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藝術家“江郎才盡”的原因是什麼?

影影圈圈


江郎才盡是藝術家的必然

藝術是必然後的一種偶然

藝術是美的一種集中體現,是社會意識形態的集合,是藝術家是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等方式對客觀或主觀對象進行感知、意識、思維、操作、表達等活動的過程,或是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能成為藝術家肯定是在相關領域把這種形式或者形態提升到相當的高度之後,才能獲得的殊榮。

藝術家必須通過量變積累(超乎想象的勤學苦難,時間、精力、情感和思想的付出),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獲得的成就。

但並不是說你付出了,就一定會有藝術成就,沒有這樣的必然,有藝術成就更多的時候是必然後的偶然。正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有太多人為藝術奉獻一生,最終依然是寂寂無名,一事無成。

人們對藝術和審美的追求是不斷變化和無止境的

每年的流行文化都不一樣,人們對藝術的審美也是如此。

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物質基礎、文化修養、文化氛圍、名人效應、偶然事件、科技發展……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會影響大眾審美。藝術是高級的,但卻也是大眾的,是社會意識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人的情感歸宿和寄託,是精神的形象化體現,是社會發展孕育出的珍珠。

不同的社會環境便會產生不同的藝術作品。所以,很多藝術家的作品並不一定是不好,而是沒有契合整個社會的發展脈絡。

像梵高這樣的畫家,思維太過超前,當世他的作品不受待見,而現如今大家對他的作品都趨之若鶩。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這樣發展的社會下,藝術家只能抓住社會發展的脈絡,或者有超前意識,不然很難得到認可。

但,如果只為迎合社會的發展而創造的藝術作品,也沒有生命力。

藝術家的藝術生命並不是因為生命的增長而增長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經驗積累在一些事情上是有正向效果的。而在藝術這方面,隨著年歲的增長,很多藝術家的藝術生命是走下坡路的。因為,人的智力和精力是一個拋物線,在達到頂點之後,便會走下坡路了。這是正常的,並沒有什麼可詬病的地方。

這樣的情況在科學研究上也是一樣。很多知名的學者和教授,在一定年齡之後,最大的意義是憑著經驗和敏銳度,可以在方向把控和風險把控上有積極作用,在一線研究的越來越少,也很難有新的成果了。

人達到一定的程度後,能有藝術突破,並得到大眾認可,其實已經不容易了。還能做到自我突破的人其實是屈指可數。

比如周杰倫,也已經很久沒發新歌了

大眾對這些藝術家還是要報以理解,而藝術家本人,雖然在藝術的追求上要不斷追求,但是也需要面對這個事實。

藝術是沒有規律的

社會發展是無序的,而依託於社會整體意識的藝術當然也是無序的。在某一時段,你可能抓住了規律,於是有了優秀的作品,並不代表你所掌握的規律就一定可以繼續適用。而人的思想慣性是可怕的,在一次成功之後,更多的人還是想憑藉成功的經驗繼續成功下去,於是便掉進窠臼,就更難突破了。

江郎才盡的藝術家,更多的便是還想依託自己的“成功的經驗”。所以很多人現在對周星馳的看法就是“除了炒剩飯,你還會什麼?”。

有了負擔,藝術生命便熄滅

為名所累是很多藝術家難逃的宿命。

在得到關注之後,終究會有冷卻的時候,在精力和時間不能保證的情況下,藝術的必然性就沒有辦法保證了,在心亂意不靜的時候,抓住藝術的靈感的可能性也沒有了,那麼藝術的偶然性也就沒有了。藝術生命熄滅便是不可避免得了。

就拿小瀋陽來說,他的喜劇表演就在哪個高光時刻過後,熄滅了。之後所有的表演都不自然

藝術是藝術家的自我表達,是主觀的,是不可複製的

藝術是社會意識的集中體現,但藝術卻是藝術家創造出來的。藝術家創造的過程其實是主觀的。是藝術家在長時間的感受、體悟、發酵、昇華之後,用最擅長的藝術表現形式表現出來的。這時候,藝術家是社會的代言人,他不是為了哪個個體表達,而是代表著絕大多數。

