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从1月24日起

秦医先后六批668人赴鄂

在疫情风暴中心

决战攻坚

在陕西

更有无数白衣天使请战疫线

战“疫”当前

他们立下铮铮誓言

病毒虽无情,医者有担当

守卫三秦百姓健康

我们义不容辞

在隔离区

他们互相加油打气

等战‘疫’胜利

一起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去武汉吃一碗热干面

登一次黄鹤楼

看一次武大樱花

说好了

那时必须有你有我!

10个感人的瞬间

病毒虽无情,医者有担当。自1月26日起,铜川市人民医院每天下午6点召开新冠肺炎工作协调会,会上各相关科室对疫情防控当日工作及昨日安排事项落实情况进行汇报。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10个感人的瞬间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通讯员 任永飞

疫情面前,没有谁是超级英雄

新春佳节,本该是万家团聚的时刻,榆林市中医医院作为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全体医护人员正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张科与南郊院区全体医护人员每天紧锣密鼓的学习培训和演练,天蒙蒙亮就起床,有时凌晨2点才休息。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1月31日下午6时10分,榆林市首例确诊患者抵达中医医院南郊院区,作为隔离院区医疗组副组长以及主管大夫的张科意识到战役正式开始了。他与主管护士白雪按照接诊新型肺炎患者有关规定立刻开始准备,室外是零下6度,但是穿着全套隔离服,两人的护目镜很快就起了水汽,汗流浃背。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患者被送来后,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相对稳定,但是情绪十分低落。于是,张科便从心理上对患者进行安抚和开导,告诉患者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主要取决于患者本身的免疫力,他的情绪和饮食对于预后至关重要!他的亲人朋友还有与他曾有密切接触的人都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听到这些,患者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轻声地告诉张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得了不治之症,无药可救,听了张科大夫的耐心讲解,心里释然了许多,他愿意全力配合,争取早日康复。

凌晨2点,忙碌中的张科才想起家中的妻儿,他拿起手机看到妻子发来一张照片,熟睡中的两个女儿怀里紧紧抱着爸爸买给她们的索菲亚小公主,隔着屏幕看着孩子的小脸,张科此时有种说不出的内疚之情。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2月1日清晨,作为家委会成员的张科撰写了一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知识发给孩子的班主任,希望让更多的人做好肺炎预防措施。他说,我们是医护人员,也是别人的妻子、别人的丈夫、别人的儿子、别人的女儿,但是在疫情面前,没有谁是超级英雄,面对病毒,没有谁能够百毒不侵,不过没有人退缩,招之即来,来之能站,战之必胜。这就是职业的信仰,也是医生的使命。

隔离病毒,但没有隔离爱

对于在隔离病区坚守的医护们来说,圆满完成14天的值班任务是心里小小的期盼!虽然身处隔离病区,但这里并没有隔离爱……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隔离病区的负责人市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的主任亢锴,是咸阳市中心医院防治新型肺炎第一梯队专家组成员,医院下发加强新型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后,他第一时间全面参与医院防控工作。作为科室的“大家长”,亢锴主任不仅每天负责处理科室繁忙的工作,还要和护士长杨雅茹关照大家的生活,面对严重的疫情,他表示“大疫在前,众志成城、尽职守则、绝不退缩”。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接到护士长电话就马上出发了,那天是我第一次带男朋友见家长,我妈给我准备的好多好吃的都没来及拿”。正月初六,韩佳敏护士接到护士长电话时,正和家里人一起吃饭,因为没有确定的休息时间,她通常会发消息到家人群报平安。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郭蓉是最早进隔离病区的,当时没有经验没先去上厕所,在里面待了6个小时想上厕所,但没办法憋了两个小时,直到有人来接班,心里特别着急想冲出来,但脱防护服还要慢慢脱,还得去洗澡,出来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厕所”一旁的韩佳敏讲了这个小插曲。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2月2日晚,隔离区收治了一名81岁的老太太,因高龄基础病多,还伴有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需要24小时陪护,“遇到比较重的患者没有陪人时,就由我们担起责任,忙的时候不觉得什么,下了夜班才觉得头痛、恶心、胃反酸,一系列缺氧症状都表现出来了”一个护理班下来,吕菲菲和韩佳敏早就疲惫不堪,护士长到宿舍看她们时,发现她们悄悄在宿舍吸氧……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危重症诊疗中心ICU护士马梦丽,第一时间呈递请战书,并多次致电、发信息给护理部主任,强烈要求驰援武汉。虽没能去成武汉,在医院隔离病区成立后,马梦丽又积极加入隔离队伍,培训后已上岗。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护士王乔:“因为之前写过请战书,所以护理部打来电话时,我没有犹豫,还是希望能在一线尽自己的一份力,今天隔离区有15个病人,虽然有些忙碌,但是总体来说,我的状态挺好的!”她是来院工作9年的主管护师,是名胃肠外科护士,已经迅速融入隔离区的工作生活。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作为一名呼吸科的大夫,有这样的疫情,知道自己必然是要到一线去,所以心里并不害怕,反倒是看到家人的担心,让我有些心疼他们”何杰去年才结束规培回到医院,进隔离区前身体有些不舒服,但她仍然申请留下来。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对丁俊冰来说,本想在这个春节期间好好陪陪父母,他们平时都在南京,只有过年才能回来,“虽然父母回去的日子延后了,但我在医院还是回不去……”说到家人,丁俊冰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掉下了眼泪。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梁杰医生平时话并不多,现在成了我们专业的摄影师,但隔离区的许多工作细节,都是由他纪录下来的。“睡起来看到群消息爆炸了,心里很感动!”护士们说。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通讯员 薛瑞卿

战“疫”胜利

去武大看樱花时必须有你有我!

