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让“清华”破例降60分录取的女生蒋方舟,现在过得如何了?

王君蓝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纠正下提问者的措辞,10年前清华没有破格录取蒋方舟,她而是走正常程序进清华。参加清华自主招生考试后降低分数被录取的。

众所周知名校招人除了普通高考统招外,还有提前自主招生模块,蒋方舟在参加高考前提前参加了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她和其他同学一样,在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中通过了申请、初审、笔试、面试、高考几道门槛。最后的成绩是可以比高考录取分数降低60分录取她。清华大学的提档线非常高,优惠60分意味着要超过一本线30分以上。所以她对选择参加清华的自主招生是很冒险的。

我为什么这么肯定和清楚呢?因为10前我和蒋方舟同一年参加高考,相信每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从高中起我的成长之路一直关注着她的消息。大学毕业后有缘见过一面,有过短暂的交流。

今天来聊聊现在的蒋方舟过的怎么样了。

清华在读时,蒋方舟从《新周刊》主笔一路升任副主编,毕业后又读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期间去了东京体验生活一年。

她写作,出书,读研,登山,出国留学,和各领域名人约谈,参加文化节目……

少年成名,大众对她的欺许过高,她没有活成人们眼中的天才模样,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成长轨迹,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她谦虚,放低自己,与孤独为伍,用冷眼热血观察这个世界。她活成了自己本该成为的模样,而不是其他人期望的那样,长成了一个无比真诚并让我们欣赏赞叹的姑娘。

她在《圆桌派》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勉强过上平庸的生活。

没有人是踩在云端上的,她也是普通人。


迎春久久


在清华自主招生史上,自降身段大降60分招录的并不多,这些人各有各的绝技,而蒋方舟可以说是最独特的一个,这个从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12岁开始在7家报刊开专栏的女孩,清华面试组对她的面试,就不同于其他人。

蒋方舟写作的“遗传基因”来自于妈妈尚爱兰,她是一位网络作家,在《南方周末》在专栏,终于有一天,一天一篇的专栏文章,让尚爱兰受不住了,向编辑投降求饶。编辑不知怎么就记挂起她女儿蒋方舟来了。编辑就说了,你不写可以,但让你女儿写。就这样,蒋方舟这10来岁的小姑娘开起了专栏。

因为妈妈会写,蒋方舟从小也喜欢写,也特能写。也因为妈妈会写,所以有人不相信那些文章是蒋方舟写的,是妈妈为了女儿出名而代笔的。怀疑的依据就是,蒋方舟的《正在发育》里面,写了月经、恋爱等,11岁的小女孩确实很难想象会涉足这样的领域。但是蒋方舟说,其实只是书里提到这些词,整本书都是写小孩好玩的事情。


这些对于蒋方舟的质疑,很多人都知道,清华当然也知道,于是,蒋方舟的面试便变得与众不同。在所以人都面试结束后,蒋方舟被要求“加试”,这种特殊待遇不用想,也知道是清华考官的“阴暗”心理,因为代笔的疑云一直无法驱散,这不正是一个大好时机吗?

考官对于蒋方舟“加试”的要求是,在一小时内,以“谣言”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冰雪聪明的蒋方舟何尝又不知道“加试”的意义呢?于是奋笔疾书,一小时内写出了1100多字,文章里康德、老子、林语堂、弗洛伊德的语录、观点引用恰当,彰显了她的与众不同。


于是,清华大降分60分,蒋方舟走进了清华园成了清华学子。对于社会上现在流行的放飞孩子玩的天性,蒋方舟认为童年就是个迷宫,她很庆幸没有进入这个迷宫。如果她进了这个迷宫,也许就失去了一位写作天才。

2012年6月,蒋方舟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就任《新周刊》副主编,至今仍然纵横文坛,而且涉猎更为丰富,参加过“天天向上”“壮志凌云”“文学英雄”等多个综艺节目。从7岁开始成为小名人,现在成长为跨界美女名人。在此祝愿蒋方舟未来的路越走越辉煌!


