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洗衣粉是什么梗?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把一句调侃话当真了?

败坏的人


美国洗衣粉也成小布什的洗衣粉,鲍威尔的洗衣粉,军迷们都称之为伊拉克萨达姆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洗衣粉;


这个梗要从2003年时任总统的小布什身上说起;

小布什出身德克萨斯的石油家族,其父亲老布什当过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做过里根总统的副手(副总统),1988-1992年担任过美国总统,最大的功劳是1991年率领三十多个盟国解放了科威特,打击了萨达姆;


当时美军打到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附近,老布什就下令停止攻击,很快撤军伊拉克,只划定了一个禁飞区,为何这么做?老布什后来回忆,是怕当时的苏联趁机背后捅一刀,支援伊拉克,让美国陷入战争泥潭!老布什如果知道一年后苏联倒台,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也就没有2002年的小布什积极筹备第二次打击萨达姆了。


2003年,被制裁了十几年的萨达姆,在海湾战争中失去了最精锐的部队之后,再也无力反抗美国的强大压力,此时接过财政盈余2400亿美元,兵强马壮的美国政府的小布什,意气风发,准备一举摧毁萨达姆,顺便控制伊拉克的石油,完成美国控制中东石油的目的。


要发动一场战争,当然要找理由啊,必须师出有名;

毕竟美国是当时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万众瞩目,小布什再鲁莽,也要给自己找块入侵伊拉克,摧毁萨达姆政权的遮羞布啊。

这块遮羞布就是那瓶著名的洗衣粉。

美国一再以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要求联合国通过授权对伊拉克动武,联合国自然要求美国拿出证据,海湾战争时候的美国参联会主席,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拿出一瓶白色粉末,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挥舞:这就是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后来普京在一档电视访谈中调侃:恐怕是一瓶洗衣粉吧?


于是,网友们就开始P图,鲍威尔手上的小瓶子变成各种牌子的洗衣粉,这就是美国洗衣粉的由来。


你们对美国洗衣粉有何看法?期待你们的留言讨论:


老金看世界


洗衣粉这个梗是从普京大帝口中说出来的,至今已经有十多年了,是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老梗,只是说这个梗的人是影响力巨大的普京,所以到现在都不会过时。

2003年5月,美国的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大会上说明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表示有必要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去这个问题,为了让自己的话显得更加可信,鲍威尔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证据,这个证据就是一个管状的小玻璃瓶,里面装着一些灰色的粉状不明物体,然后鲍威尔就说这些就是在伊拉克找到的化学武器的证据。

由于当时没有机器现场检验鲍威尔手里拿的是不是在伊拉克找到的所谓化学武器,所以在场的各国领导人和代表们都将信将疑,后来有媒体采访普京,想要听听他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当谈到鲍威尔在联合国出示的所谓伊拉克生化武器的证据时,普京一脸认真,且又带着开玩笑的语气说“搞不好里面装的是洗衣粉”,从此洗衣粉的梗就开始流传。

可以肯定的说,鲍威尔当时在联合国出示的证据不是洗衣粉,从照片来看,管状玻璃瓶里面的粉末物体是灰色的,而洗衣粉是白色的,再说了,如果鲍威尔真的拿洗衣粉来糊弄人,万一真有人要拿去检测,那不是露馅了?美国肯定不敢冒这个险,所以管状玻璃瓶里面装的大概率就是生化武器,至于是不是在伊拉克找到的,就不好说了。

洗衣粉这个梗出来以后,很多人都以为伊拉克真的没有生化武器,事实正好相反,伊拉克的确拥有化学武器,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军队就率先用化学武器袭击伊朗军队,萨达姆看到效果不错,就一发不可收拾,没多久伊朗也用化学武器还击伊拉克,两伊战争结束后,联合国要求萨达姆封存所有的化学武器,并且不得再继续生产。

