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貓科動物中大多數體型比較大,而貓咪的體型小呢?

哈士奇壞的很


貓科動物的祖先都是同一個叫做始貓,由於地殼運動或者氣候變化或者遷徙路線不同導致不同種類的貓科動物。


1、在進化的過程中,貓科動物會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個真正的貓科誕生後向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支上犬齒逐漸延長,另一支犬齒趨於變小而身體比較靈活。而這就帶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貓科動物,一類是以獅虎豹為代表的大型貓科動物,一類是以貓、獰貓為代表的身材嬌小、靈活度極高的小型貓科動物。


2、大貓的犬齒要比小貓的長,爪子也更強,力量也更大,小型貓指貓亞科,特點是瞳孔成線型地放大或者縮小,不能吼叫,只能發出細小的叫聲,就是我們熟悉的家貓。


3、貓科動物共有14屬38種,所有的貓都是食肉動物,就連小巧可愛的虎斑貓也不例外。大型貓科動物一般分佈於美洲和亞洲,非洲。以亞洲為主。

不同環境下有不同的挑戰,在某地特別繁盛的貓種,必定擁有適合此地生存的特別優勢,其大小、毛色、圖案和體型一定有不同之處。

4、貓科動物,有的驕傲孤僻、有的聰明可愛、有的俊逸瀟灑,有的溫順喜人。老虎的代名詞是“兇猛、強悍”,獵豹是動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名副其實的短跑冠軍,獅子是草原之王,它們都處於食物鏈的頂端。


希望對你有用,感謝看完哦!


鮑勃說萌寵


貓科動物中最著名的就是獅子、老虎、豹子還有家貓。很多人可能會奇怪,為什麼獅虎豹的體型那麼大,而家貓的體型那麼小呢?

獅虎豹和家貓有共同祖先

最早的貓科動物大約出現在3000萬年前。所有的現代貓科動物和劍齒虎的共同祖先,都是2500萬年前生活在歐洲和西亞的原貓。到2000萬年前,原貓又進化成假貓,假貓的後代分化為兩大分支,即劍齒虎類和真貓類。

現代貓科的共同祖先:原貓

現存所有的貓科動物都屬於真貓類,它們不同的種類大約在1100萬年前才分道揚鑣,最早分化出來的是豹屬,包括我們所熟知的獅虎豹,最後分化出來的是貓屬,家貓就是該屬成員。

因此,要追本溯源,家貓和獅虎豹都是有共同的老祖宗的,只不過在後來的演化中,它們在不同的環境下適應了不同的生活,導致形態、大小截然不同。獅虎豹是適應以大型有蹄動物為食而進化的,因此就越來越大,而家貓的祖先非洲野貓則是適應以齧齒類動物為主食進化的,所以它們至今仍保持了其祖先那樣的嬌小身形。前者是大自然中的頂級捕食者,是“獸中之王”,而後者則是捕鼠能手,它們都是天生的殺手,是大自然的驕子。

獸中之王:獅子

貓科動物是有大有小的

雖然大家所熟知的貓科動物只有幾種,但實際上它們的種類非常多樣,有約40種,這其中半數以上的種類都和家貓差不多大,甚至更小。

專家按照體型把貓科動物分成了三類,大型貓科動物,中型貓科動物和小型貓科動物。

大型貓科動物:一共有7種,包括獅子、老虎、美洲虎、美洲獅、金錢豹、獵豹和雪豹,它們的體重在40千克以上。

最大的貓科動物:東北虎

貓亞科的大貓:美洲獅

獵豹曾經單獨列為一個亞科,現在作為貓亞科成員

中型貓科動物:一共有13種,包括豹亞科的雲豹、巽他雲豹和貓亞科的11種,大家所熟悉的大貓異寵多是中型貓科動物,如獰貓、藪貓、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貓等,中型貓科動物的體型在10到40千克,正好在猞猁屬的體型變異範圍內。

最大的中型貓科動物:歐亞猞猁

豹亞科的中型貓科動物:雲豹

國產中型貓科動物:亞洲金貓,在民間被作為虎豹一類

小型貓科動物:包括約20種貓亞科的成員,它們的體重都在10千克以下。家貓的野生型——非洲野貓是小型貓科中比較大的成員,只有叢林貓、豹貓、荒漠貓和細腰貓等少數幾種比它大。絕大多數小型貓類體型比家貓小,包括雲貓、黑足貓和鏽斑貓。