因為各種因素影響,這樣的藝術作品都是不可複製的。就像王羲之寫“蘭亭集序”,再沒有第二件了。

在藝術家達到藝術頂點之後,他所代表社會意識便表達完畢了,之後很難會有突破了。就像陳忠實寫《白鹿原》,沈從文寫《邊城》一樣

所以,江郎才盡是必然,藝術之樹常青只是個美好願望而已

另闢蹊徑是藝術家突破自己的最好路數,換行可能是保證藝術之樹常青的最好手段。

知道了“江郎才盡”的必然性,也就不需要太過責備自己了。

那些藉口“江郎才盡”而自我墮落的,只是用“突破自我”作為藉口罷了。


瘋哥哥l


先不說江郎才盡,有時候每天畫著畫著,我也會覺得好像沒什麼可畫的,老是這樣那樣的畫,自己也煩躁不安,其實,這就是缺少生活體驗的原因,生活的積澱被掏空,缺思想、缺靈感、還缺新的技藝,當然就畫不了。

藝術家一邊創作,還得不斷體驗生活。作為藝術家的生活,我把它分兩部分,一是實在的生活,二是專業上的學習。

實在的生活,指藝術家所處的生活環境,把自己重複不斷地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感受各樣的人生,增長個人閱歷,於藝術帶來靈感。


專業上的學習,藝術家要學習吸收新鮮的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從藝術觀念上,從藝術技藝上,創新、總結,不斷學習,不斷否定,才會有新的進步。藝術當隨時代,是做藝術的箴言啊!

藝術家江郎才盡,是不學習不體驗生活的緣故,放開束縛,改變觀念,喜新排舊,藝術創作才能收放自如,有無窮無盡的靈感出現。


陳莊水墨畫家


藝術、藝術、藝術,人們在談論藝術的時候免不了會去談論藝術家,比如,藝術家的個人隱私、藝術家的藝術才華以及藝術家的學習創作經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成為一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的,所以說,不只是藝術讓人感到神秘好奇,藝術家同樣也讓人感到神秘好奇,問題來了:導致藝術家“江郎才盡”的原因是什麼?

導致藝術家“江郎才盡”的原因

我們可以這樣去認為,雖然藝術無止境,但藝術家卻會“江郎才盡”,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藝術和文化有著直接的關係,而文化理念是極為廣泛、極為深奧的,所以藝術理念表現的也寓意深遠;藝術家是人不是神,人的精力有限,審美會疲勞,思想也會遲鈍……



言歸正傳,導致藝術家“江郎才盡”的原因有很多,最為常見的就是:驕傲自大,不謙卑學習,上一段已經說了,藝術無止境,藝術就好比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藝術家在攀登這座高峰時,是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的,不去想法設法如何避開這些磕碰,就會不進則退,


當一個藝術家不學習不思考的話,藝術才華同樣就不進則退了,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思想精神下的產物,不以空杯的心態向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學習交流,藝術認知、藝術理念就始終都在原來的層面上,不會提升,長此以往就無法創作出更有深度的藝術作品,

藝術創作是以大自然為師,所以藝術家要經常融入大自然,去發現自然萬物的形態特徵、生命規律,自然萬物皆有靈性,藝術要表達的就是人的精神與萬物哲理,如果一個藝術家不經常接近大自然,那麼不只是視野變窄,導致審美疲勞,也無法體會生命的真諦,創作就缺乏靈感了,從而也就“江郎才盡”了。



詩夜城主


在藝術史上,不少才華橫溢的藝術工作者在創作出若干個優秀藝術作品成為“名家”“名人”後,就再也拿不出超越其原來作品或與其原來作品能媲美的作品了,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江郎才盡”,意思是該藝術家的才智已經用絕耗盡了。

造成“江郎才盡”的原因很多:

一種情況是,有些藝術家在某一創作時期進入個人藝術人生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其作品已至巔峰。而過了這一時期再也達不到原來的這個高度了。就如同競技體育中的一些運動健將其在某一時刻創下的紀錄以後自己再也無法打破一樣。

一種情形是,藝術家創作出了優秀的作品,然後成了名家名人,頻繁於藝術創作之外的各種社交應酬活動,思想和心態發生了很大變化,已經不能像過去那樣沉浸於醉心於藝術創作了。

