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寫作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李-小米


 畢業論文寫作是對於每一個學生都有重要的意義,在撰寫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規範好格式要求,還要掌握寫作研究的常用方法。只有熟悉掌握並靈活運用到內容寫作中去,才能更好的表達研究觀點。讓讀者和導師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表達的內容和思想。筆者發現,不少學生在這方面做的並不好,因此在下文中特意分享畢業論文寫作研究常用方法,供大家參考借鑑。

  畢業論文寫作步驟

  在寫作過程中,論文寫作基本步驟一般分為"前奏——提綱——寫作——收尾——校對"。

  1、前奏

  就是對資料的收集和遴選,並對文章需要的內容進行消化處理。

  2、提綱

  就是對文章的整體思路進行總體掌握,這樣才能對論文寫作質量有充分的保障。

  提綱是由序碼和文字組成的一種邏輯圖表,是幫助作者考慮文章全篇邏輯構成的寫作設計圖, 是作者構思謀篇的具體體現。

  圖表在手,作者可以初觀論文結構的全貌,層次清楚,重點明確,簡明扼要,一目瞭然。

  提綱是論述框架,是構思的外化。思如流水,稍縱即逝,要儘快捕捉記錄並固化。

  3、寫作

  這個過程是比較重要的,也是核心,在論文的正是寫作過程中需要整合各種資源以及各種優勢資料,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

  4、收尾

  開頭和收尾都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樣保持文章的高質量具有保障意義。

  5、校對

  校對工作是對文章的最終處理,這種校對包括文章寫完後的校對以及對作者不滿意地方的修改,這個很關鍵,也很重要,是對作者負責任的集中體現。

  畢業論文寫作方法

  (一)選題方法

  選題是畢業論文寫作的開端。能否選擇恰當的題目,對於整篇畢業論文寫作是否順利,關係極大。好比走路,這開始的第十步是具有決定意義的,第一步邁向何方,需要慎重考慮。否則,就可能走許多彎路,費許多周折,甚至南轅北轍,難以到達目的地。選題,要遵循這樣兩條基本原則:第一條是價值原則,即論文的選題要有價值。論文價值有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之分,選題時,要把應用價值擺在首位。寫的畢業論文不是毫無實際意義的“空對空”的文字遊戲,而是來源於現實,併為現實服務的。衡量一篇論文是否有價值以及價值之大小,應當首先看它能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如何。我們要從現實生活中選取有意義的題目,寫出文章來最好能指導現實,為當前的現實服務。第二條是可行原則。選題時要充分考慮主客觀條件。客觀條件主要是寫作的時間、地點、環境;主觀條件包括作者的才能、學識和所掌握的材料等。在選擇畢業論文題目時,必須考慮自己的主、客觀條件,量力而行。即要選擇那些客觀上需要,主觀上又有能力完成的題目。

  (二)蒐集材料方法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寫文章不能沒有材料。畢業論文如果缺少翔實的材料,就會像毛澤東同志曾經批評過的黨八股那樣,“空話連篇,言之無物”,“像個癟三,瘦得難看”。

  寫作的材料從哪裡來?第一來自生活。人民群眾豐富多采的生活實踐是文章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魯迅曾對青年作家說過,“此後如要創作,第一須觀察”,要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黨校學員來自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都具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指引導他們從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從自己的“生活倉庫”中攝取寫作材料。第二來自書本,包括各種文獻資料、報刊雜誌等。宋朝朱熹詩曰:“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講的是讀書的好處。書籍是人生最好的老師,寫作者如能經常向書本請教,文章的材料就像“源頭活水”那樣源源不斷。指時博覽群書,瀏覽各種報刊,發現有用的材料,就可以向學員推薦。材料靠自己去搜集。指導教師可以指導學員先制定一個蒐集材料的目錄,如是調查材料,可按時、地、對象擬定目錄;如是文獻資料,可按書刊名稱和發行年月安排目錄。要著重蒐集第一手材料,對第二手材料要查明出處、核對原著。

  (三)立意方法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主題。主題在文章中處於核心地位,是文章的“靈魂”和“統帥”。一篇文章質量高低、價值大小,主題是其衡量的主要尺度。

  指導學員立意,要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符合現實需要,體現時代精神。文章是時代的產物、現實的反映,它的主題應體現出那個時代的特徵及發展方向。因此,畢業論文應牢牢把握時代脈膊,回答時代提出的最尖銳、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以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第二,反映客觀事物本質。文章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反映,但並不是像鏡子那樣機械地反照現實,而應當反映客觀事物的某種本質,揭示其內部的規律性。