叢林貓:最大的小型貓科,也是最大的貓屬動物

我國最常見的小型貓科動物:豹貓

最袖珍的貓科動物:鏽斑貓


可見,貓科動物並不是都像獅虎豹那麼大,存在很多像家貓這樣的小型種類,家貓在整個貓科家族中屬於中等偏下體型。

家貓為什麼沒有往大型化發展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也清楚了,家貓之所以沒有變大,首先是因為家貓的祖先非洲野貓體型就不大,而家貓被人類馴養只有不到5000年的歷史,這麼短的時間不足以使家貓的基因有很大的變化。

家貓的祖先:非洲野貓

其次,家貓被人類飼養在家裡,主要目的也是抓老鼠的,它們衣食無憂,失去了往大型化發展的動力,因此普通的家貓不但不比非洲野貓大,反而略小。人類現在定向培育家貓的品種,主要是為了讓它們更溫順、更可愛,而不是更大。不過,人類還是培育了一些比較大的家貓品種,例如緬因貓。

最大的家貓品種:緬因貓


動物博覽


貓不是因為家養才變小的,而是因為貓科動物在長期生存演變中走上了兩種不同的發展路線,大型貓科動物如獅虎豹形成佔據食物鏈頂端的條件,而另外的貓科動物為了適應夜間空間狹小、食物短缺、捕食速度快的要求逐步進化成小型貓。



貓是最像外星人的動物,也許外星人就是貓的另一個人化的分支演變而成的,每當看到它那空靈的眼光,使人充滿了好奇和遐想。


世界上最富的貓是歐洲有位富豪養的貓,富豪臨死前留下一棟莊園,每天有專門的幾個傭人伺候它,而且這樣的日子還會在它死後留給它的子孫們享受。

小貓也有很厲害的,非洲猞猁和狸貓甚至可以捕食比自身大兩三倍的動物,鱷魚一直是野外動物們最懼怕最頭痛的動物之一,而能捕食它的就只有老虎或豹子了!
前幾年有位女士活活把貓踩死的視頻引起網友們的憤怒,於是人肉收索到她的姓名、工作單位甚至家庭成員,對她的聲討和責罵一直未停,對她的生活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一度令她幾乎崩潰差點要自殺。


家裡能管住狗的只有貓了


黃蜂二師兄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印象中,貓科動物大都是體型中等以上的兇猛的食肉動物,但是同屬貓科,為什麼貓咪的體型反而會很小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貓科動物總覽圖)

貓科動物

貓科動物有三個亞科:獵豹亞科、貓亞科、豹亞科。獵豹亞科中只有一種動物那就是獵豹,獵豹之所以單獨是一個亞科,是因為它與其他的貓科動物有個很大的區別,就是獵豹的爪子並不能伸縮,其他的貓科動物都可以。

其次就是豹亞科,豹亞科實際上就是大型貓科動物的總稱,其中包括雲豹屬(雲豹和巽(xun)他雲豹)和豹屬(獅子、老虎、豹子、美洲虎)。也就是說獵豹和美洲虎都不是豹子。

在豹亞科所有的動物之中,要屬雲豹的體型最小(頭尾總長約1.7米左右)。其他豹亞科動物的體長(頭尾長)都在2米以上。

最後就是貓亞科了,貓亞科是中小型貓科動物的總稱。但是也有例外,美洲獅就屬於貓亞科,但是它的體長接近2米,因此美洲獅是體型最大的貓亞科動物。除了美洲獅外,貓亞科的動物大都體型較小。題主所說的貓咪就是貓亞科動物之一。

(豹亞科動物)

(獵豹亞科專屬動物獵豹)

(可耐的小貓咪)

大型貓科動物

從上面簡單的介紹我們能夠看出,體型大的貓科動物就是豹亞科和獵豹亞科的動物。它們有3個共同點。

01 都是生活在野外的食肉動物。所有的豹亞科和獵豹亞科的動物都是在大自然中的動物,而且它們都是食肉動物。

02 獵物的大小。大型的貓科動物大都以中大型的食草動物為食,也就是說野生的環境和獵物的大小決定了這些動物的最終形態。

03 大都是獨居動物。在所有的豹亞科和獵豹亞科中,除了獅子外,其他都是獨居動物,它們需要自己捕獵食物,因此,龐大的體型更加的適合它們生存。

貓咪為什麼體型較小?

