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么样才能正确把握摄影曝光量?我是从主观上判断对吗?

无敌马克兔


  在摄影学习的过程中,构图、色彩等摄影技法,都可以通过观摩优秀作品,仔细揣摩而学习到,而唯独准确曝光这个技法,很难从作品表面理解到。

  曝光的准确性是捕光捉影的摄影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需要初学者不但观摩优秀作品,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尝试。开始的曝光失误都是正常现象,只有在不断的失误中积累经验,才能慢慢领悟到。

  当然,那些倾囊而出的摄影家会详细讲解,他针对何种景物,怎样测光、怎样控制曝光,才让作品具有迷人的明暗影调变化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些讲解,这可是他们几十年的摄影经验的精华所在。

一、摄影创作中,没有正确只有准确的曝光

雪景 恒父 摄佳能 EOS 5D Mark II 相机镜头焦距300mm 光圈f/14 速度1/4s ISO100

  明亮的白雪,水面的强烈反光,都是影响相机自动曝光是否准确的因素。同时作者在追求画面灰度层次,在很小的范围内细微过渡和表现,都需要细心而缜密的思考。水面倒影中,中灰调子的树杈、灌木枝条,与亮调子的天空反光和白雪,尽管灰差不大,但足够细腻,休憩的水鸟的一点灰黑调子,在画面中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在摄影物理学上,曝光(Exposure)是指感光材料上接受光线而产生物理变化的过程。对于传统的胶片相机,感光材料指的是胶片,而对于数码单反相机来说,则是感光元件CMOS 的感光,并记录数据的过程。

  对于通常的拍摄者,不假思索地使用相机的自动曝光,每张照片都会得到一个对于相机来说“正确”的曝光。但这“正确”的曝光结果是否都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雪景 恒父 摄佳能 EOS 5D Mark II 相机镜头焦距400mm 光圈f/5.6 速度1/400s ISO100

  相比雪景第4 号,作者让这幅作品更多地沉浸在暗调之中,他心目中“准确”的曝光,是相机的自动所无法完成的,深暗调子中的树干与隐秘的空间,与覆盖了白雪的枝条形成了微妙的反差对比,明确而不突兀,平添了神秘幽深的感觉。

  对于创作型的摄影家来说,“没有正确、只有准确的曝光”。摄影创作中,曝光可不仅仅是一个完全自动控制的物理过程,同时还包括拍摄者的思考创意,并通过人为控制的过程。即参照照相机自动曝光结果,根据拍摄者的创意,主动控制某幅作品的曝光量。

二、自动曝光过程与反光率为18%的灰板

鉴于准确的曝光,是在相机自动曝光的基础上人为调整而来,因此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自动曝光的过程。自动曝光,是在相机得到的测光数据基础上,以反光率为18% 的灰板作为标准,比对并计算而得到的曝光控制量,即我们常说的快门速度与光圈组合。反光率为18% 的灰板是什么概念呢?为什么要定义它作为标准呢?

mcbernie作品

佳能 EOS 5D 相机 镜头焦距50mm 光圈f/5.6 速度1/125s ISO100

·景物反光率的概念

首先物体的反光率,是于景物表面的结构和材质不同,其反射光线的能力强弱比值,我们采取百分比来计算衡量不同景物的反光率。反光率的大小,造成它们看来有亮有暗,金属银的研磨表面反光率为92%,看起来极亮;而碳黑的反光率是2% 左右,它看起来就很暗,很黑。日常景物中,红砖墙的反光率为20%,呈现中灰亮度;新落下的白雪表面反光率为75% 左右,它看起来也很亮,很刺眼。怎样才能在一张照片中,让它们都有适当的表现呢?