当代师说


提起蒋方舟,我就会想起当年的朱自清,朱自清1916年考北京大学时,数学仅仅考了0分却也被北大破格录取。而蒋方舟在2008年的高考成绩不过比普通一本院校高出20分,根本没资格上清华,却因特殊的独特才华被清华降60分破格录取。她让我佩服,我更佩服清华、北大这样真正做教育,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精神。

蒋方舟何许人也?蒋方舟绝对是一个过于早熟的女孩,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代笔门”就是因为她过于成熟的文字,让人们认为是她妈为了给她成名铺设基石而代笔的,这件事一直被人们议论了很久,但事实上我认为并非存在代笔之说,从蒋方舟的毫无教条约束的文字中能够感受一二。

出生在湖北襄阳的蒋方舟,有一个非常能写的妈妈,她自己也是7岁开始写作,9岁就出书了,12岁在十几家报纸有专栏,16岁担任中国少年作家协会主席……这样的人生简直就是开了挂的人生。尤其在2008年经过清华大学的笔试、面试之后,清华直接降60分破格录取了她,她的人生似乎一直处在高峰。

但难能可贵的是,蒋方舟对事情,对未来的执著定位却是我们所有人望尘莫及的,要知道在她之前成名的作家有韩寒,有郭敬明,但这些少年作家,除了写作,还玩电影,玩赛车,玩商业,蒋方舟却只玩写作,从来没有被乱糟糟的社会影响自己的追求。这一点,我佩服不已,也望尘莫及。

蒋方舟上中学那会应该和所有偏爱文学的少年一样,严重片刻,甚至成绩总分位列全校倒数,数学更是差得一塌糊涂,但从高考考出561分的“高分”来看,她必然在应试教育上也有自己的一套过人之处。

在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时候,蒋方舟直接就任了《新周刊》副主编的职位,这让很多人不服,但不得不说这与她的天分和努力分不开。

刚刚进入清华的时候,蒋方舟面对的是无数的采访和摄影机,但她想到的是不打扰同学的生活,在如此人生高峰之下,她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学习下去,这是绝对难能可贵的。有人质疑她一毕业就担任《新周刊》副主编,但却忽略了她4年大学生活清晰的奋斗目标,可以说蒋方舟所得绝不是空穴来风。

从2008年进入清华的那一刻,蒋方舟就远比其他孩子要早熟(成熟)的多,对目标的认知也清晰的多,因此4年的大学生活,她一直在特约记者、到后来的主笔等等上不断实践并磨砺自己,最终才有了2012年一毕业就担任《新周刊》主笔的成就。应该说,任何我们看到的光鲜,都有我们看不到的努力在背后。

蒋方舟的文字可能更加特立独行,没有太多教条性的束缚,读起来很是舒服,行云流水,这与她自己文学修养,和知识积累,以及早熟的性格,审视这世界的角度都有关系,所以她的成功只能归功于她自己。

她现在过得应该算是非常不错,她的人生似乎还没有过不顺,除了一些时候被人质疑之外。我们最广知的是她2012年毕业后就任《新周刊》副主编的职业,她也是一名职业作家,同时这几年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蒋方舟参加综艺节目,诸如文学英雄、壮志凌云、奔跑吧兄弟、天天向上、博物奇妙夜等等多种多样的综艺,在娱乐圈混的也风生水起。但有一点她却从未改变,就是对文学的执著。


李阿冰


2008年,清华自降身段60分破格录取了一位“天才少女”,她七岁开始创作,九岁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散文集《打开天窗》。就在同龄人都在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时,她已经年少成名,成为了聚光灯下闪亮的焦点。

就在同学们挑灯夜战、埋头苦读的时候,她收到清华破格录取通知书。就在同学们四处奔波,为工作绞尽脑汁的时候,她已经成为著名青年作家、《新周刊》杂志副主编了。在我们眼里,她才华横溢,年少成名,顺风顺水,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荣耀的光环一直眷顾着她。



可是让我们诧异的是,在她光鲜亮丽的赞美之下,也有着难以启齿的经历和过往。蒋方舟出生时,被妈妈嫌弃的瞟了一眼,便放在了一旁,原因是妈妈觉得她长得丑。妈妈本来想生一个“蒋美丽”,不料变成了“蒋方舟”,这让妈妈一开始就大失所望。

为了让小小年纪的蒋方舟认同并走上写作之路,妈妈威胁:如果7岁孩子不写作,就会被警察抓进监狱。因为恐吓,她每次听到警报声,都会不自觉的颤抖然后躲进被窝。爸爸也用恶作剧的施暴方法来对待她,扬起一只手掌作打的动作,另一只放的很低,然后右手掌落下来击在左手掌上发出尖锐的声音,吓得她为之一抖。



看似痛苦的童年,造就了蒋方舟独立、坚韧、大胆的性格。《打开天窗》就是其心灵世界的一面镜子,这部作品被湖南省教委推荐为素质教育读本并改编成漫画书,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时间声名远扬。