還有一種情形是,藝術家成名後身份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的職業畫家成為身兼多職多重身份的“雜家”,自然很難再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再有一種情形,就是“醉翁之意本不在酒”。有些藝術工作者雖然很有藝術秉賦,但其志向不在藝術追求上,而是把藝術作為晉階晉級“改換門庭”的手段,在創作出一兩件成功的藝術作品後,個人境遇發生了很大變化,於是便放棄藝術改做其他了。

綜上所述,除了第一種情形外,導致“江郎才盡”的原因主要是從思想上放鬆了對藝術的追求,進而對藝術學習不再那麼堅持不懈,對藝術創作不再那麼專注執著,對生活不再那麼深入體驗感悟,等等,如此,生活體驗不足,技藝沒有提升,沒有創作激情,創作“靈感”不現,怎麼能不“江郎才盡”呢!


燈影書畫


人的一生有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暮年,中年是人生的分界線,中年以前人處在上升期,從智慧、經驗、體力、收入等方方面面來看,都在穩步提高。然而,過了中年以後,人開始走下坡路,方方面面止不住進入了衰退期,直到生命終結。

人的生命如此,藝術家的藝術生命同樣如此,世上沒有哪個藝術家可以做到藝術生命常青。

“江郎才盡”是指一個人的才氣逐漸衰退,再也無力遊刃有餘地進行創作,藝術生命終止了。不管多麼才華橫溢、聰明絕頂的人,都避免不了江郎才盡的困境,只不過是有的人出現的早,有的人出現的晚而已,出現晚的人給人的印象不是那麼明顯。

藝術家為什麼會出現“江郎才盡”的情況,以我的理解,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其一,是藝術家驕傲自大,不思進取的原因造成。

不少藝術家天資聰穎,在青少年時就表現出才華橫溢的一面,才氣比同齡人高出一大截,有一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然而,沒有正確引導後,他被自己的優越感迷失了奮鬥的方向,變得不思進取,到成年時,他變得越來越平庸,早早出現江郎才盡的情況。

像《傷仲永》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見證,讓人唏噓不已。

其二,是藝術家不斷自我複製造成。

許多藝術家在探索過程中,如果發現了一個比較好的創作方法後,會自我感覺良好,幾十年如一日,一直用這種方法創作下去,到頭來,他就陷入了一種自我複製的陷阱,當別人不斷改變創作技巧和方式時,他依然不思悔改,拒絕變通,導致個人藝術水平一直原地踏步。

這樣的例子在當今藝術圈大有人在,許多書畫家,把同一幅畫的構圖,同一幅書法內容不斷重複著寫,甚至進行流水線作業,這樣做他雖然獲得了利益,卻對個人的藝術成長是致命的傷害。

其三,藝術家因為創作某件大作品,把所有才情、學養、精力和智慧都投入進去,導致後來出現江郎才盡的情況。

這樣的例子多出現在那些一本書,一幅畫的藝術家身上。許多藝術家用一輩子寫了一本書,或者畫了一幅畫,這本書或這幅畫成為他的最高水平的代表作,在後邊的創作中,他無論如何也無法超越自己了。

簡單來說,是藝術家因為這件作品把自己的元氣耗盡了,江郎才盡是必然的。


鴻鵠迎罡


紅塵中沉淪,多不能自撥者,江郎才盡是必然的。古人講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藝術上小有所成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者也容易江郎才盡。生活無閱歷,讀書不深入而自省者,多半也是江郎才盡。藝術只知蹈襲前人而無出新者,千篇一律,萬幅一圖,此輩也是江郎才盡。拙作一幅!諸君大鑒![祈禱][祈禱]



松下雲池


你好,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現在許多藝術家,都有江郎才盡的時候

一個作家,也許一生就創作了一本文學小說,然後聞名於世,但是從此便銷聲匿跡

一個音樂家,一生就演唱了一首著名的經典歌曲,然後又消失在樂壇

一個畫家,創作了一幅經典的畫作,然後引起轟動,名噪一時,隨後又銷聲匿跡



個人拙見,藝術家江郎才盡的最根本原因,比如一個畫家,創作出轟動一時,名噪一時的經典畫作之後,享受了名利的誘惑,眾星捧月的生活,在名利的誘惑中迷失了自己,不再學習,不再更新自己