貓咪是體型最小的貓科動物,它的體型之所以如此的小,有兩點原因。

01生活環境 貓咪大都與人類生活在一起,它們不需要捕獵就能有的吃。尤其是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貓咪的待遇可謂是水漲船高,許多人甚至感嘆“人不如貓”。

02 食物 即使是野貓,它們的獵物大都是小型的齧齒類動物、昆蟲、小型的哺乳動物等等。這些動物根本就不需要太大的體型就可以捕獲。所以,貓咪的食性就決定了它的體型。

綜上,動物的體型是根據其生活的環境以及食性決定的,雖然貓科動物的祖先是相同的,但是在漫長的進化史中,不同的動物有著不同的生存方式。而不同的生存方式就決定了它們各自的形態。


獵奇動物社


為什麼貓科動物中的大多數體型都比較大,而貓咪的體型小呢?比如,以捕食羚羊為主的獵豹,便與平日裡捉鼠吃魚的貓咪一點也不像,它們不都是貓科動物嗎?沒錯,貓和獵豹的確都是貓科動物,但也有“大貓”和“小貓”之分。

我們一般可以通過貓科動物所屬的亞科來大體感知其體型大小,比如:豹亞科的貓科動物,往往都擁有較大的體型;而那些爪子伸縮自如的貓亞科動物,其體型則通常都會偏小一些。而獵豹又與其他貓科動物存在明顯的不同點,它們不僅爪子不能伸縮,還會發出吼聲,這些方面表現得反而跟犬科有較大相似度。

夜行能力強、且鋒利的爪子收縮自如、以及習慣以伏擊的方式攻擊目標物體,大概是所有貓都擁有的相同點。由於貓的種類繁多,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會簡單的將其區分為家貓和野貓。而對寵物貓有所涉獵的人應該都知道,即便是家貓這個群體中的貓就有很多品種,比如:加菲、英短、無毛貓等。

貓-貓科14屬38種裡的大部分物種都是小貓

當然,我們將所有非家養的貓都稱為野貓,自然是非常不準確的。雖然,貓科動物有14屬38種,但貓卻佔據了其中的大部分,且不侷限於“貓屬”這個範圍之內:

事實上,不管是加拿大無毛貓、東方短毛貓,還是美國短毛貓,大家更為熟知的這些現代家貓(大約有250品種),其實都屬於多亞種起源中的一個種,一般都認為家貓是最早在古埃及被馴化;

僅僅是“貓屬”這個範疇之後,就有野貓、叢林貓、荒漠貓、黑足貓和沙丘貓這5種,而其中主要生活在四川和青海的荒漠貓,更是僅在我國範圍內分佈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在“豹貓屬”中,就存在著4種,它們分別是豹貓、漁貓、鏽斑豹貓、扁頭豹貓,而在所有寵物貓中深受人們喜愛的孟加拉豹貓,其實就是它們和家貓在雜交之後繁育出的後代;

雖然,“藪貓屬”僅藪貓一種,但其亞種數量卻多達19個。並且,它們的四肢比例更是所有貓科動物種最長的。但由於自身擁有的皮毛華麗,所以,即便是生活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也難免被獵人們捕殺;

對於“金貓屬”而言,其眼角內的兩道白紋便是其肉眼可辨的獨有特徵。而且,金貓和婆羅洲金貓雖然是同屬的兩種,但它們在生活地點上卻存在很大差異。前者主要生活在中國境內(金貓的3個亞種),而後者主要生活在印度尼西亞;

除了上面講到這些“貓”以外,其實還有細腰貓屬(1種)、虎貓屬(8種)、草原貓屬(3種)、山原貓屬(1種)等。其實,貓這個詞所指的範疇可以很大,大到涵蓋所有貓科動物,也可以小到特指我們自己飼養的寵物貓。只不過,以上列舉出的這些物種,它們會更符合我們對貓的長相和身型認知,但生活習性其實也存在較大差異。

獵豹-貓亞科獵豹屬下唯一的物種

獵豹算得是貓亞科中體型較大的種群,僅次於美洲獅,它也是獵豹屬下現存的唯一物種。雖然,它的別名又被叫做印度豹,但其最常見的棲息地其實覆蓋了熱帶草原和沙漠等區域,且就目前在地球上上生活的獵豹來看,它們主要都是分佈在非洲境內。不同於小貓們捕食對象也比較小的特徵,獵豹則主要是以羚羊為食。

