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口头禅: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什么意思?

布兰德老头


没来由此去经年,总把新人换旧颜。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这是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七律诗词。它所表述的意境就是:政府不打击我,而观众又捧我的场,喜欢我,是对我艺术的肯定,因为我靠的是本事吃饭,不去和那些不良风气同流合污。可见郭德纲人格的魅力!

细心的读者是否发现,郭德纲七律诗词中的最后一句出自于唐伯虎的《卖画》,整段诗词是这样的:不炼金丹不坐禅,不做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说明唐伯虎的一生佷执着,任何事情都得靠自己,闲着没事就写写字、作作画。不用挖空心思,违背职业道德去获取那些不义之财!

郭德纲引用了唐伯虎《卖画》的最后一句,也表明了他的心态:即使我郭德纲贫困潦倒、处处被打压,我也不会与你同流合污,不上春晚或者某档综艺,不是我没能力,而是我不想妥协,我靠的是自己,我靠的是票房收入。每一份钱都是靠门票积累而来!决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做一些不光彩、不道德之事!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主要意思,也是我们所要遵循的细则,我相信每个人只要具备如此坦荡的心态,生活定会更加灿烂辉煌!您认为呢?





闲情小达人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这句话是出自唐伯虎的诗《卖画》:不炼金丹不坐禅,不做商贾不种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诗中原句的意思是我不炼丹也不坐禅,不做生意也不种地,不偷不抢,有时间就画幅画,靠卖画为生,不花昧着良心或通过不法手段挣来的钱。

郭德纲说这句话的意思是父老乡亲能接受他这个人,能接受他表演的相声,愿意花钱买票看他说相声,他不会昧着良心通过不道德或不法手段去赚钱。他说这句话也是和他的早年经历有关系,郭德纲曾经三次进北京,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到了穷的吃不上饭的地步,租住在小平房里,没饭吃就喝水度日,在小剧场表演相声最惨的时候只有一个观众去听相声,因为经历过很多困难,吃过很多苦,后来成名赚到钱之后才会很感谢观众让他挣到了钱,也知道挣到的钱来之不易。

因为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句褒义的话,也可以说是爱夸的话,郭德纲是个很聪明的人,郭德纲说这句话首先可以给观众一种他是好演员的感觉,因为自己都说了“不使造孽钱”,观众自然就会联想到这个演员应该不会骗人,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郭德纲一次次在相声里说这句话就会一遍遍的加深观众对于这句话的印象,时间长了,不管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观众也不会知道)观众也会自然的把这句话放到郭德纲的身上。

从成名之初就一直在强调自己“不使造孽钱”,这也是郭德纲自己在给自己建立人设,暗示观众“我不会骗你们的钱,我人品好,挣的钱都是干净的”,而且在郭德纲的相声中也多次提到自己曾经艰苦的“岁月”,虽然有时候只是相声的一个包袱,但这也是在暗示给观众“我曾经吃过很多苦,很不容易”这样的印象既博取了同情又树立了自己正面的形象,而且这句话还是一句古诗中提炼出来的,并没有很直白,给人自夸的感觉还不会太明显,所以常说这句话也是一种给自己拉拢观众的方法。

无论是演艺圈还是相声圈,作为艺人,能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必然是自己光鲜亮丽正面的形象,在观众面前说的话的最终目的也必然是给自己建立一个正面形象的人设,所谓的明星,背后的事情是观众绝不会轻易知道和看到的,所以在现在这个“眼见都不一定为实”的社会里,一句话无论说了多少次,无论说的多么好听,也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人品如何,作为观众,我们只看演员的表演就可以了,演员的所有镜头前的话我们也只当做一句台词就好了。


