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女王為何不交出德皇威廉二世?

司馬長史


德皇威廉二世是德意志帝國的最後一任皇帝,他罷免了赫赫有名的鐵血宰相脾斯麥,並與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結成同盟(意大利中途退出),參加了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慘敗而告終。戰後,奧匈帝國走向瓦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被肢解,而德國則發生了驅逐皇帝的革命運動。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遭遇政變,被迫退位下臺,從此流亡荷蘭,至死都沒能恢復皇位。所謂“落魄的鳳凰不如雞”!當時,所有歐洲國家都不願意接納落魄的德皇威廉二世,只有荷蘭女王威廉明娜願意伸出援手。


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在一戰時期,荷蘭是中立國家。作為一戰的發起者之一,德皇威廉二世尊重並保持了荷蘭的中立國地位,沒有入侵荷蘭國內。所以,荷蘭女王威廉明娜收留退位的德皇威廉二世實際上是出於一種感激。

除此之外,德皇威廉二世和荷蘭女王威廉明娜還有一層親戚關係,只不過這層關係有點遠。德皇威廉二世的母親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公主,而荷蘭女王威廉明娜的母親和維多利亞女王的一個兒媳婦是姐妹。
(德意志帝國與奧匈帝國)

1918年11月28日,威廉二世發佈退位公告,從此變成了普通居民。隨後,他流亡到荷蘭隱居,再也沒有插手過德國國內的政務。荷蘭女王威廉明娜以親戚關係為由,給威廉二世配置了一座小小的城堡,讓他安度餘生。在這座城堡內,威廉二世仍能過上皇帝般的富足生活。

20多年後,納粹領袖希特勒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野心勃勃的希特勒想要利用威廉二世的聲望(德國皇室),所以提出想要迎取威廉二世回國居住。不過,狡黠的威廉二世看清楚了希特勒的真實目的,並沒有回到德國去。

1940年,希特勒帶領強大的納粹德國入侵荷蘭,不費吹灰之力就打敗了小國荷蘭。威廉明娜女王逃亡到英國去建立了荷蘭流亡政府,繼續和納粹抗戰。不過,希特勒並沒有加害隱居在荷蘭的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於1941年突發腦栓塞去世,他臨終前的遺言是“不想有任何納粹黨人來參加自己的葬禮”。希特勒得知後,還是讓納粹黨專門為威廉二世舉辦了一場豪華的葬禮,以紀念這位曾經的德意志帝國皇帝、日耳曼領袖。


歷史的荒野


德皇威廉二世本來還想著把落難中的沙皇夫婦(主要是皇后)從俄國解救出來,畢竟德皇從小就仰慕這個表妹。

不過令他扼腕嘆息的是這個表妹和表兄(沙皇夫婦)1918年7月17日就被處決了,更讓他始料未及的是不到四個月,在11月9日,他就被推翻了,連個普魯士國王的頭銜也沒保住。下圖為在荷蘭流亡的德皇和家人,日子看起來過得不錯。

威廉二世退位後就跑到了荷蘭,受到了荷蘭女王威廉明娜的庇護,協約國也不好和荷蘭撕破臉,最後連對威廉二世的缺席審判也都懶得弄。

對於德皇在荷蘭落腳,英法兩國首先表示了不滿,要求荷蘭交出德皇,英國人表示要“hang the Kaiser”。

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凡爾賽會議上主持大局,他明確反對引渡威廉受審,認為這樣會使得剛剛平靜下來的歐洲局勢變得不穩定。

協約國面對的是一個雖然投降但並未戰敗的德國,德國內部不服氣不甘心的大有人在,支持德皇的保皇黨人也非常之多,如果強行將威廉二世弄過來審判,搞不好德國會出大亂子,協約國就不太好收拾了。

而相對審判威廉二世皇帝,英法更關心的是如何確定德國的戰爭賠款、德國該割多少地、該如何削弱德國以限制他的實力等等棘手的問題。

荷蘭在一戰中是中立國,作為昔日的世界霸主,雖然國力在歐洲淪為二三流,但作為一個在世界範圍內還擁有較多殖民地的國家,荷蘭還是具備相當的國際影響力,協約國從主觀意識上也不願意和荷蘭撕破臉,更何況一戰後英法都打的精疲力盡,再啃一塊荷蘭也未必打得動。

