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男孩十一歲,在家拿偷拿錢花,還說謊話。該怎麼教育?

陽城好太太


如果以前沒有按照定額定時給過孩子零花錢,我覺得有必要嘗試這樣做,看看結果如何。小孩子看到別人買東西會羨慕想要是正常的,但是平時要給孩子說錢是辛苦賺來的不能亂買東西,隨便花錢是不可能的。我的孩子也曾經這樣並且比你的孩子還要過分,他曾經把家裡的東西拿出去賣了換錢。當我們知道以後,馬上找他談了一次,告訴他需要買什麼可以告訴爸爸媽媽,如果確實需要我們會給錢買一定要說。當時我制訂了一個小制度:每週給一次零花錢一次給10元,如果每天都要給的話也可以每天給1元,讓孩子自己選擇。如果幫媽媽做家務還會有些小補貼一次幾毛錢不等,結果他選擇了每天都要1元,但是經常會選擇每週一次性給10元。孩子慢慢變得會珍惜錢,也更懂事了![祈禱][祈禱][祈禱]


常小魚


偷拿錢,說謊自然是不對的。但是還是需要和孩子聊一聊,有的問題先要弄清楚:什麼時間偷的,持續了多久,偷的錢幹了什麼,為什麼會說謊,他心裡怕什麼。平時你們會給孩子錢花嗎,給多少,孩子夠用嗎,孩子一般買什麼。

還是說說我的經驗吧,我的女兒曾經也偷錢,她首先知道我們的錢在哪裡放著。每天早上送她上學,她一般情況下會起得比較晚,但是有幾天,很奇怪,她起床非常早,不是早一點,基本上會早一個小時,後來才發現她偷了錢。但是我們並沒有直接把這個事兒說開,只是有意無意地告訴她說謊和偷錢的危害,以及可能的後果,我們會怎麼處理這個事。給了她兩次機會,第一次,我警告了,叫她下不為例,第二次,又警告了一次,,直到第三次,才發現她絲毫沒有悔改的意思,並偷偷跟著她到她花錢的地方,才發現女孩子喜歡吃零食,平時我們給她買,但她總想有點兒自由度,想吃點自己喜歡吃的。到家後,我們先批評了一次,接著給了她三種處罰的意見,讓她任選一種,她自己選擇的是打屁股一次,打得比較重,哭得唏裡嘩啦。通過這個事,也感覺到孩子大了,確實需要點兒零花錢,直接和她談了一談,根據她平時的需要,決定每天給她一定數額的零花錢,從此再沒有偷過錢。通過這個經歷,我有幾個收穫,希望可以幫得到你:

1、通過處理這一件事,要能達到他信任你的目的。讓孩子改掉說謊的問題至關重要,如果他不信任你,不願意給你說,以後他還會瞞你更多事,孩子的思想會一直處於失控的狀態,所以即使處罰也以不傷害相互信任為基礎,讓他覺得不管怎麼樣,他誠實承認錯誤,並勇於承擔後果就可以了。

2、通過處理這一件事,要能達到讓他勇於承擔的目的。犯錯誤自然要承擔,不管他有多少理由,偷錢和說謊自然是不對,所以要讓他承擔這一不良行為的後果,只是口頭批評我覺得遠遠不夠,“打蛇要打七寸”,要讓他有所忌憚,要找容易讓孩子有所敬畏的地方。

3、通過處理這一件事,要能達到讓他不需要說謊也能達到實現自己目標的目的。看他錢花在哪個地方,告訴他錢可以怎麼花,哪些可以買,哪些不可以買,直接給他錢,讓他養成節儉的目的,要比一味地堵更有效果。我那個孩子就是她想吃的東西,給她的錢她總買不起,後來瞭解了以後,提升了一定零花錢的額度。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提供幫助。


星火之炬


我小時候就偷摸家裡的錢,家裡人就說服為主,導致我以為家裡錢多沒關係,後來不拿錢了,有女友後有次和女友逛超市把兩隻筆放進口袋,我女友問你就值這兩支筆的錢?我看錯你了?我後來就不偷拿東西了,小孩拿錢一般是拿家裡的錢,因為他小的時候覺得你的錢很多不在乎,也數不清楚,第一首先要樹立價值觀,該是你的就是你的別人的不能碰。二是要保證他有錢用,但不是亂花,什麼應該買什麼不應該買,第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要灌輸給他,還要告訴他你拿錢了我們知道了,問題很嚴重,他要認真對待,第四千萬不能打,會適得其反,要保證他每天有錢用,不至於去拿同學的錢,我女兒現在每天20元零花錢,要用更多的錢要告訴我們,我們會看這個值不值得需不需要,個人觀點



江都小軍燒烤


對於孩子說謊,父母不宜反應急躁,應先查明原因,瞭解這些謊言背後的動機。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讓孩子明白,他根本沒有說謊的必要。