Lee博爵


这两句诗出自郭德纲之口,经常用在他的相声表演里,一般说完这句话就该鞠躬向观众致谢了。而这首诗的全文是这样:没来由此去经年,总把新人换旧颜。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这首诗是借鉴唐伯虎的《卖画》:不炼金丹不坐禅,不做商贾不种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郭德纲曾经在《三笑才子佳人》中饰演唐伯虎,对于唐伯虎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唐伯虎这个人大家都很清楚,他的这首诗说出了他的心里所想,我不信道来不信佛,不求这些虚妄之物给我造福;不屈尊富贵不愿身负劳役之苦,我有手艺,闲的时候画幅画买卖钱就可以养活自己,我这钱绝不是那种通过不正经手段弄来的“造孽钱”,而是凭自己双手挣来的干净钱。

从两首诗的字面意思来看,两人要表达的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我靠自己本事吃饭生存,不搞那些歪门邪道。换个意思是就算我一生贫困潦倒,处处被打压,我也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我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熟悉老郭经历的人都知道,老郭一路摸爬滚打,经历了世态炎凉,看的更透彻,他知道,捧他的是观众,而他回报给观众最好的就是说好相声,他不止一次在台上说过,只要观众爱听,我们就一直说,好好说。钢丝们赞起来!


小破孩的吃瓜时光


这句话后面还有一段:“郭德纲于谦,代表德云社,向我的衣食父母致敬”。说完,老郭携谦儿嫂一起,向观众老爷鞠躬致谢。

什么意思,郭德纲在相声中已经讲过很多次了。

角儿与观众

其实在整个演艺界(包括影视、歌手、曲艺),郭德纲这一辈人乃至往上赘述到马三立、李雪健这些老艺术家,和现在的所谓流量明星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老一辈艺术家,把观众视为衣食父母,他们心中比谁都清楚,个人艺术修养再高,失去了观众,就没有出路。

特别对于曲艺界的人来说,老年间艺人还被称为戏子,属于传统社会三教九流中最不入流、最低贱的行业,戏子一词不论来源如何,最终都发展成了一个颇具贬义的词汇,包括梅兰芳先生这种响当当的、留下了无数艺术瑰宝的大师,曾经在他的圈子里再受尊重,再大婉儿,也是属于不入流。

那个时代,艺术家要成角儿,除了本身的艺术修养,还离不开有权有势的人来捧,权势可以把人捧上天,捧成角儿,但艺术是脱离不了人民的,所以再大的角儿,再有权势背景,老百姓认同了,艺术生命才会长青。

把戏子这顶帽子终于从头上摘去,这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就。

现如今,明星、演员,似乎早已忘记了这一点,再也没有人知道,艺术之路离不开粉丝的追捧,他们似乎天生高人一等,赚着比谁都容易的钱,叫着比谁都大的苦。当然,我也不是一杆子打死所有明星演员,像胡歌这种演员就值得尊重。

老郭的艺术生命

老郭确实是一个把观众就是衣食父母挂在嘴边的人,并且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因为老郭的人生,经历了太多,看透了太多,他比谁都清楚,自己就是个小黑胖子,只不过多了一膀子力气。

当年到北京闯荡,吃了多少苦,连二环都不让走(误),有人可能会认为,那不过是成功之后,编出的一段苦难故事,以证明自己多不容易,诚然,这种做法确实不少见,但老郭的苦,我们是可以看见的——

某卫视那个著名的视频,老郭当年为了混口饭,在高温天气下,一个人在仅能容人的玻璃笼子里生活一整天,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还要供人观赏,哪怕是在动物园,那铁笼也比老郭的玻璃笼子大好几十倍。

这是一段经历,也是一段屈辱,如果不是实在没辙了,谁又愿意像个动物一样供人观赏嘲笑呢?