所以,儘管協約國表面上程序性地向荷蘭幾次提出引渡德皇的要求,在遭到荷蘭女王威廉明娜的幾次拒絕後,也就不了了之了,甚至都沒搞什麼缺席審判。

而對於荷蘭女王來說,她有足夠的底氣拒絕協約國的引渡要求,這也符合她一貫的強勢個性和說一不二的行事原則。

從親戚關係角度,威廉明娜是德皇的舅舅的侄女兒,大概就相當於表妹吧,不算太親,但也算是親戚,更何況都是一國之君,彼此都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覺吧。

威廉明娜接受了德皇的避難請求,還給威廉找了個舒適的城堡,城堡坐落在一個美麗安靜的荷蘭小鎮裡,在這片小天地裡,威廉還是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直到去世。

威廉二世應該也比較慶幸:當初自己尊重了荷蘭的中立國地位,也算給自己的將來留了條後路。而女王投桃報李,為其提供了庇護。

荷蘭女王1898年登基,在位50年,後來退位後還當了14年的王太后,特別受荷蘭民眾擁護,她在位期間見證了2次世界大戰、世界經濟危機和荷蘭諸多殖民地的獨立和歐洲的2次大戰前後的興衰.

一戰中,女王堅持了國家的中立國地位,保存了國家實力,並在一戰後各國經濟崩潰的時候,通過卓有成效的投資使得荷蘭成為當時歐洲最富的國家之一。

二戰時,希特勒侵入荷蘭,女王帶領政府和王室流亡倫敦,以電臺為武器,天天號召人民堅持抵抗,等到她回國的時候,被譽為“抵抗之母”。

威廉二世在緊要關頭選擇了威廉明娜女王,真是十分幸運,他在荷蘭平靜地生活到了1940年6月5日去世,此時,納粹德國剛剛佔領荷蘭才1個月不到,作為德皇的粉絲,希特勒給他安排了一場莊嚴的葬禮,雖然德皇的遺言之一是“納粹不要來參加葬禮”,希特勒沒有滿足他這個願望。


雲中史記


眾所周知,歐洲各國王室都是親戚,各方關係縱橫交錯能把人繞暈了。

不過要說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和德皇威廉二世之間的親戚關係就遠多了,只是沾點親戚邊。

威廉明娜的母親和維多利亞女王的一個兒媳婦是姐妹,而威廉二世的母親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大公主。他們的關係已經超出了近親的範疇,可以說沒有一點血緣關係;要是跟在一戰前夕的歐洲王室其它成員之間的關係比,是最疏遠的那種。

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是一場大水衝龍王廟的戰爭,就是一群親戚之間的撕咬,只不過遭殃的都是老百姓。

交戰各方都跟維多利亞女王沾親帶故,很多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的晚輩。

別看德國和沙皇俄國打得你死我活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跟德皇威廉二世也是親戚,是表兄弟關係。

所以說,對當時的歐洲王室來說,最不值錢的就是親戚。再近的親戚,在利益面前都輕如鴻毛,他們都能六親不認。如果要是顧及親戚情分,那戰爭還打得起來嗎?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位的時候,經常去姥姥家走動,不僅去看望姥姥維多利亞,而且也跟大舅愛德華七世也打得火熱,舅甥情深。他們也是大表哥喬治五世家的常客,彼此親熱的跟一家人沒有區別。因為沙皇皇后從小在英國姥姥家養大,跟表哥們的關係錯得了嗎?

可後來俄國發生革命,尼古拉二世退位,十月革命後,蘇維埃要將沙皇斬草除根,沙皇一家人處境危險、走投無路。

可是英國國王喬治五世,這個沙皇皇后的大表哥卻見死不救,最終導致沙皇一家七口慘遭清除。


真應了那句話,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到街頭無人問,世態炎涼。

可是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卻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叫患難見真情。

1918年,一戰結束,德國成為戰敗國,德皇威廉二世作為一戰發起者被協約國定為戰犯,儘管他已經退位,但依然被通緝。

威廉二世在朋友幫助下流亡荷蘭,協約國馬上派人跟荷蘭交涉,要求將他引渡並進行審訊,但荷蘭女王威廉明娜明確拒絕了。

荷蘭不理睬協約國,他們也沒有辦法。

荷蘭女王為什麼會拒絕引渡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呢?


