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一幅傳世名作的曲折流浪史

《富春山居圖》:一幅傳世名作的曲折流浪史

傳奇的人生,傳奇的作品。黃公望八十高齡才畫出的《富春山居圖》,其流浪之途,與創作者的一生一樣跌宕起伏。

《富春山居圖》,是中國繪畫史上舉足輕重的傳世名作。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作於黃氏79歲歸隱浙江富春後,歷時三年所作,是其晚年畫風極為成熟的時期,因此可以稱得上是黃公望的鼎力之作,被稱為“第一神品”。他在題跋中這樣寫道:

“至正七年,僕歸富春山居,無用師偕往。暇日於南樓,援筆寫成此卷。興之所至,不覺亶亶。佈置如許,遂旋填答,閱三四載未得完備,蓋因留在山中而云遊在外故爾。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當為著筆。無用過慮有巧取豪奪者,俾先設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難也”。

據此可看出其創作此畫的因緣。明代鄒之麟(1601-1651年)在卷後的題跋中,將該圖與王羲之的《蘭亭序》相提井論,可見其在美術史上的地位。該圖描繪的是浙江富春江兩岸大嶺一帶的秋天景緻,筆法上取董源、巨然,使用了常用的披麻皴描寫南方山水鬱鬱蔥蔥、草木華滋的景象。此圖曾經被明代沈周、文彭、周天球,董其昌、鄒之麟等人鑑藏題記,曾著錄於《石渠寶笈三編》。


黃公望所寫山水畫,多從寫生中來。據說他每次出門之時,必帶上筆、紙,凡是遇到心儀之佳景,必手自筆錄,以作為創作的素材。他寫生最多的地方,一是其家鄉虞山尚湖之景,一是富春山釣臺之勝。論者謂其“所畫千丘萬壑,重巒疊嶂,愈出面愈無窮”,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在黃公望的山水畫中得到生動體現。筆者曾於20世紀90年代赴浙江富陽,在富春江附近小住了一段時間。經仔細研究比照,發現黃公望當年所寫的景緻大致猶在。據此可看出,《富春山居圖》實際上也是黃公望的寫生之作,反映出深厚的寫生技巧。《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寫生與寫意的結合,代表其山水畫的最高成就。因此,長期以來,該圖受到鑑藏家、美術史學家的廣泛推崇,便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關於此圖的流傳與鑑藏,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多離奇故事,使其在藝術價值之外,更平添了一種傳奇色彩。

畫卷在數百年流傳中飽經滄桑,至明成化年間,由沈周收藏。沈周自從得到這件寶貝,就愛不釋手,把它掛在牆上,反覆欣賞、臨摹,看出畫上沒有名人題跋,便請朋友題跋,一朋友兒子見畫得這麼好就產生歹念把畫偷偷賣掉,還愣說畫是被人偷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沈周在畫攤上見到了《富春山居圖》,興奮異常,連忙跑回家籌錢買畫。當他籌集到錢,返回畫攤時,畫已經被人買走了。沈周捶胸頓足,放聲大哭,可是後悔已經晚矣。千辛萬苦弄到手的《富春山居圖》,如今只剩下留在頭腦中的記憶了。沈周愣是憑藉著記憶,背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圖》一卷以慰情思。


《富春山居圖》:一幅傳世名作的曲折流浪史

《剩山圖卷》縱32釐米,橫51.5釐米

多年以後,《富春山居圖》成為明代書畫家董其昌的收藏,但董晚年時又將其賣給了吳洪裕的爺爺吳正志。清順治年間,吳洪裕繼承了《富春山居圖》,而吳洪裕晚年病危之時,想效仿唐太宗把畫帶到來生去,就在畫即將付之一炬的危急時刻,吳洪裕的侄子吳靜庵將投入火中的畫救了出來,並以偷樑換柱的方法用另外一幅畫換成了《富春山居圖》。

但救下畫作已被燒出連珠洞,斷為一大一小兩段,至此稀世畫作《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1652年,吳家子弟吳寄谷得到此圖後,將小段燒焦部分揭下,重新細心裝裱後,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而且幾乎看不出經剪裁過的痕跡。從此,大段部分被稱為《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小段的部分人們稱之為《剩山圖》。

1745年,一幅《富春山居圖》被徵入宮,乾隆皇帝見到後愛不釋手,把它珍藏在身邊,不時取出來欣賞,並且在6米長卷的留白處賦詩題詞,加蓋玉璽。


《富春山居圖》:一幅傳世名作的曲折流浪史

第二年,乾隆十一年的冬天,《富春山居》無用師捲來到了弘曆面前。他一邊堅定地宣佈無用師卷是贗品,一邊又以不菲的價格將這幅所謂的贗品買下。理由是,這幅畫雖不是真跡,但畫得還不錯。

為此他還特意請大臣來,在兩卷《富春山居圖》上題跋留念。來觀畫的大臣無一例外地歌頌了皇帝熱愛藝術、不拘泥真偽的廣闊胸懷,可誰也不敢點破:這幅畫它本來就是真跡。

此圖在清代初年為吳正志所收藏,後來傳給他的兒子吳洪浴。吳洪浴對此畫珍如拱壁,臨死前曾囑咐家人將其殉之於火,所幸被其侄子吳真(貞)度從火中搶出。遺憾的是,此時此畫已被燒成兩段。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分別是收藏於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兩部分。此圖的主要部分縱33釐米,橫636.9釐米,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因系黃公望在元至正七年(1347年)過富春江時為無用禪師所作,故被稱為“無用師卷";剩下的一段縱31.8釐米、橫51.4釐米,被後人稱之為《剩山圖》,流落民間,後來經吳湖帆所鑑藏,現歸浙江省博物館所藏。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著名美術史論家梁江先生在其新著《中國美術鑑藏史稿》中提到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曾經被黃賓虹鑑定為真跡,在1949年運到 臺灣。這件作品就是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無用師卷”。


《富春山居圖》:一幅傳世名作的曲折流浪史

《無用師卷》縱33釐米,橫637釐米

兩件《富春山居圖》的鑑藏、流傳是中國美術史上一件饒有趣味的事,也是一件讓很多人深感遺憾的大事。尤為特別的是,兩件《富春山居圖》分離兩百餘年,現在分別藏在海峽兩岸的博物館,演繹著一段悲歡離合的故事。很顯然,兩件作品的鑑藏與合壁展示,其政治和文化涵義已經遠遠超越其作品本身。它作為一種政治符號,在美術史上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同時,還充當著文化使者,成為維繫兩岸民眾心結的紐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