后来老郭遇到贵人,侯耀文先生收他为徒,他才在相声这个讲出身、讲师门的圈子里立足而已,然后有了登台表演的机会,有了北京相声大会,有了现在的德云社。

老郭曾讲过,他最初讲相声的时候,台上两个演员,台下一个观众,彼此都很尴尬,观众上个厕所,台上两位演员都不知道该暂停还是该继续,这个故事后来也被郭德纲编成了段子,观众只知道这是个段子,听着搞笑,却不知道背后的辛酸。

然而也正是那个观众,让老郭明白了,吃着这碗饭,哪怕只有一个观众,也要为他表演完整场,这是职业道德,是尊重观众,也是尊重自己。

那个观众,是老郭的衣食父母,现在满坑满谷的观众,也是老郭的衣食父母。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我们再回到老郭这句口头禅。

江山父老,就是衣食父母,就是观众。谢谢观众对我们的包容,让我们有口饭吃,不至于流落街头,甚至走上邪路。

反过来说,假如观众不能容我,那么我该怎么生存呢?也许,还在那个玻璃笼子里当动物,这还是乐观情况,毕竟算份工作,更可怕的是,可能走上头蒙拐骗的犯罪道路。

这可就真的是造了孽了。

所以,对于老郭和他的德云社来说,即便是现在已经成为了亚洲第一男子天团,但他永远不会忘记,观众是自己的衣食父母。

在听德云社相声的时候,老郭能抓住一切机会调侃,有时候调戏谦儿嫂,有时调戏同行,也会调戏观众,但每次他致谢观众的时候,我能从他眼中看到真诚。



也可自话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这并不难理解,大致是表达了郭德纲对观众的感谢。通常郭德纲演出时,在开头或结尾处会说出这句口头禅,说完后,还会不断的表示感谢观众。大致意思:观众们如此抬爱能赏口饭吃,我不赚昧良心的钱。在不同场合,也会有不同的含义,但大多时候都是表示感谢。当年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这番话更多的是发自郭德纲内心的感慨。当岳云鹏的相声接近尾声时,郭德纲走上舞台表示:“

感谢《欢乐喜剧人》给了相声这么个平台,让大家知道相声还活着,而且还活的很好。江山服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郭德纲代表德云社,向我的衣食父母致敬,谢谢各位。

那么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郭德纲说这番话时非常感慨,不单是感谢了观众,还感谢了这个平台。这是因为在此之前,除了晚会和比赛,相声节目已经很少在综艺节目上出现了。尤其是德云社的相声,总被主流相声界排除在外。在这里,郭德纲的这番话意味深长,即感谢了观众,也感慨有这么个平台能够容纳德云社的相声。

由于郭德纲与主流相声界意见不太一致,所以他总是被批评相声低俗等,这导致郭德纲总是游离在主流相声圈之外。这时候更加彰显了观众们接纳他的重要性,郭德纲在巡演时,也不厌其烦的表达这一观点。郭德纲的这番话有时候胜过千言万语,例如: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曾经用千字长文,介绍了郭德纲师徒艰难的成名之路。这时侯如果郭德纲不理睬(回应)显然不太合适,长篇回应的话,又会显得捉襟见肘(多说无益),短了又无法诠释内心的感慨。这时候这番表达的不长不短,恰如其分的表达了郭德纲想说的话: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这个回答非常智慧,多说无益,这番话是恰到好处的诠释了这篇文章,这与主流相声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来看,郭德纲的成功与其他相声演员有所不同。郭德纲凭借着对相声的执着与热爱,凭借着扎实的相声功底,在剧场一步一脚印的走过了10个春秋,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就。郭德纲是以剧场为核心,高度依赖观众的口碑,所以他经常将观众视做衣食父母,他比电视上成名的相声演员更知道观众的重要性。纵使有很多人批评他一味地迎合观众,批评他的相声没品味?没内涵?他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观众的口碑,这也是郭德纲能够赢得众多粉丝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当媒体或记者夸奖郭德纲的成就时,他往往就会表示:“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意思是说,这都是承蒙观众们的厚爱,赚钱不能昧良心,凭本事吃饭。形成反差的是主流相声演员,他们大部分是拿工资说相声,甚至有些商演都会拿补贴。我们看《南国都市报》的报道,每张票最高可以补贴到825元,这补贴力度确实不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就很难体会到“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的含义所在了。

