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新作《八佰》,800名战士面对30万日军,能坚守四天四夜,你认为是抗日神剧吗?

一抹微光


首先正面回答你,不是神剧!!绝对不是神剧,我几年前无意间搜索到四行仓库保卫战时我也很吃惊,在日本侵华风头正盛的时候,整个上海都丢了,就是那么实际人数约摸不到500人的部队能守4-5天!!太不可思了!!!仔细查看料史以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一;四行仓库位于上海闸北区南部的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的西北角。它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创建于1931年,它原是四间银行——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共同出资建设的仓库,墙高城厚,不易攻破!

二;中国守军做了充分的准备,仓库外围修建和加固了工事,仓库内又囤积了大量的弹药武器、粮食和水,想攻破四行仓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四行仓库旁边就是英法租借,当时日本怕投鼠忌器,还不敢和英法翻脸,不敢使用大型杀伤性武器!!!

四;国民党守军是当时精锐中的精锐,装备精良,训练有速!老蒋把他们留下即是为了掩护撤退又要引起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迫使日本和解!!





影视圈了个圈


《八佰》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800壮士在上海闸北四行仓库坚守四天四夜,英勇抗击日寇的故事。问题中说《八佰》里面800名战士抵抗30万日军,小编还没有看过这个电影,不太清楚电影里是不是这样说的。不过,《八佰》是一个全民瞩目的历史题材,管虎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导演,小编认为他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因为在整个淞沪会战期间,日军投入的总兵力不过20万,何来800名战士面对30万日军之说?

“卢沟桥事变”时,中日冲突还是小规模、地区性冲突,淞沪会战后,标志着中日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主动发起的,目的是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空间换取时间,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淞沪会战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持续了三个月,其中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共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虽然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而且最后结果也以上海失守,中国军队全面撤出上海告终。不过,总的来看,淞沪会战还是达到了战略目标,日军的战线也被越拉越长,在中国陷入了持久战的泥潭,最后失败。

《八佰》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的故事。

孤军坚守四行仓库

1937 年 10 月下旬,此时淞沪会战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中国军队全面败退,上海眼看即将失守,此时,国军精锐已经伤亡惨重,蒋介石也无心再战。10 月 26 日晚,南京总统官邸内蒋介石下达了一道命令,留一个师死守闸北,其余部队全部撤退,蒋介石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方面吸引日军的注意力,掩护大部队撤出。另一方面在几天后九国公约签字会议上,能够让英国和美国听到上海抵抗的声音,帮助中国伸张正义。

这个任务落到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集团军第88师身上,该师奉命留下1个团,死守闸北,牵制日军。该团第1营为基干,组成加强营,共420余人,对外仍用团番号,称800人,八百壮士的称谓由此而来。

八百壮士由团副谢晋元、一营营长杨瑞符等率领,以四行仓库为固守据点,实施掩护任务。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谢晋元在对全体官兵作战前动员时是这样说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现在我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个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全体官兵表示:誓与四行仓库共存亡! 就此,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开始了影响深远的四天四夜守卫战。

连续四天四夜的战斗

27日晨,仓库西北被敌人包围。中午,日军开始从西面的交通银行方向向四行仓库逼近,当即遭周边阵地守军顽强抗击。日军扔下数具尸体,抱头回窜。随后,日军纠集兵力再次扑向周边阵地,周边守军进行英勇抵抗后,退入仓库。日军占领周边阵地后,立即猛攻仓库大门。日军兵力几倍于守军,但八百壮士沉着应战。是日,日军遗尸80余具,四行仓库丝毫无损。

10 月28 日清晨,四行仓库的哨兵突然发现一个女孩奔到了仓库门口。女孩子说她是童子军杨慧敏,哨兵随即从窗口放下绳索,然而就在此时,日军对着窗口扫射,危急时刻,谢晋元急中生智,给日军来了一个声东击西。他命人从另外一个窗口推下两个麻袋吸引日军火力,趁着间隙,哨兵成功将杨慧敏拉入仓库,进入仓库后的杨慧敏将随身携带的一面旗帜交给了谢晋元。第二天,四行仓库楼顶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五十名士兵举起枪对空齐放。这天,日军数次强攻,密集的枪弹,把大楼打得四处冒烟,遍体弹痕。但都被八百壮士击退。营长杨瑞符在《孤军奋斗四日记》中写道:

“十月二十八日,午后三时,我看见敌寇在四行仓库的西北面,很隐蔽地运动着四五门平射炮,向我们放射,我当即令机关枪向敌射击阻止:而敌寇在交通银行屋顶之机枪也马上向我还击,至此我们又和敌寇开始第二次血战了。敌火之猛烈,较二十七日堵门攻打尤甚。仓库各楼中,枪弹横飞,烟焰蔽目,我命令各连一律停止工作,参加战斗,我与谢团副分头指挥。谢团副担任大厦东面的指挥,我在西面第三连阵地指挥作战,与敌相持。下午五时许,敌寇弹药消耗甚多,我略有伤亡。时天色已晚,敌见不逞,狼狈而