mcbernie作品

佳能 EOS 5D 相机

镜头焦距60mm 光圈f/5.6 速度1/125s ISO100

使用灰板进行测光,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直接测量照射光线的强弱。比如这两幅作品分别使用了白色和中灰的背景,如使用机内测光,曝光效果必然不一致,需要进行相应的曝光补偿。但直接将灰板放置在模特附近,以其为测光物,就可以直接得到准确的曝光组合。仔细观察人物的肌肤亮度是完全一致的。

·反光率为18% 的中性灰板

于是标准组织就确定中级反光率为基准:在同等照度下,来中和极亮景物(100%)与极暗景物(2%)的表现。这个中和点的确定是按照近似倍数关系来确定的,关系如下:100% - 50% - 25% - 12.5% - 6.5%- 3.2% - 1.6% 。看! 12.5% 是最初的中级反光率,也成中级亮度。为了摄影实用方便的需要,KODAK 这个当年的摄影领域大鳄,生产了反光率为18% 的中性灰板,最终确定为自动曝光的比对标准。

三、原来如此的曝光值EV

曝光量一词来源于是英语Exposure Values,其缩写为EV,是反映在不同的亮度情况下,还原反光率为18% 的灰板标准的曝光的量度值。它是通过快门速度与光圈组合控制值。

即我们常说的,是在某一感光度ISO下,拍摄某亮度景物时,使其能正确感光的曝光组合,它是曝光时间(s)的对数和与光圈数值的对数和。为了简便计算,我们列出了上面的表格,帮助大家理解。

雨笠烟蓑作品

佳能 EOS 50D 相机

镜头焦距17mm 光圈f/11

速度1/500s ISO100

曝光值EV 的确定是一个科学而严谨的过程,运用相机来进行测光是最为准确的测光方法之一。通常我们感受的晴朗天气f/8 和1/125s 的EV13 组合,仅适用于低海拔的平原地区,而在高海拔地区的光线更为强烈,因此快门速度提高了2 级到1/500s。此时我们的晴天拍摄经验就不准确了。因此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依靠科技+经验的双重力量。

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 f/1、曝光时间为1s 时,曝光量EV 值为0;当光圈和曝光时间发生变化时,EV 值则相应变化,具体的曝光值计算,我们可以通过下表进行计算。

市井布衣作品

尼康 D80

镜头焦距80mm 光圈f/3.5 速度1/250s ISO100

在逆光拍摄人像时,如果不运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进行补光操作,就一定要考虑进行正向的曝光补偿1EV,即增加1 级的曝光量,这样才能保证逆光下人物脸部的正常曝光,表现出人物的眼神和神态。如果按照相机的自动曝光,就会造成“小黑脸”的失败状况,切记切记。

我们常见的晴朗天气下、顺光拍摄的光圈f/8、曝光时间为1/125 秒,EV 值为13 就是如此计算出来的。而自动曝光的结果,就是根据此表得出,它在相机取景框中所显示出的光圈与快门速度的曝光组合。

四、相同EV值下的不同曝光组合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曝光值EV 是不同的,也就有了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成。但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曝光值EV 相同,那也就固定了单一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成了吗?我们还是从上面的EV 值表看一下吧!

在EV 值为13 时,我们可以找到不同曝光组合:光圈× 快门速度

f/16×1/30s= f/11×1/60s=f/8×1/125s= f/5.6×1/250=f/4×1/500s=f/2.8×1/1000s=f/2× 1/2000s。

雨笠烟蓑作品

佳能 EOS 50D 相机

镜头焦距110mm 光圈f/11 速度1/20s ISO200

在拍摄风光作品时,通常要适用小孔径的光圈,从而追求景物最大的清晰范围,即大景深的效果。如此幅作品,相机确定的曝光组合通常为f/4 和1/160s,拍摄者则需要根据曝光倒易律,调整曝光组合至光圈f/11 和速度1/20s,这样才能保证民居和山峦都清晰呈现。