因为长时间活在聚光灯下,蒋方舟时时刻刻都被媒体追捧着,这就包括大学校园、大学寝室,这种普通人巨大的差异使他在大学期间非常孤独。加上年少成名,心理成熟较早,本能的对于外界保持着戒备,使她难以融入同龄人的圈子。同学们会刻意保持着与她的距离,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她,甚至歧视她,这一切使她的人际关系不是那么从容。所以在她的作品里,一切都是那么无拘无束,洒脱随性,丝毫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压抑、拘谨。


尽管叛逆,握笔以对。是啊!上帝为你关上一扇现实的门,就会为你打开心灵的窗。人生何不如此?祝愿蒋方舟的人生越来越辉煌!


潤心雅正


“昨天去看了路易斯 布尔乔亚”的展览。惊讶于她丰沛的痛苦,冷静地把自己的恐惧和焦虑雕刻成实体。……”这是蒋方舟3月24日在微博的一条信息,是的,看她的微博,已然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认识蒋方舟,是在2008年的奥运会那一年,蒋方舟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对于这样一位7岁开始写作,9岁就出散文集的女孩,总是能够吸引大众的眼光。2012年6月,从清华大学毕业并进入《新周刊》杂志出任副主编。细数蒋方舟的成长点滴,被一种浓重的文化气息包围。


1、才华横溢


蒋方舟自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2004年,蒋方舟获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2005年10月1日,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2008年9月,从华师一附中进入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同时,任《新周刊》特约记者,2010年升职为杂志主笔。2012年6月,从清华大学毕业并进入《新周刊》杂志出任副主编。


这眼花缭乱的履历是一个女孩子成长的灿烂年华,一路收获,一路洒下自己光芒,羡慕嫉妒恨她的同时,这个正能量满满的女子也时刻激励一大批青少年的成长。


2、性格率真


在去年,有人发表文章举报前《中国新闻周刊》编委章文强奸,蒋方舟直接朋友圈发声:我也被此人性骚扰过,坐牢吧,人渣。而且蒋方舟在微博直接发出章文发给她的私信。章文还恬不知耻的这样写道:外交部发言人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蒋方舟的回复:已截图,准备发微博。


微博的评论中除了唾骂章文的卑鄙下流,也有很多赞扬蒋方舟的勇敢,蒋方舟也回复粉丝:一定会坚守到结果。

3、生活本真


除去光鲜亮丽的作家头衔和《新周刊》副主编的身份,从蒋方舟的微博中可以看见她生活点滴,总是面带微笑,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俏皮的语言也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 最近回忆起人事总爱说:“我年轻的时候如何如何”,想想自己其实还不到29,总感觉的自己活了好久好久。


  • 然在年轻的时候,总容易把创造力当做可再生资源,以为为了讨生活,搁置几年也无所谓。但我最近感觉创造力这东西真是用进废退,你放着不动,它也会挥发。


  • 最近有机会每周都讲一本书,写了四五千字的讲稿,觉得在写作之余超级解压,效果堪比做菜和拖地。

羡慕蒋方舟的才华,也钦佩这个女子身上大大的能量。喜欢这枚富有才气,生活气息暖暖的女子!


余争的世界


蒋方舟现在过得挺好的,依然活跃在文坛。

曾经有「少女作家」之称的蒋方舟,靠的就是她的文学才华让清华大学破例降分的。

说是破例,其实也不算是破例,因为她走的本来就是自主招生途径。而既然是「自主招生」,清华大学也有这个权力选择自己中意的考生,从而在常规分数线的基础上降分录取。

据说当年曾引起争议,但我以为这个是符合程序的。而且,蒋方舟之所以获得降分待遇,也是因为她自己的努力赢得的。

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蒋方舟担任了《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又回到了写作圈子。但其实她大学期间也一直在写。

毕业后她共出版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和《东京一年》三本书。当然,写得好不好,每个人自己评判。

曾经见过她两次,个子小小的,说话很轻,看起来有点点内向的样子,个人印象还是挺不错的。


牛皮社


【小蛮腰~蒋方舟,十年之前因被清华“破格”录取】



立即成为了一个许多人眼中的一位焦点人物。七岁就开始写作,写成散文集、设专栏、当选为中国少年协作主席,这人生,顺风顺水毫无阻绊,听起来跟开了挂一样。但是呢,蒋方舟高考时仅考了561分,而清华宁愿自降60分来录取蒋方舟,这一听,我们一方面感慨清华确实不拘一格,然而另一方面,可能也会在想,竟然降这么多分,清华到底是怎么想的?