去。”

29日午后,日军在四行仓库西北角摆出几门平射炮,对仓库大楼进行轰炸。中国守军利用被日军炸开的洞口,架上重机枪,对日军进行猛烈扫射,日军平射炮失去了威力。而后,日军一边动用坦克,一边派出举着钢板的日本兵,向着四行仓库东门硬冲过来。在这紧急关头,守在五楼的敢死队员、年仅21岁的副班长陈树生,身捆多个手榴弹,纵身跃下,同日军同归于尽。聚集在苏州河畔的民众,目睹了这壮烈的一幕。30日夜,谢晋元接到撤退的命令。午夜时分,谢晋元指挥一营各连按顺序梯次撤退。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坚守阵地英勇阻击日军的壮举,沪上各报争相报道八百壮士的战况。

军民同心

当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打击日军时,苏州河南岸,从早到晚,到处都是观战的人群。河堤边、马路上、店铺前,人山人海;阳台上、窗户旁、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市民们为枪声所召唤,不只是观战,也是助战而来的。当八百壮士打得顺手,消灭了敌人,南岸就万众欢腾,拍手叫好。当日军要搞什么鬼,群众就赶紧报告、提醒。有人抬来大黑板,立在最显眼的地方,日军有什么动向,都用大字写在黑板上,向八百壮士报信。有人拿着喇叭筒,站在河边,不断向楼里传递消息。每当日军从东边钻出来,市民们立刻高呼:“揍东边的鬼子!”他们从西边露头,就听到:“打西边的坏蛋!”上海民众以这种现实的方式,为八百壮士助威,为八百壮士壮胆。

受四行仓库800壮士英勇事迹感染,著名作曲家夏之秋作曲《歌八百壮士》,桂涛声填词。歌词曰: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八百壮士奋战东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敢挡。同胞们起来,快快赶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不会亡!”

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英勇奋战之壮举,产生了深广的国际影响。美国人在上海出版的英文报纸《大美晚报》发表社论说:“吾人目睹闸北华军之英勇抗战精神,于吾人脑海中永留深刻之印象,华军作战之奋勇空前未有,足永垂青史。”英国伦敦出版的《新闻纪事报》发表的评论说:“华军在沪抵抗日军之成绩,实为任何国家史记中最勇武的诸页之一。

结语

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抗击日军是真实事迹,当年,苏州河两岸的人民都是这件事见证者。但要说明的是,800壮士并不是抗击了当时在上海的全部日军,毕竟,这支部队的任务是掩护大部队撤离,并不是收复上海。而且,800人也只是对外宣传的一个数字,实际上只有420人。为什么这么支小部队能够坚守四天四夜呢?第一,这是由88师抽调出来的骨干,并且配备了较强的火力,所以战斗了强悍。第二,日军也只是派了小股部队来接收四行仓库,毕竟当时日军要接管上海这么大的地方,而且自身也损失比较大,一时间抽调不出这么多人手。第三,上海市民给予了守军很大的帮助,上海的商会还号召食品厂赶做了了1万个烧饼,并派人送给守军。四行仓库4天守卫战,毙敌200余人,伤敌不计其数,中国军人伤亡43人,其中十余名殉难。在英军的掩护下,谢晋元率余部撤入英租界。

南京国民政府发令,所有参加四行仓库守卫战的官佐、士兵一律晋升一级。谢晋元从中校团副上升为上校团长,并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一枚。


一卷青史


上学的时候历史课上寥寥数字描述了四行仓库的战斗,当时就想,如果能够拍成一部电影多好,后来才知道,台湾早些年就拍过了,不过大陆看不了,据说还有林青霞。现在管虎导演拍了,个人还是比较看好的,毕竟出了不少精品。

关于四行仓库战斗,很多人说过程有点像神剧,这方面我也查了一些材料,看过一些纪录片,以及当时的一些影音资料,之所以能够坚持4天,还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1、紧邻租界,四行仓库,后面就是苏州河,苏州河对岸就是英法租界,毕竟当时日本并未对英法宣战,如果炮弹打入租界,无异于对英法直接宣战,所以为了避免事态扩大,日本攻打四行仓库并未动用重型武器,如重型火炮、轰炸机等。日本的薄皮坦克也无法打穿或撞开四行仓库的墙壁,所以从火力上,国军与日军势均力敌。

