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隨筆:為了我們的家園,武漢,不退


疫情隨筆:為了我們的家園,武漢,不退

圖源網絡

文 / 金澤香

一場大雪紛飛,很突然地到來。這裡陽光充沛,上午還是晴日,下午飄下幾粒雪,再晚一點,下得洶湧澎湃。立春之後未等來春雨,反倒是一場雪。韓愈詩云: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此景與當下倒是十分映襯。受疫情影響,唯心境與作者的欣喜之情大相徑庭。

北方的雨與雪來去匆匆,今日復得陽光普照。天氣預報推送消息,提到一個詞叫“太陽雪”,倒是有身處冰寒,一心向陽的意味。

繼續關注武漢的疫情,已有輕症患者入住武漢各方艙醫院。

也看到有人吐槽環境雜亂,食物未及時送達。疲累的醫生不得不解釋,萬事開頭難,會一步步完善的,當下主要是隔離,舒適度方面請大家多多包涵,等熬過一兩週無症狀出院大可享受。

此話甚是有理。如同王辰院長所言,方艙醫院不是至善之策,是可行之策。

疫情兇猛,不可任其持續擴張。關鍵時刻還需萬眾一心。

以前,每逢災害來臨,“萬眾一心”成為口號被屢屢提及,因未波及自身,旁觀者難有更多體悟。此時則不同,抗疫需全民參與,任何一個人鬆懈,違反自我防護原則,都可能成為新的傳染源頭。人人盡職盡責,相互理解包容,萬眾一心之意因而深廣。

讓無數的個體擰成一條心是不易的,為了求生,我們別無選擇,必得如此。

近來看一些關於疫情的文章,總能讀到“悲壯”“慘烈”等字眼,也有“戰時狀態”這樣以往離我們很遠的詞彙。未承想,這是我們在和平年代某一個春節的寫照。

鍾南山老人說武漢是一個英雄的城市。以我所認識的武漢友人來說,確實個個爽快利落不乏豪邁之氣。有這樣的市民方造就這座城市的英勇。

中南醫院重症科彭主任接受採訪時感慨:我們的人民太苦了。

是的,太苦了,莫說現在,回溯曾經出現的大大小小的災難,我們的人民不僅太苦了,還太好了。連日來各種自發的志願行為,是災難中大愛的一筆。

想起《長安十二時辰》,當整個長安城被惡人行將摧毀,為了黎明百姓,為了我們的家園,張小敬與守護者們再難也要爬起來,為護佑蒼生一戰。他們擊鼓鳴志,朗月星空下,鼓點傳遞的密函只有兩個字“不退”。縱是再苦再難,身負重傷,他們誓要救民於水火。不退是他們的信念,也是堅守的誓言。

人處於危難之際,信念能帶來多大的能量。我不知。

我只知,遇難不退,萬眾一心,我們即便等不來黎明,也會生出撕破暗夜的豪勇。這已經不能用悲壯或英勇來形容。求生的意志,護衛家園的信念,讓原本不堪一擊的人們,絲毫不懼強敵的挑釁。

為了守住我們的親人、朋友、家園。這個時候,還有什麼比守住這一切更重要的呢。

不要提什麼名利權錢。不,不重要了。不退,活著,最重要。

就如同很多醫院在援助信中寫明:不要現金,只要物資。

至為危難的時刻,錢是無用的,生命高於一切。

現在,重疫區武漢已步入科學防護的正軌。救援工作仍在進行中。

任何口號與祝福都是蒼白無力的,如有可能,請記得兩個字:不退。

請再挺一挺,再堅持一下!武漢會如張小敬的長安一樣,歷經磨難,劫後餘生。

一介草民張小敬為何鐵了心的護佑長安、捨命保護長安百姓,他說他有長安夢。城在,人在,故園在。

張小敬無疑是偉大的,稱得上真英雄真漢子。但是,他的夢想並非常人所不能及,我在此次武漢街頭各個志願者和醫務工作者的身上,看到了一個又一個張小敬的影子。

也聽到了他們內心為拯救家園的吶喊——

“武漢,不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