然後再也創作不出當年那幅引起轟動,受到世人認可的經典畫作,找不回當年創作的心境和感覺



個人拙見,也許一個人的一生,總會有到達巔峰的時刻,最輝煌燦爛的時刻,接下來就是物極必反

如果一個藝術家,滿足於當年的輝煌和燦爛,不更新自己,給自己充電的話,那麼很容易江郎才盡,再也找不回當初創作的感覺

西方美術史上,許多繪畫大師,一生不止一幅經典傳世油畫作品

這正是畫家不滿足於現狀,不斷更新自己,不斷進取的成果

比如畫家安格爾,就留下了眾多經典作品,比如《泉》《土耳其浴室》《大宮女》《瓦平松浴女》

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是一位創新型畫家,一生都在不斷更新自己,不斷推陳出新,他十多歲的寫實功底就已經達到了成熟紮實的地步,但是他不滿足現狀,不斷開拓新風格,新技法,創新的表達方式

他留下了許多經典作品,比如《亞威農少女》《鏡前的少女》《三個音樂家》《舞蹈者》《格爾尼卡》



每一個學藝術的人,包括頂尖的藝術家,都應該不斷更新,不斷學習,不斷否定過去,學習畢加索推陳出新的精神,才不會江郎才盡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粉絲們,條友們,你們有什麼高見呢?


藝術狂人2


導致藝術家“江郎才盡”的原因有很多種。藝術是無止境的高峰,是不斷地創新一個高峰又一個高峰永遠達不到的頂峰。每個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的數量和品質都是有限的,在藝術創作達到高峰時,都有“江郎才盡”的瓶頸現象,這是藝術的客觀現實的規律性。



一、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生涯很短暫,有些藝術家在年輕時創作出許多經典的藝術作品,但是到了中年以後再也創作不出優秀的藝術作品。有些藝術家一生只創作一部藝術作品,就“江郎才盡”再也創作不出第二部藝術作品,這些都是普遍現象。



二、藝術家在藝術創作的實踐過程中,要不斷地積累、不斷豐富的生活經驗,是藝術家的全部創作基礎。藝術家如果沒有在各種生活實踐積累起來的知識和庫藏,他就“江郎才盡”地陷入藝術素材的枯竭,創造不出真正的藝術作品。



三、藝術家的生活經驗的廣度和深度,決定著藝術家的作品對生活的反映的廣度和深度。藝術家的生活經驗和藝術造詣越有廣度和深度,他的藝術生涯就越長久不衰,就能不斷地創作出更多的優秀藝術作品。


黃智637


 在藝術界,曾經很流行過這麼一句話:“你在我的作品中所看到的或感覺到的東西,就是我想要表現的主題”。

    這句話首創自一位已經江郎才盡了還妄想繼續欺世盜名的畫家。

    起因:該畫家畫了一系列所謂的“最新風格”的創作作品,然後進行公開展覽。

    絕大多數觀眾,都無法理解該畫家的“最新風格”,因為幾乎所有的畫面內容,都沒有為觀眾提供明顯的精神指向,更沒有為觀眾展現出明確的創作意圖——幾乎所有的畫面都是含混且晦澀的。

    “我的最新風格作品系列,就是為了表現含混與晦澀的主題,而觀眾的視覺感受無疑證明了我的系列創作是很成功的”,該畫家如是說。

    從該畫家開始,無數江郎才盡的末路畫家開始競相效仿,總之:這類畫家在其創作過程中究竟打算表現什麼樣的創作主旨根本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觀眾看了其作品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感覺,然後畫家再依據觀眾的感覺去解釋其作品:“你們所感受到的東西,就是我打算在作品中去表現的主題”。

    於是有觀眾質疑:甲說“我看到了色情”,乙說“我看到了墮落”,丙說“我感覺這幅作品太無聊”,丁說“我感覺這幅作品似乎暗示著愛情的末路”,最後畫家總結說:“你們所感受到的東西都很正確,我的創作意圖就是通過描繪墮落的色情,去表現那些無聊的愛情及愛情已經走向死亡的一種頹廢的世俗精神”。

    嘿,果然是很牛氣的畫家呵,因為不論遭遇到再多再大的尷尬,也都能讓他們給輕易地圓滑過去!

