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以前非常内向,于是总有人问我,怎么改变内向的性格?

我一般都会告诉她们,内向并不是完全不好,我现在也没有改变内向的性格,只不过我能够在性格内向的同时,拥有跟别人社交的能力而已。

其实我知道,她们真正想问的,不是怎么改变性格,而是希望像我一样,能够拥有社交能力,至少不那么害怕社交。

害怕社交,用一个时下的流行词,叫“社恐”。

社恐的初级阶段,是不喜欢人多的场合,不喜欢聚餐,party这样的社交场所。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接下来,会“进化”成只要身边有人,就浑身不自在,为了不跟人同乘一部电梯,宁愿自己从14楼走下来……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再到哪怕没有面对面,接个电话都难受。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以及最夸张的,连打游戏都不喜欢组队打……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社恐”有没有错?

可能在当下这个崇尚自由的社会,只要你没妨碍别人,都不能说你错。

甚至有的人可以说,我就是不喜欢跟别人玩,这是我的个性,是我“做自己”。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好像还挺自豪的。

但是“社恐”好不好?显然,它不好。

要不然,也不会隔三岔五就有人抱怨,交不到朋友,认识不了合适的异性,人生太孤独了……对不对?

而且客观来说,人是群居动物,没有办法脱离群体和社会存在,不擅长,不喜欢跟人打交道,确实会带来很多的不方便,不仅交友和恋爱会受影响,发展得极端了,都会阻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所以,内向,社恐,不善交际,可能没错,但是真的不应该被标榜,被宣扬。

这就像是,女生寄情事业,不想结婚,没有错,应该被尊重,但是如果我们宣扬,独立女性都不需要男人,女权就是让男人滚开,这就错了。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社恐该怎么改?

这应该是你们最关心的部分,你们想要看到具体的技巧,参与社交场合怎么打扮,怎么跟人说话,甚至有哪些社交礼仪,或者实用的眼神动作之类的。

这些都是“术”的层面,你打开各大网站都能搜到。

我更想站在一个前社恐者的角度,讲一件更宏观的事情——

如果你现在面对的社交场合让你实在很难受,让你觉得即使你做出了改变,也是委屈自己迎合别人,那么有个最大的可能性是,你当下的圈子,确实不太适合你。

去年的《奇葩说》就有过一个话题:我不合群,我要改吗?

陈铭提到,要改,但是我们不一定要改“自己”。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不合群,可以改“群”嘛。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哪怕再外向的人,也不可能和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聊得来,不可能融入到世界上的每一个圈子里去。

你们觉得,源姨现在很擅长和女性打交道,但你让我去参加一个都是五十多岁阿姨的夕阳红茶话会,她们都在聊婆媳关系,聊谁的儿子有出息,谁的孙子可爱,我也很难插上话对不对?

但反过来说,再内向的人,也一定能找到哪怕一两个人,是你聊得来的,一两个圈子,是你愿意加入的。

我能想到,一定有人反驳说,源姨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哪儿那么容易找到合适的圈子?同学同事,是你能选择的吗?

我知道,当然不是。

我也知道,就是因为小时候,我们能接触到的人,都是我们不能选择的——我们选择不了父母和亲戚,再长大一点,选择不了谁是你的同学,你的同桌,如果你住校,你也选择不了谁是你的室友。

从小,父母和老师都教育我们,你无法改变环境,只能适应环境,跟你身边的人友好相处。

你说你讨厌他们?那是你的问题,你要学着克服。

你说他们讨厌你?那也是你的问题,要不然别人为什么独独讨厌你。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那个时候,想改变“群”确实很难,几乎不会有家长会同意,仅仅因为你和同学处不来,就帮你转班,转学。

所以,我们从小就默认了,圈子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我们只能改变自己,如果改变自己的过程实在太难受,或者改变了自己也没法受到欢迎,那就只能“内向”,只能尽量减少和别人来往。

这是一种习得性无助。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但我们好好想一想,现在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吧?

你依然没法选择同学同事,但是这是网络时代,你可以自由地交朋友了呀。

我玩豆瓣的时候,知道上面有很多特别有意思的小组。

最常见的,喜欢摄影的人都在这里。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喜欢喝奶茶的女孩子都在这里。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喜欢养宠物的人都在这里。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还有的小组专门研究吃方便面。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有的小组把“吃包子”上升到了“艺术鉴赏”的高度。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有的小组喜欢吐槽甲方。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我见过最迷惑的一个组,组员声称自己“不踩井盖”。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总有你感兴趣的吧?

在感兴趣的圈子里,跟有共同爱好的,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你就不至于那么紧张和排斥了吧?

这个时候,不需要我来教你什么技巧,你自然就能和他们相处得愉快了。

退一万步讲,你说你是社恐对不对?你打开微博,会发现无数个跟你一样,说自己社恐的人对不对?

那你们可不可以认识一下呢?

社恐和社恐一起玩,总能稍微舒服一些了吧?总能体会和理解对方的感受了吧?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发现了吗?你需要克服的不是“内向”本身,也不是“不会交朋友”,“害怕社交”这种问题,甚至不是“改变圈子有多难”。

你真正要战胜的只有两件事。

第一,告诉自己,社恐不好,不善交际不是个性,你应该改,也完全可以改。

第二,去找到一个让你舒服的圈子,认识一些你真正愿意交的朋友——在网络时代,这一点儿都不难。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我为什么这么笃定?

因为你们走的弯路,我都走过。

你们都知道,我曾经为了改变社恐,做过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每天在街上抓着十个陌生人聊天,被别人当神经病都是小事儿。

最夸张的,是我休学半年跑到夜店去打工——就是那种灯红酒绿,音乐声震耳欲聋的夜店。

或许你们很难想象,让一个喜欢安静的人,成天处在那种环境里面,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折磨。

我硬逼着自己克服,直到几个月后,我能在夜店和第一次见面的人称兄道弟,女孩子也都愿意找我聊天,我承认这段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也确实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社恐。

但我还是非常非常难受。

我就是没有办法和夜店里认识的人深交,更不可能和夜店女生恋爱,因为本质上的确不是一路人。

当时我的感受是什么呢?就像是,“社交”是一个技能,我掌握了这个技能,但我从里面得不到一点点快乐,只是觉得痛苦。

“社交恐惧”患者:你别过来,我对人类过敏

我经常表面上在笑,在聊天,心里只想着赶紧结束走人。

所以最后我离开了,我知道,这不是适合我的圈子。

现在的我,闲暇时间会去报个成人的英语班,或者参加车友会,再或者加入一些读书和摄影的交流群,在这些地方认识新朋友。

真的舒服多了。

如果说我以前硬要融到夜店的圈子里,是靠“毅力”,那现在的我,终于算是学会了用“脑子”……

我是 ,一个在情感教育行业混迹10年的老咖,用男人的视角和思维,带你洞悉男性心理,轻松俘获男神的心。

我的专栏《源姨教你读懂男人心》,帮助8万女生提升情感能力,希望你爱的人同样都能爱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