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系三駕馬車如何馬失前蹄,掌門人唐萬新被捕後德隆系何去何從

2004年的12月17日,作為中國商界翻雲覆雨的核心人物之一唐萬新被逮捕,被捕的理由是涉嫌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和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當晚他坐上了由北京到武漢的押送車。

德隆系三駕馬車如何馬失前蹄,掌門人唐萬新被捕後德隆系何去何從

《股事匯》唐萬新視頻截圖

在押運車上,他想起曾經有一位大師對他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將有一段轟轟烈烈的事業,無人可及。不過在40歲的時候,一切都會毀滅,你將身敗名裂。”他無奈的笑了一笑,接受了坐牢的命運。

唐萬新是誰?

唐萬新生於1964年,祖籍重慶萬州,曾兩次考入大學,但因故都未能順利畢業。無奈之下就在烏魯木齊與幾個朋友一起做小生意,在學校裡賣盒飯,搞彩色攝影沖印,賺了一些錢。後來折騰服裝批發、掛麵廠、化肥廠等小型實業,還在1988年承包了一個技術開發部,但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到1990年,不僅將之前攢的錢全賠掉,還背上50萬元債務。 1991年,唐萬新開始做電腦生意,一度是新疆最大的配件供應商,據說光四通打印機就賣出2萬臺,把錢又賺回來了。

德隆系三駕馬車如何馬失前蹄,掌門人唐萬新被捕後德隆系何去何從

《股事匯》唐萬新視頻截圖

1992年,他註冊成立新疆德隆實業公司,註冊資本800萬元,日後將響徹中國資本市場的德隆呱呱墜地。

那麼,他是如何成為A股王朝裡的國士無雙呢?

1992年下半年,深圳股市傳來消息,將通過認股抽籤表發行5億元新股,敏銳的唐萬新花錢一下請5000人到深圳排隊,領取認購抽籤表,連排3天,抽籤表很快變成了德隆的大把鈔票。據唐萬新後來回憶,“1993年之前法人股和流通股界限不清,只要是股票,大家認為都可以上市,我把法人股全部賣了,幾個月就賺了幾千萬。比賺錢更重要的是,我們對資本市場有了切身的體驗。”也是基於此,唐萬新真正完成了原始積累。

賺到大錢之後,他沒有因此一頭扎進股市,而是又重返實業,可能對於一個29歲的小夥子來說,股市還有點太虛,實業意味著實在,能作為事業的根基。 1993年2月,唐萬新註冊了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想進軍房地產行業,但沒玩成。

德隆系三駕馬車如何馬失前蹄,掌門人唐萬新被捕後德隆系何去何從

《股事匯》唐萬新視頻截圖

1994年,他乾脆跑到北京新街口,開了一家迪斯科歌舞廳,很成功,據稱年盈利達3000萬元以上,但對唐萬新來說,他並非真正喜歡娛樂業,迪廳對他來說就是個交際場。 1994年,唐萬新才真正找到能大展宏圖的實業,這一年,他註冊成立新疆德隆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在新疆搞農牧業開發,先後投入2億多元。由於新疆廣袤的土地和特殊的優惠政策,使農業成為唐萬新最早設想的產業根基。1995年,註冊資本為2億元的新疆德隆國際實業總公司成立,至此,“新疆德隆”現身江湖。

德隆系三駕馬車如何馬失前蹄,掌門人唐萬新被捕後德隆系何去何從

《股事匯》唐萬新視頻截圖

雖然唐萬新找到了事業根基,但也沒有一心撲到實業上,有過1992年的特殊經歷,他深知股市雖然機會不多,但只要逮著一次,就抵幹實業好幾年。所以做實業的同時,唐萬新一隻眼睛一直還在盯著股市,有空就在一級和一級市場以下倒騰,發點外財,直到1996年,他從君安證券的一篇文章中嗅到了資本與實業互搏的玄機。文中稱,投資者要想獲得超額利益,需要進行一次從發現價值到構造價值的跨越。按照唐萬新的理解,前者是挑股,後者是養股,通俗說就是“坐莊”。 1997年5月,德隆在北京召開了“達園會議”,會議上,唐萬新基於自己對世界範圍內產業調整的判斷和君安證券的坐莊理論,確立了由“實業投資”轉為“產業整合”的戰略定位。

