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需要什么?最应该为老人做点什么事?

天德合装饰王伟


世人都有老的时候,人老了万事皆难,尽管现实的中国社会,物资条件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好的,要啥有啥,衣食住行样样优越。但有些老人仍不觉得幸福,这里不怪天、不怪地、不怪党、不怪国家社会,大多数老年人能感觉到幸福,我总结的是,人们对“幸福"二字的理解不同。我认为,目前中国的老年人最需要“安慰"二字,多数老年人都成了儿女们的“牛马”,儿女们成了爹妈伺奉的“主子”了,这才是有些老年人感觉不到幸福的根源!!!


枯藤残花


我觉得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对于一般老年人来讲,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对于物质的要求就不会很高了。毕竟身体机能也下降了,很多美食也不敢尝试了,需要忌口。对于打扮穿着来讲,一般都会以舒适为主,不会想要一些名牌高价值的衣服了。对于游玩来讲,体能也跟不上了。所以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层次的陪伴。人到老年就会越发的惦念子女。

像我爷爷今年90多岁了,他在我家生活。牙齿早就掉光了,那副假牙他始终没能习惯,每天的饮食也比较清淡,基本也都是汤汤水水的。给他买新衣服,他从来都不穿,说自己有衣服。其实都是一些旧衣服,缝缝补补的年头也很久了,但是他就是舍不得仍,一直穿着。他的腿脚也不太好,出门很不方便。我跟他聊天他总会说到自己的子女如何如何,他们小的时候是怎么照顾他们长大的。

其实每次我的姑姑大爷们来我家看爷爷,爷爷总会激动的留下眼泪,由于大家相互之间离的也比较远,再加上都要过自己的生活,所以不能经常来看望爷爷。每次他们来看望爷爷走了之后,爷爷的心情总是要失落几天,之后开启新的一轮等待。爷爷每一次送子女走的时候也都是眼含泪滴,嘴里念叨着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着在看到你们。大家也都知道他的不舍,但也不能一直在他身边陪伴他。

说真的人到老了的时候,不会图物质上的东西了,最挂念的还是自己的子女。我们能为老人做的事情,也只有尽量多的抽出时间回家陪陪老人。现在科技也很发达,即使回不去多给他们打打电话,发发视频聊聊天对他们来讲也是很珍贵的。最后希望大家家里的老人都能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合众小白聊娱乐


老人活的就是子女,他们甚至需要知道子女的一切,他们需要适时陪伴,多年前我就意识到这个,所以大学毕业坚决回家来工作,哥哥也是,所以我们幸福的陪伴了爸妈整个晚年,因为做医生有一点优越条件,所以爸妈都八十多了也身体很好,每天看着他们舒心高兴比什么都欣慰。我从来没后悔当初放弃大城市所谓发现事业而回到这个小城工作。


这个主持人是医生


个人认为,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

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也在一天天变老,终于原来的一家六口,走到家里就剩爸妈两人,姐姐们出嫁,我在外地求学,然后工作,很少回家。

有一次过星期天回家,我回去了,外甥、外甥女都去找我玩。姐姐们也来了,家里热热闹闹的,中午吃完饭,下午在家陪爸妈说话聊天,孩子们自己在旁边玩。晚上吃饭的时候爸爸说,你一回来,家里多热闹,平时就你妈我俩在家,星星(方言,意思是孤零零的)一样。当时正在盛饭,听了爸爸的话,瞬间湿了眼眶。


浦康好女人


老年人需要什么,这要看具体的人才能给不同的答案。老年人需要什么,还要看这个老年人是处于什么层次什么阶层的,不同层次不同阶层的老年人他的需要是千差万别的。

比如在农村的老人,他的需求就是温饱,有医保和稍多点的养老金,身体好还能种种地呀!养养猪呀羊呀鸡鸭等,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那城里的老年人那需求就不一样了,因为大多数的老年人都有一份退休金,有一个医保,如果不生大病,衣食基本无忧的,那么每年就可能出门旅游几次,近一点的国内各地跑跑,远一点的出国的也蛮多的,大妈们跳广场舞水兵舞,老头们溜弯下棋打牌,也是消磨时光的好去处。