然而之后,她还因文字太过成熟,被怀疑是她妈妈代她写作,闹出了轰轰烈烈的“代笔门”事件

但是如果我们多了解她一点,就会知道她早期因为写作的确受了许多我们常人从未经历的苦,也锻造了她比一般人更加成熟、稳重与独立的性格。之后呢,甚至她还发表了一篇文章,专门批清华学风,指责部分同学的风气,我们是不是会觉得她太过直言不讳了,连“破格”录取自己的母校都敢这样去公开指责,当然,这也是蒋方舟的独特个人特点。



那么蒋方舟现在的生活是怎么样了呢?她从清华毕业之后,就开始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一直在为中国文坛做贡献。接连出版了随笔集和首部短篇小说集,另外还主持了许多节目,参加了很多访谈,而且不管是在节目中还是参加访谈,她说话总是会让人觉得非常犀利但是却又极其赞同,她的观点也让我们许多人拍手叫好。



不了解她有或者也从来没有读过她的作品得人,或许会觉得她这一切来的太讨巧,完全是靠运气得来

但是呢,又有几个人真的能只凭运气就脱颖而出一炮而红呢,所以说,蒋方舟能做到,还是有我们看不到的才华在。而且如果是读过她作品的朋友,也可能就会发现,在她的文字里,没有有些作家为了出名而矫揉造作的感觉,细细读来,还会发现,尽管文字如行云流水般平淡,但是在平淡之中,又觉得非常高级而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里面,让人读起来也觉得非常舒服自然。



其实不管蒋方舟到底得生活如何,她不像如今有很多靠哗众取宠、虚张声势得一些文坛新人一样来赚取声名,还保持着直来直去率真的性格,已经着实属于难能可贵了,就凭这一点,我们也该对她心生敬意,对她更宽容一点,期待她能为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小蛮腰的思颖小而美


只要你问任何一个孩子将来想考什么大学,他们都会说我想考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我国最高学府,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一所入选双一流A类的全国重点大学,在国内地位与北京大学不相上下,可是要考进清华大学却是少数人有的专利,他是要相当实力的!但是,在十年前,有一名女孩就是如此幸运,被清华大学降60分破格录取了。


这名女孩就是蒋方舟。应该有很多人都知道蒋方舟这个人吧,毕竟她的写作能力真的是非常强。据了解,在她小时候,蒋方舟的母亲觉得自己女儿长得不好看,所以就觉得长得丑又没有能力可就完蛋了。于是,她的母亲就在蒋方舟七岁的时候就告诉她说,孩子到了七岁一定要开始学习写作,这是法律规定的,如果不愿意学,那就会被警察叔叔带走。她的父亲也是采用‘恐吓“的方法让她学习,在她偷懒或者不愿意学习的时候就假装要打她,于是蒋方舟就只有认认真真学习写作。


清华大学能够降低60分来录取一个学生,那不用说这个学生有一定有一些特殊的天赋。蒋方舟的独特就是她在写文章的独特。7岁的时候蒋方舟就开始写一些小的散文,等到12岁的时候就已经发表专刊了,所以清华对于她的面试项目也是非常独特的。 当所有的人面试都结束的时候蒋方舟被要求加试,加试就是面试官想要真正的看一看蒋方舟的文章到底是不是自己写的,于是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写出一篇800字的话题文章。 然而最后一个小时的时间到了,蒋方舟就写了1100个字,而且里面的语句非常的优美,里面的例子也非常的恰当,最后就是靠这篇文章打动了面试官被降分录取!


从成名开始便一直围绕在她身边的质疑声,在2012年到达了顶峰:因为方舟子被牵扯进了“代笔门”事件,天才作家的人设瞬间崩塌,陷入舆论漩涡的深渊。

毕业后蒋方舟也进了《新周刊》担任副主编,开始了她精彩的人生,她经常会出没于各种综艺脱口秀,也因为她在脱口秀里的优秀表现,网友才开始慢慢接受这个才女。

如今的蒋方舟还是不忘初心,一直在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事业非常的成功,且每一次上台演讲的时候都觉得有一种自信的光芒照射在她身上,可能这就是她真正热爱的吧!


