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青曲社苗阜疑似向武汉捐赠没标签的食用油?

观天下39648853


有标签并不代表没毛病,公道自在人心,有多少我捐款献爱心不留名不留姓的,这款难道你还得去查下是不是来路不明才收下?将心比心就好了


chejinfi


这多半不是食用油,只是用食用油的桶装的液体而已。因为苗阜即使再弱智,也不至于千里迢迢从西安往那边运食用油过去,一来效率极低,哪怕苗阜开飞机编队运,也不可能解决整个武汉的食用油供应。二来也是更重要的,武汉当地并不存在生活物资的紧缺,而且武汉超市也在正常营业,部分农贸市场也在供应菜品和生活物资。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人家那边一直呼吁的就是医疗物资医疗物资医疗物资。真有哪个傻缺既不愿意捐钱,还千里奔袭过去送桶装食用油,那多半是脑子让病毒入侵了,赶紧去发热门诊检查才是。

(武汉市民现在是部队保障生活物资供应,不会缺西安送过来的食用油的好吧~)

所以我相信苗阜不至于这么没谱,这肯定不是食用油,而且也没有这种诡异颜色的食用油,无论是菜籽油还是花生油或者是复合油,在光照下都是均匀态,而且透光率是比较低的。苗阜发的照片上的桶装液体,很明显的上下透光不一样,也就是说是这不是均匀液体,可能是调制好比例的消毒液或者酒精吧。

当然这只是猜测,到底是什么其实不重要,苗阜即使真的是送食用油过去,也是一片慈善的好心,而且他还敢亲赴前线去送这些非必需品,更显示他的高风亮节。


咸鱼茶馆


可能是苗阜发的微博导致大家有些误会(有误导的嫌疑),很多人认为这是青曲社在向武汉捐赠物资?其实这些物资和青曲社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且按照题主的图片来看,这些物资也不像是什么食用油,更像是洗洁精或消毒水之类的产品。那么为何题主有此疑问呢?这批物资到底是什么呢?到底是谁向武汉捐赠的这批物资呢?下面大家跟着我来分析一下。

笔者认为,这批物资是不是食用油并不重要,关键要看是谁献的爱心?这是不是青曲社苗阜捐赠的物资?

笔者注意到,苗阜发微博时的用词是“协调”物资,这和其他捐赠者的用词完全不同,其他单位基本不会用“协调物资”一词,大多用词都是筹措、捐赠、筹集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当笔者看到苗阜的用词后,基本就知道了这批物资的来源了。协调一词,通常会在公益组织中用到,而“捐赠”通常是在慈善组织或单位和个人中出现。别看一词之差,公益和慈善完全是两码事,很多网友经常将二者混淆。在这里笔者简单的解释两句,公益大致负责协调、宣传、呼吁等公益活动(多由政府部门参与)。慈善组织基本属于完全捐赠、捐助、无条件赠予等行为。

首先这批物资,苗阜个人和青曲社是没有权利捐赠的。因为这批物资是属于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该协会成立于1995年3月,主要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发起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例如:公益演出、慰问演出、赈灾义演等活动。而苗阜,大家都知道,他本人在陕西省身兼数职(约几十个职务),其中一个职务就是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现阶段,该协会由当地党委和省政府统一指挥,在疫情期间,主要负责辅助工作,由省政府统一部署。各项防疫抗病毒辅助工作,由该协会会长苗阜传达并执行。捐赠物资,由该协会志愿者来协调,例如:某企业或个人有捐赠意愿,由该协会统一协调,协调后统一发往武汉疫区。所以运输物资车辆上不会出现“青曲社”等字样,因为这和青曲社毫无关系(相信这解释了很多网友的疑惑),那么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苗阜在微博上一直在用“协调物资”一词的原因了。

那么搞清楚物资来源后,这批物资是什么东西,这已经和苗阜和青曲社没任何关系了。因为物资都是社会上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的,苗阜与志愿者们只负责协调(协调并非捐赠)。从这批物资的外观看,很可能是消毒液之类的物资,至于到底是什么,相信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是有能力分辨清楚的,大家也无需疑虑,这并不是很重要的事。

有不少网友质疑苗阜和青曲社有没有捐款捐物?就目前来看,笔者还没发现青曲社的任何捐赠信息,如果是笔者有遗漏的地方,笔者发现后会在第一时间公布,不管是谁,不能让爱心人士心寒。苗阜毕竟是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所以笔者道一声:你也辛苦了。

苗阜微博表示:物资很难协调。用了好几天才协调第一批物资,说实话,在物资紧缺之时,确实很难将物资协调到位,所以笔者向全国的青年志愿者道一声:“你们辛苦了!”为你们:加油!向你们致敬!

