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盡,為什麼不是“紅日”?

謝鑫


不是“白”和“紅”的問題,這是大家認識、理解上的偏差或錯誤。讀古詩詞一定要只求甚解、求真解。先看看王之渙的全詩: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白日”和“紅日”並不是顏色之分,“白日”並不是說白色的太陽。在辭典中“白日”注為“太陽”,在古典詩詞中,是用“白”形容“日”,強調“日”的亮度和光芒。“紅”亦如此。在這首詩裡,是用“白日”強調夕陽的餘暉燦爛、光芒萬丈。諸如此類用法還有: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的“皓天舒白日,靈景耀神州”,南宋文學家鮑照的“白日正中時,天下共明光”等。

所以說,大家一定要多讀古詩詞,結合全篇學古詩詞,深入瞭解和理解古人在詩詞中用詞含義和精到!





九思堂筆記


王之渙的《登鵲雀樓》是一首流傳千古的名作。首句“白日依山盡”的意思是: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沉沒。

在我們一般人的視覺中,傍晚的太陽應該是紅色的,應該用“紅日”才對,怎麼用“白日”呢?盛夏漫長的白晝,太陽灸烤著大地,隨著夕陽的西下,暑氣漸退,熾白的氣焰也暫時退隱。詩人在山西黃河的岸邊登上鸛雀樓,看夕陽西下,一層一層地登上鸛雀樓的最高層,直到看不見,情不自禁,詩興勃發揮毫寫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整體的感覺太陽是白的,盛夏白熾的太陽就是那麼熱!

不管怎樣,夕陽西下時,落日餘輝總給人一種紅色的感覺,不然的話,怎麼“霜葉紅於二月花”會給人們那麼美好的畫感美呢?難不成是詩人王之渙的視覺出了問題?

答案是否定的。古代詩特別是絕句一定要嚴守格律。這首詩的格律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而“白”字正好是“仄”聲,而“紅”字則是“平”聲。故而王之渙絕不是視覺出了問題,只不過是為了嚴格遵守詩詞格律罷了。再說把夏日的太陽說成“白日”也未尚不可。

不管怎樣,這首詩積極向上的意境是值得肯定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要想看得更遠,就必須站得更高!





清川流夢


唐朝著名詩人王之渙寫的一首五言絕句《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讀起來朗朗上口,意思也淺顯易懂,是說詩人登上鸛雀樓,登高遠眺,看到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輝的壯麗圖畫: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慢慢沉沒。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如果還想看得更遠,唯一的辦法只有站得更高些,只有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因為紅日正當空,形容正朝氣蓬勃的時候。用白日表現出依山垂落的意境,更為恰當。

古人特意用白而不用紅,是為了表示太陽從白天的白色到太陽下山、感嘆時光流逝,而不是僅僅表現當前眼睛所見夕陽西下的畫面。雖只紅、白一字之差,所表示的意境卻有動、靜之分,長、短之分。

白日”較之於“紅日”更顯天地蒼茫,遼闊寂寥,讀來頓覺形神兼備,餘味悠長。




愛好思想


“白日依山盡”詩句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全文共四句,即“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首先,我覺得,單從“白日”來講,是指太陽。具體到本句中,“白日”“依山盡”,就是太陽傍山就要消失了,是指“夕陽”。那麼,詩句中為什麼用“白日”而不用“紅日”呢?我覺得這是與詩的平仄要求有關係的。“白”在古代是仄聲,而要對應下句中的“黃”平聲。而“紅”是平聲,與“黃”不對仗。回答不一定對。請大家批評指正。

(圖片源於網絡)



康慶宏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原詩是;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所謂白日?

就是白天,黑夜白日,是民間俗話俗稱。並不是指旭日與夕陽,旭日與夕陽才稱紅日。

這首詩的正確意思是;就是我們人在白天,站在黃河岸上,到著滔滔不絕的黃河水,流入大海。

欲窮千里目?意思是;你若想看到黃河水入海?就必須更上一層樓。因為我們站在黃河岸上,只能看到眼前。必須站在山頂上,才能看的遠。更上一層樓,就是指站在山頂上,才能一眼望穿。

綜上,


du184567027


該問誰呢?

問作者王之渙?然斯人已去,誰來為你解讀?

一首詩的意境,詩人是不給以註釋的。詩,是作者生活的體驗,情感的抒發,蘊涵著作者的某種心境。其呈現給讀者的是一個畫面、一個場景或者是某種意象,讓讀者去想象、去揣摸、去品味,從而去感受詩歌迸發出來的內在情感和意境,從中獲得美感,產生情感共鳴。這或許就是詩歌的文學性,這就是詩歌的美學意義和藝術魅力所在。

現在有的人在頭條發表詩作,唯恐讀者讀不懂,把寫詩的創作背景、自己所具有的思想情感等一一加以交待,有必要嗎?讓讀者去讀他的闡釋還是去品味其詩?

