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为什么不是“红日”?

谢鑫


不是“白”和“红”的问题,这是大家认识、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读古诗词一定要只求甚解、求真解。先看看王之涣的全诗: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和“红日”并不是颜色之分,“白日”并不是说白色的太阳。在辞典中“白日”注为“太阳”,在古典诗词中,是用“白”形容“日”,强调“日”的亮度和光芒。“红”亦如此。在这首诗里,是用“白日”强调夕阳的余晖灿烂、光芒万丈。诸如此类用法还有: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南宋文学家鲍照的“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等。

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多读古诗词,结合全篇学古诗词,深入了解和理解古人在诗词中用词含义和精到!





九思堂笔记


王之涣的《登鹊雀楼》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首句“白日依山尽”的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沉没。

在我们一般人的视觉中,傍晚的太阳应该是红色的,应该用“红日”才对,怎么用“白日”呢?盛夏漫长的白昼,太阳灸烤着大地,随着夕阳的西下,暑气渐退,炽白的气焰也暂时退隐。诗人在山西黄河的岸边登上鹳雀楼,看夕阳西下,一层一层地登上鹳雀楼的最高层,直到看不见,情不自禁,诗兴勃发挥毫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整体的感觉太阳是白的,盛夏白炽的太阳就是那么热!

不管怎样,夕阳西下时,落日余辉总给人一种红色的感觉,不然的话,怎么“霜叶红于二月花”会给人们那么美好的画感美呢?难不成是诗人王之涣的视觉出了问题?

答案是否定的。古代诗特别是绝句一定要严守格律。这首诗的格律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而“白”字正好是“仄”声,而“红”字则是“平”声。故而王之涣绝不是视觉出了问题,只不过是为了严格遵守诗词格律罢了。再说把夏日的太阳说成“白日”也未尚不可。

不管怎样,这首诗积极向上的意境是值得肯定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站得更高!





清川流梦


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写的一首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思也浅显易懂,是说诗人登上鹳雀楼,登高远眺,看到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慢慢沉没。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如果还想看得更远,唯一的办法只有站得更高些,只有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因为红日正当空,形容正朝气蓬勃的时候。用白日表现出依山垂落的意境,更为恰当。

古人特意用白而不用红,是为了表示太阳从白天的白色到太阳下山、感叹时光流逝,而不是仅仅表现当前眼睛所见夕阳西下的画面。虽只红、白一字之差,所表示的意境却有动、静之分,长、短之分。

白日”较之于“红日”更显天地苍茫,辽阔寂寥,读来顿觉形神兼备,余味悠长。




爱好思想


“白日依山尽”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文共四句,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首先,我觉得,单从“白日”来讲,是指太阳。具体到本句中,“白日”“依山尽”,就是太阳傍山就要消失了,是指“夕阳”。那么,诗句中为什么用“白日”而不用“红日”呢?我觉得这是与诗的平仄要求有关系的。“白”在古代是仄声,而要对应下句中的“黄”平声。而“红”是平声,与“黄”不对仗。回答不一定对。请大家批评指正。

(图片源于网络)



康庆宏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原诗是;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所谓白日?

就是白天,黑夜白日,是民间俗话俗称。并不是指旭日与夕阳,旭日与夕阳才称红日。

这首诗的正确意思是;就是我们人在白天,站在黄河岸上,到着滔滔不绝的黄河水,流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意思是;你若想看到黄河水入海?就必须更上一层楼。因为我们站在黄河岸上,只能看到眼前。必须站在山顶上,才能看的远。更上一层楼,就是指站在山顶上,才能一眼望穿。

综上,


du184567027


该问谁呢?

问作者王之涣?然斯人已去,谁来为你解读?

一首诗的意境,诗人是不给以注释的。诗,是作者生活的体验,情感的抒发,蕴涵着作者的某种心境。其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画面、一个场景或者是某种意象,让读者去想象、去揣摸、去品味,从而去感受诗歌迸发出来的内在情感和意境,从中获得美感,产生情感共鸣。这或许就是诗歌的文学性,这就是诗歌的美学意义和艺术魅力所在。

现在有的人在头条发表诗作,唯恐读者读不懂,把写诗的创作背景、自己所具有的思想情感等一一加以交待,有必要吗?让读者去读他的阐释还是去品味其诗?