于是我们就得出了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曝光组合,而得到的照片亮度结果是相同。其实,这是德国化学家本生等在照度学研究中得出的倒易律定理,即曝光量是曝光时间(快门速度)与光源强度(光圈大小)的乘积。

liulu8330作品

尼康 D200 相机

镜头焦距200mm 光圈f/3.5 速度1/1250s ISO100

在拍摄飞鸟等运动景物的作品时,快门速度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通常要使用不低于1/1250s 的速度,从而凝固住其运动的姿态。如此幅作品,相机确定的曝光组合通常为f/5.6 和1/300s,拍摄者则需要根据曝光倒易律,调整曝光组合至光圈f/3.5 和速度1/1250s,这样才能捕捉到海鸥叼到食物的瞬间。

倒易律在摄影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创作者可以在相同的曝光量基础上,利用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拍摄出不同的效果。比如在晴天顺光拍摄EV 值为13 时,相机会自动将曝光组合设定为光圈f/11、快门速度 1/125s,而花卉拍摄者可以偏移曝光组合至f/2.8 和1/1000s 用以虚化背景;但风光摄影家会使用光圈f/22、快门速度1/30s,以增加画面景深,造成从近景到远景都清晰的效果。

掌握了曝光倒易律,会让你的摄影水平又迈进了一大步,从被相机自动功能控制,进步到主动控制相机。

五、主动出击控制曝光补偿

绕了这么一大圈,我们终于弄清楚了相机的自动曝光原理,也理解了我们以前拿着傻瓜相机,也能在日常拍摄出满意照片的缘由了——相机中蕴涵的科技原理可以让我们得到“正确”的曝光。

但在摄影创作过程中,当在我们拍摄一些特殊的景物时,相机的“正确”的自动曝光却失误了——当我们拍摄白茫茫的一片雪原时,出来的照片却是一片阴暗的灰色雪地;而当我们拍摄阴暗舞台上的一名微小的舞者时,舞台光亮一片,而舞者却极亮而模糊成闪光的天使,照片过曝了。相机坏了?

E888LP作品

佳能 EOS 5D Mark II 相机

镜头焦距200mm 光圈f/2 速度1/640s ISO500

T 台上小面积的亮光源,照亮了作为主角的女模特,其他场景都在阴暗之中。相机的自动曝光,为照应到暗部的体现,会增加曝光量,让暗部明亮起来。但这可不是作者的创意需要,因此需要主动出击,压暗暗部层次,凸显主体。作者很好地运用了明暗和虚实的对比,形成了作品具有纵深感的效果。

当然没有,相机没有坏,只是它被设定为把所有的景物都还原成18% 的灰,无论是明亮的白雪还是黑暗的舞台,它都会把它变成灰色,灰色舞台或灰煤。此时就需要我们主动出击,再次指挥相机:“现在拍摄的是白雪,要增加曝光量,进行正向的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在摄影创作中,遇到特殊的拍摄题材时,我们必须人为增加或减少曝光量的控制行为。这些特殊的题材,包括拍摄过亮或过暗的景物,逆光或光比很大的光线情况,或者为作品赋予低调或高调影像效果时。


在路上ZLS


请问怎么样才能正确把握摄影曝光量?我是从主观上判断对吗?


请问怎么样才能正确把握摄影曝光量,我是从主观上判断对吗,控制照片的曝光量从主观上判断肯定是不对的,至少也是不准确的。


那么,怎么样才能正确把握摄影曝光量呢?


一,正确的设置拍摄参数。

在摄影拍摄时对曝光量影响最大的是 光圈 快门 ISO感光度,要会正确的根据需要设置这三个参数,无论是哪个档位,要知道需要调整哪个参数,往什么方向调整。

以常用的光圈优先档位为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曝光量越强,反之越弱,如果光圈不变,则ISO越高曝光量越强。


二,配合使用曝光补偿。

在确定了拍摄参数以后,可以配合使用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微调曝光量,加档增加曝光量,减档减少曝光量。


三,学会观察曝光量指示标尺。

最后在按下快门时,在目镜中观察单反的曝光量指示标尺,在正中间曝光正确,偏右侧会过曝,偏左侧会欠曝,直观明了,所以不用主观去判断曝光量。



我是紫枫,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的关注!

