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自我感覺,自我心態平衡知足常樂,與貧富關係不大,對嗎?

滬歲月悠悠


《幸福就是自我感覺和心態平衡,與貧富的關係大不大?》

對於幸福來說,每個人對幸福的標準和要求不一樣。但是幸福與否從古到今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在古代,不知有多少萬古流芳的清官,他們的家中沒有多少錢財,你能說不幸福嗎?周恩來總理為民為國一生鞠躬盡瘁。兩袖清風,他什麼也沒有。你能說:周恩來總理不幸福嗎?有人有工作,有老婆,有小孩有吃有喝,家中沒有存款也感到幸福。你能說她不幸福嗎?所以說,不管當中央委員,還是當公務員,科學家,他們家中的存款都比不上那些富豪。你敢說他們不幸福嗎?如果說:某人這山望到那山高,盲目的無止境的,不切實際的追求,理想又達不到,心裡永遠不平衡,他就不會感到幸福,所以說幸福是一種自我感覺,你住瓦屋,我住茅草屋,只要不漏雨,你喝飲料,我喝白開水,一樣解渴。幸福是一種心理的平衡。這兩點做好了,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足常樂》金錢萬能萬不能。幸福與金錢不劃等號。錢多隻是一個數字。你有100套房子,你晚上只能睡三尺寬。你有存款千萬,你一日只能吃三餐,說一千道一萬。所以說幸福與貧富的關係不大………


儒佛道弟子


謝謝,這句話說得對極了,幸福就是自己身心感悟的,首先是與家庭的情感感是關健,跟貧富基本無關係,富人有家庭,貧窮人家同樣要組建家庭。

富人有富人的煩惱,貧窮人家有貧窮人家的樂趣。

舉例,我1980年組建家庭時,真的很窮,但我的心態很好,從不攀比,我常和朋友們說的一句話是:別人喝茅臺酒不見得比我喝老白乾開心,因為我愛喝點小酒,常和朋友們痛飲開心。

後因為工作關係,有時會跟領導吃頓餐,真的喝好酒心情就沒有喝酒的感覺來,可能沒有氣氛吧。

所以我總結的生活經驗是,幸福的生活是自己感覺的,是建立在心態平衡,不攀比,不自卑,有一棵知足者長樂的心,那就是幸福的。


大肚68


我的幸福感根本來自對自己滿意。金錢只是謀生所需,雖然現在它是衡量價值左右人情砝碼。可一旦能保證生活,又不依賴外界獲取存在感,再多錢也與幸福感關係不大。也就是說,脫離了低層次,錢就不是一切,不是萬能的。它的輕重由人的取向和品質決定,難以取得一致意見。陶淵明說: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是說人必須解決好謀生底事,不然會吃盡苦頭,然而物質保障也只應是開端,不是終極。

非空談大倫,有詩為證。



自由詩專家


現在社會普遍都功利,你有錢別人把你當回事,自然而然也會將“幸福”、“成功”和“擁有金錢多少”畫等號。

這也難怪,在很早的時候,“錢”就是姑娘的擇偶條件。

六七十年代的“四大件”——“手錶、自行車、縫紉機、沙發”;八十年代“四大件”——“電視機、冰箱、錄音機、洗衣機”,每個年代反映的都是一樣的東西——“想要擁有未曾擁有的物質和資源”

一個人有錢才能算成功嗎?到底擁有多少錢才算成功?在物質橫流的社會,讀書人無非就是“學而優則仕”,這不能算是功利,通過學習獲得更好的工作,並且通過合法的途徑賺更多的錢沒有錯啊。

同樣是看“今日頭條”,你用的是千元機下載的app,而我卻用上萬元的蘋果手機去瀏覽,我就是要看起來比你“高人一等”,“比你牛掰”,“比上不足,比你就綽綽有餘”,“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就是我比你生活得更幸福。

人們最常見的消費目的就是混淆了目的和手段。

你用“今日頭條”目的就是瀏覽有價值的信息,增長知識,千元機和萬元的蘋果手機作用都是一樣的,這種攀比其實毫無意義。

金錢是實現幸福的一種工具,而幸福本身不需要比較,有錢也未必就等於幸福,和貧富關係不大,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金錢不是獲得幸福最主要的手段,既然它為你所有,你要發揮它最大的價值。


瀝秋秋涼


你說的非常好,幸福就是要平衡心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需求中感受生活的快樂。古人就把幸福總結成一首詩,流傳千載。

久旱逢甘霖,

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

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和古人比起來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比如親人的叮嚀,知己的重逢,大難逃生,久雨初晴。再通俗一點說,就是理想目標要向比你強的人看齊,生活水平要和不如你的人去比,這樣你就會永遠活在幸福和滿足之中。



