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月薪12000喜歡旅遊,婆婆經常要我別旅遊了,把錢給小叔子還房貸,怎麼辦?

湘辣丸子


如果我是你,我會果斷的拒絕,小叔子又不是我的兒子,憑什麼讓我犧牲自己的愛好而成全小叔子呢?

我也是一名愛旅遊的人,在沒孩子之前,我只要有時間,就會出去玩。

我始終認為,人不能窩在家裡,就應該要出去走走,見識見識,要不然,整天窩在家,猶如坐井青蛙一般,啥都不知道,沒點見識。

我也是一名兒媳婦,在處理婆媳關係以及和婆家家族成員之間的事情時,一項是本著儘量去幫,只要是不觸及我的底限,我都好說話,但是,如果拿著我的善良當好欺負,那麼,就別怪我說話不客氣了。

我認為,你婆婆這個要求,完全就是無理的。她在第一次跟你說的時候,你就應該要拒絕。但是,可能你顧及面子,顧及婆婆是長輩,不能明目張膽的拒絕。那你可以委婉的拒絕啊,再或者是,你完全可以讓你老公去處理這事。你先和你老公溝通好,說出你內心真實的想法,然後問問他,他是如何想的。如果你老公是站在你這邊,那就一切好說了,讓他去解決吧。畢竟,那是他的媽媽,他的弟弟!


魚兒愛旅遊


我有個表妹是做物流生意的,由於做得早,很辛苦卻也很賺錢。賺了錢對人也大方,特別是對婆婆非常大方,總是有求必應。


一次,表妹想把破舊的老房拆了重做,當出租用。婆婆跑來跟她說小叔沒錢做,要不表妹先墊錢把小叔的房子也一併做好,等小叔有錢了一定還上,她打包票。表妹有點為難,這事讓姑媽知道了,姑媽堅決反對。可婆婆也毫不示弱,一副表妹不答應就決不罷休的架勢。看著日漸衰老的婆婆,表妹心軟了,就不顧自己媽媽的反對,自己出錢,把兩家的房子一併做好了。


那房子因為在學校附近,非常好租,兩家的房子很快就租出去了。如今都過去幾年了,可小叔家的房款分文未還。平日裡只要表妹稍稍提及這個話題,婆婆立馬說小叔才成家,經濟困難,雖然暫時沒錢還,但以後是一定會還上的。表妹雖然心裡不痛快,但看在婆婆份上,也只好如此。


一次,又到了收租金的時候了,表妹在外地出差,她事前就說她自己家的等她回來她自己收。可是婆婆趁她在外,讓小叔子一併收了房租,說等她回來再給她,可是她回來了婆婆對她特客氣,卻絲毫不提房租的事,小叔子也不說。後來到了不說實在不行了的時候,婆婆就說一家人不要分得那麼清,目前小叔子家困難,大家要齊心多幫幫他家,不要把他一家當外人才是,讓表妹很是無奈。


如今,表妹的婆婆已經昇天了,但表妹和小叔一家的糊塗賬仍繼續糊塗著,誰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親友們都說也許表妹做房子所付出的錢和她家這幾年的房租都打水漂了,不過能怪誰呢?如果表妹當初對婆婆的這一過分要求明智地拒絕,還鬧到現在不可收拾麼?

所以,現在又遇到類似的情況——這位朋友說她月薪12000元,喜歡旅遊,但婆婆經常要她別旅遊了,把錢給小叔子還房貸。對於這一過分的要求,我想如果朋友看了上述真實故事,會知道接下來自己該怎麼的。當然前提是拒絕要心平氣和,別惹惱了婆婆大人。



熊寶的情感


告訴妳婆婆,幫妳小叔子還房貸沒問題,以後小叔子得喊妳媽,把家裡所有親戚喊過來做見證,等小叔子跪下認妳做媽以後,別說房貸,以後小叔子討媳婦妳都包彩禮錢。我一個朋友就是這樣治她婆婆的,我朋友結婚後,她老公不硬氣,她兩口子家經常被婆婆和小叔子欺負。房子是朋友爸媽出了首付,兩口子還貸款。婆婆和小叔看了眼紅,也逼著朋友兩口子給小叔子付首付買房,為了逼朋友買房,婆婆天天來家裡鬧,最後死皮賴臉住下了,不買房不肯走。朋友氣不過,把雙方家裡所有親戚朋友喊家裡來,告訴婆婆和小叔,只要小叔今天當著所有親戚面跪下認她當媽,朋友她砸鍋賣鐵也給小叔付首付買房,當場就把她婆婆氣暈送醫院了。