后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指责萨达姆违反联合国禁令偷偷生产化学武器,萨达姆一再否认违反禁令,西方国家要求派人进入伊拉克进行检查,结果被萨达姆强硬拒绝,西方国家看到萨达姆这个态度,都以为他做贼心虚,于是更加确定他还在生产化学武器,2003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战争很快就结束,而萨达姆也被送上了绞刑架,至于伊拉克原有的化学武器直到2018年3月才全部销毁完成,这个过程用了15年,由此可见萨达姆当时生产了规模庞大的化学武器。


晴空视界


2003年2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展示的一个内部装有白色粉末的小瓶子,言之凿凿的声称这就是伊拉克化学武器的证据。

实际上只要有一丁点常识的人就知道用手直接触摸化学武器的容器都有可能死亡,如果这些白色粉末真的就是化学武器的话,那么点一个小瓶子扔地下咔嚓就碎了,也就是说鲍威尔带着这个小瓶子去开会,都得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态,也就是说鲍 。 威尔此举无异于威胁整个联合国。



所以宝贝拿的里边那个小瓶子不可能是化学武器,仅有可能是一些安全而无害的白色粉末,比如洗衣粉,比如盐,比如白糖之类的东西。

而美国这种拙劣的把戏,也让很多国家表示不满,而国内这个段子经久不衰,实际上也是因为咱们和美国关系不大对付。

问题就是美国人日常将其他国家看作傻子,比如说某个人的,虽然他们一无所有了,但是他们有了自由。



伊拉克人民只想表示我谢谢你哈。

我宁愿回到萨达姆的时代,上升渠道小点就小点吧,但是好歹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国民生产总值也不算低,再加上老萨还是挺舍得发福利的。

结果美国扶植起来的伊拉克政府是啥?

一度让恐怖分子按起来抽....


美国这种把戏屡试不爽,其他国家自然也会感到不满,美国被黑也就没什么好抱怨的。

比如说你为什么打伊拉克,因为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那你为什么不打俄罗斯?

因为俄罗斯真的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扔的话我还扔不过它。


啸鹰评


“洗衣粉”的梗源于普京一句调侃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话。▼
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采访画面

2003年5月2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拿着一个试管样的透明小瓶子里面装着白色粉末的不明物质,鲍威尔宣称容器内的粉末就是伊拉克拥有化学武器的证据。

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

在场的各国代表都明白,一旦坐实伊拉克拥有化学武器,那么美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伊拉克开战了,然而伊拉克真的有联合国国际公约禁止使用的化学武器吗?

尽管后来联合国安理会并没有授权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但是美国却我行我素绕过联合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拉上英国一起对伊拉克发动了震惊世界的战争,整场战争结束之快出乎所有人意料,萨达姆最后也被抓获最后绞刑处死。



伊拉克领空上的美军战斗机

后来,2014年爆发乌克兰危机,记者在采访普京的时候旧事重提,普京随口说了句“当时鲍威尔拿的试管里面说不定是洗衣粉”。

“洗衣粉”梗就此流传开来,以至于现在有人真的以为美国荒唐得拿洗衣粉说事最后开战。


欲哭无泪的伊拉克人民

俄罗斯跟美国是死对头,普京自然会讽刺鲍威尔,伊拉克战争结束美国也没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过后来新建的政府却有所发现并予以销毁。



关注『仲夏轻飏』持续为您奉上新鲜优质的国际资讯!


仲夏轻飏


这个梗的历史时间不长,是从2014年开始传播的,此话的出处在普京这里。

当时的背景是:俄罗斯因为接受克里米亚公投,美国等西方国家横加干涉,于是普京就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经拿了一白色粉末,谎称是化学武器,搞不好就是洗衣粉。”言下之意,美国喜欢找些不靠谱的理由欺负它国。

在其后的时间里,当有国家打着各种幌子行过分的事情时,就有人说“拿着洗衣粉假装是化学武器,糊弄人的把戏。”

美国“洗衣粉”这个梗,深处挖掘就是八个大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鲍威尔的洗衣粉”,这一句话为何世界范围内都相信了?

