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手术室里发生过什么尴尬的事吗?

军临天下事


多年前,我在德州一家医院实习,我们实习队有个老徐嘴特别碎,有时主任讲一个病例,他就在人堆里小声的“嗯”“啊”“不错呀”“您猜怎么着”,跟个捧哏的相声演员一样,惹得姑娘们咯咯笑。烦他的人也不少。

有次进手术室,我和老徐分在一个手术间。他在台上当二助,负责拉钩,主刀是科主任。好巧不巧,手术开台不久,有个日本专家来交流指导工作,后面跟着护士长、翻译、拍照的一大帮人浩浩荡荡就进来了。日本专家似乎早先和科主任认识,两个人用英语相谈甚欢。人家不是尬聊,但我们是尬听,日式英语,风味太独特了。

要走的时候,日本专家来了句我们都能听懂的“撒要那拉”,并朝台上的老徐挥手致意,老徐不知道哪根筋抽了,亢奋的嗷嗷回了一句


一库一库

沉默。

沉默是金。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

口罩里面,我看不透日本专家脸上复杂的表情。

别问了,谁也没听懂,我也不知道啥意思。


心外科Q医生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在泌尿外科实习的时候发生的一件尴尬的事情。

那是很多年前的夏天了,小编在南方某省会城市读书。七八月份,这个城市每天都是37/8度,热得人一天得洗五六次澡(早上起来一次,中午回来一次,睡了午觉后起来洗一次,晚饭后一次,睡前一次)。还好我所在的泌尿外科空调还可算给力!这是一个三甲医院,但是因为旁边不远处就有一家全国排名前20的大型综合医院(我们的附属医院,我们实习安排是附属医院半年,下级医院半年),所以这个医院的泌尿外科只能做一些小手术,比如取结石,切包皮。今天我就讲讲这个切包皮的故事。

上级医师老刘每天带我切"皮皮"(老刘发明的称呼,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对包皮的称呼鸡皮疙瘩掉一地)。夏天正是学生放暑假的时候,家长趁着这个时候带包皮过长的孩子过来手术。其实,泌尿外科切包皮就在门诊手术室,打局部麻醉就可以了。一般是老刘带我,再加一个护士,我们三个人做一台包皮手术(这个配置还算豪华!有主刀有助手有巡回护士)。




有一天来了一个看起来有三十多岁的男生(不,应该叫男人!),我和老刘比较惊讶。一般男人们在成年前就会把过长的包皮切了,30多岁来切包皮的实属罕见!患者要求切,那我们也就只能照着办。手术一切顺利,老刘十分轻车熟路,二十多分钟就搞定了。


可是问题来了!!!一般做完手术要用纱布把伤口包扎好,然后在用胶布固定。然鹅。。。这个病人本来就短,包皮切除后yin茎显得更短了!这个时候护士王姐姐居然说了一句"太短了,比七八岁小孩的还短,好难包扎啊!"我的天!我瞬间呆住了,这可是局部麻醉,患者是十分清醒的!我看了看患者,一脸尴尬,我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再看看王护士,她似乎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脸突然红了。我抓紧时间把纱布缠好,交代他换药时间以及后续注意事项。而王护士也忙着把物品收拾干净,尴尬的气氛才得以缓解!


普外三角针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也来说说手术室里遇到过的一些尴尬事吧:

1、刚刚毕业,在妇产科实习,遇到过一个主任医师,手术中一紧张她就要去厕所拉稀;


2、麻醉师要给一个无痛人流手术进行麻醉,在麻醉前问那姑娘平时喝酒吗,能喝多少,那姑娘说在朋友圈里酒量是最差的,一喝就倒.麻醉师开始给药,推一次没睡,再推一次还没睡,继续推......,好戏开场啦,病人非但没睡,反而开始了一段即兴RAP“哥俩好、五魁首啊、六六顺......"


3、这边刚生完孩子,外面就快打进来了,一问才知道这个刚生完孩子的女人是个小三,外面马上要打进来的是原配;


4、还有一个我们的一个师兄,一次实习的时候被安排帮主刀大夫穿手术衣,他身高1.9多,主刀大夫1.7,他在给主刀大夫穿手术服的时候,把衣领从后面往上提的在那系,差点勒晕了我们的主刀大夫,回来后被老师给骂惨啦....


5、连续几台手术下来没顾着吃饭,都快饿晕了,护士在旁边给喂了一瓶牛奶继续手术,后面手术的时候总会提前给自己准备一些小零食,来不及吃饭一定要趁休息的时候吃点东西!

类似这样的尴尬事太多了,手术室的医生和护士特别辛苦,也是个累活,偶尔有一些这些尴尬的小事也算调节调节气氛,放松放松!


