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称新型肺炎疫情传播速度较快,病毒传播力增强,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接下来的防治应该怎么做?

carrrrrson


基于国家卫健委称新型肺炎疫情传播速度较快,病毒传播力增强,潜伏期具有传染性。作为普通民众来说,接下来的防治应该以居家潜伏为主。

因为和病毒较量,我们只能斗智不能斗勇。我们在明处,病毒在暗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所以我们遵从钟南山院士的号令,减少外出、做好个人防护至关重要。

敌人潜伏14天,我们也潜伏14天,不声张、不暴露,按兵不动,我们的对手会不打自败。我们可以兵不血刃而取胜。

反过来说,我们的对手就盼着我们出现,因为它经不住耗,在暗中游荡一段时间发现不了目标,自然会精竭而亡。

其实这一点我们的“指挥官”在战略、战术上早已指明方向,接下来就是需要我们遵照执行。


京南水鄉


从武汉1月23日宣布封城算起,已经过了一个潜伏期的最长周期,进入了第二个潜伏周期。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理解目前防控的重点,现在把全国的人民分为一下几类:

A:是有武汉接触史的,疫区人群。基本已经被确诊和隔离了。



B:A在流动的过程中,碰到了素未平生绝不会认识的人群,这部分人统称为B。 因为是处于公共场所碰到,所以,A不知道B的存在,而B也不知道A的存在。



C:A到达目的地以后,所接触的人群,也叫密切接触者,已在对他们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



D:是在整个新冠疫情下,居家没有外出的人,统称为D。这部分人群是安全的。


目前疫情防控重点就在于发现B类人,控制好D类。

现在网上出了一个可以查询自己乘坐过的交通工具上有没有确诊患者的小程序,如果有的话,那么就是B类人员,一定要进行医学隔离。而作为D类人员一定要搞好自身防范,减少外出,不要成为新的B类人员!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学扫地僧


目前的种种数据都显示,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并且病毒传播力也比较强,近期也频繁出现这样的例子,与已感染者接触不足一分钟就被传染,所以卫健委也好,钟南山院士以及众医生都建议防护第一步,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因为没有人会知道,在你接触的有限的人群里,谁是带病毒的,更重要的是,现在有很多人是无症状的,甚至轻症不足以觉察出自己已经感染病毒,以及不需要治疗有的人就已经恢复了,但是这类人是具有传染力的。

那么为了更好的防护自己,就不仅仅是要带个口罩就能随便出去逛了,而是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要做到尽量少出门,如果没有必要的事情,最好不要出门,如果有需要购买的物品,统计好集中进行采购,采购的时候,除非必要,否则尽量少的触碰公共场所的物品,尤其是外出购买物品的时候,除了不要在外面吃东西,也尽量不要揉眼睛,随身携带一些湿纸巾,必要的时候可以做清洁。


另外出门的时候尽量戴帽子出行,在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建议回来以后不仅要做好好好洗手,还要给外面穿的衣服,以及拎东西的袋子进行酒精消毒,消毒的时候顺便通风半小时,切记,酒精消毒的时候要注意一定不要喷出来,最好擦拭,并且要远离明火。更要注意不要因为杀毒放过多的酒精。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大家好,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现在“冠状病毒”在我国的大地上,横行霸道,已夺去了数百人的生命,作为普通大众,其实能做的也不多,那就是听国家的话,好好的呆在家里,如果这件事做好了,其实做的就很多了,关于预防,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它是一个传染病,那就充分认清楚它的传播途径,才可胜券在握!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

①飞沫传播

解读:首先它是一个呼吸系统疾病,所以这一点很多人都清楚,但是我觉得还是需要细节化来和大家唠唠,它可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产生的飞沫进入易感粘膜表面,造成感染。

②接触传播

解读:在接触感染者接触过的东西后再触碰到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从而导致病毒传播。

③空气传播

解读:病原体它能在空气中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然会有传播。

④消化道传播(可疑,但还是需要引起重视)

二、预防措施

①常见消毒物品

通过清洗、擦拭、喷雾或含氯的消毒液对各种物体进行消杀,根据冠状病毒的特点,30分钟即可杀灭,具体的需要消毒如小轿车、门把手、室内地板、工作场所、外套、鞋子等位置。

②食物、空气的消毒

像其它东西可以用消毒液或者酒精消毒,那我们的食物呢,根据专家介绍,高温也可以杀灭病毒,所以我们的菜要煮熟,筷子、餐具、饮水的杯子、果盘等可以在热水中煮沸12-30分钟即可,家里注意痛风,如果有条件室内完成消毒后最好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最佳。


