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普及自來水了,農村現在還有打井的嗎?

農村人小肖


說到水井,剛好前些天回了趟老家,聽到些關於水井的事情。

老家並不偏遠,屬於城郊,經濟繁榮,鎮政府所在地,村子人口超萬人,基本上農村戶口和非農戶口各半,但至今沒有通上自來水公司的管道,或許鋪設成本太高吧!具體原因不詳。但村子裡卻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有統一供水系統,挖有水井,建有水塔,鋪設有管道,對於村民來說,就和自來水沒區別,只不過是水源不同而已。但近些年,由於附近建廠,產生不少汙染,水質也越來越差,直至不能飲用。於是又有好多村民在自家院裡地裡打深井取水,但水質仍不能達標。前年,村裡爭取了部分政府補貼,又打了一口幾百米的深井來保證供水質量。但由於人口多面積大,現在只能把村子按區域分成兩部分,每部分供水半天。而村民也大都習慣了洗洗涮涮用自家井水,吃飯喝水用村裡井水。

吃飯閒聊時,家裡人說起現在地裡的水井都不出水了,乾涸了,我很吃驚。記得小時候,村子裡水井很多,水位很淺,打水用水桶都能提上來。甚至有些地勢低窪的地方朝下挖上兩掀就能見水,這也沒多少年啊,竟然井都幹了?可見地下水位下降之快。估計用不了幾年,村裡肯定能接通自來水了,因為地下水源快枯竭了,井水想喝也沒有嘍!


無限量


說起自來水,不提還罷了,提起讓人生氣。我家就在鎮房後的塬上,那時還沒有人拉自來水,自己在蓋房之前就打了井,前幾年還可以,隨著河大量挖沙,河床猛然下降。原來很方便取水的地方也出現缺水現像。為了生活基本上家家打井。

水見低流,地上地下一樣。有家打井有水,有家卻打不出來。有打出的水還不是甜水,而是鹹水。

政府為了解決吃水問題,投資不知多少錢,第一次打機井供水,剛用不到一週就倒閉了。只有爛管子和一口沒用的井。

自己希望就這樣破滅了,只有又打了一口。誰知這口井又沒有希望,將石板向下用電鎬打了二米,吃積水。還是把希望寄託在政府補貼上。

第一次自來水失敗後,這次就要搞比這次更大的,從水庫上通過渠道通向各戶,提名說保障三村都能吃上自來水外,還能澆千畝糧田。

一年過去後,能見水的只有很少的人吃了一時就沒水了。後來才聽說是渠道壞了,無錢去修就這樣放下了。

我平時不肯在家,回家看到很多人在大熱天去很遠的地方擔水,一擔就要一個多月,自己不忍心妻子受那罪,一氣之下房移到另一塊地中,抱著希望去打井,心想如果自己這口井水好,就會給方圓很多人提供方便。誰知天與人作對,心想事不成又是個乾井。

去年縣自來水公司在丹江河修了供水站,去年前半年聽說每收費900元,不知安了多少。就是沒有到自已門前,一經打聽才知加價了,現在就是每戶1500元。到年底聽說這每戶1500元都沒人幹了,到如今還是沒有自來水。

到如今還搞不明白,是錢,還是人在作怪。


user6201811349789


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一直飽受農民關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村能打上井的都是富裕家庭,一般人家只能挑池塘的水來喝,農忙時,都顧不上把水燒開就直接飲用,雖然極不衛生,但也是無奈之舉。

隨著鄉村經濟的崛起,一般家裡都能打上井了。在農村,有兩種打井方式,一是用鑽頭鑽井,然後將膠管導進去,這種成本相對較低,一般一至兩千元就可以了。另一種是靠人工挖掘,直徑一米左右,深度10-20米,視地勢而異,這種成本就高了,因為工期長,除了人工費,還有必要的伙食費用,加起來得上萬元。

第一種方式成本雖低,但極易發生故障,所以大多選用第二種方式,雖然成本高一些,兩三家合起來使用,分擔費用,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城鄉一體化讓農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單從飲水方式來講,很多人認為農民接入自來水更方便、衛生,於是曾經家庭富裕象徵的水井被棄之不用,紛紛改用自來水。

對比下自來水與井水的開銷,會有更客觀的認識:

初裝費用打井開支略高

按一口井三家人分攤來算,平均每家都攤銷3500元左右,如果一家獨享,就是一萬元的支出,這在農村不是一個小數目。自來水的初裝費1000-1500元不等,各地略有差異,但自來水還有後續的維護費用。綜合而言,初次安裝費用打井多於自來水。

井水的水質更讓農民放心

自來水雖有專業的過濾、消毒程序,但水源地的情況農民一無所知,而井水的水源就在房前屋後,有沒有汙染農民心裡很清楚,所以,井水更能讓農民喝得放心。

水費日常開支,自來水按方收費,井水免費

農民節省慣了,認為水本來就是免費的東西,而自來水則不一樣,按使用的多少來收費,普通家庭少則上十元,多則四五十元的水費,讓農民心疼不已。井水則是一次投入,永久免費,這也是農民容易接受的一種投資方式。

井水用途廣泛,自來水相對單一

這麼高昂的自來水費用,你不可能用它去澆地耕種。而農民靠天吃飯,碰到旱季,自家的井水還有一大用途,附近的菜園、自留地可以用井水來澆一下,收成大增。如果換上自來水,多的那點收成還不夠交水費的。

農民使用自來水是城鎮化的一個重要標誌,但目前城市居民的用水方式、收入結構與農民差異很大,想在農村普及自來水,在使用費用及安裝維護這一塊必須要有大的變化,否則,以現有的收費方式很難打動農民。