2、四行仓库,是当时四家银行的仓库,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比起现在的豆腐渣工程,当时的四行仓库可以比作堡垒,尤其是历经了88年,依然屹立于苏州河畔,不得不说是当时的良心工程。由于日军投鼠忌器,不敢使用重型火力,只能用步兵使用轻武器强攻,所以效果十分有限,而且四行仓库比较高,周围建筑高度较低,国军将士可以俯瞰战场,视野较好,日军的一举一动都会暴露在国军的眼皮子低下,所以国军的战场主动性要好于日军。

3、国军实力,当时为了迷惑日军,达到掩护主力撤退的目的,谢晋元团长手下只有400兵力,但是号称800。在敌人进攻之前,国军也在四行仓库进行的周密的部署,也留有了许多武器弹药,除了没有火炮外,机枪,子弹,手榴弹等数量很充足,粮食和水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战术的布置也尤为重要,因为居高临下,谢团长在楼顶布置了观察哨以及多挺机枪,用于阻击日军敢死队,同时各个窗口布置火力点,一楼门窗全部用沙袋等物资封死,防止日军突入,二楼以上窗户用沙包堵住一半,只留下射击口和观察口,同时设置了敢死队,在仓库外形成战线,与仓库内的国军形成交叉射击,相互支援。并且实行轮流休息,哪怕你外面打的在欢,里面的将士该战斗的战斗,该休息的休息,保证了战斗的连续性。

4、百姓的支援,因为对面就是英法租界,很多逃入租界的上海市民能够全方位的看到对岸发生的战斗,很多人被国军英勇抗击日寇的行为所感动,纷纷用实际行动支援对岸将士,当日军即将进攻时,河对岸的百姓会举起大黑板,告知国军,敌人进攻的方向,其中14岁女孩杨惠敏,将青天白日旗包在身上,冒着日军的炮火偷偷的跑到了四行仓库,将青天白日旗交给了国军将士,当青天白日旗升起在四行仓库顶楼时,国军将士深受鼓舞,对岸的百姓也高喊“中华民族万岁”

四行仓库战斗的胜利可以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作为淞沪会战的收尾之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气势,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抵御日寇的决心。

对于管虎导演的电影,我还是很期待的,因为是史实,拍成神剧的可能性不大。


叫我尼克大人


四行仓库没听过?谢晋元听过没?八百壮士(实际只有四百多人)死守4天,隔岸就是英美租界,西方各国是直接关注到这场保卫战的,想造假也没的造。

电影所谓30万日军是指当时淞沪会战日方投入总兵力,实际参与四行仓库攻击战的只是其中一、两千,但在当时淞沪会战中日总投入兵力比例8:2,战损比高达15:2的大背景下,四行仓库保卫战在兵力、武器均逊于对方的情况下,不仅成功守住4天,争取到了大部队撤退时间,战损比也做到了1:20,最后成功撤退,已是当年那个不幸年代中相当提振士气的一件事了。

当然客观原因也要说明,四行仓库因为正好是师部指挥所,里面各种弹药补给充足,加上四行仓库建筑本体就比较坚固,紧靠苏州河边,地理位置优越,又有隔岸就是英美租界,当时日本还没和西方撕破脸,所以出于谨慎没有使用各种炮具,也是四行仓库保卫战能够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电影为了效果,肯定会采用一些略夸张的手法,比如宣传800人对抗30万就是夸张的,但要凭这个就说这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抗日神剧的,那还是先回去好好学学历史吧。


为什么起名字要10个字


都知道淞沪会战,但知道《八佰》这段历史的人的确是少之又少。以前听村里的一个老国军讲过《八佰》的事迹,至今印象深刻,希望管虎导演能够拍摄出好的效果吧。至少演员方面我觉得还是挺有戏的,我最喜欢的演员张译,有张译在,我觉得这部片子应该不会烂,以管虎导演的口碑,更不至于把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拍成抗日神剧吧。

淞沪会战历时三月,国军投入兵力八十余万,死伤三十万,日军投入兵力二十万,死伤四万余人,国军与日军死伤比高达1:7.5,正如冯玉祥所说,淞沪会战像一个大熔炉。但是淞沪会战也达到了预设的目的,改变了日军的作战策略方向,直接毁灭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淞沪会战时蒋介石说,把上海的日军全部赶到黄浦江里去,真的很提士气。

至于你说的八百人对战三十万人撑了三个月,这个疑问我觉得是不成立的。淞沪会战历时三个多月,四行仓库是最后一个阵地,《八佰》也只是淞沪会战的尾声,并不是历时整个淞沪会战的。《八佰》并不是真的有八百人,只是为了壮声势宣称有八百人迷惑敌人,实际只有四百二十人,而日军的三十万人是整个淞沪战场的总兵力,并不是三十万人都派去打四行仓库,不是三十万人对战《八佰》里守卫四行仓库的四百二十人。