好了,回答跑题了。白日依山尽,为什么不是“红日”?在此,我不想深入其诗高谈阔论,因为王之涣这吟诵千古的诗句,国人多有评说,无须我之唠叨。但我想简而言之,凭我对生活的感受,炎炎盛夏,在连续高温的情形下,太阳真的是泛着白灿灿的光芒,只有当夕阳西下时才红霞满天。而从整诗读来,依我对这一诗句的品味,用“白日”较之“红日”,整诗的意象更具美感。为什么?题主自己去体会吧,相信你的品读更有味道!


东方白542


《一幅画作》

~黎百痴

这首诗的创意,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人在创作时,对物,对景观的一种描写手法。只有当太阳依在山水之上,才能实现出她的美丽光辉,同时也让画面更具美感,动感,这就是如诗如画之美。虚实相映,层次分明,才被人民流传下来,诵颂。此处用“依山尽”,妙就妙在这依山尽上,太阳的光辉依在山边,展尽了太阳与山水的大美,也是唯美画面。







飘流的驿站


提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随着中文在国际上的逐渐流行,这首五言绝句也受到了一些爱好中文的外国友人的热捧。它气势壮大,场景开阔,借观景来喻理,语言浅显易懂且高度概括,读之如临其景如临其地,真不愧是五言绝句中的经典诗作。然而关于这首诗,有一天,我的一个韩国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是”白日依山尽“,而不是”红日依山尽“了?太阳明明是“红”的呀?怎么会是”白“的呢?一时间,我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故作高深的告诉她:这是中国古诗的意境问题,一句两句说不清。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中国人似乎都没有认真地去思考过。因为我们心里并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在中国人眼中,太阳究竟是红的还是白的,并不重要。重要得是这首诗写得好不好,读起来够不够悦耳,能不能让人有一种美的心理感受。

换言之,中国人作诗历来讲究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了押韵,为了营造一种唯美的意境,很多诗词里的景色是虚的,并不是眼前真实所见之物,不能以字面意思来理解。那么,这首《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也是虚景吗?它到底是”红“的还是”白“的呢?那什么是虚景呢?就是诗词为了表达某种情绪,或者为了营造某种氛围,作者会有意地选用一些并没有在眼前真实存在的景物或物象。这些景物只是一种泛指。比如在中国古代很多的边塞诗中,”玉门关“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很多诗人吟诵的对象,可是诗人在应用它的时候,不一定就是真的在玉门关或就是指玉门关,而是将玉门关当成边塞的泛称。再比如,在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中:作者望云思友,见月怀人,但实际上作者可能并没有真的在看月亮和白云;在李煜的《摊破浣溪沙》”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中,作者并没有说主人公的丈夫真的在”鸡塞“从军,而只是一种边塞的泛指。其他如形容女子容貌的”秋水,春山“等都不能以字面意思来理解。

联系到这首《登鹳雀楼》以及王之涣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应该是实景,也就是说诗中所写的景色是作者登高望远时的真实所见,是一种实境描写。那么,根据诗句意思,作者此时看到的”太阳“应该是即将落山的夕阳。而夕阳一般都是”红色“的,而且颜色绚烂壮丽。作者怎么会用一个单调的”白“来形容如此美丽的夕阳呢?关于”夕阳“ 的美丽和绚烂,我们可以通过几首诗句来暂做一观,例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在这些诗句中,夕阳的颜色都是红的,而且美丽壮观灿烂无比。为什么”王之涣“眼中的”夕阳“会是”白”的了?这要从“日”作为词语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讲起。作为与地球息息相关的一个星体,太阳在我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屡屡被人们提到。在先秦以前,文学作品中的“太阳”还没有颜色,简称为“日”。例如《诗经》中“日居月诸,照临下土。瞻彼日月,悠悠我思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等等,几乎都以”日“来称太阳,既不说”白日“,也不说”夕阳“。