因為在一戰中,大家都選邊站了,但荷蘭不想把自己帶進戰火,它誰也不想得罪,不想捲入任何一方,宣佈荷蘭中立。

德國皇帝就交代自己的軍隊不能入侵荷蘭,不能為難荷蘭。荷蘭既然宣佈中立,大家就要尊重它。

這要是希特勒當家,可不管你那麼多,不管你中立不中立照樣要吞併你。可是威廉二世就沒有這麼做。

因為德國皇帝尊重了荷蘭的立場,讓荷蘭免於戰火,免於生靈塗炭。作為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對此自然是銘記在心,要藉機報答。所以才頂住協約國的巨大壓力,堅定為德皇提供庇護。


此外,威廉明娜女王敢於頂住一戰戰勝國英法的壓力不向它們妥協,跟她的堅毅、勇敢、嫉惡如仇的性格有關。

一戰中,威廉明娜女王能維持國家的中立,不隨波逐流,可見她是個有膽識的政治家。

二戰時,1940年德軍入侵荷蘭後,她堅決不妥協,不跟納粹合作。後來威廉明娜流亡國外成立流亡政府繼續領導國內人民的打擊入侵鬥爭,直到德國戰敗。威廉明娜女王回到荷蘭收到人民的熱烈歡迎,受到人們愛戴。

而那個德皇自從來到荷蘭,就在荷蘭王室的照顧下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在多倫一座小城堡度過餘生,直到1941年在多倫去世。


小約翰


當年的德意志帝國在一戰中潰散,損失慘重,而且整個歐洲,上千萬無辜者被捲入這場大戰失去了性命。然而戰爭結束後,威廉二世卻被當時的荷蘭女王威廉明娜所收留,威廉明娜拒絕交出威廉二世,使其最終得以安享晚年,直到二戰中荷蘭被德軍佔領後,威廉二世才壽終正寢。

荷蘭女王收留威廉二世,一來是因為兩人有確確實實的親戚關係,當然,僅僅只是因為兩人是親戚並不足以讓威廉明娜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更重要的是,一戰時期的世界規則並沒有確定威廉二世是有罪的,而且英國等國其實在戰爭結束後,並不太願意過度削弱德國。各種機緣之下,才使得威廉二世得以倖存

眾所周知,歐洲各國的王室,由於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還有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努力,幾乎都是親戚。德皇威廉二世與荷蘭女王威廉明娜自然也是如此。威廉二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親外孫,而威廉明娜的母親艾瑪公主是當時德國境內一個小邦的公主,與維多利亞女王的一個兒媳婦是姐妹,而且威廉明娜的妹妹海倫娜也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兒媳婦。

威廉明娜與威廉二世雖說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但卻因為家族關係,的的確確是親戚

當然,僅僅是親戚不足以讓威廉明娜收留威廉二世,畢竟當時一戰各方都是親戚,還都是近親。德皇威廉二世與英王喬治五世,一個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一個是女王的親孫子,而兩人都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哥,甚至尼古拉二世跟喬治五世這對錶兄弟長得幾乎一模一樣。即便如此的親戚,最終還是打了起來,所以威廉明娜收留威廉二世,絕不可能僅僅因為是兩人有親戚關係

一戰尾期,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遜位流亡,而當時的荷蘭直接收容了他。即便協約國將威廉二世定義為戰犯,要求荷蘭進行引渡也被拒絕,甚至後來荷蘭還說服了英國與美國,成功解除了對於威廉二世的審判。要知道,當年德國雖然在戰爭中四處征伐,卻並沒有侵入荷蘭,作為中立國的荷蘭並沒有被染指。德國當時尊重並保全了荷蘭的中立立場,使得戰後的荷蘭成為歐洲僅剩不多的富有之地,威廉明娜的舉動也算是一種回報。

而且實際上,對於威廉二世的戰犯身份當時是存在爭議的。在二戰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戰爭一直都是歐洲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之一,近代以來歐洲動不動就打起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也沒見誰被定論為戰犯。所以,對於威廉二世到底需不需要被引渡審判,在當時的歐洲一直都存在爭論,英國也不願德國被過度削弱,立場其實也不堅定

