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你的姓氏中最厉害的人是谁?

yangyiyi3466


本人姓周,我觉得周姓中最厉害的人是周恩来,其思想、学识、人格都是一流的,更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及建设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还有一点就是周总理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中真正做到了享誉全球,让对手都不得不佩服而致以崇高的敬意!


红尘有你173676104


你觉得你的姓氏中最厉害的人是谁?


哈哈,答主我姓杨,我记得之前有一次也推给我类似的一个问题,问的是你姓氏里面有名者,历史留名的人都有多少。我还记得我例举了一大堆,像是杨家将,杨虎城,杨尚昆,杨朱等等,他们都是又厉害,又对历史有过贡献的人。


我们姓杨的在历史上也是一支大姓,不仅仅做好事得多,其实做坏事的也多,符合二元论,辩证法。


我就说几个不太光荣的吧,符合人数多就产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说法。


首当其中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昏君杨广了,隋炀帝做过什么,大家学历史的,看电视剧的,看小说的应该都知道一些东西。他在任期间,开运河,开科举,征高丽。利用隋朝的人力物力做了一系列的大事情,最后隋朝给他整倒闭了。


他为人虽说毁誉参半。但是现在的历史剧上非常喜欢给他整成一个坏人形象,最著名的就是那一句,-----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


然后是大奸臣杨国忠,他的名字正好和他的为人正相反,因为时间久远,现在他的坏名声已经不如像是和珅,秦侩这些大名鼎鼎的奸臣一样了。


可是他的作为我认为比和珅,秦侩更加令人痛恨,他在任期间专权跋扈,祸乱超纲,贪污腐败,仗着自己是唐玄宗大舅子的身份弄权误国,导致自己和安禄山的矛盾频出,最后安史之乱把文人笔下的好好一个盛唐弄得千疮百孔,他也得负八分的责任。

正所谓有男有女,有男的不可能没有女的,我姓杨的一脉,还有一个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就是那个著名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妃子原形。


杨玉环在自己的后宫生涯中,为人因为善妒多次被玄宗赶回去,又因为美丽的相貌多次被接回去,因为喜欢吃荔枝导致皇帝为她劳民伤财,令著名诗人杜牧都写诗来讽刺,实属不易了,乃兄更是因为他日渐嚣张跋扈,终于种下大错。


可以说马嵬坡被杀也是天妒红颜,老天对她的惩罚---听说他和安禄山也有一腿。

为什么这一次我会写一些不太光彩的人,其实就是希望所有能够看到我这篇文章的人,不要因为自己祖宗的阴德,或者因为自己是豪门大族,就做出来一些对不起祖宗的事情,最后令祖宗在九泉之下蒙尘。


这也是要不得的事情,我们应该好好做人,认真做事,做一些对社会,对人民有功德的好事,这样我相信,你就会成为你姓氏里面最厉害的人了,所有和你同姓氏得人也会以你为傲。


自由史话


我姓赵但是我的老公姓刘,我很早就觉得刘邦特别厉害,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很难了解它的点点滴滴,不管这个人是好是坏,就光看他从一个乞丐,变成了历史名人 ,心中怀有抱负,心怀天下,就知道他会经历常人不能忍 而做不到的事 。


刘杨杨同学18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来试试。

本人姓李,从古至今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大姓,加上唐朝盛世的加持,李姓族人遍布全世界每一个角落。

说理李姓,先说起源,准确来说,“天下李氏出陇西”,赢姓,李氏,属于秦人,细细考虑,历史上李氏中厉害人物有很多,这里我们找几个代表:

李耳,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治大国如烹小鲜”和“无为而治”,据说曾经指导过孔子,曾骑青牛过函谷关,当时关尉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进关,盛情款待,老子留下洋洋洒洒五千字《道德经》,从此不知所踪。