相声与话剧戏曲有所不同,郭德纲会根据不同的演出场所和观众,演绎不同的作品。例如:他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时,就会表演一些比较传统的大段子(包袱少,有品味)。在一些小园子演出,就会挑一些包袱密集的段子。也就是说,郭德纲会根据受众人群来调整自己的作品。即使是全新的作品,每场演出时也都会有所不同,因为郭德纲和于谦60%是在舞台上临时发挥出来的,剧本只是一个主题大纲。那么主流相声,通常不会根据地点观众变换而调整作品。往往几年表演下来,也不会调整作品。例如:《姜昆“说”相声》是从2015年开始巡演的,如今已经4年多了,今年已经演出了90场。当时他的相声中融入了街舞、rap嘻哈等元素可能是当下流行,基本不会因为场地观众变换而改变内容,这与郭德纲的演出有很大的差别。那么有时候高雅相声做不到的事,还得看郭德纲的相声,

虽然有人说郭德纲的相声格调不高,但绝对不妨碍他的作品能够传播正能量,一些主流相声演员也只能望尘莫及。

郭德纲与观众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观众真捧,他就真卖力气,一时间郭德纲将笑声和快乐传遍了大江南北。笔者认为,传播快乐也是一种正能量。一位名叫曼琳的钢丝,由于喜欢郭德纲的相声,不仅自己受益匪浅,还自发的与其他钢丝募捐了60万,给一个10岁白血病小姑娘捐款。这就是相声的魅力,钢丝们因为喜欢听相声而走到一起,同时将快乐传递给别人,类似曼琳这样的钢丝还有很多。虽然部分同行,总是批评郭德纲的相声不高雅,但郭德纲用自己的方法传递着快乐,却着有不一样的奇效。

李亮是来自陕西的一位小伙子,他来到北京的目的是见一位救命恩人。由于他当年为了生活,身患重病没勇气面对,正式听了郭德纲的相声挽救了他。他认为:相声不治病,但能治心。

2012年时,郭德纲海外巡演到洛杉矶。一位大姐突然跪在郭德纲面前,连声道谢。原来这位大姐身患7年癌症,饱受着死亡的威胁病痛化疗的折磨。她正是听了郭德纲的相声,才让她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所以这位大姐,专程赶往洛杉矶来跪谢郭德纲。下图是洛杉矶大姐和李亮截图。

笔者看到他们的故事,深受感动。这就是我们传统相声的魅力,相声虽然不能治病,但它可以传播快乐,传播快乐就是传播正能量。郭德纲的相声如此受欢迎是有原因的,正所谓:“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这时侯再看这句郭德纲的口头禅,有些感慨万千。看到观众们有如此的回馈,感觉那些所谓的批评指责都不是事,他10年的坚守都是那么的值得。郭德纲凭本事赚钱,又能将快乐传遍千家万户,不管主流相声界如何看待?相信郭德纲都会在相声史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知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明辨是非123


话定没说错,可德云社的票价似乎让社会不少人望而却步。化个七儿八百上千元的去看个相声,想当初马谭楊裘李多奎老先生来上海演出,票价也就一元三元五元,那么是五六十年代。比较他们这些艺术大师,老郭呀,话甭说的那么好听。你相声不错,却远不在一个等级。自己想想。


钱顺扬


自吹自擂。有挑衅的意思。我郭有钱了。当官的我一概不尿。是暗示太狂了。


梦在希望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老郭这句话的意思是,感谢观众对相声的认可和喜爱,能够赏他一口饭吃,不至于他要流落街头,或者为了一口吃的走上邪路。

郭德纲七岁跟随师傅学习评书,九岁开始学相声,十一岁开始学西河大鼓、京剧、评书、河北梆子等,十六岁开始北上,郭德纲说北上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多学点东西,成为专业的相声演员。