而且當時因為戰爭的影響,歐洲的整體形勢發生逆變。威廉二世雖然退位,但在德國依舊有大量的支持者與同情者,如果威廉二世有事,必然引起德國不寧。而德國本身在戰後被削弱,法國坐大,向來希望保持大陸均衡的英國自然不願看到。更何況當時的沙俄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形勢風雲變幻,英法等國的重點已經不在德國身上,而轉向東邊新生的蘇俄。處理威廉二世這種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的事情,實在已經無足輕重

威廉明娜雖非男兒,卻並不是弱質女流,後來在二戰期間威廉明娜率領王室流亡時期,依舊在抵抗德軍,後被譽為“抗爭女王”。威廉明娜從小就性格要強,不肯輕易向旁人低頭,當時各國強迫荷蘭交出威廉二世,讓威廉明娜相當不爽,畢竟威廉二世是他國的敵人,對荷蘭來說卻並沒有什麼。而且戰後,荷蘭實力保存完整,想要迫使荷蘭就範並非容易事。威廉明娜雖然收留了威廉二世,還賜給了他一座城堡,但女王之後至死都不曾見過威廉二世


澹奕


德皇威廉二世是德意志帝國末代皇帝。德意志著名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就是被他辭退的,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是在他的策劃下發起的。他生性衝動,喜歡一戰到底,所以首創了閃電戰的作戰計劃。就一戰帶來的災難性而言,他絕對是個罪人,理應受到制裁,但是他卻在荷蘭女王威廉明娜的庇護下一直逍遙自在到二戰。荷蘭女王的這種做法實在令世人不解,下面筆者就來說說她為何要這麼做?

一、親戚關係有點遠,知恩圖報是重點

首先威廉明娜和威廉二世確實是親戚,但他們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充其量就是遠房表兄妹。這麼說吧,威廉二世母親的弟媳婦兒就是威廉明娜的阿姨。說得再詳細點,威廉二世的母親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大公主,而威廉明娜的母親又和維多利亞女王的兒媳是親姐妹。如此看來,威廉二世應與英國王室更加親近才是,然而一戰時英國和德意志卻是敵對國。而且一戰結束後威廉二世也是在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的通緝下逃亡至荷蘭。

實際上歐洲各國王室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大規模的家庭鬥爭。回看一戰敵對雙方國家的領導人,不是表兄弟就是表姐妹,但這層血緣關係在利益面前就顯得微不足道。正所謂“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到街頭無人問。”<strong>

然而就在威廉二世走投無路的時候,威廉明娜伸出橄欖枝保護了他。荷蘭在威廉明娜的領導下沒有任何表示,保持中立。而威廉二世作為一戰的始作俑者卻尊重了荷蘭的選擇,並沒有攻擊它。正因此荷蘭才得以免於戰爭,發展經濟,在一戰後再一次成為歐洲的經濟大國。我國古語有云“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威廉明娜自然對此銘記於心。所以當威廉二世逃到荷蘭後,她好生安排;當協約國要求她交人時,她直接拒絕。至於為何她能如此堅決,這就和她的性格有關。

二、荷蘭女王強硬的手段和堅毅的性格

被譽為“抵抗之母”的威廉明娜不論是在一戰還是二戰亦或是戰後和平年代都表現出其堅硬的品質。尤其時二戰期間德軍入侵荷蘭後,她向全國發表題為《火紅的抗議》宣言,呼籲全荷蘭臣民最大限度地保持發自良知的警惕和鎮定。不久,她立即帶領王室和內閣遷往英格蘭,併成立流亡政府。儘管她人在他鄉,心裡卻時刻掛念著祖國的子民。她每日堅持在倫敦發無線電廣播,以號召全國人民拿起武器、挺起胸脯,與敵人抗戰到底。

雖然威廉二世逃到荷蘭發生在二戰前,但威廉明娜的性格與能力早已形成。所以一旦她決定幫威廉二世就一定會竭盡所能。而那時的歐洲剛剛從戰爭中醒來,千瘡百孔,實在不敢再挑起一場戰役。於是在要求荷蘭方交出威廉二世三次均遭到拒絕後就不了了之了。


鄧海春


荷蘭政府曾發表官方聲明稱,德皇威廉二世逃亡到荷蘭,威廉敏娜女王事先並不知情,她也對這一消息十分吃驚。這當然不是事實,威廉敏娜不但知情,在收留威廉二世並且不把他交給協約國問題上,還是主要推手。