那么,”白日“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大约是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开始出现的。例如“浮云蔽白日,游子不复返”。作为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古诗十九首》深深影响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审美风向 。其后,建安诗坛和魏晋南北朝的诗坛上,“白日”便开始大量出现了。例如曹植的“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阮籍的“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陶渊明的“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鲍照的“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谢眺的“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左思的”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等等。在这些诗句中,”白日”全都是指夕阳,也就是落日。可是,在人们的视觉感受中,落日应该是暖色调的。至于是什么暖色调的,因为地域的原因,可能有的地方会感觉是橙色的,有些地方会感觉是红色的。但肯定不是白色的。可是,为什么汉末以后的文学作品中,本来没有颜色的太阳忽然就有了颜色,还是白色的呢?一,这与人的感觉有关。《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开始出现时,正是东汉末年。此时,各地的军阀割据势力连年纷争不断,处处民不聊生。很多人被迫离开家乡,漂泊无依。于是一些文人便开始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比如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动荡社会的不满和对人们悲惨生活的同情。

那么,当人们奔波了一天,等到夕阳要落山的时候,日色是一天中最淡的时候,心情是一田中最劳累和最伤感的时候,那么人们眼中看到的景物自然就也就带上作者自己的心情:暗淡无光,凄凄惨惨。如此,“太阳”就变成了单调无光的白色,更加映衬着主人公当时的悲凉心境。作者之所以用“白日”不过是想营造一种感伤惨淡凄凉的氛围。在这种情形下,还有什么词比“白”更能描述作者当时的心情呢?二,在诗歌中,一些意像会在文人心中形成一种习惯被保留下来。也就是说,从《古诗十九首》后,只要提到落日,提到游子,提到心情惨淡,提到漂泊异乡,不管是红色的太阳还是橙色的太阳,“落日”一律都成了”白色的太阳“。没有为什么,只是一种习惯,或者就是一种文人的喜好。从《古诗十九首》开始,到魏晋南北朝,再到唐朝,“白日”作为一个文学词语被保留并继承了下来。三,唐诗中出现的“白日”是受汉魏风骨的影响。汉魏风骨历来受到文人大家的高度赞赏和推崇。它的精神信仰,它的审美标准,它的文学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及其作品。而唐朝诗人尤其崇尚魏晋风骨中关于诗歌的审美标准,继承了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用”白日“来指落日。总之,”白日依山尽“中的太阳究竟是白色的还是红色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白日“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夕阳西沉,即将没于高山;大江涛涛不绝,流淌不息;黄河就像一条白练一样滚滚东逝。在这样的场景里,作者登高望远,思绪万千。此时唯有一轮“白日”才合乎作者此时的心境,意境阔达而辽远,苍茫而壮美。这真是一副极美的画卷!至此,足矣!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说书将军


白日依山尽为什么不是红日?问的好,首先在这里白日是指太阳,而太阳从日出到日落颜色是在变化之中的。日出红色,中午,下午白色,日落西山时红色。唐代诗人王之涣,某天下午,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境内登临鹳雀楼骋望,注意这里是下午,也就是说太阳是有白变红的过程中,这时诗人看到的是白日,即将变红落山的夕阳。“白日依山尽”意思就是说下午的太阳就要西下落山了。所以此时此刻的太阳是白日而还没有变成红日。其它的解释都是多余的。只有下午时光里,才能有时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但太阳变红落山,上到楼顶也无法看到千里之外的无限风光呀。



翠蜻蜓


一般来说,我们在早起和傍晚看到的太阳多为红光 ,但光热度较低。中午的太阳白光居多,光热度居高。单从“红日”和“白日”字面上看,红日似乎代表了高热,白日却代表了清冷。如果说“红日依山尽”,会给人一种温度上的错觉。夕阳西下时依然是温度炽热吗?另外从古诗词中我们发现,古代描写太阳多用白日,用到白日的诗句有130多首,40多首代表落日,很少用红日。尤其是到了唐代,在文学上更侧重于理想化,抒情化,个性化。白日的“白”字,融入了清纯、洁白、晶莹的意蕴,而更具审美高度。

所以,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

在《登鹳雀楼》中用“白日依山尽”,表现落日的壮丽景象,正是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的正确描写。用“白日”而不用“红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