刚到北京时他报考了一个北京文工团,凭借扎实的文化功底,成功进入说唱团,虽是说唱团,但主要就是检场,什么是检场?就是搬桌子、打扫卫生,呆了两年什么也没学到,只能回到天津。

回到天津不久,郭德纲就成立了相声学员班,浑浑噩噩几年,郭德纲又开始蠢蠢欲动,他还是想去北京说相声,理想总是美好的,郭德纲揣着一百元只身来到北京,四处求人,唯一的希望就是哪个剧团能收留他,哪怕当个马仔他也认了,可是多次碰壁,当狗都没人愿意收留,无奈又回到天津。

回到天津又折腾起剧场来,几次下来都不景气,最后又登上北京的火车,这一次郭德纲下定决心,不在北京混出个人样,绝不回天津,第三次来到北京,郭德纲先在北京郊区租了房子,在市里演出后就座公交车回郊区。

一天演出到深夜,本想坐黑车回郊区,可是黑车也看不上他手里那块表,只能徒步回家,到达出租屋内已经凌晨四点,第二天发高烧没钱买药,只能卖了传呼机,买了几包感冒药和馒头,就这样郭德纲还是熬下来了。

22岁时和张文顺、李菁成立了北京相声大会,刚起步很艰难,有时候台上一个人台下一个人,在一度撑不下去的时候,郭德纲变卖家里的车和首饰,才勉强维持开销,零星时间帮影视剧写剧本、上综艺刷好感。

记忆中老郭参加过一档脱口秀,当时是在橱窗里待48小时供人观赏,吃喝睡都要暴露在大庭广众下,若不是为了口吃得,谁能在炎炎夏日,躺到玻璃窗内为被人看呢?

挺过初期的苦,熬成班主郭德纲,又面对人员变动,各行排挤,尤其是主流相声,吃着锅里的,还想着老郭碗里的,各种挖坑打压顺势反三俗,能用的招都用上了,却撼动不了观众的心,主动权在买票人的手中,他们爱看什么只有他们说了算。

经历了那么多老郭仍不忘初衷,做最好的相声的演员,而这一切都归功于观众朋友,他们的不嫌弃、不放弃,才让郭德纲成为说相声的人。

郭德纲一再强调观众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每一场演出他都尽可能的做到最好,即便是当初一个观众时,他也会停下等那人上完厕所再开始,也许从学艺开始,就学会了谦卑忍让,不骄不躁,用毕生所学回馈他的衣食父母。


影视控


唐伯虎的诗。

不炼金丹不坐禅,桃花庵里酒中仙。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我觉得郭德纲用这句话,倒是有这个底气。他到今天主要还是靠一张张卖票,所以他很傲。只要有人进门听我的相声,我有现金流我谁也不服。什么德云华服,郭家菜,基本干不下去。也属于造孽。拿北京话说,这钱算是罪孽了。郭德纲的思维正好适合相声市场。他反感炒作、上市、套现。怕被骗了。他认为这都是造孽钱。有点像陶华碧“上市就是骗钱”的论调。头两天有人发了一个郭德纲专访。差不多很可以看出他的想法。区别在于,陶老太太从没说自己是中华料理的代言人,也没说国营餐馆的大师傅抱着满汉全席的手艺饿死,也没说不爱吃辣的就是蛆……多说两句,郭德纲挺喜欢自比唐伯虎的。可能是因为唐伯虎的遭遇满足了他的被迫害妄想。郭德纲比一般曲艺演员强的地方,就是那些人,师父过给三笑,就知道学三笑,郭德纲知道自己回家找本介绍唐寅的书看看。但是他理解不了清门相声,就跟他压根不知道世界上有倪瓒这么个人一样。


读书是福


江山父老能容我

不使人间造孽钱

感谢父老乡亲能喜欢我,支持我,花钱看我演出。

让我不用造孽,不用坑蒙拐骗,堂堂正正的就可以挣钱!

是对观众的感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