好了,回答跑題了。白日依山盡,為什麼不是“紅日”?在此,我不想深入其詩高談闊論,因為王之渙這吟誦千古的詩句,國人多有評說,無須我之嘮叨。但我想簡而言之,憑我對生活的感受,炎炎盛夏,在連續高溫的情形下,太陽真的是泛著白燦燦的光芒,只有當夕陽西下時才紅霞滿天。而從整詩讀來,依我對這一詩句的品味,用“白日”較之“紅日”,整詩的意象更具美感。為什麼?題主自己去體會吧,相信你的品讀更有味道!


東方白542


《一幅畫作》

~黎百痴

這首詩的創意,是一幅山水畫,是詩人在創作時,對物,對景觀的一種描寫手法。只有當太陽依在山水之上,才能實現出她的美麗光輝,同時也讓畫面更具美感,動感,這就是如詩如畫之美。虛實相映,層次分明,才被人民流傳下來,誦頌。此處用“依山盡”,妙就妙在這依山盡上,太陽的光輝依在山邊,展盡了太陽與山水的大美,也是唯美畫面。







飄流的驛站


提到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在中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隨著中文在國際上的逐漸流行,這首五言絕句也受到了一些愛好中文的外國友人的熱捧。它氣勢壯大,場景開闊,借觀景來喻理,語言淺顯易懂且高度概括,讀之如臨其景如臨其地,真不愧是五言絕句中的經典詩作。然而關於這首詩,有一天,我的一個韓國朋友突然問我:為什麼是”白日依山盡“,而不是”紅日依山盡“了?太陽明明是“紅”的呀?怎麼會是”白“的呢?一時間,我愣住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只能故作高深的告訴她:這是中國古詩的意境問題,一句兩句說不清。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中國人似乎都沒有認真地去思考過。因為我們心裡並沒有覺得這是個問題。在中國人眼中,太陽究竟是紅的還是白的,並不重要。重要得是這首詩寫得好不好,讀起來夠不夠悅耳,能不能讓人有一種美的心理感受。

換言之,中國人作詩歷來講究可意會不可言傳!為了押韻,為了營造一種唯美的意境,很多詩詞裡的景色是虛的,並不是眼前真實所見之物,不能以字面意思來理解。那麼,這首《登鸛雀樓》中的”白日“也是虛景嗎?它到底是”紅“的還是”白“的呢?那什麼是虛景呢?就是詩詞為了表達某種情緒,或者為了營造某種氛圍,作者會有意地選用一些並沒有在眼前真實存在的景物或物象。這些景物只是一種泛指。比如在中國古代很多的邊塞詩中,”玉門關“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成為很多詩人吟誦的對象,可是詩人在應用它的時候,不一定就是真的在玉門關或就是指玉門關,而是將玉門關當成邊塞的泛稱。再比如,在杜甫《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中:作者望雲思友,見月懷人,但實際上作者可能並沒有真的在看月亮和白雲;在李煜的《攤破浣溪沙》”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中,作者並沒有說主人公的丈夫真的在”雞塞“從軍,而只是一種邊塞的泛指。其他如形容女子容貌的”秋水,春山“等都不能以字面意思來理解。

聯繫到這首《登鸛雀樓》以及王之渙創作這首詩的背景,我們可以知道,這首詩寫的應該是實景,也就是說詩中所寫的景色是作者登高望遠時的真實所見,是一種實境描寫。那麼,根據詩句意思,作者此時看到的”太陽“應該是即將落山的夕陽。而夕陽一般都是”紅色“的,而且顏色絢爛壯麗。作者怎麼會用一個單調的”白“來形容如此美麗的夕陽呢?關於”夕陽“ 的美麗和絢爛,我們可以通過幾首詩句來暫做一觀,例如”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 “,”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在這些詩句中,夕陽的顏色都是紅的,而且美麗壯觀燦爛無比。為什麼”王之渙“眼中的”夕陽“會是”白”的了?這要從“日”作為詞語開始出現在文學作品中講起。作為與地球息息相關的一個星體,太陽在我國古代的很多文學作品中屢屢被人們提到。在先秦以前,文學作品中的“太陽”還沒有顏色,簡稱為“日”。例如《詩經》中“日居月諸,照臨下土。瞻彼日月,悠悠我思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等等,幾乎都以”日“來稱太陽,既不說”白日“,也不說”夕陽“。