協約國將威廉二世列在戰犯名單上,要求荷蘭引渡前德皇。威廉敏娜以堅持中立為由,拒絕引渡,並且說服了美國總統和英國國王,最後沒有審判德皇威廉二世。但是,為了不引起眾怒,也為了避人耳目,威廉敏娜一次也沒有見過居住在自己國土上的前德皇。

荷蘭女王威廉敏娜,和德皇威廉二世的親戚關係,其實有點遠。她父親、荷蘭國王威廉三世的第一任妻子,和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是表姐妹。而威廉二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外孫。如果依著這層關係,她是威廉二世的長輩。

但是,她自己的母親埃瑪公主,又是威廉二世的遠房侄女,因此也是威廉敏娜的遠房舅舅。所以,威廉敏娜從小就稱威廉二世“威利叔叔”。 威廉二世在親戚中的人緣不怎麼樣,但唯獨與威廉敏娜,關係相當不錯。

一戰時,荷蘭自身的處境其實並不好。雖然宣稱中立,但協約國為孤立德國,在封鎖德國時連荷蘭一併封鎖了。荷蘭商船被禁行,進口貨物也受到嚴格的限制,因為擔心流向德國。可以說,荷蘭受德國的牽連,吃虧不小。

威廉敏娜並非像荷蘭政府聲明中所說的那樣,對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蘭,毫不知情。事實上,在局勢漸為明朗之後,她就諮詢過自己的顧問,也和荷蘭外交部、德國外交部反覆討論過。並通過自己的渠道,向威廉二世傳遞出了準確的信息。

一戰結束時,德皇威廉二世正在比利時一個小鎮上,德軍的司令部裡。軍方正式通知他的是,軍隊將開回國,但他不能與他們同行,同行也不能保證他的安全。因為此時,德國上下,要求推翻帝制、實行共和的呼聲很高,各個城市都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

深知皇位不保,1918年11月9日,威廉二世簽署了退位詔書。幾天後,他直接從比利時小鎮,乘車到了荷蘭多倫莊園,戰前他在這裡購置的地產。從此,他沒再回過德國,直到1941年死在這裡。他到荷蘭不久,就獲得政治庇護。

自1920年起,荷蘭一直處於引渡威廉二世的壓力之中。但是,年輕、意志堅定的荷蘭女王威廉敏娜,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一要求。威廉二世好運氣,有這樣一個意志堅定、勇敢無畏、還頗有擔當的遠房親戚兼荷蘭女王。


世界真的很大


平心而論,用親戚關係解釋略感牽強。

相比其他國家的君主,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和德皇威廉二世的親緣關係並不近~威廉二世的母親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公主,威廉明娜的母親和維多利亞女王的一個兒媳婦是姐妹。這種親戚關係,在一戰時期的歐洲王室成員中,算是比較遠的了。

一戰是維多利亞女王孫輩們的戰爭,歐洲各國王室,甚至敵對的雙方都是有血緣關係的親戚。比如,交戰雙方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德皇威廉二世是表兄弟,兩人的曾祖父都是沙皇保羅一世;

而敵對的德英兩國君主——威廉二世的姥姥和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奶奶是同一位:“歐洲祖母維多利亞女王”。

此時,即使很親近的血統,私交甚密,又是協約國一方戰友的,也會見死不救。

比如,俄國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皇后亞歷山德拉的媽媽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也就是說,俄皇后的媽媽和英王的爸爸是親兄妹;而且,尼古拉二世和喬治五世的媽媽也是親姐妹,都是歐洲老岳父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女兒。看下圖,這兩人長得是不是像親哥倆兒。
俄沙皇尼古拉二世(左),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右)合影

尼古拉二世落魄前,這哥倆好的不要不要的,看上圖的照片,二位的著裝和姿勢也透著一股子親熱勁。

尼古拉二世兩口子多次舉家來英國看姥姥維多利亞,大舅愛德華七世,大表哥喬治五世,都受到了熱情接待。畢竟,沙皇兩口子和英國王室的血緣近的簡直不能再近了,皇后也是從小在英國姥姥家養大的,和表哥們的感情也挺深。