因为,伊拉克战争前,联合国派出了专家团队进入伊拉克查询生化武器,结果是什么也没有查出来。其中一些专家,在伊拉克战争后不久发表自己的看法:啥也没有。

在其后的萨达姆的审判会上,当问到生化武器的时候,萨达姆说道:“如果伊拉克有生化武器,我还会在这里吗?”

于是乎,全世界的人都相信了,伊拉克是无辜的,而小布什找了一个“莫须有,不存在”的理由,发动了一场战争。

当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加入俄罗斯时,乌克兰愤怒了,认为这是赤裸裸的分裂乌克兰疆域的行为,而美国等国家大力支持乌克兰,并且谴责俄罗斯。

于是,出现了文中开头那一幕,普京大帝抛出了“那罐洗衣粉”的言论,明指美国总是干涉别国内政,借由霸权欺凌小国,而俄罗斯是不会受这种欺负的。

那么,伊拉克到底有没有化学武器?

伊拉克是有化学武器的,在两伊战争时,无论是伊拉克,还是伊朗,都曾经使用过化学武器。

到了海湾战争后,伊拉克没有明面上的生产,但研究工作应该还是有的,否则也不会有“炭疽夫人胡达·萨利赫·马赫迪·阿马什”这个人了。

只是,萨达姆在伊拉克战争前声明没有生化武器。

而当时的美国人,无比肯定伊拉克有生化武器,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证据。但,美国人鲍威尔彻底发挥了不要脸的精神,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了罐白色粉末来装证据了。

多年以后,伊拉克国内化学武器的仓库还是公之于众了,在2017年到2018年间,在化武组织的监督下,化学武器的存货被完全销毁了。只是,存货的数量没有那么客观,更称不上美国所谓的大规模。这说明,萨达姆还是将生化武器当做了一张底牌,可是最终没有机会释放罢了。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说2018最终销毁的,是美国制造出来的假象,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相信伊拉克战争是正义的,是有原因的。仔细想来,也有这个可能,毕竟在美国控制之下了,造假很容易。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年鲍威尔拿出来的就是假的。

萨达姆已经逝去多年,鲍威尔也已经卸任很久,但那个“洗衣粉”的传说依然在人间传播。


蓝风破晓


俄罗斯人讲的一个段子,被有些人当成了真事,事实是伊拉克确实有化学武器,国内都有报道



三水是淼


洗衣粉确实就是个梗,指的是2003年2月5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安理会上展示的那个小瓶子,说那是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里面是白色粉末。不过鲍威尔手里拿个小瓶子里面装的具体是啥东西,着实让人说不清,它确实很像洗衣粉。

但是这个一般也没人去相信那个一定是洗衣粉,万一是毒奶粉呢,毕竟也没人尝过。大家说这个梗,大多数是在揶揄美国。

说它是洗衣粉呢,我查到的是在2014年,普京在面对法国媒体的时候,关于乌克兰的问题的时候谈到的一句,说鲍威尔挥舞着洗衣粉给萨达姆定罪的。其实这个也就是随口一说,具体那小瓶子里面装的是啥,这个很难去判断,普京不可能自己拿来闻一下吧。普京前后的回复,其实都是在针对西方媒体的回击。

普京这个是我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洗衣粉的评述,具体再早的出处,我没看到过。

伊拉克战争以前,国际社会上对于是否进攻伊拉克,口径并不统一,英国跟着美国,德国法国主张是进去检查,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的是伊拉克没有复兴核武的计划,布莱克斯说没有发现关于伊拉克暗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开战前一两天,萨达姆还说呢,美国随时可以过来检查。一大堆话柄都在那,都是反对开战的,而且,联合国也没有授权美国进入。

就在这种舆论并不倾向于美国的时候,鲍威尔灵机一动,拿出来一小瓶粉末,具体里面是啥,谁也不知道。然后鲍威尔就一顿宣讲,大谈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危害,其实就是在强调伊拉克该打,给自己入侵制造借口。然而事实上,战后美国人找了好几年并没有发现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讽刺的是,后来伊拉克自己发现了几个化武工厂。

国内网上盛传的这个梗,没有人关心那个小瓶子里面是洗衣粉,还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都不重要。