不同於其他小貓普遍性的夜行性好,豹貓的生活表現得更符合我們人類的作息規律,因為它們也奉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覓食習慣。而且,獵豹的警惕性很高,即便是午休的時候也會間隔數分鐘就要對周圍的環境查看一番,以避免被比自己更強大的猛獸捕食。

眾所周知,獵豹是地球陸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哺乳動物,其每小時的奔跑距離就可以達到120公里。然而,由於長時間以這樣的速度奔跑,會讓身體各系統的負荷超出能承受的範圍,而這樣的後果更會導致獵豹出現虛脫症狀。所以,它們往往會在奔跑數百米之後,就選擇減速來調整身體內的熱量排放。

雖然,在白天裡的大部分時間裡,獵豹都在行走的過程中尋找獵物,且本身就具有特別善於奔跑的特質。然而,它們平均每天的行走距離,卻往往都保持在10公里的範圍之內。然而,由於獵豹本身的壽命一般僅為15年左右,再加上幼年獵豹的成活率又極低,所以,該種群的現存數量也越來越少,尤其是非洲地區更需要人工干預進行適當保護。

關於貓科動物的物種進化史

不管是大貓,還是小貓,無一例外的都是肉食性動物。而聰明一定是所有貓科動物的共有特質,尤其是在它們捕食的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而敏銳的聽力(可以聽到很多我們聽不到的聲音)、大而突出的眼睛(總是位於正前方)、長長的鬍鬚(觸覺器官),以及主要用來撕咬食物的牙齒(還具備攻擊的作用),也是它們普遍存在的共同特徵。

以目前的化石研究結果來看,貓科動物現存的兩個亞科,其共同祖先應該都是從“始貓”演化而來的假貓。距今大約三千萬年左右時間的漸新世,則是第一種貓科動物在地球上活動的大概時間,而現在跟大家生活接觸更緊密的家貓,則大約是在千年之前才逐漸繁衍開來。

簡單來說,目前地球上已知現存的這36種貓科動物,它們都擁有距今大約一千八百萬年、且始於亞洲的共同祖先。其中“豹屬”和 “貓屬”分別是其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種群,而美洲虎、獅子和老虎之間的關係又最為密切。而獅、虎和豹這些被大家視為陸地上最兇猛的動物,它們其實都跟大家在家裡飼養的家貓是同族兄弟。


悟空科學


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希望我家的老貓快快好起來!十八歲的老貓主啊!




彼得兔挺酷


我是解鎖科學養貓新方式的【貓研所】!

———————————————————————————————————

其實題主會產生這樣印象,大多是因為我們平時能看到、拍到、被人類所記錄的大多都是大型貓科動物罷了。

世界上也有不少小型貓科動物,體型小、又十分靈巧,所以少有人拍到。

比如:長相軟萌,但卻是捕食成功率最高(60%)的貓科動物——黑足貓↓

上一張黑足貓與車總(貓研所辦公室主任瘋車車)的坐高對比圖↓


除了黑足貓,我們熟悉的表情包網紅——兔猻↓

其實大小也跟家貓差不多↓

還有沙丘貓,體長只有45-57釐米↓

繡斑貓,體長45cm左右↓

漁貓,體長66~85cm↓


上述這些小型貓,大多體型跟家貓差不多大,但我們總是習慣於將目光投向獅子老虎豹子等大型貓科動物,這些可愛的小型貓們卻少有人關注。


貓科動物的世界其實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加多姿多彩~


———————————————————————————————————

以上。

歡迎關注【貓研所】get更多科學養貓技能√


貓研所


寵物貓體型是人類在貓科動物中可以接受的極限。

與其他家養動物一樣,貓是自我馴化的:它們之所以選擇接近人類生活,是因為那正是它們的興趣所在。為了融入人類的居住環境,貓的祖先們經歷了體質和行為習性的改變,並最終形成貓的種族中最成功的一支:家貓。