山東大學留學生奧黑馬


這婆婆,要求嫂子為小叔子還房貸,也是沒誰了。怪不得有人說許多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都是偏心父母造成的,她也不想一想,如果嫂子為小叔子省錢還房貸,外人會怎麼想!

其實你自己掙的錢,想怎麼花怎麼花,如果你真願意為小叔子還房貸,也可以的。如果你不願意,就可以直接告訴你婆婆,你沒有那一個義務。態度最好能夠強硬點兒,堅定點兒。千萬不要猶豫了,不然,你婆婆會認為這事情有希望,能夠綁架住你,還會繼續向你遊說,就希望著你能一時糊塗,答應了她。

如果實在被婆婆逼不過,你的老公也願意,就要提出要求,要求在你小叔子的房產證後面加上你的名字,最好能到公證處公證一下以後的房產劃分。不然的話,有的是憋屈。因為,如果你無條件答應了為你小叔子還房貸,以後還有許多 不公平的事情也會逼著你答應。

不過我覺得你以後最好低調些,不要大張旗鼓地去旅遊,可以尋找其他的藉口,比如出差,探親訪友等,少刺激你婆婆一點兒,麻煩也會少一點兒。


萍風竹雨123


月薪12000喜歡旅遊,其實挺羨慕你的生活的。我農民一個沒有工資,我也喜歡旅遊,也經常跟老公出去。有時候我經常跟婆婆說,讓她趁著年輕出去轉轉,可她說怕花錢不出去,其實我明白也是間接的跟我說少出去玩玩,省點錢留著兒子結婚用。

老人們不出去旅遊,不願意讓孩子們頻繁的出去旅遊,大部分是怕花錢,誰都願意沒事的時候出去走走逛逛。他們那一代人大部分都是過過苦日子來的,跟我們的想法大都不一樣。我們想的是能過且過,有錢就花不用攢太多。他們餓怕了,就覺得有錢就得省著花,一分錢也得發揮出它的光芒來。

至於你婆婆不讓你出去旅遊竟然是為了讓你給小叔子還房貸,這就有點太過了。小叔子的房貸讓嫂子還,那小叔子掙的錢用來幹啥,只是自己享受嗎。婆婆不應該因為兒媳婦的工資高,而去刻意的去剝削兒媳婦。如果是我我是絕對不會給小叔子去還房貸的,自己掙的錢憑什麼去給他們還房貸。再說了以後小叔子娶了媳婦的話,這個嫂子算哪根蔥。他既不會去孝敬你,更不會給你養老的。如果是公公婆婆需要錢,這錢我出。小叔子需要錢,對不起沒有,請原諒我的不通情達理。


古韻晨曦


我就奇怪了,頭條的兒媳婦怎麼都那麼軟弱無能啊?要麼是婆婆月子裡給吃冷飯,要麼就是婆婆惦記自己孃家房產,要麼是老公把家裡的錢給小姑子買了房子。

上午看到一個作者寫的婆婆騎在她身上打,公公和老公站在邊上看,她問老公為啥不管管他媽,老公居然說是他媽打的又不是他打的,最後她回家叫來父親和哥哥又把婆婆打了一頓,然後一家子竟然又和和美美的過下去了。

我不知道你提這個問題是否具有真實性,也不知道婆婆為啥要你替小叔子還房貸,我只是想告訴你,如果這是真的,那你就和你婆婆說: 看你臉夠大,哪裡涼快哪裡待著去!