下圖,維多利亞女王和她的部分兒孫們。前數第二排,左起一二就是回姥姥家的沙皇夫婦。
沒成想,二月革命後,尼古拉二世退位,十月革命後,沙皇一大家子人陷入絕境。大表哥喬治五世國王卻斷然拒絕其家族前往英國避難的請求,最終沙皇一家七口連同女僕、醫生一起魂斷葉卡捷琳堡。


一戰時,各國君主實際上源於一個大家族。歐洲岳母維多利女王有個孫子是英王,有個外孫是德皇,有個外孫女婿是沙皇。

歐洲嶽丹麥父克里斯蒂安九世有個外孫是英王,還有個外孫是沙皇。國民表妹亞歷山德拉有個表哥是英王,還有個表哥是德皇,自己的老公是沙皇。

沙皇的孩子管英王叫表叔、管德皇叫表舅;德皇的孩子管英王叫表叔、管沙皇叫表姑丈;英王的孩子管沙皇叫表叔、管德皇也叫表叔;貌似沒有荷蘭王室什麼事。


所以,跟上述這些君主間親密的血統淵源相比,德皇威廉二世同荷蘭女王威廉明娜那點親緣關係真是算不上什麼,淺的很。

然而,一戰後,《凡爾賽條約》把德皇威廉二世定為戰犯,要求將他引渡並進行審訊,被荷蘭女王數次直接拒絕了。

究其原因,除了親戚關係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德皇在戰爭初尊重了荷蘭中立的要求,女王作為回報,為其提供庇護。

此外,不可忽視的是,威廉明娜女王之所以頂住英法壓力,拒不交出威廉二世,更多的取決於她強勢的個性和說一不二的行事原則。

下圖,威廉明娜女王正裝照,一看就是強勢不好惹的女人。威廉明娜女王(1880年8月31日-1962年11月28日,出生時她爸爸已經63歲了)1898年9月6日正式登基,統治荷蘭長達50年,特別受擁護。在位時見證了荷蘭和世界歷史的諸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兩次世界大戰、世界經濟危機,荷蘭殖民地獨立等等。

一戰中,威廉明娜女王努力維持國家的中立,保存了國家實力,在戰後歐洲各國兩敗俱傷,經濟陷入窘境之時,威廉明娜女王富有遠見的投資反而使荷蘭成了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二戰時,1940年德軍入侵荷蘭後,她向全國發表題為《火紅的抗議》宣言,號召人們最大限度地保持警惕和鎮定。她表示不會與納粹合作,隨即率王室和內閣流亡,併成立流亡政府。在整個二戰期間,女王堅持通過無線電廣播(橙色電臺),號召全國人民拿起武器,保持旺盛的鬥志,直到全國解放。1945年德軍撤出荷蘭後,她回到祖國,受到熱烈歡迎,被譽為“抵抗之母”。

晚年著有回憶錄《寂寞但不孤單》,還成了暢銷書。甚至,在網遊《文明6》中,威廉明娜還擔當了荷蘭勢力的領袖,以表現荷蘭的強勢。
所以,威廉二世選擇了講義氣,說一不二的威廉明娜女王,真是十分幸運。

從1918年11月開始,威廉二世的餘生都在荷蘭一個小鎮的舒適的城堡中渡過。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威廉二世還是被當成皇帝一樣伺候。

下圖,《The Kaiser's Last Kiss》劇照,隱居荷蘭鄉下的軍服收藏愛好者,退位德皇威廉二世還保持著老習慣,每天都穿戴整齊的在地圖上——“指點江山”。

最後,再說說德皇威廉二世。威廉二世是個戰爭狂人,人民的罪人,一戰發動者,這是他的減分項。但德皇也是個“花痴”,自少年時就愛慕表妹——後來的沙皇皇后亞歷山德拉。

甚至在沙皇退位,向歐洲親戚們尋求流亡避難,被拒時,作為一戰中的交戰的敵人,為了保全心愛的表妹一家人,威廉二世曾表示願意接受敵國沙皇一家來德國定居,結果哪知道,不久,德國發生了革命,自身都難保了....