③出门的那点事

  • 第一件事必然就是规范的戴好口罩,家里需要吃的东西最好多采购几天,以免反复的需要去超市里购买而接触过多的人群,与人沟通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早去早回,不要在外过多的逗留,尤其是人多的公共场所,如果工作场所中有疫区接触史的人,不论它有没有肺炎症状,一定要远离他,并向领导汇报,因为这很有可能就是一个传染源。
  • 回到家里妥善的把口罩处理好,外套、鞋子选择合适的地方摆放,这时不要着急的撩撩头发、摸摸嘴巴、揉揉眼睛等危险动作,先把手洗干净,每天定时给自己测体温,注意不要熬夜,保持作息规律。


一点感想

近日的关于冠状病毒不论是正面、负面的报道均有不少,但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分子,一定要有家国情怀,多传播正能量,好好呆在家里,在防疫战的攻坚时刻,一定不要给国家添麻烦,一起对奋战在一线的防疫人员说一声辛苦了,中国,加油!!!


张垒医生


这次新型肺炎疫情的传播速度确实有点快,潜伏期也有传染性。先来看看最新的疫情情况⬇️⬇️⬇️
大家看到了吗?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三万人了,而且疑似病例并没有减少,一天就新增五千多人。虽说目前看来这个疫情曲线还未达到拐点,还在爬坡。但是,我们看到治愈人数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康复出院,同时也出现越来越多能够抑制病毒的药。所以,请大家坚定信心,我们一定可以很快战胜疫情!

接下来防治应该怎么做?

一,不得不出门,怎么办?

按照传统的春节假期,现在很多朋友应该早就恢复春节前的工作状态,但是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很多人才慢慢的回到工作岗位。春节假期专家呼吁大家少出门,少聚会,大家做的很好。但是,现在要上班了,不得不出门了,怎么办?我认为有几个方法可以参考。第一,有私家车的或者自行车的朋友尽量别去挤公交车,没有的,比较远的可以考虑最近在单位附近租房。第二,戴口罩固然重要,但是我认为洗手同样不能忽略。第三,"冷酷一些",尽量离其他人1.5米以上,外出能不碰东西就不要碰任何东西。

二,没有口罩怎么办?

开源节流!!!说实话现在就连医护人员的口罩都很缺!口罩防护服这些肯定都优先保障一线抗疫人员,保障发热门诊的同事了,我们也只能每天领取两个口罩。普通老百姓可能每天能用一个就不错了。那这个时候就要谨慎使用,要"开源节流"。有些情况可以考虑不戴口罩,比如不得不出行而路上没有人的时候。反正把我一个原则,戴口罩是为了防止呼吸道传播,而人是核心。所以,人烟稀少的地方不需要戴。另外,如果实在没买到口罩,口罩可以适当的消毒后再使用,具体方法大家可以看看相关的问答。最后,尽量减少出行就能减少使用口罩。



三,坚定信心,相信马上迎来胜利!

疫情爆发也有一段时间了,很多朋友在家也宅了半个月了。随着时间推移,有些人就开始"慌"了,开始担心疫情最自己造成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坚定信心,必须相信我们国家的决策!相信拐点很快会来的!同时与其担心害怕,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在家好好陪陪父母,陪陪孩子;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学习;不如利用这段时间把想看的电视、电影、书都看了。总之,相信疫情当前不要慌,相信很快就能迎来胜利!加油!



骨科木匠刘医生


1、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口罩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口罩可以遮挡人们可是或打喷嚏喷出的飞沫,佩戴口罩可以有效保护我们的口鼻,可以减少感染风险。

注意:去人群密集的的地方至少要带外科口罩以上级别的口罩;口罩在外出时要全程佩戴,中间不要取下。

2、外出时要注意手部卫生,尽量减少公共物品的接触

减少公共区域的接触并不是病毒在上面存活时间长,而是因为公共区域属于高频接触区域,接触交叉感染的风险较大。

我们可以随身携带面纸、消毒纸巾、手消毒剂等,在外出时遇到不得不触碰的公共区域,例如电梯按钮、门把手、扶手等,我们尽量不要用手直接触碰,可以使用面纸、消毒巾等将其隔开;用手触碰后应及时洗手,如果不方便洗手,可以用消毒湿巾、手消毒剂等对手部进行清洁,要将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缝等部位进行清洁。