家貓的出生地

儘管古埃及有著關於家貓的最早的歷史記載,但埃及並不一定是家貓最早的居住地。在以色列的耶利米,人們曾發現一顆公元前9000年的貓的牙齒。在地中海的島嶼上,人們也發現了公元前5000年的貓類遺蹟。當時塞浦路斯沒有野貓居住,那些貓很可能是被人們當作寵物帶到那裡的。在埃及,最早的遺蹟源於公元前4000年,在埃及中部摩斯塔洛達的一個墓穴裡,一隻瞪羚和一隻小貓陪伴一人長眠地下。研究埃及的學者們認為這隻瞪羚可能是墓穴主人的陪葬品,而這隻貓則是他的寵物。

大約公元前4000年,在尼羅河肥沃的河灘邊上出現了埃及第一批永久的村落。在這些村落的糧倉和地窖中飼養了許多貓。在這裡,貓不僅能獲得食物,還能躲避大型食肉動物的襲擊。在這個地區生存著兩種小貓,非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lybica)和從林貓(Felis chaus)。膽大的非洲野貓可能是為了捕食而進入這個新環境的。

一個小小的遺傳突變,也許與情緒的激素控制有關,使貓具有了獨一無二的生存優勢——在人類居住地上生存繁衍的能力。

適應與生存

環境壓力使得野生貓必須改變性格。平靜溫和的氣質變得難能可貴,因為只有最溫和又最不膽怯的貓才能與如此多的人及動物共同生活。野生貓的體型也發生了改變,因為它們不再需要偽裝。那些在野外環境中不能適應其生存的毛皮特徵及顏色就在這些居住在村落裡的貓身上保留了下來。它們的消化系統也發生了變化:能夠適應多樣化的食物;家貓的腸子比野貓的長。並且它們的大腦縮小了30%,因為不再需要過多依賴大腦而生存了。

成功之路

貓被譽為害蟲剋星,它們得此美名也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鼠類和蛇類的存在。具有破壞性的田鼠和家鼠大量氾濫,同時致命的毒蛇也常出現,於是人們開始接受甚至公開歡迎野生貓,因為它們不僅捕食齧齒動物,也獵取眼鏡蛇和毒蛇。由於當時野生貓的雙重護衛角色,它們愈加受到人們的歡迎。

家貓似乎在大約公元前2000年的時候就已經在埃及社會里出現了。在埃及,人們對貓及其行為懷著深深的理解與尊敬,以致後來在該地區出現了對貓的圖騰崇拜,並且它的形象出現在種類繁多的物品上面。

現在家貓已經走出埃及了:首先是家貓的故事及形象流傳於地中海沿岸,後來貓自身也走出了國門。











紅塵中的一隻貓


歸根溯源,不管是大貓小貓,目前已知的36種貓科動物,它們都源自同一個祖先,那為什麼會造成體型的大小差異呢?

最早的貓科動物出現在3000萬年前,是現在所有貓科動物的祖先,它就是始貓!在大約2500萬年前,出現了原貓,而後又在2000萬年前,原貓進一步進化,出現了假貓!


圖注:始貓

假貓的進一步進化出現了兩個分支,一種是以牙齒側扁增長為進化方向,一種也是以牙齒圓錐狀非側扁形為進化方向!

不幸的是第一種在大約1萬年前消失殆盡,其中代表者就是美洲劍齒虎!而另一支也是秉承著我國的中庸之道,並沒有突出進化身體的某一項能力,而是保持著自身的協調發展,雖然犬齒依舊是最長的牙齒,但是其他的武器它們也沒落下,所以,假貓的這一分支得以在殘酷的競爭中保存下來,這就出現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貓科動物!


圖注:劍齒虎還原圖

這一支假貓大約在1100萬年前又出現了分化,最下分離出來的是豹屬的動物,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獅虎豹等這幾種,它們是比較古老的貓科動物!而現存的貓科動物中的貓屬裡60%都是在近100萬年進化來的,相對比較年輕!

這些貓科動物最開始都是出現在亞洲,它們通過大洲之間的陸橋想世界各地蔓延,它們最少經歷了10次以上的遷徙才使得它們的身影遍佈世界各地!


圖注:非洲野貓

隨著分散到各個大陸,生存環境和食物的改變,使得它們自身也隨之變化,像獅虎豹等大型貓科動物主要是以有蹄類的大型動物為食,所以它們的身形相對應的往高大的方向發展!而家貓的祖先野貓也是主要以齧齒類動物為主食,所以它們的身形也相對的往小的方向發展!