关注紫枫,查看大量后期教程,获取各种插件 素材 资源!


紫枫摄影后期教学


一幅照片的优劣,对曝光的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能够准确控制曝光,是相机的基本功能,也是一名摄影者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那么,我们在摄影时,如何才能正确把握曝光量,确保照片的曝光准确呢?

一、使用相机的自动曝光控制功能

现代的相机已经具备了非常先进的智能自动曝光控制功能,可以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对曝光量进行控制,并且非常准确。我们在一般摄影时,不妨使用相机已有的自动功能,由相机来控制曝光。这些自动控制曝光功能主要有:

  • 全自动曝光控制功能

这种功能可以完全不需要人为的操控,曝光全部由相机自动控制,摄影者只需取景、构图、按快门就可以了。同时,使用这种功能模式时,相机也不能进行人为操控,几乎类似于所谓的“傻瓜”相机。

  • 程序曝光控制功能

这个功能模式与全自动模式有些相似,但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对曝光量进行人为的精确调整,是一种常用的摄影曝光控制模式。

  • 光圈优先功能


当我们需要采用大景深拍摄或小景深背景模糊时,可以选用这个功能模式。这个功能是在既需要利用光圈控制曝光、又需要以光圈控制景深时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就是先对光圈指数进行人工确定,然后相机会根据人工设定的光圈值再自动匹配一个快门速度,完成准确曝光。

  • 快门优先功能

当需要抓取瞬间或拍摄物体动感时,就可以使用这个功能来控制曝光。先设定好快门速度,光圈则由相机自动匹配。

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些智能自动曝光控制功能都能帮助我们实现准确曝光。

二、学会使用曝光补偿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对曝光进行人工调整。比如,当拍摄白色物体(如雪景)或黑色物体(如黑背景)时,相机的自动曝光功能常常会自作聪明,认为这些白色和黑色是光线过亮或过暗,就会自动降低或提高曝光量,将白色和黑色都拍成灰色。这就有些背道而驰了,我们希望拍出的雪景是白的、黑背景是黑的,这时就需要使用曝光补偿,人为地对曝光进行干涉,使曝光在自动控制的基础上,又能符合实际拍摄的需要。

使用曝光补偿并不难,数码相机上都设有曝光补偿按钮或拨盘,只要按动这个按钮或拨动曝光补偿拨盘,就可以对曝光进行人工调整。补偿的原则就是:“白加黑减”,即拍摄白色物体时,要增加曝光量,拍摄黑色物体时,就减少曝光量。

三、学会使用手动控制曝光

手动控制曝光量,往往能够更加准确的对曝光进行把握,使照片的影调更加符合摄影者的意愿。在单反相机上使用手动曝光比较复杂,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摄影技术和经验。但在微单相机上使用就方便多了,因为微单相机的电子取景器可以实时地察看曝光效果,曝光是否准确,在按下快门之前,就可以在取景器或显示屏上一目了然。当你使用微单相机时,可以适当使用手动曝光功能,通过取景器显示的效果,可以主观判断曝光量的准确与否。

四、学会看曝光表和直方图

在单反相机上还有其它的功能可以让我们了解曝光是否准确,以利对曝光的控制。拍摄之前,我们可通过察看取景器内的测光表,判断曝光是否准确。拍摄完成以后,可以察看直方图对图片的曝光是否准确进行研判。

总结

在今天已经高度电子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数码相机上,准确控制曝光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要想正确把握控制曝光量,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熟悉手中的相机,并能熟练操作。