另外,外出时不要用手触摸口罩和眼睛,打喷嚏或者咳嗽时,要用纸巾、口罩或者手肘捂住口鼻。

3、公共场所尽量与人保持距离,自觉配合管理人员进行体温测试

在公共场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有些公共场所为确保外出人员的身体健康,会设置体温健康检测,大家要自觉配合工作人员。

4、乘坐公共交通时尽量隔位而坐

在乘坐公共交通时,要注意与陌生人保持距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隔位而坐;在上车后,可以用消毒纸巾对要坐的座位、扶手进行擦拭消毒,或是佩戴手套,下车后要进行手部清洁;在乘坐公交车时可以打开窗户进行通风。

乘坐私家车出行的小伙伴也要注意车内通风,在从公共区域回车前也要注意手部卫生,进行手部清洁。

5、外出回家后一定要记得洗手

洗手时要用洗手液或肥皂对手部进行清洁,同时要用流动的水对手部进行冲洗,洗手时间至少20秒。

疫情之下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我们一起行动!


奇妙的本草


1.外出务必带口罩,回家务必勤洗手。

2.继续保持房间通风。

3.网络开放了很多慕课,书籍,此时不看更待何时?

4.跟家人沟通联络感情。

5.赶紧与你的心仪男/女朋友联系,疫情结束之后,说不定就有好结果呢?

6.学一点健康知识,关键时刻必定有用。比如学习一下中医。


海舒医生


今天看到上海感染科的主任说,现在我们隔离在家,不是病人,每个人都是战士,人必须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完成自己的任务,我们才能齐心协力战胜这场战役

我非常赞同他的说法

在一线医务人员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携带,配合好政府的工作,让居家隔离就隔离,让尽量不人员流动,我们就尽可能在家呆着

政府需要我们隔离观察14天就隔离14天,不要非出门,不要非不带口罩乱串门

保持手卫生,出门戴口罩


儿科医生王青梅


之所以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是因为这种类型的病毒以前没有出现过,或者已经在动物体内存在,但没有被发现,也没有传染过人类。

随着疫情发展,以及对这种新型病毒认识的逐渐深入,国家卫健委也在短时间内,连续5次更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对指导临床检测、临床治疗以及如何防控进行了随时的跟进。

如题目中所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速度较快,病毒传播力增强,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接下来的防治应该怎么做?

一、人群普遍易感,所有人都需要重视

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群普遍易感,也就是说,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被感染者,在目前确诊的病例中,即包含了年老体弱的人,也有中青年人,甚至是婴幼儿,所以,防控新冠肺炎,所有的人都应该高度重视。

二、“呼吸道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不出门

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就是说,在感染者呼出的气体飞沫中,会含有这种病毒颗粒,接触者吸入后会导致感染发病。这种传播途径隐蔽性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中招,所以防范的最主要方式就是杜绝和陌生人近距离接触。这也就是反复呼吁大家不要出门,一定要出去的话,一定要带口罩的原因。

三、“接触传播”不能排除,养成进门洗手的习惯

2020年2月3日,广州市疾控中心在一名确诊患者的家里,从门把手的提取标本里发现了病毒核酸阳性,虽然这一发现还不能确定病毒的活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感染者呼出的带病毒的空气飞沫,会沉降到器物表面,使其它人通过接触遭遇到病毒。所以,在公共场所,尽量不要接触不必要的物件、扶手、柜台等,进家后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洗手。

四、“经消化道传播”不确定,可在家庭做必要的消毒

2020年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确诊患者的粪便中发现了病毒核酸阳性,在随之更新的“诊疗方案(第五版)”中也提到了经消化道传播尚不确定。也就是说,患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也同样有存在病毒的可能。对于大家来讲,可能不会直接接触到患者的排泄物,但不能避免接触到被患者(包括潜伏期无症状者)污染的物品,防范的方法除了勤洗手以外,可以适当对家庭进行消毒,比如,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桌面、洗手盆、马桶等,碗筷等用煮沸消毒法消毒。

五、通风是最现实的“空气消毒剂”

密闭的室内,适宜的问题,空气不流通,是病毒残留并存活最重要的环境,所以,不管是办公场所,还是家庭,通风换气就是最主要的防范方法,可以每日2-3次开窗通风,每次15-30分钟,能够起到很好的“空气消毒”作用。

总之,防范新冠肺炎,首先不要恐慌,但是要高度重视,摒弃侥幸心理,只有大家都付诸了行动,自然会切断病毒传播的环节,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