产品,结果这么不靠谱。

我们就疑惑了,难道在银行办理业务都不“保险”吗?是的,银行里办的业务还真不一定就“万无一失”!

近些年“存单变保单”的新闻屡见不鲜,很多人也因此遭遇财产损失,那么,所谓的“存款变保险”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2014年底,马某到某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当时工作人员告诉他,目前,除了定期利息,每年还能拿到分红。马某觉得既然能多拿钱就办呗,于是就开户存了10万块钱。

  2015年底去银行取现的时候,工作人员却说,这是一份保险,要兑现只能去保险公司办理。马某一脸懵,好好的存款咋还变成保险了呢?而自己保存完好的“存单”竟然是一份“保单”?!

为了拿回自己的钱,马某只好去保险公司,但是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却说,这份保险不是赠送的!那10万块钱就是买了一份保险,

因为没到期只能按退保处理,如果要提现那就只能退现金8.5万。

  神马?!承诺的分红拿不到不说,想拿回自己的钱还得给人家“发红包”!这口恶气实在是憋得老马同志缓不过劲儿来……

  针对这种骗人的伎俩,各位切记认真分辨以下几点,以防有心之人偷梁换柱:

  1. 明明是买了保险却被描述为存了定期,谎称保险是免费赠送。

  2. 十年期保险说成三年期。

  3. 很多银行保险不保意外,但银行员工可能谎称能保。

  4. 擅自夸大收益,承诺高回报,甚至将多年期的保底金额解释成一年,混淆视听。

  5. 保单上现金价值一般都会打印在保单背后,粘贴于背面,就是怕客户看清楚内容要求退保。

  那么,如果已经中招,又该如何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呢?

  1. 通常情况下,投保人在购买保险后有15天的犹豫期,在此期间退保免费。所以如果你有幸在15天之内识破骗局,可及时退保。

  2. 如果确系被误导使得存款变保险,导致财产遭受损失,可先与银行协商解决,如果没结果,可到消费者协会或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当然,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不管是穿了马甲的骗局,还是翻了花样的骗局,目的都是为了掏空别人的钱袋子,所以,不懂的要找专业人士咨询了解,办理业务时看好合同等相关材料,切莫贪图所谓的“高收益、高回报”上了骗子的当。

京津冀观众法律咨询微信①③⑨①①⑥②①⑥⑥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