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门旅游,有人上车就睡,到景点就拍视频,还发朋友圈?

山农夫文化


原因有三吧

一、出门旅游已经很平常,目的性比较强,不想浪费精力在路上。

二、平时工作又累又忙,习惯性地闲下来就想睡觉。而且有不少人晕车,车上闭眼相对舒服一点。

三、到目的地后才是本次旅游的重点,朋友圈分享一下即是分享快乐,也是给亲朋好友报平安报状态。同时记录一下自己的活动轨迹。



摩登探险


这就是我在团上经常说的一种人,“观光客”,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张照,回去一问,啥也不知道,拍照三秒钟,P团半小时,完了编辑几段文字,写的有点鸡汤,点个发送,完了拿着手机不停的看点赞数,再像聊天似的回复评论,这样的旅游,倒不如好好学学PS,在家喝茶,P图,发盆友圈,这种人不过就是在刷存在感而已,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好胜心,同情心,对于自己内心而言,不过是缺乏安全感的外在表现!


JD老夫子


第一:可能太晚睡觉到,导致睡眠不好!第二:上车睡觉到达目的地,就狂拍照,估计就是为了保持良好的状态,拍更好的照片!第三:举个例子,我同学,每次坐我的车后排,就睡觉,我问他,昨晚没休息好吗?他的回答:经常这样坐车就犯困,想睡觉,如果我抓方向盘就很有精神,不知道你是不是属于这种情况哦[呲牙]


温斯丹妮


大家好,我是张小皮,非常荣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感觉你在说我。

首先我呢就是上车就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要车子开动起来,就像妈妈在摇摇篮一样,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梦想,不是我自己想睡的,是真的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而且我有轻微的晕车,在车上玩手机会加重我的晕车。有一次坐车玩王者荣耀,结果差点晕的吐了。后来闭眼休息了一会才好了。所以的话我上次一般会选择睡觉,就算不睡觉我也会选择闭目养神。

到了目的地当然要好好的拍照了,而且要拍好的多好多的照片了,要把美好的瞬间都留下来,而且我在车上睡得多了,需要活动活动身体。

发朋友圈当然是要和好朋友们一起分享我的快乐了,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张小皮不皮


我觉得出门旅游,有人上车就睡,到景点就拍视频,还发朋友圈。主要的原因就是国人的性格特点,也是国人的共性而已。下面就具体分析和阐述我本人的观点。

第一,这完全是国人的共同特点。一来呢,大家把旅游都当成了走马观花,到了一个旅游景点,大家都不去认真了解景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也不愿意去认真听别人的讲解。自己就先拿着手机拍照,然后发到朋友圈。觉得自己已经来过了,还要让别人都知道自己很了不起,来这里旅游了。这完全是为了刷存在感。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另一方面呢,国人现在都比较浮躁,静不下心来认真了解景点的文化。总是心浮气躁,气急败坏,失去了旅游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而已。

第二,现在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很多人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去旅游。好不容易有了旅游的假期,所以就很忙碌,跟着大伙到旅游景点瞎转一圈就算完事了。看大家都很忙忙碌碌,自己也跟着瞎转一圈。

第三,现在国人都是金钱主义者,不会真正地去感受生活的。都想着怎么去挣钱,不想真正地投入到旅游的行业中来。甚至在旅游的同时还在想着自己的工作。

第四,多数人去旅游都是报了旅游团的。而旅游团的安排都是乘坐旅游大巴车,把大家同时拉到某个景点,在车上大家坐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都睡着了。下车时,大家都憋着尿,所以都去上厕所了。到了景点,也给大家规定了具体的时间,所以大家都抓紧时间去拍照。时间到了大家都抓紧时间回家啦。

综上分析,这就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





田哥旅行频道


出门旅游有一个著名的顺口溜: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了景区就拍照,回去后啥也不知道!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现实中旅游人群的现状,那么为什么上车睡觉,景点拍视频,并发朋友圈呢?

首先有过出去跟团旅游的大家都有体验,早上五点半左右就得在集合点等车,加之晚上又因提着劲去旅游,睡不着,好不容易有困意了又怕睡过头,实际上晚上就没怎么睡,终于上车了,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全身一下放松,加之晚上又没睡好,车一摇晃,很容易进入梦乡。

也有晚上睡的好的,但上车后一看四周的人都在睡觉,看车窗外也就是来往车辆和沿途各种事物,感觉无聊,还不如闭目养神,好到景点时有精神玩的开心点。

好不容易经过舟车劳顿,终于到了向往己久的景点,别提多开心。看到了以前只听过却没见过的地方或风景,第一想法来一次不容易,一定拍个照作为留念,以后闲来无事自己翻看下,更是一段美好回忆第二,会把他拍视频拍下来并配上自己的感想分享朋友圈,同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份快乐,第三,也会有到登机时拍照,并将机票一块晒出,旅行途中晒豪华住所,大餐,及购物,这也不免会给人一种炫耀的感觉。