病例网


大家都知道外科大夫几乎天天上手术,手术室的故事非常丰富多彩!手术室里有过欢乐也有过悲伤,有过严肃认真也有过活泼可爱,有过激动人心也有过尴尬窘迫。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分享发生在我们手术室里的尴尬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外科医生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和护士打交道,关系一般都还比较融洽。我们科医护关系就非常非常好!一般周末医生值班都会请病房的护士们一起吃个中饭。平时,医生护士之间也喜欢开开玩笑,相互调侃调侃。工作虽累,但医护关系融洽也算是苦中做乐嘛。

言归正传!有一天,我查完房后就到手术室准备一些术前的东西。我们科只有一个女医生,她就在我们组上,她年资比我大一点,早来科里两年。因为她太"抠门",平时都是自己带饭吃,从来不请大家吃饭,加上平时对护士也非常严格和苛刻,所以护士们都不太喜欢她。甚至给她取了"灭绝师太"这个外号!待我把手术要用的东西和巡回护士交代好后,洗手,准备消毒!



这个时候巡回于小护转过头来问我"刘医生,你们科抠门灭绝师太还没来啊?每次动作这么慢,来的还晚!我跟你说,昨天最后一台,我等她缝个皮等了半个小时"。于小护背对着门,殊不知背后站着"师太"!是的,场面一度很尴尬!我抬了抬头,慢慢的说到"嗯,王医生认真负责,缝得仔细"。"才不呢,她就是慢,这个女医生干外科还是不行,没有你们动作麻利"。"咳咳咳"我暗示于小护。于小护一转身,瞬间不知所措,嘴里不知道说了句什么就溜走了!

都说手术室每天都在上演各种各样的故事,手术室里最能听到医院里的八卦新闻。也许,这就是医护繁忙工作之余的一种放松方式吧。毕竟哪有女生不八卦,是吧?当然背后讲小话的行为我们还是不能提倡!


骨科木匠刘医生


分享两个手术室亲身经历的趣事,有点搞笑,还有点无奈!

趣事一:

一实习医生第一次到手术室跟着主任上手术,手术中出血比较紧急,主任让实习生赶紧穿针引线,结果实习生一紧张怎么穿都穿不进去,主任大喊一声:“笨蛋!你不会湿点水吗!”实习生很无奈的看了看主任,犹豫了一下,把口罩摘了,就把缝线放到了嘴里!!!主任瞬间崩溃!大叫:“滚出去!你还以为缝衣服呢!”

趣事二:

一次我值班,那时候是24小时制,也就邪门了,那天的手术特别多,一台接一台,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多,我的对班是一个小姑娘,当时她是器械护士,主刀要纱布的时候,她没有反应,后来我叫她也没有反应,一看才发现她竟然睡着了!心酸中渗透着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


郑州杨红涛


古人云“善养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与其救疗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我平时无什么大碍,更别说进手术室了。不过,倒有一次洗牙的经历,有点尴尬。


洗牙,就是医生通过超声波探头,高频震荡除去附着在牙齿上的牙石和菌斑。别人都说洗牙不疼,可我那次洗牙差点疼得灵魂出窍。医生先让我含着漱口水一会儿,然后用钻抵着牙龈钻,平时刷牙都流血的,这下满嘴都是血。随着超声波“吱吱吱吱”声,感觉下巴都快震掉了,脑袋顿时发涨,眼泪不由得往外流。我双手狂舞,示意医生马上停止运行。医生停住手后,我流着泪吐出血水又漱了漱口,说我不要洗牙了,钱我也不要了,再洗我会死掉的。医生笑了,安慰我说只是暂时的酸疼,没事。于是,又钻,漱口,……大概一小时左右,终于,我在麻木中结束了洗牙。



洗牙过后一两天不适症状就消失了。第一次洗牙疼些,过后再洗就不怎么疼了。洗牙能有效的防御牙龈发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最好半年洗牙一回,定时洗牙是口腔保健的基本措施。(原创)


冰清玉洁hxl



先介绍一下一般手术房间里的标配人员:巡回护士(circulating nurse),器械护士(也叫洗手护士scrub nurse),主刀医生,麻醉医生,(麻醉护士),一助,(二/三/四助)

几种情况要分类讨论

大部分的择期手术,病人状况稳定,手术流程常规,这样一个适合治病救人的朗朗晴日,在一个空气清新(层流洁净),温度相宜,各种高精尖仪器齐备,又有BGM环绕的场合,(配上一个我),手术室里的气氛足以让外科医生们乐不思蜀欲罢不能。。。嗯,还是比较理解为啥他们到点了都不回家非赖在医院做手术(手动白眼

如果遇上年纪比较大的主任,基本上会聊聊时政历史,家国天下,明星八卦,家长里短。。。如果遇上思维比较不可描述的主任/一助/二助/麻醉,开腹关腹的时候那些肌松药上的够不够之类的对话就能以‘太紧了’‘好紧啊’‘今天好松哦’etc.各种句式不厌其烦地花式调戏麻醉医生。加上现在微创手术很普及,微创手术是以加长手术器械伸入无菌撬克孔中在腹腔内进行操作的,贴个图感受一下

图片来源于百度,大概这么个意思,相当一部分外科医生,不太能握着手柄远距离把器械精准的插进撬克孔里,或者拔出器械的时候把撬克一起带出来了,所以经常会在手术室听到毫无节操的对话,比如:“扶我进去”

“来扶一下”

“你要出来了?”