张华是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医师。疫情来袭,80后的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主动请缨,奔赴战“疫”一线。从大年初一开始进入隔离病区,每天近10小时的工作,他不喝水、不吃饭,更坚持不上厕所,因为防护物资匮乏,他不敢轻易脱下战衣,身边的战友因此甚至穿上了纸尿裤。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他每天除了日常查房,书写汇报病历,护送患者转院、外出检查、和队友们对病区进行消毒,除此之外,还要每天把患者的病情实时向专家组汇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隔离病区的这些天他参与了每一位患者的救治,也经历了患者因恐惧、害怕而意志消沉,不积极配合治疗。为此,张华主动添加了患者微信,除了工作期间与患者沟通交流,换班休息时他也跟患者微信聊天,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作为第一批队员,本该换岗离开时,他却再次向领导请缨,要求继续坚守抗疫一线,参与患者救治。从大年三十与家人的短暂团聚后,他就再没回过那个离医院只有两公里路程的家。有时,实在太想家人了,他也会跟家人视频通话。他说,一家不圆万家圆 只愿世间无病痛,每次跟家人通电话,是他最放松的时刻。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2月3日,第二批主动请缨参战的张莉是第二批队员中的护士,她是骨三骨四病区的主管护师。进入隔离病区的第二天,结束中班工作的张莉在值班室看到了科室同事关给她的特别的花束,这让张莉感动不已,内心温暖的同时,也让她对未来十来天的救治工作充满了信心。她说:“我们相互打气、相互鼓励,等战‘疫’胜利,一起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武汉吃一碗热干面,登一次黄鹤楼,看一次武大樱花!说好了,那时必须有你有我!”

疫情摆中间 亲情放两边

大年三十,辛苦工作了一年的张涛,怀着迫切的心情赶回家与亲人团聚,8岁的女儿立即扑过来拥抱他,让他陪着玩,年迈的父母乐的合不拢嘴。然而大年初一早上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医院要求他即刻返回工作岗位。他匆匆与家人告别后,就回到单位上班。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疫情面前,医务人员岂能退缩,必须坚守一线!”当问到一连坚守岗位十几天的张涛会不会放弃时,他疲惫地说,眼神却很坚定。“肯定想回家,但是不能回、不敢回,每天筛查那么多病人,怕交叉感染,把病毒传给家人。”洋县人民医院从事新冠肺炎疫情筛查工作的张涛医生说。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1986年出生的韦春苗,是洋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护士长,护师。疫情发生后,她第一个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和请战书,要求加入市上组织的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医疗救治团队。她家里有两个孩子,十岁的大儿子先天性愚型、四岁的小儿子年龄幼小,生活起居都需要照顾。老公也是一名民营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基本上也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当公公、婆婆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将孩子接了回来,为她解决了后顾之忧。最开始的时候,她也怀疑过自己的选择,直到她的婆婆说了一句:你放心去,我们没有问题,有我和你爸,孩子不用担心。那一瞬间,韦春苗知道她的选择没有错。

在洋县人民医院像张涛这样感动的人和事还有很多。“我自愿放弃40余天产假,申请投入抗击新冠肺炎战斗中。”这是门诊部护士梁洁的“请战书”。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梁洁初为人母,宝宝才三个月大,得知近期医院防疫任务重、人员紧缺,多次向领导提出终止休假回来上班的请求。2月3日她向院里递交了“请战书”。2月4日便自行返岗上班,还携带着吸奶器,以便工作之余,为宝宝收集母乳。同事们都说她狠心,她却说:“防疫责任重大,亲情可以等,疫情等不得!”

“我没结婚,没孩子,父母身体健康,家里还有个哥哥,我没有后顾之忧,我想为防疫尽自己一些微博之力。”这是儿科护士胡学的“请战书”。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我自愿加入抗疫一线队伍,不论生死、不计报酬,为保卫全县人民的健康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重症医学科护士马烽熔和他妻子赵小娟共同向医院递交的“请战书”。

疫线秦医|地市医院的战“疫”情(上篇)

离开没有感染风险的骨科,毅然决然投身感染科,这是护士翟蓓的抉择。

在疫情面前,洋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责任、亲情的天平不经意间发生了倾斜,这是因为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护民健康的使命,致敬!

洋县县委宣传部

审核: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