大家传这个梗,主要强调的是美国对于弱小国家的欺凌,对于国际秩序和对于法律的藐视,没有理由,没有借口,也要给自己的战争制造一个借口,使得自己看上去更合理。也就是说,当了那啥,还要立个牌坊。

我自己在文章里也会引用这个洗衣粉事件,一般是说“当年美国抄起一瓶洗衣粉就去打伊拉克了”,这个意思是说,伊拉克触动美国利益,美国想方设法也要干掉他,并不是说这个瓶子里就一定是洗衣粉。


军武文斋



2003年美国为了寻找对伊拉克开战的理由,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手拿一个白色小瓶,对外表示这是在伊拉克发现萨达姆政府拥有和使用化学武器的证据。那么这个白色小瓶从哪里来的呢?这个白色的小瓶是英国情报部门转交给美国的,那么这个白色小瓶英国情报部门是从哪里获得的呢?直接从一个反萨达姆政权的人手中获得。是的,英国和美国都没有对这个小瓶所代表的真实性进行调查,美国和英国需要的是一个与伊拉克开战的理由,不管这里面装的是洗衣粉还是真的化学武器样本,其实都不可能阻止美国对伊拉克开战。那么对很多人而言,这里面装的是洗衣粉还是化学武器样本也不重要,毕竟装的是洗衣粉或者是化学武器的样板,都不能阻止美国对伊拉克开战,这种情况下反而是洗衣粉更能让人理解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和理由。

随着几次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开始重视石油等能源对美国的影响以及其代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在美国与沙特签署协议之后,国际上的石油交易基本上都统一使用美元。而这时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由于不仅是苏联的铁杆盟友,还计划用其他货币来代替美元的交易,萨达姆的这个计划让美国非常的恼火,作为欧佩克内部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一旦其放弃使用美元交易,那么美国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石油美元体系可能会出现漏洞,这种情况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既然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已经占了与美国的对立面上,在各种制裁没有办法让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回心转意的情况,战争就成为美国的选择。

而刚刚经历苏联解体的俄罗斯,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干预伊拉克战争。虽然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对美国的行为投了反对票,但是并不能阻止美国对伊拉克用兵。随着萨达姆政权被美国推翻,俄罗斯在中东的势力范围快速缩水,这其实一直是俄罗斯心中的一个痛。也正是由伊拉克的前车之鉴,在叙利亚出现危机之后,俄罗斯冒着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的情况下,非常积极的出兵叙利亚,并且在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终于保住了阿萨德政权。俄罗斯不仅保住了在中东的最后一块利益据点,还间接的扩大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

正是由于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被美国推翻,导致俄罗斯的盟友体系和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受损,俄罗斯对美国发起的伊拉克战争一直耿耿于怀。在媒体采访普京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的时候,普京调侃鲍威尔手中拿着的小白瓶,可能不是化学武器的样本,更像是一瓶洗衣粉。虽然这是普京对鲍威尔的调侃,但是这更多的显示俄罗斯对美国发动海湾战争,并推翻萨达姆政权的不满,而且是非常的不满。作为一直想把俄罗斯塑造成大国的普京而言,美国的行为严重伤害俄罗斯的国家尊严。自古以来,俄罗斯比较尊崇强人政治,也必然尊崇强国,但当时的俄罗斯连伊拉克萨达姆政权都没有办法保全。
因此,当时的鲍威尔手里拿的是否是化学武器的样本,对美国而言并不重要,美国只是寻找一个开战的理由。而对俄罗斯而言,鲍威尔手中的小瓶是否是洗衣粉也不重要,因为这仅仅是俄罗斯表达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


昨思今明未武


2003年,美国在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试图在联合国安理会寻求支持。当时,美国的国务卿鲍威尔拿着一小瓶白色颗粒物质,口口声声称是在伊拉克发现的化学武器。不过,联合国安理会最终也没有相信鲍威尔的言辞,俄罗斯、我国与法国三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都投下了反对派。结果,美国还是联合英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后,美国并没有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媒体就此采访俄罗斯总统普京,普京调侃了鲍威尔,称鲍威尔手中拿得是什么没有知道,有可能是洗衣粉。