  第三,要有獨到的見解。只有獨到的見解,才能使人受到啟發,令人感奮,於人有益。什麼是“獨到的見解”?就是古人所說的“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俱無”的思想、認識、意見、主張。要獲得獨到的見解,關鍵在於多思。其次,要有膽識,敢於標新立異。站在時代的高度,深入事物的本質,多思深思,確立有現實意義;有獨到見解、有理論深度的主題。

  (四)謀篇佈局方法

  所謂謀篇佈局,就是考慮和安排文章的整體結構。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確定了主題,選定了材料,接著就要把文章的框架搭起來。安排結構的基本要求是:(一)要圍繞主題安排結構;(二)要有明確、清楚的層次;(三)要完整、自然、嚴密。指導教師應根據文章所要表現的內容,合理安排結構,做到有中心,有層次,首尾圓合,重點突出,嚴謹自然,富於變化

  畢業論文研究方法

  一、方法

  系統科學方法

  思維方法

  數學方法

  描述性研究法

  經驗總結法

  信息研究方法

  探索性研究法

  模擬法(模型方法)

  數量研究法

  功能分析法

  個案研究法

  跨學科研究法

  定性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

  實證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

  實驗法

  觀察法

  調查法

  二、具體論述

  1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蒐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瞭解,並對調查蒐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蒐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

  3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繫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

  第一、主動變革性。

  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干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

  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

  第三,因果性。

  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繫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4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瞭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

  ①能瞭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

  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

  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

  ④有助於瞭解事物的全貌。

  5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量與某一個因變量的關係。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係,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8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

  9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

  (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

  (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

  (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10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11數量研究法

  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範圍、程度等數量關係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係、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12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係,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13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創造新知識,產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成果或產品。

  14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信息方法就是根據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並應用於實踐,以實現新的目標。

  15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上升為經驗的一種方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是人類歷史上長期運用的較為行之有效的領導方法之一。

  16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種簡單的研究方法,它將已有的現象、規律和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驗證,給予敘述並解釋出來。它是對各種理論的一般敘述,更多的是解釋別人的論證。它能定向地提出問題,揭示弊端,描述現象,介紹經驗,它有利於普及工作,它的實例很多,有帶揭示性的多種情況的調查;有對實際問題的說明;也有對某些現狀的看法等。

  17數學方法

  數學方法就是在撇開研究對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況下,用數學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量的處理,從而作出正確的說明和判斷,得到以數字形式表述的成果。數學方法主要有統計處理和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18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思維和準確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辯想象、分析綜合等,它對於一切科學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19系統科學方法

  20世紀,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等橫向科學的迅猛發展,為發展綜合思維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學研究方法不斷地完善。而以系統論方法、控制論方法和信息論方法為代表的系統科學方法,又為人類的科學認識提供了強有力的主觀手段。它不僅突破了傳統方法的侷限性,而且深刻地改變了科學方法論的體系。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為經驗方法,作為獲得感性材料的方法來使用,也可以作為理論方法,作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方法來使用,而且作為後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顯。它們適用於科學認識的各個階段,因此,我們稱其為系統科學方法。

  畢業論文寫作是需要一定方法技巧的,在撰寫過程中還要運用研究方法,整理相關資料,為論文內容寫作提供數據支撐。那些覺得畢業論文很難完成的同學,其實大多數是因為沒有掌握好足夠的研究寫作方法,以致於舉步維艱,寸步難行。希望大家仔細熟讀上文分享的方法,學會靈活運用,這也是筆者的目的所在。


琴鍵上舞蹈


畢業論文在寫作中,我覺得一下幾個方面應注意:

1.圖表要規範。不允許圖、表跨頁排版。圖表的排版要緊湊,不能鬆垮,儘可能地小。

2.英文標題和摘要必須正確。不允許有語法錯誤。

3.段落要正規

正文每段第一行要空2個漢字位置,不多不少。一般並不是用名副其實的兩個漢字空格,而是首行縮進兩個漢字。不允許論文中“一逗到底”,要適時採用句號。

4.專業術語要規範。

5.合理列出關鍵詞。

6.注意各項文檔的一致性。

7.合理使用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必須在正文中有引用,羅列格式要正確。

8.邏輯思路要清晰,條理分明,論文內容一定要圍繞題目展開論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脈絡清晰。


六3六4數學yangxf


1、要在頭腦裡詳細構思論文的整體結構,多參考其他論文的寫法,列出詳細的提綱,並儘可能的詳細,這樣在動筆開始寫作以後就不會脫題。

2、所選的題目是自己感興趣的,有興趣在撰寫的過程中才會得心應手省時省力。3、選題需要貼近現實需要,具有現實意義,同時還需要充分考慮可行性。


永富說酒店


最重要的一點,你要時刻和導師保持聯繫,多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