层次高一点的都报名上老年大学,现在是名额不少,僧多粥少,有的老头老太半夜就排队争一个学习的名额,还有的老头老太在老年大学里读了十几二十年也不毕业,赖在里面不肯走,因为老年大学有朋友圈子,不感到孤独,有精神寄托。

老年人年纪总要一天天大的,生老病死是铁的规律,谁也逃不掉,到最后老年人的需要就是养老院和临终关怀了。现在公费的养老院名额太少住不进,那私营的高档的老百姓又住不起,所以这个问题很现实,也很矛盾。政府应该多办一些大众化的公办养老院,毕竟工薪阶层的退休工人是占绝大多数,还有就是临终关怀医院也太少太少。安乐死也是喊了这么多年了,也没有什么回应,实际上安乐死也是老年人到最后阶段的解脱的最好途经。

刚退休的十年是最美好的十年,是老年人的黄金时期,应该尽量的享受人生的快乐,到处看看跑跑,尝美食观美景,趁脚腿还爬的动,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但是大多数的老年人是为了子女带第三代,等第三代带大,自己也差不多了,身体也差了,眼花耳聋了,手脚也不利索了,有的心愿也没有了,就上天堂啦!

老年人到老了,就最需亲情的关怀,最希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那个有十全十美的?有的子女是啃老族,有的子女是需要时要你,不需要时离你远远的!

老年人需要的是什么,一下子也难以说清,为什么,因为需要太多啦!有情感的需要,要金钱的需要,还有各式各样的需要,因为人群是复杂的,需要也是千奇百怪的。罗哩罗索的就谈这些吧!


whb41


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样?



那么,农村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归纳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希望老来有个伴



有句俗活叫“老来伴”,每个老年人,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都希望老年不孤单,总想有个说话谈心的人。可是往往做子女的都不理解,不但不给予支持,反而从中作梗,百般阻挠,大大伤害了老年人的心。

二、希望做子女的能常回家看看,那怕就是一声问候,老人心里就会踏实



“儿行千里母担忧”,那个做子女会理解老人的心,总是找借口说工作忙、生意忙,也不常回家看看,把老人一个人丢在家里,给点钱算是尽孝了。然而做老人的不仅仅是为了钱,老人心里惦记的总是子女的安危,希望做子女的能常回家看,老人不图子女吃穿,只求子女的一声问候,老人就心满意足了。

三、老人希望做子女能在身边,为自己养老送终



农村老年人孤单也就算了,但他们更需要子女能守在他身边。老娘舅是农村人,目睹农村老人临终的惨状,总是拉着旁人的手,呼唤着子女的名字。老人多么希望在临终前能见上子女一面,可这一点小小愿望都难以实现,很多农村老人都是流着泪水,嘴上呼唤着儿女的名字含恨离去。有很多老人由于子女都不在身边,死了连眼睛都不能合上,我都会拿手将他们一一合上。这一切都是我亲身体会的,农村老年人最需要什么你知道了吗?做为子女千万不能让老年人失望,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老人,多想一想自己也有老年的这一天。

老年人最需要什么?欢迎大家一起都来说一说。

[更多农村新鲜事,敬请关注:头条号《老娘舅说事》点赞评论]

月季正红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对于经济增长的定义,更多时候集中在生产建设层面。计划经济时代结束,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消费一词也出现在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1978年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仅是343元。到了199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5425元,城乡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

从1978年发展至201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38.3%提升至58.8%,在这一过程中,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要义,对于全行业生产的拉动,消费的聚力作用越来越强。

2018年12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权威机构最新发布的《大健康产业蓝皮书: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称,我国老龄产业日渐兴起,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容忽视的产业。

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程度不断加深,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老龄产业的市场规模和潜力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发展统计公告显示,去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根据GDP预测、GDP增长和消费水平增长的关系,据此假定2017年60-69岁、70-79岁和80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人消费倾向,人均消费分别为20154元、23819元和27483元。蓝皮书分析称,随着年龄的增加、健康水平和自理水平的下降,老年人消费尤其是医疗健康消费将显著增长。

这一显著变化也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机制得到逐步健全息息相关。截至2017年,全国养老服务已经从1978年的8000多家服务机构,扩大到包括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互助型养老设施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5.5万个。