長時間的自然選擇使得它們的進化方向烙印在了它們的基因裡,這也導致了它們染色體的改變,所以這樣的形態就被一代代保留了下來,這也是為什麼作為同族兄弟的獅虎豹和家貓出現體型差異的原因!

另外就是,不光是貓咪的體型小,貓科動物中體型小的還有不少,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沙丘貓


貓亞科貓屬,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體長40-50釐米,體重1.5-3.5千克。

黑足貓


貓亞科貓屬,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體長35-52釐米,體重均重1.6千克!

扁頭豹貓


貓亞科豹貓屬,一種體型較小的野外貓科動物,體長41-50釐米,重量1.5-2.5千克。

鏽斑豹貓


貓亞科豹貓屬,貓科動物家族中體型最小的物種之一,頭體長35-48釐米,體重0.8-1.6千克。雌貓體重僅有1千克,和黑足貓一起被稱為最細小的貓!

南美林虎貓

貓亞科虎貓屬,是美洲最小的貓科動物,體重為1.5-2.8千克,體長37-51釐米!

以上幾種也是貓科動物裡的小家碧玉,比家貓大不了多少!


奇樂動物園


貓科動物中的老虎,體重可達350公斤,而最小的貓,只有1公斤左右,足足350倍的差距,真不是一個“懸殊”就能形象地說清楚的。那麼,為何同為貓科動物,老虎、獅子、豹子等貓科動物體型龐大,而貓咪卻如此瘦弱呢?

我首先想到人類,為何都是人類,中西方國家的身高、體型差異那麼大,而且都是國人,南北方身高差異也很大,有的親兄弟,甚至雙胞胎,同一個父母,而身材也差異不小……可能很多人會說是基因決定的,這沒錯,除了基因外,還有大自然的改造,環境的改造,是為進化!

貓科動物一共分為3亞科,獵豹亞科(比如獵豹,如今也有個說法併入貓亞科)、貓亞科(中小型貓科動物,比如常見的各種貓咪,也有體格較大的,比如美洲獅)、豹亞科(包括獅子、老虎、豹子等)。共有14屬38種。

體型較大的一類

獅子和老虎當之無愧,非洲獅子是唯一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雄獅的平均體重達到240kg,體長可達3.2米。而老虎以東北虎體型最大。東北虎又稱“西伯利亞虎”,體長可達2.5m,體重可達350kg。

體型非常小的

貓咪體型整體的都比較小,其中繡斑貓可以說是最小的,體重僅僅是老虎的350分之一。繡斑貓只有葉子般大小,體重1kg左右,較大的才2kg。同比之下,一頭成年家貓可達5-10公斤左右,相當於5-10只繡斑貓。

現代貓科的共同祖先:原貓

儘管貓科動物體型相差極其懸殊,但是他們都有共同的祖先,那就是原貓。3000萬年前,出現了最早的貓科動物所有的現代貓科動物和劍齒虎的共同祖先,都是2500萬年前生活在歐洲和西亞的原貓。到大約2000萬年前,原貓又進化成假貓,假貓的後代分化為兩大分支,即劍齒虎類和真貓類。貓和獅虎豹都是有共同的老祖宗的,只不過在後來的演化中,它們在不同的環境下適應了不同的生活,導致形態、大小截然不同。

為何貓貓這麼小,而其他貓科動物那麼大

第一,獅虎豹等都是生活在野外,而且是食肉動物,是適應以大型有蹄動物為食而進化的,因此就越來越大。此外,他們的獵物個頭也大,所以他們要生存,不讓自己體格變大,是完全活不下去的。也就是說,野生環境和獵物鍛鍊了他們。

第二,家貓的祖先非洲野貓則是適應以齧齒類動物為主食進化,所以它們至今仍保持了其祖先那樣的嬌小身形。而如今,貓咪大多是人類飼養,真的是家貓連老鼠都不會捕捉了,每天就等著主人餵食,而且對食物還挺挑剔,絕大部分貓都是吃葷的,吃貓糧,素的他們沒興趣。

總是,獅虎豹等大型貓科動物作為大自然中的頂級捕食者,是“獸中之王”,他們需要更大體格才能駕馭野生的生活環境,而貓咪頂多算個捕鼠能手,而如今的家貓“飯來張口”,所以,正是他們的生存方式決定了他們各自的進化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