產業整合之路,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先控制一定上市公司,然後將手頭的實業裝進去,必要時改變一下原上市公司的主業或產業概念,然後利用槓桿原理再從資本市場融來更多的錢,順著產業概念大舉併購,整合,整合來的公司想辦法搞點託管、委託加工等,迅速實現盈利,方便再融資,再併購,如此來回大循環,以槓桿原理滾雪球,最終成為產業之王。最後的事實也確實證明,唐萬新的這個產業整合思路是可行的,雖然比不上傳統產業思路來得實在,但確實速度更快,效果更明顯,手段初看起來也更高明。為此唐萬新還專門養了一個100多人的研究班子,專門研究每個產業的前10強。在如此嚴謹的基礎上,德隆選定了三大行業:農業,工業以及汽車配件。為此,他於1996年到2001年先後打造了後來聞名一時的三輛馬車,新疆屯河,合金投資以及湘火炬。在他的神奇操作下,三家公司由默默不明到國內龍頭,也不過用了短短5年。

德隆系三駕馬車如何馬失前蹄,掌門人唐萬新被捕後德隆系何去何從

《股事匯》唐萬新視頻截圖

已然成為實業之王的唐萬新是如何落寞的呢?

2003年,德隆的雪球達到頂點,成為中國擁有上市公司最多,市值最大的民營資本集團,而且三架馬車的速度絲毫未降,勢頭兇猛,唐萬新本人也春風得意。但暗流一直在湧動,德隆的三個致命危機,唐萬新一個也未能從根本上化解。

第一是雪球內核不實,這也是滾雪球最大的風險。對德隆來說,雪球的內核就是三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德隆往年的數據顯示,三架馬車規模合計達到150億元,但盈利能力都很差。根本撐不住他動輒幾十億的貸款。

按槓桿原理來說,就是唐萬新選的支點太靠近手臂,無法做到四兩拔千斤。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唐萬新的這種產業整合思路都是收購上市公司,而不是IPO,無法得到大把資金,而他多年來的股本擴張也非常有限。唐萬新過於求快求大,除了天生的野心與野性,還源於一個戰略誤判。據稱,在2000年德隆內部有過討論,是否要擇機退出二級市場。唐萬新認為,中國股市將看漲10年,股指可以往上看到2萬點。在1999年牛市行情以後的狂熱氣氛中,這一判斷被德隆上下接受了。由此,德隆繼續深陷在二級市場,維持著“老三股”不敗的神話,但2001年起,股市就由牛轉熊,德隆重組與併購的負擔急劇加重。這正是唐萬新的第二個致命錯誤,其實這個錯誤除了戰略誤判之外,本身還蘊含著唐萬新的身份錯位。

德隆系三駕馬車如何馬失前蹄,掌門人唐萬新被捕後德隆系何去何從

《股事匯》唐萬新視頻截圖

唐萬新錯誤的判斷,如果想以莊家之術,民營之身,想在產業上登頂,那就只有成為最大的資本方,而這條路艱險重重,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事實證明,唐萬新也不是排爆高手,這恰恰構成他的第三大危機。

2003年7月,全國範圍內就有十幾家銀行對德隆開始“只收不貸”,所謂害德隆之心未必有,但防唐萬新之心不可無。這一下子就掐斷了德隆本來已經脆弱到極點的資本循環。2004年,情急之下的唐萬新錯上加錯,飲鴆止渴,竟然拋售流通股套現,結果市場越拋越緊張,直到4月13日,合金投資跌停。 4月14日,德隆“老三股”全線跌停,幾周之內,不可一世的德隆僅流通市值就損失達上百億元,自此一發不可收拾。6月,調查組進駐,唐萬新未能逃掉。2006年,法院以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和操縱證券交易價格非法獲利之罪,判處唐萬新入獄8年,罰金40萬元。德隆永遠地關上了它的生命之門。

總結:

現年的唐萬新已經54歲了,關於其出獄後的生活,市場也是流言紛飛,傳聞不止。曾有傳聞,出獄後的唐萬新和原德隆系核心舊部有過秘密接觸,幫助其舊部制定投資戰略,似乎有意重新建立關係意圖東山再起。也有流言稱,唐萬新對資本圈早已無心念戰,不再有復出的興味,歸隱後的他已將全部精力投向了海洋,潛心研究捕魚技術。

德隆系三駕馬車如何馬失前蹄,掌門人唐萬新被捕後德隆系何去何從

《股事匯》唐萬新視頻截圖

無論如何,“股神”的江湖,終究已成過去。

對唐萬新來說,歷史是功是過,僅是世人的一種評說罷了,對他一生最好的概括,也許正是他自己所說那句:但凡我們用生命去賭的,一定是最精彩的。

而對於股民來說,唐萬新無論如何都已經無關緊要。他的命運和結局,都是在告訴我們,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