此外,威廉二世對納粹黨,希特勒相當的反感,甚至厭惡。有個電影描述的就是這方面的歷史,叫做《例外》。


開始,威廉二世對納粹黨和希特勒復興國家方面大力肯定,甚至拿出了私房錢對希特勒和納粹黨進行支持。

然而,隨著局勢的發展,威廉二世逐漸改變了對希特勒的立場。

德皇威廉二世得知希特勒開迫害猶太人的行徑後,勃然大怒,他罵希特勒是德國的恥辱,還說:“德國發生了如此許聳人聽聞的暴行,我為自己身為德國人而感到羞恥!”開始公開唱反調,希特勒和戈培爾想以每年提供經費的方法封口,遭到了威廉二世的毫不猶豫的拒絕。

1940年5月,德軍入侵荷蘭,庇護他的荷蘭女王威廉明娜都宣佈流亡,離開了荷蘭。此時,高調反對納粹黨的威廉二世可能會面臨生命危險。丘吉爾曾主動請威廉二世去英國避難,遭到了威廉的斷然拒絕,高傲的德皇不想在早年敵手的護衛下餬口。

1941年6月5日,威廉二世因肺栓塞在荷蘭的多倫病逝。臨終留下了兩條遺囑:一是葬禮上不許出現任何納粹相關的標識、或旗幟;另一條是在王朝復辟前他的遺體絕不運回德國。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女政治家都是不好惹的 荷蘭女王在當時最為著名。原因不在於她像英國女王那樣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在於荷蘭女王這個女政治家的脾氣和秉性非常直接,而且態度十分強硬。在歐洲幾乎所有國家的王室都是親戚,相互聯姻,即便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各個參戰國無論是同盟國還是敵對國,說白了雙方都是親戚之間的一場家族戰爭。當然親戚有近有遠,但血緣關係的遠近也並不是劃分各國政治走向的原因,甚至毫無關聯。



德皇威廉二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他與荷蘭女王威廉明娜自然也有親屬關係。但是他們的這個關係在當時歐洲的整個聯姻家族來看其實並不算什麼,值得說道的親密的血緣關係。所以簡簡單單的將荷蘭女王為何拒絕戰後交出威廉的原因說成是兩者有親情和血緣關係,其實是站不住腳的。歸根結底還是利益的關係,當然這種利益是來自雙方的承諾。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被定為戰犯,並要求將其引渡受審,被荷蘭女王直接拒絕。原因除了是兩者之間的親情關係之外,也因為兩個國家之前的關係處理的較為得當。



基本上做到了雙方的相互幫助,威廉是在戰爭時尊重了荷蘭獨立的要求。並且在整個戰爭當中都保證荷蘭不被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相對於威廉二世的敵對國家,荷蘭確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因為德皇威廉二世的原因,免受任何戰爭侵擾,荷蘭女王作出回報保護威廉二世就說的通了。而荷蘭女王為何敢於能夠頂住歐洲各國的壓力,拒不交出威廉二世呢?難道是這個女王擁有什麼特殊的才能和實力嗎?當然這個女王確實有極其強悍的實力。



在1898年正式登記統治荷蘭長達50年,並且受到荷蘭民眾的擁護,見證了整個近代史最碩大的兩次世界大戰以及金融危機包括荷蘭殖民地的獨立。說威廉明娜女王是一個極富遠見的政治家毫不為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她通過傑出的外交手段穩住了威廉二世以及西方各國,戰後多國兩敗俱傷的情況之下,荷蘭成為當時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不僅國家免遭戰爭塗炭,而且在戰爭中如美國一般大發戰爭財,而且最終也沒有參戰。

在之後席捲世界的金融危機當中荷蘭雖然難以避免,但也是因為這個傑出女王的存在而將損失降到最低,同時在之後希特勒的納粹德軍侵入荷蘭以後,荷蘭女王隨即發表宣言號召大家保持警惕和鎮定,並絕不與納粹合作,隨即內閣在女王的帶領下建立流亡政府,在二戰期間都為反對納粹儘自己的力量,所以才戰爭以後被荷蘭民眾集體擁戴,荷蘭女王從來都是有自己的想法,並不會對任何國家和勢力做任何妥協。


世界史圖鑑


表面上來講,當時的荷蘭女皇和威廉二世是表兄妹,兩個人關係特別好,所以對方收留了威廉二世,然後讓她一直生活在荷蘭,當然對於德國來講,威廉二世是回不去了,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她只要待在德國,他就會被德國人抓起來,以戰爭罪犯進行論處,並且當時第一次世大戰結束以後,英國和法國的力量不斷地滲透到德國,德國此時是危如累卵,威廉二世,如果待在德國反而不安全。此時此刻到了荷蘭才能更加安全一些。