李斯,师从荀子,韩非子师兄,法家代表人物,早年在楚国做官,后入秦,以一封《谏逐客书》走进秦王嬴政高层核心,公元前221年,秦王扫灭六国,李斯任大秦帝国丞相,进行了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方面的改革,秦王嬴政驾崩后,李斯与宦官赵高勾结,毒死秦王长子扶苏,大将蒙恬,扶持胡亥继位,后背被赵高害死,未得善终。

李世民,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在隋末战争中率领军队东征西讨,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后,被封为秦王,后与其兄李建成争夺黄委员,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软禁李渊,不久登基为帝。李世民继位后,轻徭薄赋,亲贤臣,远小人,任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休养生息,对北方少数民族恩威并重,被各族尊称为“天可汗”,国力日渐强盛,使史称“贞观之治”。

李氏,作为第一大姓,在五千年的历史上留下了太多人才,比如诗仙李白,贤相李泌,一代猛将李存孝,闯王李自成等等,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一念长河


  在中国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熟悉念上几句百家姓的顺口溜。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当然由于各朝各代的演变,从宋朝编版的这个百家姓到今天,姓氏的排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19年1月,国家统计局根据数据显示,王姓之人已经达到了1.015亿人,在所以姓氏中排第一。前20的大姓分别是: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鄙人姓陈,按照目前的姓氏排行在第5位。当今,陈姓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尤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多此姓,在台湾和广东两省,陈氏约占当地人口的10%以上。要说历史上有名的陈姓氏人士,就列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

  

  陈胜:字涉,秦末阳城( 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他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

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乡人, 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

是西汉开国元勋,也是刘邦手下最具传奇色彩的谋士。每当刘邦陷于绝境之时,陈平都能力挽狂澜,六出奇计助刘邦统一天下,晚年更力保刘氏江山平稳过渡。

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郡许昌县(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

出身名门,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曹操入主徐州时,被辟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转任参丞相军事。曹操封魏公时,任魏国的御史中丞。后拜吏部尚书,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后,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丕驾崩后,陈群受诏辅政。曹叡即位,任司空、录尚书事,累封颍阴侯。青龙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病逝,谥号“靖”。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庙庭。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之一。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的第一任市长。

我是史上杂谈,一个历史爱好者,欢迎关注


史上杂谈


我是北派说书人,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在我国,姓氏达上千,按照人口来算,我为李、王、张、刘这四大姓,至于后边的我们就不说了,然而这四大姓氏当中哪个姓氏最为厉害,说书人妥妥会会选刘姓,为什么呢?那说书人就为大家解惑一二。

都说“刘天下,李半边,”这句话,大概描述的意思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刘姓皇帝之多,而天下人口当中,李姓居多,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初从江苏彭城走出来的刘邦。

刘邦是谁?汉高祖嘛,也就是大汉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我们先不说刘邦为了拿下天下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既然楼主这么问,我们姓氏当中,最厉害的人是谁,我只能说是汉武帝了,至于刘邦,我们先放一旁,虽然说刘邦得天下之后,却输给了匈奴,而且为了保住中原,与匈奴和亲,做了北方这个邻居百年的老丈人和大舅子哥,直到有一天,因为铁血帝王出世,这个人就是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先是拿下了汉帝国的实权,接着一场失败的马邑之谋发生之后,彻底和北方这个亲戚翻脸,几乎耗光了所有家底,将北方这个无赖亲戚给打残打散,找回了大汉的尊严,直到后来将匈奴人赶入了大漠深处吃土,顺便还祸祸了欧洲数百年。


北派说书人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或姜尚。商朝末年人。汉族(华夏族),商末东海上人士(现今河南许昌,另一说法是安徽临泉姜寨)。其始祖四岳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太公后裔姓氏繁多,大致上有以下姓氏:姜姓、吕姓、丁姓、高姓、齐姓、卢姓、邱姓、丘姓、庆姓、贺姓、桓姓、查姓、柯姓、年姓、柴姓、崔姓、骆姓、章姓、聂姓、国姓、高堂姓、太公姓、卢蒲姓、淳于姓、厉姓、易姓、青姓等等。