說謊其實是每一個小孩子都曾經犯過的毛病。父母發現孩子說謊,第一個反應是憤怒,繼而就對孩子窮追猛打,企圖問明真相。結果只有兩個:一是孩子說出真相,但是父母並沒有因此而寬恕他,反而招來一次懲罰;二是孩子被逼得急了,又說了另一個謊話。謊話一次一次地說下去,說謊就變成習慣。如此一來,父母的做法適得其反,不但不能制止孩子說謊,反而促成了他說更多的謊話。

所以當父母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不要生氣,先要保持冷靜,也不能假裝不知;用緩和的、堅定的語氣向他說明:爸爸、媽媽向來很疼愛你,不過不喜歡說謊的孩子,如果你能不說謊,把真相說出來,爸爸、媽媽會更愛你。通常,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又知道父母沒有因此而不再愛他,會樂於把真相說出來。千萬不要強迫孩子認錯,或嚴厲責備和懲罰。若他以後再犯便以同樣方法處理,然後施予適當懲罰,如打手掌。經過一兩次,他會把這些教訓牢記在心裡。

其次,要鼓勵孩子承認錯誤。瞭解他犯錯誤的動機,教育孩子對所作所為負責。當孩子向你誠實地承認錯誤時,應該給予讚許,以增強他的責任心,讓孩子體會到“誠實”的可貴。但對所犯的過失也要有適當的處理,給予應有的教訓和懲罰,以免孩子以為只要“認錯”就沒事。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敬請關注,謝謝!


文亮


我家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也發生過同樣的事,現在和你分享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和孩子爸爸工作都很忙,孩子放學都是自己回家,自己在家寫作業。有一天我發現放在床頭的瓶子裡的大半瓶硬幣少了很多。確認孩爸沒拿後,"家賊”就是兒子,"嚴刑逼供”結束後一無所獲。晚上兒子睡覺後我偷偷潛入他的臥室,輕手輕腳將他的書包拿了出來,打開鉛筆盒,裡面有形狀各異,各種香味,各種顏色的橡皮,顯然兒子撒了謊。我問老公要不要"嚴刑烤打”讓兒子招供,老公說孩子拿了錢又沒有做壞事,等觀察一段時間再說吧。

一次偶然的閒聊知道同事的孩子也發生過同樣的事,他們夫妻倆一怒之下將孩子一頓暴揍,孩子從此沒偷過錢,但從此心理有了陰影:看見錢就哆嗦。這件事讓她後悔不已。回家和孩爸溝通之後,準備週五晚上和兒子談談。誰知週四這小子就固伎重演,這次更狠從我錢包裡拿了二十元。晚上我坐在沙發上心裡的氣幾乎要爆炸出來,這小子膽子太大,不給點厲害看來不行,但理智告訴自己要冷靜。兒子睡著後我從他的臥室裡拎出他的書包,鉛筆盒裡沒有錢,最後在語文書裡找到了紙條包得整整齊齊的二十元,冷靜再冷靜,想了很久我給兒子寫了一封短信:"今天我很粗心,丟了二十元錢,心裡很難過,二十元的作用很大,可以給兒子訂一個月的牛奶,可以買一口袋大米,這是我們家一個星期的生活費,希望好心的人撿到後能還給我。”第二天中午沒有動靜,到晚上我的錢包裡多了一張帶著清晰摺痕的二十元。週五晚上我們和兒子聊了好久,告訴他如果你需要錢可以和爸爸媽媽商量,合理的要求我們一定會滿足的,從那以後兒子再也沒有私自拿過錢。

沒有孩子是天生的壞孩子,正確的引導才不會讓孩子誤入歧途。


花開花落皆人生


題主的問題可以分為兩部分。

第一:偷錢,

第二:說謊

第一:偷錢這個行為當然是不正確的,在孩子這個階段,從法律角度上說錢是家裡成員共同的,孩子拿家裡的錢不是違法的。孩子偷錢這個行為,肯定是在某一點上家長沒有滿足孩子,比如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東西,家裡不給買,而且也不給孩子零花錢。這個時候孩子肯定會自己想辦法拿錢去買。

針對這種情況,適當的給孩子零花錢,這不但是避免孩子“偷錢”,而且也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財商(很多孩子到了大學因為沒有對錢有過絕對的控制,財商不高,就出現了借高利貸或者校園貸這種情況。),還有孩子如果有特別想要買的東西,這個時候家長要正確的去引導,不能直接否定。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讓孩子買給孩子,比如孩子某件事做的特別好,為了慶祝當做禮物送給孩子。


第二:孩子說謊,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做錯事說實話了,久面臨著捱揍、批評,所以才會說謊,孩子沒有成年人思考的那麼深。會考慮前因後果之類的,孩子是能逃一秒是一秒,至於下一秒發生什麼,到時再說。

想讓孩子不說謊,那就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只針對事,不針對孩子的人,可以嚴厲的去處理事情,但是不能否定孩子這個人。把事處理完了以後,還要確認孩子還是個好孩子,不是因為這件事以後孩子就是壞孩子了,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時試著理解孩子為什麼這麼做,嚴格上說孩子在14歲前對一些事情的對錯是非還是沒有那麼明確的認識的。