杨锅来了


蒋方舟曾经因为破格被清华大学录取而成为社会热点人物和话题。毕竟在当时能够获得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的人并不多。国家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提供大量的自主招生名额和非高考途径升学的机会。


提到清华大学许多人都很熟悉。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作为国内高等学府的领头羊。是全国范围内最顶级的大学,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各地考生最为向往的两所大学之一。但是只有那些最优秀的人才能够如愿以偿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大多数人只能将去清华大学读书当成儿时的一句玩笑话和永远不能企及的梦想。

几乎在全国各个省份抛开北京地区不谈。想要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的学生,往往要成为全省理科前100名,文科前50名才有机会。有些人口较少的省份因为分配到的名额较少。即使考进了全省理科前100名,文科前50名也未必能够进入清华大学读书。因此能够进入清华大学读书的学生可谓是万里挑一。



但是蒋方舟却在当年的高考中,凭借着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顺利的进入了清华大学学习。成为了当年整个社会都争相议论的话题和热点。但是当我们翻开并了解到蒋方舟的事迹后,又不得不承认蒋方舟确实有资格破格进入清华大学读书。


当年尚处于高中学习阶段的蒋方舟,便已经凭借着在文学方面的造诣而名扬天下。清华大学招生组的老师们在对蒋方舟进行全面考察时,也被年纪轻轻的蒋方舟在文学方面所体现出的成熟稳重和渊博的学识所震撼。毕竟小小的身躯里藏着无尽的文学源泉。

正是因此才有了清华大学为之降低6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而蒋方舟也在通过了清华大学的自招后。奋发图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将自己的数学成绩从不到40分提升到了100多分,最终高考考到了560多分。高出当年的湖北省一本线20多分,并且在加上60分的加分之后,顺利地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进入清华大学之后的蒋方舟并没有因为少年成名而忘乎所以,而是拼命的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学造诣,从清华大学汲取各种知识,因此2012年6月从清华大学毕业的蒋方舟顺利地加入到了《新周刊》,并且一上来就担任副主编的职务,由此可见蒋方舟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少年成名,获得了社会上的普遍认可。


从蒋方舟的成功来看,我们不得不盛赞清华大学在破格录取蒋方舟时,所体现出来的博大胸怀和因材施教,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学真谛。这也体现了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革除教育弊端的魄力。


珞珈山的猫


蒋方舟是80后记忆中,属于老天格外厚爱的一类人吧。和郭敬明、韩寒一样常出现在我们读物里。他们这类人属于“偏才”型的,靠着良好的文学素养扬名天下。又赶上素质教育舆论的风头浪尖,做专才还是全才的讨论一时间甚嚣尘上。即便是发展到9102年的今天,有关专才或者全才的争论也没有定论。只不过赶上那个年代,蒋方舟们凭借自己某方面的才华,迅速占领了舆论的高地,走入了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

除了天才型少女,有关代写的争议一直在她身上。其目前一度被认为是其幕后写手。但是,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其所就读的新闻学院不是盖的,能经过专家组的面试破格录取,能在清华的学业中已优异的成绩毕业,这一点点也在佐证者这个年轻女孩的实力。更何况其毕业后就去《新周刊》,不是记者,不是编辑,是副主编!《新周刊》作为中国老牌媒体,也是见过阵仗的,不会给与一个庸才如此举足轻重的职位。所谓代写的争议,也在她一步步中被冲散吧。毕竟代写可以是一时的,不可能是一世的。

小编脑海中,再次对蒋方舟有较大的印象,是她参加了爱奇艺的节目《奇葩说》,在里面大谈其“讨好型”人格。不难看出其骨子里也是聪明的,比起叛逆等激烈行为其选择的也是利己的讨好型人格。

其目前还在新周刊就职,2016年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蒋方舟在东京独居了一年。并出了本书叫《东京一年》。这本书也受到很多业内大咖的认可。目前其常驻的一档栏目是《圆桌派》,要知道这个节目从主持人是窦文涛,其他常驻嘉宾有马未都、马家辉、梁文道等文化圈内的大神级人物。蒋方舟作为年轻的80后能在其中与他们对谈,碰撞,并不突兀,其文化底蕴与自身实力可见一斑呀!

每一个人的成功或者出名都不是偶然的,最起码蒋方舟随口引用的名言、数目、名人,我等大多人凡人都是要借助百度百科才知道的。而一个人身上有争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希望我们大家都用平常人的角色看待这个女孩,也祝愿她在今后的道路上越来越成功,早日收获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