猫蒲猫谱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男,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 [1] 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安徽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49年创办《自由中国》。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大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知行閣主


谋圣张良,留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辅佐高祖一统天下,奠定大汉四百年基业,真张姓第一,天下奇才也。

一,不畏强暴,谋刺始皇

张良出身名门,张氏世为韩国相国。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张良以韩国忠臣自居,图谋刺杀始皇,恢复韩国。张良以重金求得大力士。秦始皇巡游天下,途径博浪沙,张良命大力士狙杀始皇。可惜秦始皇十分狡猾,并没有坐在皇帝专用车里,大力士误中副车。秦始皇派人搜捕,张良隐姓埋名,逃亡下邳。

二,路遇黄石,喜得兵法

张良路过一座桥,黄石公坐在桥上,把一只鞋扔下桥,让张良去取,张良取鞋给黄石公。黄石公大喜,认为孺子可教,让张良过五天来。张良过五天来,发现黄石公已在桥上,责张良来的太晚,让其过五天再来。如此数次,张良有一天来的比黄石公早,黄石公把太公兵法传给张良,说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三,先入关中,鸿门解难

刘邦听得张良之计,以利诱降秦朝将领,先于项羽攻入关中,项羽大怒,欲杀刘邦。幸得项伯知恩图报,前来告知张良。张良忠心耿耿,将此告知高祖,并劝高祖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笼络项伯。再向项羽请罪,缓和矛盾。鸿门宴上,幸得项伯之力,高祖得以逃脱。高祖被项羽封为汉王,就藩巴蜀,张良劝高祖烧毁栈道,以安项羽之心。项羽果然麻痹大意,以为刘邦没有威胁。

四,攻灭西楚,安定天下

张良劝高祖拉拢黥布,彭越,田荣,重用韩信,使得项羽疲于奔命。刘邦欲分封六国后裔,以拉拢诸侯,被张良劝阻,免了天下再分裂之祸。韩信欲为假齐王,是张良劝高祖接纳,使得韩信卖命攻打项羽,最终一统天下。

五,定都关中,安定太子

高祖一统天下,人心不稳。张良劝高祖先封雍齿,使得功臣心安。高祖欲定都洛阳,张良又劝高祖定都关中,以居高临下,震慑山东。高祖欲废长立幼,张良向吕后献计,请来商山四皓,稳定了刘盈的太子之位,最后功成身退。

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为汉初三杰,智谋冠绝天下,张姓第一人。


船长趣谈


本人姓黄,黄氏有名的名人不多,比较出名的有三国的大将黄忠,黄盖,明清思想家黄宗羲,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近代革命家黄兴,革命烈士黄继光等等,但是要说最有名的却是———黄世仁。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也亦然,很多流芳百世的却没遗臭万年的有名。像暴虐的夏桀,陷害忠良的秦桧,弄权祸国的魏忠贤,国之巨贪和珅,还有地主黄世仁等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黄世仁是一个虚拟的人物。黄世仁是新中国银幕上的第一个地主形象。

是歌剧《白毛女》的地主形象。

主要讲了佃户杨白劳,早失偶,育有一女,名曰喜儿,许配同村大春。地主黄世仁,为富不仁,以田赋相逼。杨号呼无路,遂自尽。喜儿顿陷虎口,为黄所污。既而黄又欲售之。喜儿无奈,遂中夜脱逃,走深山而匿,撷果自食。为延生报仇,潜入古寺,攫供品以啖,人皆以为鬼魅。后义军至,为大春截获。大春熟视,乃喜儿也。喜儿自述坎坷,二人不胜唏嘘。此正可谓:漫漫长夜见旭日,地覆天翻人间易。自次世上无苛政,豺狼虎豹成灰烬。

封建地主阶级已经过去,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要引以为鉴,我们要多像黄氏真正的名人学习,以遗臭万年的名人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