當然,這件事情你如果說歐洲攪屎棍,英國沒有參與其中,那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英國人才是真正保住威廉二世的一個主要的棋手!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去看拿破崙,拿破崙和威廉二世的作用有著異曲同工的意思,雖然這兩個人一開始的時候呈現出那種不可控的態勢,導致英國很頭疼,但是英國在這兩個人戰敗以後,或者是被人將要拿過去問罪的時候,選擇保護這些人!

德國人並不是說要讓他滅亡,而是能夠把它最大程度的利用起來,這是英國人的信條!

德國人接下來的作用除了平衡歐洲的主體勢力以外,更多的是要對付一個未知的敵人。前蘇聯。當然,前蘇聯的這個事情是要交給希特勒的,但是希特勒的崛起確實有些出人力量,如果說我們上一個比較保險一點兒的手段呢?比如說威廉二世,我隨便給他德國造一點形式出來,威廉二世只要回國,他就是救世主,就好比當初的拿破崙一樣!

啊?一個活著的威廉,而是比一個死的威廉二世能夠帶來更多的好處,能夠減少更多的副作用,所以說,與其讓他死了倒還不如讓他活在那裡,如果德國局勢失控,我可以利用威力,而是讓他去幫我完成一些我想要完成的事情。

有人會問,荷蘭為什麼會加入到這其中呢?其實我說一個作戰計劃,大家就知道了。

第二次說大戰的時候,英國人針對法國北部邊境馬奇諾防線並未延伸至此的尷尬局面,實際上是早有應對的。什麼意思?英國遠征軍和法國北部的部隊在德國人駛出右勾拳,(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也就是通過荷蘭,比利時進入法國,直接打擊法國首都巴黎的時候,在法國北部邊境是駐紮著英國遠征軍和法國北部部隊,這一隻軍團直接出兵拿下荷蘭和比利時,幫助他們抵抗德國人的進攻,這樣的話,德國人的右勾拳戰略將徹底失效,再一次上演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的樣子。

作為參與其中的荷蘭和比利時,他們沒有加入到英國人和法國人所謂的計劃之中,你相信嗎?

所以說表面上的原因是當時的荷蘭女皇和威廉二世是表兄妹,兩個人關係特別好深層次的原因就是英國人還想利用威廉二世這一顆棋子。


漩渦鳴人yy


歐洲王室基本都是有血緣關係的,因為有相互聯姻的傳統。所以大家都調侃,一戰就是一堆親戚在打架。這個荷蘭女王威廉明娜跟威廉二世呢,其實是表兄妹關係。她是威廉二世他舅舅的侄女,所以不是親表妹啦,不過,帶親就好。她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后亞歷山德拉好像也是親姨表呢。而且,威廉明娜的母親,是德意志瓦爾德克-皮爾蒙特公國的公主,身上還是留著德意志人的血的。自從18世紀荷蘭衰落以後,荷蘭同普魯士的關係就一直很密切,所以威廉明娜不交出威廉二世就不奇怪了。



(威廉明娜)

威廉二世,作為歐洲皇室親戚,跑去投奔其他親戚貌似行很合情,可是由於他當時站在英國等協約國對立一方,協約國親戚是投奔不了了,而且他還打了中立國比利時,把自己搞成了戰犯,有個威廉明娜收留真的是燒高香了。另一個就悲慘了,就是威廉明娜親姨表家的,也就是沙皇皇后亞歷山德拉,老公下臺了,作為協約國一方,只能隨老公投奔協約國親戚了,原本打算去英國,還沒動身,跟著老公被軟禁接著全家都被槍殺了。


(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很幸運有荷蘭女王威廉明娜這樣的好親戚。

二戰爆發後,威廉明娜,攜王室逃往英國,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抵抗納粹,後來得以復國。威廉二世,在納粹攻入荷蘭時雖然收到英國的避難邀請,還是選擇了留在荷蘭,納粹對這位自己國家曾經的國王還是禮敬有加的,沒有迫害。威廉二世去後,納粹為他舉行了葬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