歲月不折舊


直接說這是我掙的錢,怎麼花是我自己的事,不可能把錢給他還房貸。有些婆婆就是喜歡自以為是,誰都要聽她的。前幾日我婆婆問我要生活費,我說你兒子沒給嗎?她說沒有,以為是我給,我說我不會給生活費。你兒子工資比我高,我就這麼點工資自己都不夠用。她說你給不是一樣嗎?我說我們工資各管各的,他錢又沒存我這裡,反正我就是不給。我婆婆還說其實你的工資可以拿出來交生活費,我兒子的錢可以存起來。我聽到直接說不可能,現在這社會誰能保證男人不變心。自己存點錢,比較有安全感,即使他變心了,我們最起碼還有錢能離開他家,別到時候身無分文又無家可歸,那就慘了。


用戶3375312436172


你就直接對婆子到,我沒這個義務,我自己的錢我自己花,你如果在多事,你問我老公怎麼說,如果都想我幫小叔子,那不是我兒子,你老婆子三觀不正,你自己的兒子你去還貸,大不了我跟你兒子離婚 你找鬼去給你小兒子還房貸。


用戶6805907604858


為什麼要給小叔子,這個婆婆拎不清,家庭矛盾會越來越多。

記得之前有個故事,說女孩希望男方家給一套房子給自己的弟弟結婚。

這是一個道理,兄弟姐妹之間適當幫助是對的,但不是說,剝奪別人的錢財來幫助自己的親人。

甚至認為別人有錢就是錯,必須拿出來幫助自己,這種人之所以窮,就是思維窮,理所當然。

小叔子窮,買不起房,結不起婚,那是他父母的事,那是他自己的事,願意給一點錢作為創業資金,那是兄弟情分。

我堂哥的朋友,白手起家,現在開了四五家店面,生意做的不錯。

後來讓他的親弟弟過來幫忙,心想弟弟沒結婚,可以趁機賺點錢。結果他弟弟幹一天,睡一天,不好好打理店面。

看看,這樣的人,你縱使給一千萬,也會霍霍乾淨,敗家,沒辦法。

為什麼很多父母認為結婚要門當戶對,就怕找到這樣的人家,你有錢就得給她花。

這事,你老公很關鍵,如果他也這麼認為,可以離婚了,否則他會埋怨你。

如果他認為不該這樣,就離得遠遠的,適當給予幫助,但不能無底線。


泡泡天下事


觀點:這也是一種道德綁架下,產生的家庭糾紛與矛盾。

首先,你月薪多少,怎麼支配這部分收入,是個人問題,別人無權干涉,即使考慮家庭和諧問題,也應該是在與丈夫商量的前提下,不影響自己的生活生存,不打擊自己改善生活積極性的原則下,以自然人借款的形式,給予小叔子支持。婆婆的操作屬於混淆社會責任,破壞個人經濟獨立。不可取!

再者,現代社會不存在分家還是閤家共營的區別,夫妻義務裡,沒有旅行對小叔子的救援內容,即使婆婆要求,也是在婆婆沒有經濟能力,需要子女贍養的社會義務。婆婆的要求顯然屬於轉嫁她應該旅行的對子女的照顧義務,雖然法律規定,子女成年後,父母的義務沒有買房子還房貸的責任,但明顯小叔子的人生大事應該是婆婆的責任。責任不明,即使當好人,忍氣吞聲,以後的責任不明引起的矛盾會源源不斷。

然後,從個人發展角度來說,小叔子未必就還不上房貸,即使還不上,也應該是小叔子主動向哥嫂借貸以及尋求幫忙。將來房子的法律主體是小叔子,法律責任主體也是他,替別人操心是長輩的關懷,但這種關懷時間久了,會不會養懶漢、吃大鍋飯,這種悲劇還少嗎?

最後,婆婆的行為是大家長作風,佔據道德高地,容易引起丈夫和你的矛盾,應該足夠重視,錢應該給還要給,但必須明確責任,是借貸還是援助,借貸需要借條,是夫妻雙方共同出資還是你單方面出資,需要明確。援助也需要相關申明和婆婆、丈夫、你、小叔子共同認可。

一句話,責任不明的經濟來往有重大隱患,中國式家庭之間的親情道德很難明確界定,只要出現一方過分堅持原則,或者一方違約耍賴,將會拖垮一個甚至幾個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