摄影艺事


说说我的一些经验吧,相机曝光量不能完全靠主观上判断,只能根据现场环境做一些预判,因为有时候相机也不清楚你想要什么样的曝光。

所有的相机都有一个曝光卡尺,这个卡尺是衡量相机曝光是否准确的一个标准,正常拍摄情况下这个卡尺都是居中的,也就是说目前曝光是正常的,不欠曝也不过曝属于正常拍摄范围。

有些情况下例如下雪天在拍摄雪景的时候曝光是正常的,但拍摄完的雪景整体偏灰,仔细看曝光卡尺是正常的。这就是相机无法预判目前场景是不是需要增加曝光或减少曝光,才可以得到你认为优秀的图像。

为了让雪更白,摄影师需要向右加一点点曝光,让画面稍微有点过曝,这种判断就是我们主观的但也是需要一定经验的,加一点曝光拍摄完成后再看雪景会更白更纯洁。

人像摄影也是如此,有些时候为了让模特更白皮肤更好看适当的稍加一点点曝光也是合理的,但这些都是基于我们主观经验判断的,相机默认是居中的曝光。

其实大部分场景我们还是需要依靠相机自动曝光的,默认都是居中的保持平衡,针对不同的现场不同的拍摄需求适当加减曝光也是合理的,希望我的的回答可以给你一些帮助,谢谢。


小鱼大鱼看世界


如何合理地把握好摄影的曝光值,先要了解相机的测光模式,然后根据拍摄主题进行曝光增减才决定曝光值,这就是拍摄曝光量的主观判断了。

相机测光模式<strong>

<strong>多重:对分割成多个区域的画面的各个区域进行测光,以确定画面整体的最佳曝光。通常的拍摄当中,多数使用多重模式进行测光。多重测光模式一般适用于风景的拍摄。

中心:将重点放在画面中央部分的同时,对整体的亮度平均地进行测光。对画面中间部分进行测光,忽略边缘部分的光线,中心对焦的测光模式大部分曝光是非常准确的,除非是大片黑或大片白的极端场景。适用于以风景作背景的人像拍摄。

点:只在中央部分的点测圈内进行测光。适用于微距或大片白色或深色背景的主体拍摄。当在大片白色或大片深色的场景中,除了使用点测光外,还要按照“白加黑减”的方法进行拍摄。因为测光表看到的世界永远都是中灰色(18%中灰色),无论是白色的雪景和深色的场景,测光表都不会对这二种场景进行区分。



影调

使用相机的光圈优先或者是快门优先模式,都能拍摄出一张曝光正确的照片。


创造照片的独特视觉效果,就要想办法调节拍摄主体及画面的明暗程度,这种明暗度就是所谓的影调。

在注重“神似”而非“形似”美学思维方式的摄影中,“白加黑减”常用于表现影像的不同影调。

要表现影像的不同影调,就需要用到曝光补偿,曝光补偿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利用EV加减拍出喜爱的影调,拍摄出去层次丰富的图片。


36旅行


一个好的摄影师,对于光线的敏感度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光线运用能够让摄影的效果提升不止一个档次,曝光与测光也是摄影者的基本功之一,那么在学习摄影之前,先一起来了解一下入册测光吧。

一、摄影的的基本要素是,你照片要有合适的暴光亮。

在任何摄影过程中有三个因素决定了曝光量的多少:1、快门速度,2、光圈大小,3、胶片感光速度(ISO)

“快门速度”决定了快门打开时间的长短,从而决定了有多少光线可以照射到底片上。在相机上标有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每一个快门速度都是前一个速度的一半,说白了前面快门通过的光是后面快门的一倍,当然在数码相机上还有1/13、1/15、1/20、1/25、1/30、1/40、1/50、和1/60等。

同样的,从1/20到1/40和从1/13到1/25也是一档光圈大小,同样用挡位来表示,使用f挡的数值表示。标准的f挡序列为: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和f/32。可能还有其他的一些挡位。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一挡光圈相对于它前后的挡位,只能让一半或一倍的光线通过镜头。