这是我本人的一些体验和想法,大家认为呢,若有其他更精彩的见解,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微笑]






红尘中修行z


我认为这样很好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玩法,无可厚非

先说说上车睡觉的行为

上车不睡觉还能干什么?只有休息的好才能玩的好,在车上养精蓄锐,到了景点才有充沛的精力去游玩。我倒觉得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玩家,知取舍,清楚出游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看在车上不睡觉的都是什么情况:有的是属于个人生活习惯特殊,只要不是在自家床上,再困也睡不着,一路煎熬;还有的喜欢凑热闹,聊天、唱歌、打扑克,不亦乐乎,一路欢声笑语,当然也是乐在其中。

以上这两种情况,短途游还可以,那如果是长途旅游,或一天去几个景点,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精力体力就透支,真正游玩的时候打不起精神,为此有的还拖累同伴,败坏了游玩的兴致。

前些年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乘飞机飞来飞去,每次6个小时,不能抽烟,不能随意走动,只在一个狭小空间。而恰好本人就是一个没心没肺、上车就睡觉的人,往往是飞机还在跑道上滑动,而人就已经进入梦乡。一觉醒来,飞机基本上已经快降落了,省去了不少的旅途劳顿,让同伴们羡慕不已。

再说说到景点就拍视频,发朋友圈的行为

这本身就是旅游的一部分,乐趣所在,只要内心高兴,为什么不可以呢。也许你愿意寄情山水,吟诗作赋;也许你喜欢观赏自然风光,感受万物之美;也许你喜欢人文景观,追溯历史。不管怎么样,都不能认为别人拍视频、发朋友圈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行为。不能说你不喜欢,就不允许别人不喜欢。

曾有一次去崂山旅游,几个同车游客一路扑克打的昏天黑地 ,到了景点以后意犹未尽,根本就没进景区。我们玩了大半天,他们在景点大门外打了大半天扑克。我虽然不赞同他们的行为,但理解他们的内心。玩儿嘛,只要高兴就好,管他什么方式呢?

所以,在旅游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玩法,只要内心愉悦,不影响他人,就没有必要千篇一律。


天山骏


有没有意义完全取决于游客本身,玩的开心就是有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都能在假期的时候出门游玩。但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中国式旅游”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每次出去玩都会提到这个词,还是偏贬义的说法多些。难道“中国式旅游”真的无意义吗?按照“中国式旅游”的玩法,是不是对于旅行就没有了意义?

其实我觉得打卡这个词,也并不完全只用于传统景点到此一游,可能自己曾经惊鸿一瞥就念念不忘的场景,可能是一些民俗文化氛围事件,正好遇见了,或者特地去打卡,都会是旅程中非常有趣的part,那些仅仅为了打卡知名的景点,或者跨越千山万水只为了去排队网红店之类的,当然是会有些无趣啦。

中国式旅游繁荣的另一面,是国人的旅游形式和意识的浮躁。旅游是一种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的高层次消费活动。而不是单纯为了炫耀我过得很好,我很有钱,我出去很多地方。无论什么样的旅游方式都能被接受,大家感到不适的只不过是一些旅行途中的不文明行为。

中国式旅游”,或许乏味,但它可以积累一定出游经验的。每个人旅行的意义是不同的,我们没有资格去判定别人的旅行是否有意义。






五品带砖护卫


这些人就是单纯的走马观花,上车睡觉下车尿尿的人!旅游其实不主要是目的地,风景在旅途,旅途才是旅游的核心所在,比如川藏线,目的虽然是拉萨,但是沿途的美景是不容错过的!目的地固然美好对于真正具有的人来说那只是下次出发的起点!



山哥1980


19年去旅游(山东人),从成都一路去稻城亚丁,真的是深有体会了。一开始一车人非常兴奋有说有笑,各自带的特产小零食一直吃,一路上的风景和山东的风景有很大不同,即使坐在车上也不停拍照。从第二天开始,再美的山河也兴趣减退了,一路大致相似的山貌已经看够了,视觉疲劳了。更重要的是开始进入高海拔地区大部分人开始有了不良反应。到了海拔3000米以上由于身体不适并且风景的相似,大家到了景点都迟迟不下车了,每次导游都鼓励我们:这么艰难来了,一定下去看看。我们也互相鼓励说,来都来了,拍个照打个卡。就这样,我们一车人从兴奋变成了上车吸氧睡觉,下车拍照打卡、发朋友圈。返程的路上车里更是静悄悄的,一路上同样的高山地貌已经视觉疲劳,另外,在海拔4000多米的亚丁爬个来回非常累,一路吸着氧,累的回到酒店还是连2楼都走不上去了。当天还是风雪交加的天气,大家恨不得赶紧回家去。所以身体、视觉的疲劳,让大家上车赶紧休息恢复,另外一路坐车也很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