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80后博士因研究成果走红,从北大学霸到病毒专家,不畏疫情

她是80后,曾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读生物科学学士,随后还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系攻读免疫学硕士,

取得硕士文凭后,回到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微生物学博士,从本科到博士几乎用了10年的时间。

单从学习经历看来,她绝对是一名学霸人物,否则也不会从北大起步,从2006年担任讲师,历经12年成为了极为重要的研究所所长。最近却因其所在职位以及“双黄连抑制疫情病毒” 的消息,瞬间让她成为了网络上的“红”人。

她就是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分子免疫学学科组组长,致公党武汉市副主任委员的王延轶。

武汉80后博士因研究成果走红,从北大学霸到病毒专家,不畏疫情

很多网友质疑,王延轶年纪轻轻成为了该所所长,甚至引出了其丈夫舒红兵院士。不过,说到底是因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不同于一般研究所,甚至可以说是极为厉害的研究所。

武汉病毒所是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第一批有学位授予权的招生单位之一。迄今为止,已培养硕士生429名,博士生174名,目前学科点拥有不同专业方向学科组27个,在读研究生240名,其中博士生110名。可见其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强大的师资力量。

另外,众所周知,在SARS爆发后,中国启动P4实验室的建设。而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也因此成为了我国唯一拥有P4实验室的研究机构,该P4实验室,参照国际上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和中国相关的建设标准,在引进法国里昂P4实验室技术和装备基础上,中法双方设计单位合作历经逾十年完成。

武汉80后博士因研究成果走红,从北大学霸到病毒专家,不畏疫情

这个P4实验室是世界上最先进的P4实验室,也是当前世界上9个国家拥有P4实验室之一,其分量可想而知。

或许,正是基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在病毒领域举重轻重,加之所长过于年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其实,在管理层人选上,很多时候并不定是业务能力最强,而是综合能力最强的人,这样的人才适合走上领导岗位。而且并不是适合搞研究的人才,就一定能够管理好一个组织。

网友的质疑是好事,也很正常,但是也要冷静客观地评价,不能恶语伤人,而“年轻有为”更不应该成为一种错误。

武汉80后博士因研究成果走红,从北大学霸到病毒专家,不畏疫情

据悉,武汉P4实验室也是在2015年1月31日才建成,其时间并不长。在建成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派出科研人员在国外接受培训。对于这样的实验室,硬件可以迅速提高,但是软件方面提升,却需要很长的时间。

面对当前的疫情,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也加紧了研究。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任组长,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院士任顾问,13位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新型肺炎应急科研攻关研究专家组。这些专家之中,同样包括了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肖庚富、王延轶。

至于王延轶过于年轻,以及正厅级别等问题,对于疫情来说,当前能够拿出研究成果更为重要,战胜疫情才是头等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