那麼,”白日“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大約是在《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開始出現的。例如“浮雲蔽白日,遊子不復返”。作為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古詩十九首》深深影響了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詩歌審美風向 。其後,建安詩壇和魏晉南北朝的詩壇上,“白日”便開始大量出現了。例如曹植的“驚風飄白日,忽然歸西山”,阮籍的“娛樂未終極,白日忽蹉跎“,陶淵明的“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鮑照的“遙遙征駕遠,杳杳白日晚”,謝眺的“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左思的”皓天舒白日,靈景耀神州“等等。在這些詩句中,”白日”全都是指夕陽,也就是落日。可是,在人們的視覺感受中,落日應該是暖色調的。至於是什麼暖色調的,因為地域的原因,可能有的地方會感覺是橙色的,有些地方會感覺是紅色的。但肯定不是白色的。可是,為什麼漢末以後的文學作品中,本來沒有顏色的太陽忽然就有了顏色,還是白色的呢?一,這與人的感覺有關。《古詩十九首》中的詩句開始出現時,正是東漢末年。此時,各地的軍閥割據勢力連年紛爭不斷,處處民不聊生。很多人被迫離開家鄉,漂泊無依。於是一些文人便開始創作大量的文學作品,比如詩歌,來表達自己對動盪社會的不滿和對人們悲慘生活的同情。

那麼,當人們奔波了一天,等到夕陽要落山的時候,日色是一天中最淡的時候,心情是一田中最勞累和最傷感的時候,那麼人們眼中看到的景物自然就也就帶上作者自己的心情:暗淡無光,悽悽慘慘。如此,“太陽”就變成了單調無光的白色,更加映襯著主人公當時的悲涼心境。作者之所以用“白日”不過是想營造一種感傷慘淡淒涼的氛圍。在這種情形下,還有什麼詞比“白”更能描述作者當時的心情呢?二,在詩歌中,一些意像會在文人心中形成一種習慣被保留下來。也就是說,從《古詩十九首》後,只要提到落日,提到遊子,提到心情慘淡,提到漂泊異鄉,不管是紅色的太陽還是橙色的太陽,“落日”一律都成了”白色的太陽“。沒有為什麼,只是一種習慣,或者就是一種文人的喜好。從《古詩十九首》開始,到魏晉南北朝,再到唐朝,“白日”作為一個文學詞語被保留並繼承了下來。三,唐詩中出現的“白日”是受漢魏風骨的影響。漢魏風骨歷來受到文人大家的高度讚賞和推崇。它的精神信仰,它的審美標準,它的文學風格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及其作品。而唐朝詩人尤其崇尚魏晉風骨中關於詩歌的審美標準,繼承了魏晉南北朝詩歌中的很多東西。其中就包括用”白日“來指落日。總之,”白日依山盡“中的太陽究竟是白色的還是紅色的,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白日“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夕陽西沉,即將沒於高山;大江濤濤不絕,流淌不息;黃河就像一條白練一樣滾滾東逝。在這樣的場景裡,作者登高望遠,思緒萬千。此時唯有一輪“白日”才合乎作者此時的心境,意境闊達而遼遠,蒼茫而壯美。這真是一副極美的畫卷!至此,足矣!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說書將軍


白日依山盡為什麼不是紅日?問的好,首先在這裡白日是指太陽,而太陽從日出到日落顏色是在變化之中的。日出紅色,中午,下午白色,日落西山時紅色。唐代詩人王之渙,某天下午,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境內登臨鸛雀樓騁望,注意這裡是下午,也就是說太陽是有白變紅的過程中,這時詩人看到的是白日,即將變紅落山的夕陽。“白日依山盡”意思就是說下午的太陽就要西下落山了。所以此時此刻的太陽是白日而還沒有變成紅日。其它的解釋都是多餘的。只有下午時光裡,才能有時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但太陽變紅落山,上到樓頂也無法看到千里之外的無限風光呀。



翠蜻蜓


一般來說,我們在早起和傍晚看到的太陽多為紅光 ,但光熱度較低。中午的太陽白光居多,光熱度居高。單從“紅日”和“白日”字面上看,紅日似乎代表了高熱,白日卻代表了清冷。如果說“紅日依山盡”,會給人一種溫度上的錯覺。夕陽西下時依然是溫度熾熱嗎?另外從古詩詞中我們發現,古代描寫太陽多用白日,用到白日的詩句有130多首,40多首代表落日,很少用紅日。尤其是到了唐代,在文學上更側重於理想化,抒情化,個性化。白日的“白”字,融入了清純、潔白、晶瑩的意蘊,而更具審美高度。

所以,作為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

在《登鸛雀樓》中用“白日依山盡”,表現落日的壯麗景象,正是符合當時人們的審美情趣的正確描寫。用“白日”而不用“紅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