    N年前有朋友問我應該如何看待諸如此類的畫家或藝術家,我說:“無非是一些江郎才盡還妄想繼續欺世盜名的臭蟲罷了”。

    這類畫家所玩弄的手段,無非狡辯或詭辯而已。

    他們不會輕易地告訴別人究竟打算要在其作品中表達什麼樣的創作主旨,因為他們大多會把個人的面子看得很重,重到遠遠超越了其自身作品的程度。

    面子之下,自然狡詐!

    他們總喜歡問觀眾對其作品的感受,且往往會說:“是的,您的感受,正是我在這幅作品中想要表達的內涵”。

    這麼一說,畫家的面子也就保住了,而觀眾也往往會產生一些自鳴得意的心理:“瞧我猜得多準,看來我具備不錯的藝術欣賞能力”。

    如果畫家與觀眾見解達不到一致狀態的話,那麼就會出現一些尷尬局面:要麼畫家是白痴,要麼觀眾的感覺很愚鈍。

    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兩難而尷尬的局面,那麼絕大多數畫家,自然不想承認他們自己是白痴,哪怕他們真的是白痴,他們也會想盡辦法把觀眾的感覺給解釋成“感覺遲鈍”,然後再去襯托畫家的“天才”,而觀眾,卻只能苦笑一句:“實在搞不懂”。

    於是很多江郎才盡的畫家就耍了一些狡詐的小聰明:不論在任何場合下都絕不主動聲明其作品的創作主旨,一切解釋都以觀眾的感覺為中心進行曲意迎合——這種做法既可以掩飾畫家之江郎才盡的尷尬,也可以滿足不少觀眾心中那僅有的一點喜歡自鳴得意的心理。

    可這種自欺欺人的雕蟲小技,也總有漏出各種破綻的時候:當不同的觀眾對其作品進行各種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解釋時,畫家就可能真的沒屁可放了。

    這時候的畫家,就不僅僅在其藝術創作上面臨暴露其江郎才盡的尷尬,且連解釋其作品的能力也會隨著走向江郎才盡。

    那些喜歡過分看重面子的畫家,除了等待越描越黑的被動局面之外,將一無所獲。


藝術李澤念


我不同意藝術家有“江郎才盡”一說。

一,藝術家具備超常天賦異稟。

自古以來,藝術家的天才是常人無法獲取的,無論那個藝術家,或早或晚的成功都是在寂寞的隱忍中天資勃發。他們的靈感異於常人,不出特出狀況這種“絕頂聰慧”會一直陪伴他們到老,別人是拿不走奪不掉的。


二,“假才盡”事出有因。

藝術家也是人,雖然他們較常人特殊,但每個藝術家成名或者說成功的前後人生都脫離不了現實社會的生活。沒有“藝術家”這個名號之前,對藝術的執著與追求一定是處在極其安靜,毫無雜念的環境中,即便有家庭或其他親人的干擾,都可以毫無顧慮的一推了之,進而專心創作。所謂靈感消失,創作乏力,也只不過是一時的疲憊。一旦時機成熟又可盡情豪放自如。


三,“真才盡”是“盡心”未“盡才”。

說白了就是對藝術的自我淘汰。名氣大了,麻煩事也就多了。當自認為各種“誘惑值”大於自己追求的“藝術值”時,也就自然而然的“盡心盡力”了。

我一直認為藝術家的才是不會“盡”的,“盡”與不“盡”取決於藝術家的“為”與不“為”。有時候想想我們自己不也一樣嗎,生活中的理想與奮鬥目標不都是在隨著自己的心情變換而變換著嗎,結果的好壞與自己的“才 盡不盡”沒多大關聯。再想想中國文人對社會問題的心態:一是無意為之而不寫;二是有意寫而不寫透;三是知道不便寫而不寫。這不是消極誹謗吧?



所以我認為藝術家的“江郎才盡”就是個偽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