智慧父母教育孩子


這說明孩子到了需要錢的年齡了。他沒有途徑獲取,只能採取偷竊的辦法。建議你建立一個他能靠自己獲取金錢的途徑,例如做家務,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等等。。不能設立難度太大的目標,不然完成不了還是會繼續偷竊,而且還挫敗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比如承包洗碗,每個月多少錢,以工資的形式發放。。當孩子可以光明正大靠自己的付出來掙錢的時候,他會有成就感和滿足感,不會再偷竊。。


伊伊AU


十一歲的孩子,說小不小,說大不大,這樣的年齡還只是小學五六年級的孩子,在心理上屬於準青春期或叫青春前期,他們的人生觀還處於萌芽狀態。

孩子這一階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像題主說的在家偷錢花還說謊,問題是非常嚴重的,俗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出現這樣的情況應該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絕不可掉以輕心。



首先家長不能有急躁情緒,對孩子不能打罵,因為打罵往往會把問題激化,反而不利於事情的解決,應弄清事情的起因。

然後根據問題的起因制定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要分步進行,不要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思想。



父母也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看自己對孩子是否關心不夠,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是否有過粗暴拒絕,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礎上,家長還要引導子女向身邊的好孩子學習,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逐步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李康滿183397530


十一歲的小孩,拿自己爸爸媽媽的錢,一般心裡還沒有“偷”的概念,這個年齡的小孩通常會認為私自拿別人家的東西叫“偷”,拿自己家的東西就可能叫“偷拿”了,所以不要把這個事情看的多麼糟,也不要把孩子的品質想的多麼壞。要正面的和他溝通,弄清他偷拿的錢幹了什麼,然後分析出他所花掉的錢該不該,值不值。如果他拿的錢買了正常的用品,如較好的繪本或讀物,你就告訴他,買這樣的東西需要花錢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問爸爸媽媽要的,父母也會支持你的。如果孩子買了不該買的東西或浪費掉了,你要給他說明錢花的不值,不該花這錢的原因,並告訴孩子,這也是家長之所以不給孩子過多的零用錢的原因,就是怕孩子不加辨別的胡亂花錢。這樣,你就能告訴孩子,無論你想買什麼東西,都要告訴父母,父母也幫你參考下值不值得買,對你有用的,父母一定盡力給買,但以後不能再私自拿錢了,小孩私自拿錢是不懂事的表現。所以,通過這件事要和孩子多溝通,瞭解孩子拿錢時的真正想法,幫助其尋找正確的拿錢方式,不要一味的責怪孩子,更不要把這件事鬧的沸沸揚揚,讓孩子能感到自己做法上的錯誤,也能讓孩子感到父母對他的理解、包容和尊重。

另外,作為家長也要通過這件事多反思一下,和孩子的交流溝通是否過少,給孩子的關注是否不夠,孩子的零用錢是否適當等。通過反省總結,陪孩子一起成長,才是不能缺少的財富。


我用相聲說教育


王華老師來答疑,以實例談教育。

這裡我想先問家長一個問題,您首先想要解決的是孩子撒謊的問題,還是偷錢的問題?相信很多家長會回答是撒謊問題,因為偷錢是撒謊延伸出來的新問題,另一種表現。尤其是家長認為撒謊是品質問題,必須要管。

下面王華老師來回答,如何解決孩子撒謊的問題。

1.孩子都知道撒謊不對,能夠讓孩子存在僥倖心理去冒險撒謊的事情,是我們家長沒能滿足他的需要。我們找到這個點,才能解決孩子撒謊的事情。

比如有孩子沒有寫作業卻說寫了,是為了逃避家長的責罰,但是他真正的原因是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卻沒有得到家長的幫助,甚至被嘲笑指責。比如:怎麼人家的孩子都能聽懂你就聽不懂?別人一樣老師教,就你考這麼點分?你還有臉說自己學習了?像這種話足以讓孩子有困難不說,只是撒謊逃避。

2.偷錢是不對的,他到底需要用錢做什麼?孩子偷錢有兩個可能,一個是需要買東西,一個只是用偷錢的行為達到別的目的,比如引起家長注意,比如報復家長。我們要區別分析,找到孩子的真正目的。

比如有了二胎家庭,大孩子偷錢可能是為了爭寵,讓家長不得不關注自己。比如孩子在其他事情上受了委屈,家長沒能保護或者體諒孩子,孩子以偷錢來報復。

3.規矩要立,公平合理。打罵不是解決的辦法,反而容易引發新問題,用規矩教育孩子,更能體現公平公正。

和孩子一起建立零花錢規定,定額定項定約,孩子需要買東西可以正大光明的去買,就不需要偷拿家裡的錢了。

4.關於偷的定義:不問自取視為偷。任何時候,家裡還是外面,我們需要用錢用物的時候,一定要提前溝通,徵得物主同意再用。讓孩子學會並且習慣語言溝通,很多問題都可以避免。

因此,發現孩子撒謊或者偷錢,先了解孩子這樣做的目的,有什麼困難或者需求,和孩子站在一起解決問題,孩子就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王華老師以實例講教育,關注我,共同成為睿智爸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