在协调物资的同时,苗阜还与陕西的艺术家们,共同倾情朗诵了一首诗歌《致戴着口罩的中国》:艺术家们声情并茂,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婉转忧伤:“中国戴上了口罩,医院戴上了口罩,集结着歼敌的金戈铁马。一个个大门带上了口罩,成为了高度警惕的哨所……”。艺术家们生动传神的诉说着医护工作者感人肺腑的故事,诉说着中国,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婉转悠伤,展现了我们中国人一定能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

不管怎样,毕竟苗阜身为陕西省志愿者协会会长,为抗击疫情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最后笔者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致敬!向千千万万的青年志愿者致敬!向抗击病毒的一线英雄致敬!祝愿英雄们早日凯旋!也希望大家配合政府工作,少出门、别添乱、出门别忘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保护好自己就是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明辨是非123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只想说这需要看油的来路是否有问题?

我觉得公众人物既然敢把那有捐给武汉再去。油的品质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这样一个有名气的公众人物。也不会用那种劣质商品来做公益。这样被大众知道会万劫不复。

按照国家的规定,食用油上没有标签。也许会认定不合格食品。

但是在我们黑龙江东北老家,我们农村或者市里很多人吃的油,还是这种没有标签的油。

在东北老家这叫做小榨油。就是那种没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小作坊。生产出来的大豆油。

包括我家里的父母已经60多岁了。可以说他们吃了一辈子这样的油。他们觉得这个油有味道。

香味特别醇厚特别浓。所以他们不会选择那种超市卖的有标签的食用油。

所以针对您的问题我总结如下。只要是好油。我觉得标签并不重要。本身捐赠物资就是一个善举。我们不应该用质疑的眼光去看待做善事的人。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


三家子才哥


没有标签的油也敢捐?这样的油敢吃吗?

难道现在缺的不是口罩和医疗物资吗?这次是疫情,不是自然灾害缺衣少食的,捐油似乎没有多大意义。

有网友发现,这批物资中有十桶色拉油,没有标签,没有厂家,没有生产日期,疑似是三无产品。



暖风成为


尽管其善心可见,但还是感觉不太好。

食用油,似乎并不在急需物资之列

之前见苗阜还在公共媒体软件上感慨过, 调配物资很有难度。但在小编的理解看来,油类相比其他生活必需品似乎是最不用囤积的。况且即便是急需,也不用千里迢迢的远距离运输。因为即便是生活所需,油也不会有多大的额外消耗。

当然也有避免广告的嫌疑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以苗阜如今的身份,他不可能蠢用低劣商品来以次充好,当做物资送往急需的地区。再者,也有避免广告的嫌疑,如果真的有商标,估计也会有喷子说是借机打广告。

武汉,最急需的医用品,口罩、防护服、消毒用品等等,别的不说,光山东送去的蔬菜就够撑一段时间了。往武汉送油,确实有些让人费解。




娱乐七分熟


我个人感觉那不是食用油。我是迁安的。我小的时候我们老家那里有很多的小型造纸厂。造纸厂用于漂白东西的液体。称之为漂液。有一定的腐蚀性。但它是一个很好的消毒药品。味道和八四消毒液差不多。以前我们小的时候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消毒都用漂液。因为现在消毒药品物资紧张。我个人感觉可能是用桶装的漂液。用于公共场所的消毒同样达到预期目的。现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只要一心为了疫区,不要谈相声界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不要谈什么主流非主流。郭德纲是好样的。苗阜同样是好样的。我们喷他的时候,我们自己为灾区捐了多少钱?我们都是同文同种的中国人。愿祖国一切安好。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一生一世9571


青曲社苗阜疑似捐赠食用油,第一能捐赠物资这是好事啊!第二没标签不能说明什么,可能我们已经习惯了有标签的物品,所以一看到没标签的东西就会觉得不能吃,或许是“三无产品”什么的。

其实大可不必那么担心,苗阜虽然名声不太好,但也不至于去做这种有坏品德的事啊!再者苗阜是很有声望的,光是头衔就有不下二十多个,是比郭德纲还要强大的存在。

他居然敢捐没标签的食用油,说明是能食用的,不会有任何问题!他再胆大也不可能在全国人民面前做“缺德事”吧?不必把人心想得那么坏,世上还是好人比较多。

或许那十桶油是他们自己炸的食用油,觉得还不错就捐赠了。小作坊又不是加工厂,没有申请标签,自然也就没有标签可贴!还有就是因为怕给商家打广告,所以撕了标签也有可能。

苗阜的人品我认为还是值得相信的,拥有多重身份的他,总不至于“自取灭亡”。既然他捐了,那就放心用吧,像路边的野菜野果,没打标签我们还不是照样吃!


梅子说娱


不好说,因为我觉得地包天,本来就是有问题,虽然我不是钢丝,对他的一些做法,实在不该苟同。


后益防晒


要想对“疾控”有所贡献有所表示,就应拿出“诚心”来,这种看“德云社”纷纷捐款捐物,自己这方又不甘心被人与“说词”,就孤注一掷,采购点“三无产品”来应付事! 暴露了“其投机份子的面貌” 与其说是支援还不如说是“添乱” 。假如抗击一线的医护人员吃了你这种没有标签的食用油,不但不会增加营养和体力,还会有害。三无产品本就是工商局清查的物品之列。作为名人效应,拿出点“真心”,不要光耍嘴皮子,俗与不俗,在国难来临的维护国家利益面前是最好的 “试金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