不仅是养老服务增长,老年人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人愿意走出家门,观赏祖国风光。这使得“爸妈游”、老年旅行团也逐渐成了旅游市场的新热点。据全国老龄委调查数据显示,当前老年旅游人数已占据旅游总人数20%以上,送父母去旅游也逐渐成为子女尽孝的重要方式。

随着中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也意味着保健品市场越来越大,而保健品行业乌龙混杂,使老年人频繁上当受骗。为此,2018年8月31日,中国国卫办食品函〔2018〕752号引发的《意见函》中,特意出台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老年食品通则(征求意见稿)》。这则《意见稿》从老年食品的定义、技术要求及安全规范等多个方面,对老年营养食品进行了严格的界定,从法律的角度保护老年人的食品安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老年人的购买力将不断增强。作为一支庞大的消费群体,老年人在日常消费中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对于“免费体检”“免费旅游”等活动要同子女商量,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


老声畅谈


无论在大街小巷,也无论在山村城市,总会遇到一些弯腰驼背的老人们流眼抺泪地相互诉说着什么,也许他们都在诉说着一些家务闲事吧!这些家务闲事里都会涉及到儿女们对自己的孝顺与不孝顺的问题。但是,这些诉苦的老人们几乎都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在大部分人的心里都会觉得人老话多,人老心多……确实,也有个别的老人存在着老人“心多”的现象,但是,有许多老人的诉说并非全无道理和全无依据。就算是个别老人属于老来“心多,话多”。但是,“心多,话多”并不是孩子们不孝不顺的理由。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孝顺是历朝历代都对我囯民族的要求,无论是古代或现代都有不少的名人伟人孝顺父母的典故。作为孩子们来说应该想到,父母含辛茹苦地将我们抚养长大,抚我们读书,给我们成家立业,我们有何理由嫌弃了老来的父母“话多,心多”呢?孝顺并非要我们送给老人的金银财宝,就算你送给他们,他们也不会将之带入坟墓。老人最需要的是关心,是尊重,只希望年轻的孩子们离家做声告别,来家打声招乎,假期假日陪陪老人,不出原则的要求尽量顺着,这些就是老人的需要。


山叶叶


老年人的需求是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身体健康。

健康的身体是保证自己照顾自己的前提,是自己自由支配自己的基础,也是自己能够实现想走就走的心愿保障,还是自己能够帮助儿女有所劳作的前提。所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每个老年人都需要的。

2:儿女双全,家庭和睦。

对于老年人来说,奔波劳累于一生,为的是啥呢,总体来说,为的都不是自己,都是自己的儿女。所以,年老之后,看到儿女双全,生活幸福,家庭和睦相处,自己也就无憾了。这就是年老人的需求之一。

3:晚年生活自由,有人陪伴。

年老人的生活,总体来说是单调的,是孤独的,是封闭的。因为这些老年人会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看不懂新的生活,对于他/她们来说,也想了解新的事物,也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就需要有人陪伴,有人沟通,自由平等互利沟通。

4:完成自己心愿,乐在其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由于多方面因素,造成了有的心愿实现的早,有的实现的晚。对于年老人来说,实现自己的心愿我认为也是需求之一。就比如电视剧播放中那样,年老人临终时都有不同的遗言,这个遗言就是自己的心愿,假如有生之年实现的话,乐在其中,岂不更好。

从以上来说,我认为老年人的需求主要就是这四个方面。



生命的回望


老人也曾经年轻过,阅人无数,行万里路,经历过丰富多彩的事情。别以为年轻人的小九九他们看不出来,那都是老人家当年玩剩下来的。年轻人未必了解老人,而老人一定是了解年轻人的,老人家啥事没经历过?所以,在很多事上,老人是看破不说破而已,要不怎么会说:姜还是老的辣?

别说老人遗嘱上的遗产分配不合理,谁好谁不好,老人家心里有一杆秤。而这事,老人家有绝对的话语权——特别是在法治社会里。

好了,说了那么多,总结一下:人都有老的时候。别去嫌弃老人家,老人家慢点,糊涂点,但老人家曾经很敏捷、很聪明的把我们拉扯大,这一身的病痛还不是因为我们这些不经事的年轻人给磨出来的?老人家老了,本不想再麻烦我们的,但老人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多陪陪老人家吧,当牛当马也是应该的,你说是吗?祝天下老人家都幸福安康,儿孙绕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