悅來閱美


對,與貧富關係不大。

自我心態平衡,知足常樂,是一個人獲得幸福的必備條件,缺之不可。這個和貧富無關,當一個人處在一個能擁有幸福的情形下,如果他是一個自我心態平衡,知足常樂之人,那麼他就能獲得幸福;如果他不是,但是他在當時,心態變得平衡,變得知足常樂了,那麼他同樣能得到幸福。

關係不大,但是還是有關係。貧窮之人所能得到的幸福,大多是精神上的幸福,當然也可以是吃東西時等情況下感受到的物質上的幸福。富貴之人所能得到的幸福,既可以是精神上的幸福,也可以是物質上的幸福(又叫感覺幸福)。物質是可以感覺的,富貴人所能擁有的物質實在是太多啦,但是他們的精神幸福同樣也可以和貧窮之人一樣多。所以在幸福的性質和幸福的多少這兩個方面上,貧富是有差距的。

當然幸福不只是感知自我,調整自我,幸福也需要學會感知他人,遷就他人,甚至去感知環境,感知這個大自然,內心幸福的人,一花一草一木,也能讓他幸福。譬如賈寶玉,他“情不情”,只要身處大自然,只要逃離書本,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幸福。





藥瀰瀰


在保證了基本的物質需求的前提下,金錢與幸福的關係真的不太大。因滿足自我和物慾而造化的幸福感真的很不值得過份珍惜,學貫中西的季羨林說過一句話:人生無價值和意義。他可是不太缺錢的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物性物慾是束縛人的東西,是佛學所言之無明,無因之果。金錢,最終會被人類淘汰,物質需求也會被突破。


陽光明正


幸福就是自我感覺,就是自我的心態平衡,就是知足常樂,與財富無關對嗎?肯定是不對的。你如果是心態平衡,知足常樂。你就是一種阿Q的精神,是自欺欺人的一種感悟。這種觀點是極其消極的。也是不可取的。

什麼是幸福呢?幸福就是人們對於物質和精神維度的感知。也就是說,是人們對於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度追求。如果窮困潦倒,還自我感覺良好,還心態平衡沒有追求,這樣就不叫做幸福生活,應該叫無所追求,甘於墮落,麻木沉淪。

因為人類最美好的情感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礎之上,如果沒有精神的物質生活,就會感到乏味。感到痛苦;如果沒有物質生活的支撐,人們的精神生活就難以寄託,就會如空中樓閣,海事蜃樓,搖搖欲墜。

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追求國家和民族的繁榮昌盛,為了使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頑強拼搏,不惜犧牲生命,寫下可多少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在民族解放的偉大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人更是前仆後繼,流血犧牲,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最崇高的奮鬥目標。因此,幸福都是奮鬥來的,奮鬥的過程,本身就非常幸福。

我們的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崇高的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才能夠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堅決不能甘於現狀,無所追求,沒有目標,沒有理想,沒有動力,還所謂的自我心裡安慰,這種錯誤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必須徹底批判。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幸福是一種自我感覺,確切地說是一種心理狀態,是一種滿足的心境。心態平衡和知足常樂都是調節心態達到那種心境的方式和手段。

人的貧富,同樣跟幸福與否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錢財物質本身就是一種有,這種有可以填充人心,使人感到滿足。而且,那些財富物質能夠給人帶來享受,這種享受本身帶給人的就是一種滿足。

所以,人的貧富跟幸福並不是沒有關係的。只是這種關係也只是使人幸福的一個方面,還有另一個方面是你的心有多深、你的慾念有多大。這兩個方面作用在一起,才能顯出幸福不幸福來。就是說人幸不幸福不是隻看你有多少財富,而是看你的財富是否能把自己的心填滿。

況且,對財富的感受也只是幸福的一個方面,還有其他好多的方面都會影響到人的幸福。比如說人的身份、地位、名氣、人脈、家庭、愛情、事業、知識、能力、付出、收穫、聰明才智,健康平安等等,方方面面都可能給人帶來幸福,方方面面都可能影響到自己的心境,使人不幸福。方方面面都需要心境的調整。綜合起來更需要人來調整。不論哪一方面,能調整到滿足就會使自己幸福。

而在當今社會,這方方面面都跟財富聯繫在一起。所以我才說人的貧富跟幸福不幸福是有莫大關係的。但幸福的前提是心境,貧富只是影響心境的一個因素,是心境的一個方面,人的心態和修為是影響心境的另外一個方面,也是主要因素。


夢113300796


幸福感覺之詠

各自各感各幸福,

同心同德同好處。

人間雖是有異同,

美好生活應有路。

豈容黑惡橫霸世,

法律之劍斬兇虎。

只要合力共維護,

幸福感受溫暖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