愛旅行的汪星人


您的問題所述,具我所知也是相當高了,根據相關媒體報道,在2020年我國農村自來水的普及率將會達到80%,但是自來水在農村很多都面臨管理問題,有時水壓不夠,甚至停水的現象,在很多農村家庭裡即使是有自來水也不太方便(面臨的是前面所述),井水做為自家生活所需,作為備用還是很好的。

    健康方面,井水來自於地下水資源,直接來源的水比較新鮮、礦物質等對人們都是有好處的,通過水泵抽上水塔即可直接使用,對於二次汙染問題要比自來水高很多,自來水通過遠距離輸送,面臨管道破裂後如:外部環境汙染源造成二次汙染,且不易察覺。

在農村自己打井,到目前來說各地價格參差不齊,均價都在幾百/米,很多家庭對於打井費用偏高所以放棄,甚至打井後,不一定能打到地下水;成為一口廢井。對於打井問題最終還是因經濟、地理環境問題所決定!希望能幫助到您!





中升管業


在我們地方來說,雖然前七八年自來水已經普及到戶了,可是農民打井這個問題,不但有還是很多,並且每年都有,一般都打在莊附近的田地裡,井口80公分到1米左右,井的園圈是用水泥澆灌到高出地面1米左右,具體原因有三個方面!



自來水沒保障,並且味道不香:我們地方是一個山大溝深的農村,自來水管路被山洪沖斷,或某些原因,造成的停水、斷水現象經常發生,單靠自來水是滿足不了人們的生活用水,再加上自來水的味道不如井水的香,打個大口井,在沒有自來水的情況下,把井裡的水用小水泵抽到自家的水窖裡,可以解決人們的正常生活用水,這是一種原因。



澆灌自己的小菜園:農村人一般都有個供自己食用的小菜園,如果有個大口井,再配套一個小水泵,可以隨時澆灌自己的小菜園,保證菜園不缺水,一年四季有菜吃,這是另一種原因。

利用資源,減少開支:自來水不但沒保障,並且是收費的,如果長年用自來水,不僅限制了人們的用水量,更是一筆大開支,打個井,通過利用自然資源,不但可以不受限制的免費用水,還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這是最後一個原因。

以上就是在自來水普及的情況下,人們打井的主要原因,朋友們!我說的有道理嗎?如果有可以關注“西北農村哥”以便今後更好的交流,共同進步!


西北農村哥


自來水普及歸普及,但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未免顯得有些一廂情願,其實自來水普及程度最高的還是一些基礎設施和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而真正偏遠的山區農村,主要還是以井水為主,甚至許多村民並不願意使用自來水,在高昂的開戶費和每月的水費面前,他們不得吧考慮再三。


水是生命之源,人要生存首先得解決喝水的問題。一直以來,農村裡面都比較流行喝井水。記得小時候的農村,基本每家每戶都有一個淺水井,而伴隨著生態的破壞,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地表水的汙染,淺水井開始被淘汰。其實在推廣自來水之前,曾經流行過一段時間的深水井,當時還屬於政府行為,你家打一口深水井,政府會給你補貼,這樣算下來還比較划算。當時我家也打了一口深水井,花了大概八千塊錢,最後報下來基本沒花什麼錢。但地下水自願開採過度實際上對生態破壞是非常的的,後來打機井也慢慢被淘汰。


我們地方上推廣自來水是在2010年左右,當時因為費用太高,我父親拒絕開戶,因此我家直到現在都還在使用井水,不過平時喝的水基本都是桶裝水,而一般生活用水則用井水,因為井水硝太重,不宜長期飲用。現在我們存上雖然自來水普及率比較高,但也並非百分之百,也有許多村民在繼續使用井水。包括現在許多偏遠地區,由於條件的限制,一直飲用的是井水,打井也屬於比較重要的生產活動。


Power泡兒


我來自農村,我覺得我有發言權。

農村好多地方普及了自來水,自來水用水方便,擰開水龍頭就能用,不像水井,還要自己抽水。

但自來水也有缺點,首先因為自來水,水量小,特別是在做飯時候,一個村好多人用水,會造成水量很小,需要用很多水時候,需要等待。 農村蓋房都是自己蓋,這些也會用很多水,這些用自來水,都不太現實,因為水量太小了。

另外,水管壞了時候,會造成沒水。但農村,吃飯,養殖,要用很多水。

而水井不會有這樣的弊端。


豫東農科


現在雖然說自來水比較普及了,但是目前現在農村還是有打井人的,有的村莊離村鎮比較遠,自來水公司是不會把水管按裝到各個村子的,因為水管等材料需要很大的成本,為了節約成本,一般是沿著村鎮附近的村莊才會安裝接通自來水管。

現在農村還有很多水井的,自己打的井水要比自來水乾淨不少,而且水隨便用,又不用花錢,每年井水會抽乾一次,這樣才會有新鮮的井水出來,而自來水公司多多少少都存在漏洞,缺乏管理,有時候水管破裂了沒人管,放出來的自來水都是有顏色的渾水,自來水設備等過濾器的配件,有沒有按期更換?而且還時不時就停水。




祁陽小唐Leve


現在都在普及自來水了,農村現在還有打井嗎?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得看提問者問的是平原農村還是山區的農村,若是平原農村的話,估計現在都用上了自來水,再沒有人打井了。

但在山區農村就不一樣了,山區的農村居民居住大多單屋獨院,居住零散分散,成片居住的不多,到過山區遊玩的都知道。及便是國家政策好普及自來水,供水者也會因為管道成本的問題,不會為那些零散在農村山區的偏遠居民供水的,那些偏遠的居民仍然還是隻有吃井水,所以說,在山區農村百分之百的肯定還有人在打井。


樂享未來的農村人


井水很衛生,我喜歡吃井水,自來水不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