胶片感光速度(ISO值)每一个ISO数值都表示一挡,每挡之间都是增倍或减半的关系。例如,从ISO50到ISO100相差一挡,到ISO200是第二挡,再到ISO400相差三挡。

二、正确的曝光参数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很重要的概念,一定记住。下面谈到的是一个重要摄影法则——晴天F16法则:

你在阳光明媚的正午(指太阳的出来后几小时到太阳落山前几小时,高空无云,薄雾,没有空气污染),对正面受光的物体(既顺光)近户正确的暴光量是:

快门速度为胶片感光ISO值(ISO=100=快门速度=1/100秒),光圈F值=16,你可以根据上面的曝光常数,换算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如:1/200 F=11,1/400 F=8. 1/800 F=5.6等。

但是上述规律是说的于明亮的、直射的太阳光线,而不适合凌晨或黎明的太阳光,也不适合薄雾或阴天的光线,光线高度高于你肩头.如你处的地球纬度不同暴光量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讲纬度上升15度暴光量应增加0.5到1级(太阳射入角度增加,物体表面照度减小)。

另外,海拔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光线衰减越少,暴光量应减少,一般来将海拔每上升3000米,曝光量应减少一挡。

三、太阳对地球表面照射的照度的变化是随时间、季节、气候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具体归纳起来是:

1、季节变化:由地球公转和自转引起太阳光在一年中垂直照射地球表面的位置不断的变化。夏至时间日光垂直照射北回归线;秋分和春分时间日光垂直照射赤道。冬至日光垂直照射南回归线。因此在北半球的我国,在无云的天气(正午),夏、春(秋)、冬,地面照度大致为4:2:1,所以在春、秋两季,使用相同的快门速度时,光圈应比夏季大一级,冬季时应比夏季大二级。才能获得相同的曝光量

2、时间变化:地球自转一周引起一天中太阳的高度不同。日光通过大气层的厚度不同,日光照射地面的角度同,产生了一天中日光色温和照度的变化。

在太阳刚出和刚落山时地面照度约为中的1/10,日出后一小时和日落前一小时。地面照度约为中午的1/4到1/5,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地面照度约为中午的1/2。因此,在使用相同快门速度,日出后(日落前)2小时,日出后(日落前)一小时,太阳刚出(太阳将落)的光圈应比中午的光圈开大1级——3级。

3、气候变化:一般可以将天气变化的程度分为四类:1、晴天朗日,2、薄云蔽日,3、阴云密布,4、重阴欲雨,上述天气在使用相同的快门时,光圈各相差一级。 最后,如果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摄影师,凭自己的主观判断也同样可以拍出优秀的作品来。


老马识途24779899


現在的相机不论高中低都设置了很多自动模式(除M档)对于普通环境光线都能拍出很好的照片,光线复杂或需要谋种效果光靠自动暴光无法完成这就需要调整暴光参数(十或一)与测光方式。




阳光136699081


摄影中不存在"正确的"暴光量,只有"合适的"暴光量。有时候要低调,拍美女有时候要高调。看你想表达什么。

仅仅从主观上判断真是很难,因为相机的lED屏幕有时候也会骗人。

我拍婚礼的时候婚庆老板总是要求要亮一点,再亮一点。其实我不喜欢。

为了保险,一个场景我总是多拍几张,最好不过暴,,回家根据需要在lR,PS中调整。


林山清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那么就需要在各种模式下练习,来增加实践经验。另外,目前单反的测光和智能化已经很高了,不同的拍摄模式下,相机已经会根据环境和光线下自动匹配出曝光数值。所以才造成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摄影门槛低的原因。如果你是一个高手或者是一个玩摄影多年的摄影人,那么自然你会根据拍摄场景和题材来选择用哪种模式和曝光组合了!


卧龙超歌


主观确定大概范围。M档的话,尽量低ISO,选择安全快门速度,选择合适的光圈,剩下的交给标尺提示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