所以,八百人对抗三十万人撑了三个月,这个问题是根本不成立的。

现在《八佰》预告片已经出来了,也看过了,感觉挺有看头的,应该不会是神剧。







散人丫


八百壮士的事是真实的,现在排成电影了,这是好事,但是八百壮士抗日的故事决不是神剧。

首先说,八百壮士在团长谢晋元的带领下在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几昼夜杀敌无数,这里面有谢晋元的正确领导是分开的,其次呢谢晋元部当时也算是精锐,都知道中日战争全面开始,都憋着一口气要和日军死战,所以士气高昂。

当时八百壮士能成功坚守几昼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四行仓库有大量物资,而且很艰固,所以八百壮士不缺弹药粮食这也是谢晋元部能孤军奋战几昼夜的重要原因。

最后从政治角度说,日军没有攻下四行仓库也是有顾虑的,四行仓库靠近英美租界,当时日本还不敢和英美翻脸,所以在进攻四行仓库时日军不敢使用重炮射击,这样一来谢晋元部也可以说沾了光。

我认为八百壮士抗日怎么拍都有理,因为最终八百壮士守住了四行仓库,所以怎么拍都不是神剧。


天宇的文史情怀


我是鬼行僧,我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


首先《八佰》取材自真实事件,当年四行仓库守卫战,确实做到了以一个营的德械部队抵抗日军4天的历史事实。但其原因在于四行仓库背靠租借,日军不敢在未向英法美等国宣战以前动用“大杀器”,当年国军德械师的轻武器实际不比日军差。


其次至于《八佰》是否神剧,现在我未曾观影无法评价。但从现在的预告片推测,该片很有可能被军迷评价为神剧。毕竟预告片中很多军事桥段,作为一个伪军迷的我都已经看不下去,更何况真军迷?因为真实战场上,所谓的战斗意志和爱国热情绝不是通过表面的形式去表现的。


鬼行僧


四行仓库背靠英国租界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当时二战没开始,穷凶极恶的日本尚要顾及老牌帝国英国的态度。所以没有使用一些火力凶猛的重武器。当然我们的四百壮士的英勇更是可歌可泣。这一切放在自己家里被人狂殴的背景下,你还觉得它是神剧吗?这是建立在一种刻骨铭心耻辱下的不屈!


HUIxinlin


800战士对30万日军?


你当你是美国队长?还是钢铁侠?


你800人就能顶住30万疯狂的鬼子四天,那其他数十万上百万为国壮烈牺牲的好儿男是什么,扶不上墙的烂泥?


你夸奖800壮士的时候,能不能手下留情?是的,他们很了不起,但再了不起,也不是直面30万日军,好不好?


宣传也好,干什么也好,不要太夸张。


否则就是抗日神剧了。


拾字接头


1937年8月13日,抗战史上最惨烈、规模最大的“淞沪会战”爆发了,战役进行到10月26日,中国军队损失惨重,随着日军的紧逼,中央军被迫撤退至苏州河南岸,为了掩护部队撤退,提高部队士气,展现中国军队的抗日决心,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国军留下了德械师88师524团的四百余人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而管虎这部新作,就是从这改编的。

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部坚守仓库,为了迷惑日军,他对外号称有800人,而当时日军在上海地区的部队已经达20多万,但进攻四行仓库的日军不可能有那么多,之所以说成800将士对抗30万日军,只不过是为了给电影做宣传罢了。

四行仓库坐落在苏州河西岸,它以前是四家银行的金库,自然坚固无比,它属于钢筋混凝土建筑,一共六层,墙壁有一米多厚,没有重型火炮是不可能轰开的,就连坦克都冲不过去,再加上中国守军在战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还在外围加固了工事,而日军虽然人多,但是在进攻时施展不开,只能采取“添油战法”。

除此之外,四行仓库的南、东方向都是外国租借,日军为了避免误伤,引起国际争端,并不敢使用重武器对仓库进行攻击,而迫击炮等轻型火炮对仓库根本造不成威胁。守军凭借着一腔热血拼死坚守,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再加上上海市民在河对岸呐喊助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守军,特别是当一名14岁的小姑娘给守军送来中国国旗,更加激励了守军,当国旗在四行仓库升起时,让所有人知道了中国是不会轻易被征服的。

直到11月1日,中国守军才接到撤退的号令,此战作为淞沪之战的收尾战,打出了中国军队的抗日决心。至于这部电影,还没有上映我们也不好对它进行评价,电影是可以进行艺术加工的,不过“八百壮士”血战四行仓库是事实,我们不能质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