其实,普京并不是真的认为鲍威尔手中拿的是洗衣粉,只是在调侃美国人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撒谎。美国总统小布什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结果,美国在伊拉克挖地三尺,也没有找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直到今天,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了18年,美国依旧还是没有在伊拉克找到任何化学武器。

萨达姆被捕以后,在法庭上回答法官询问时称,如果他还有化学武器,又怎么可能坐在审判席上?诚然,萨达姆在19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使用过化学武器,攻击过伊朗军队,也对付过伊拉克国内库尔德人,但当时美国支持萨达姆,对于萨达姆使用化学武器心知肚明。事实上,到了1990年代,萨达姆在国际压力之下,已经销毁了化学武器。

试想一下,如果伊拉克当时真的拥有化学武器,美国敢出兵吗?美国为何迟迟没有出兵伊朗?不就是怕伊朗真的有化学武器吗?其实,化学武器已经成为美国打击其他国家的借口。例如,美国在2017年与2018年,分两次对叙利亚进行了精准打击。结果呢,最终证明并不是叙利亚政府使用了化学武器,而是出自于白头盔组织的自导自演!

普京既是一位铁腕领导人,更是一位“梗王”。如果没有普京提出洗衣粉这个梗,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忘记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公然的撒谎。有了洗衣粉这个梗之后,每当美国借用使用化学武器为借口对其他国家进行军事打击或经济制裁,都能够让网友重新翻出洗衣粉这个梗!不得不说,鲍威尔拿着“洗衣粉”到联合国安理会造谣伊拉克拥有化学武器,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笑话美国的一个“梗”!

欢迎大家讨论,你如何看待鲍威尔拿洗衣粉这个“梗”


美国观察室


美国当年指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说得言之凿凿,还拿出了一管白色粉末状的东西作为证据,但是直到伊拉克战争结束,美军也没有从伊拉克搜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手中的那管儿白色粉末状,也被普京调侃为

里面说不定是洗衣粉呢。

其实我认为普京虽然看似是打趣的说法,他可能会知道某些内幕,只是时过境迁,而且普京也拿不出什么证据,如果只是口头说的话又会给恶露女惹麻烦,所以他会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大家美国的真正嘴脸。

作为俄罗斯总统,美国的一举一动他都会知道,所有俄罗斯特工弄来的情报,普京都会知道,所以这件事情普京极有可能是知道什么的。

就是在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之后,伊拉克陷入了无穷无尽的混乱当中,相当一部分伊拉克人沦为难民,只能住在帐篷里,到处都是难民营,许多人的家人在战争中丧生,就算侥幸活下来,也极有可能会被极端武装份子给抓走,要么被杀掉,被贩卖,或者被培养成为自己组织的一份子,所以伊拉克人是被美国人给骗了,他们利用了伊拉克人因战争而对生活不满的心情,大肆煽动民众反对萨达姆,结果祸起萧墙,美军打的很容易。

美军为了师出有名,不惜栽赃嫁祸伊拉克。有这款洗衣粉可以看出,不管美国如何表面看起来言之凿凿,义正言辞,最后目的达成后,之前那个发动战争的原因就成为众人人调侃的对象,毕竟这个理由并不是事实。

美国多年以来为了达到自己在全球扩张的目的,不惜发动战争,让许多国家的人沦为难民,搅得人家整个国家民不聊生,一片混乱,像用类似洗衣粉的粉状物冒充大规模杀伤武器,这种把戏美国做了很多次,只是换汤不换药,把发动战争的借口换了而已。

并不是大家把洗衣粉当真,而是美国确实没有在伊拉克搜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们都相信就是美国为了发动战争而故意捏造的谎言。美国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让人越来越愿意相信普京总统说的确实是真的,大家心里都有杆称,都知道美国是什么样的底细,所以不管是洗衣粉还是面粉,总之他手里的那管白色粉状绝对不是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大家信的不是洗衣粉,信的是美国的为人——不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