。。。以下省略八百字

一般午后会有一波黄段子小高峰,主要是为了提神(并不是,我就是想说

当然不是每台手术都这样,也不会是一台手术中全这样,分离到关键步骤的时候,就全体一起收声了。我最服气的是,大家不论段子怎么鬼扯,都能一秒正经。。。可能是前一句还是个荤段子,后半句主刀能接上个解剖注意事项给一助讲。。。足见这些插科打诨都完全不走心。。。

能够在手术台上愉快聊天的医生,手术必然是熟得不能更熟的手术,解剖也是闭着眼睛也知道的解剖。能够加入对话的器械护士,也都是有年资有默契,看着主刀的操作就能知道下一步的护士(我我我我我)。。。不然聊着天他伸手要血管钳结果你递个剪刀试试,分分钟砸过来~

一个手术间里,主刀(通常是主任)是绝对的权威,他的心情基本上决定了这个房间一天的基调。主刀要是哪天心情不好,开的不顺,那大家基本上也就不会聊啥。。。一房间都夹着尾巴做人。

重特大手术的时候,或者病人情况不是很好,麻醉医生表示,这个手术时间不能超过n小时,那大家都撸起袖子加油干。。。房间里蜜汁安静。只有仪器滴滴声和电刀滋滋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术中出血,不管是碰伤了大血管,或者是不可避免的手术损伤,外科医生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出血。手术室里气氛最紧张的时候,便是遇上出血和抢救。有时候大血管出血,分分钟两个2000ml的吸引瓶就满了。总得来说情况都是可控的,然后整个房间都紧张配合,有的外科医生平时温文尔雅,遇上出血就跟变了个人似的破口大骂。。。回头等情况稳定了,不记得自己骂过人也是有的。。。我就遇过医生抢救完了给我道歉,问我刚才骂你了吗。。。我表示没有啊,他还挺开心表示‘看来今天我素质还可以嘛’。。。┑( ̄Д  ̄)┍

可能你会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旁人真的无法理解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的肩负着别人生命的责任和压力。

最可怕的情况是突发抢救。。。那是手术房间门一开,叫一声。。。别的房间不在台上的人都会冲过来帮忙。。。这个发生的很少,我们护士长一直说,手术室的护士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种时候也最能见一个外科团队的实力。矫情的表示我每次遇上这种情况都会特别激动,有时候还要红一下眼眶。不管平时再苦加班再晚,医疗环境怎么艰难,护士怎么被人看不起,大家一起扑上去成功抢救病人生命的样子也是我不舍离开的原因之一。我相信至今很多医生都不愿离开这个职业,就是因为这种feel rewarding的时刻实在太沉重太珍贵,是任何别的职业都给不了的。。。对的我就是这么的emotional,一不小心就会感动


云上财经股市易点通


若干年前,作者额头上长有一个纤维瘤住进了医院的神经外科,一天上午科主任查房说:你先上手术室等着我一下给你做手术。便从一楼乘电梯去了10楼的手术室,推开门,护士说你居(云南人对师长的尊称)来了,您这么年轻,就成了专家!并热情地递上一件手术室医师穿的袿子并帮我穿好。我知道她弄误会了便说:我是病人。她说:我把您居当成了从昆明请来主刀的赵教授了!



阿鼎AD


有一次上一耳鼻喉的全麻手术,时间有点久远,具体什么手术忘了,我们的手术室是刚刚修建起来的,比较高大上,至少说比以前的简陋房好,以前的是坐式空调,挂钟,空间小,新手术室中央空调,空间大,全程监控,第一次进入挺兴奋的。

耳鼻喉科手术一般都不大,我作为助手还是挺认真的,手术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觉得胃里有点翻江倒海,头有点晕,但没有饥饿感,我当时还在认真手术,慢慢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我意识到自己有点不妙,手上还在操作,不敢有一点怠慢。但是有点不对劲,感觉自己要晕倒,我立即对主刀说 师父,我可能要晕倒。

立马师父叫巡回扶住我,巡回扶住我我当时立马安心,晕倒了,自己隐约感觉被人拖了出去,拖到手术走廊中,不一会儿醒了,醒来后休息了一会儿,手术基本也结束了。随后这件事传遍了医院,我觉得挺尴尬的,作为一名医生,晕倒在手术台上是很丢脸的事。


摄界PHOTO


那个我老婆娘家的事吧,我老婆她二舅妈,农村人,四面环山,天天上山下山,那个体型比较强壮,扛一两百斤的木材轻轻松松上下山,记得二舅妈怀二胎差不多要生了,可仍然像个没事的人一样,老神在在的打麻将,打到一半感觉要生了,我去,周边的人尤其是老公啊给急的,拉了俩车就送医院了,临走前二舅妈来了一句把所有人都雷住了“你们等我啊,我生了孩子咱再接着打”,到了医院,我老婆说生了要好好休息,别老想着打麻将,二舅妈说“多大点事啊,生孩子就跟放个屁一样,我家老大我不也是这样的啊,唉你啊在外边城市待久了,太娇气了,回来住两年天天上下山包你跟我一样”,我们默默的默默了默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