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馬鈴薯高產的關鍵栽培技術是什麼?

新大風歌


一,必須選用脫毒種薯,這是產量和品質的關鍵。

二,土地的水肥條件和整地規格必須達到要求。

三,田間管理必須到位。

四,適時播種,適時收穫和保管。


天行者


霧都山客來回答您的問題。

馬鈴薯大家都非常熟悉,說不認識的人應該是沒有吧,除非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人。馬鈴薯的栽種非常廣泛,我國南北方均有大量栽種,在山客家鄉現在村民正在栽種馬鈴薯。不同地域春季栽種馬鈴薯時間約有差異,主要是與氣溫有關,因馬鈴薯是喜涼類作物,春季栽種不宜過早,防止受到倒春寒的影響。

春季馬鈴薯栽種關鍵技術山客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整地施肥。

馬鈴薯的適應能力非常強,除了鹽鹼地外其餘土壤都可以生長,只是產量的區別。因此,要獲得優質高產馬鈴薯最好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有機質含量豐富、通透性良好、能保水保肥的沙壤土為宜。栽種前對土層進行深翻30公分以上,充分暴露在陽光直射下,可以利用陽光的紫外線殺毒滅菌,降低土傳病蟲害的危害。並結合深耕每畝施用腐熟農家肥3000~450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鉀25公斤,再將地耙平。

2、選種栽種。

春季馬鈴薯適宜選擇抗病、耐熱、早熟的優質品種,種薯要求無病蟲、無腐爛、無破損。選好種薯後要進行切塊,切塊不宜太小,保證每塊有2~3個芽眼,切口適當塗抹草木灰,可以起到消毒滅菌的作用。再選擇合適的時間,科學密植,採用壟作方式進行,壟距保持80~90公分,壟高30公分左右,每壟雙行,株距25~30公分,每畝適合栽種2500~4800株,然後用土覆蓋,厚度在6~10公分,視土壤性狀而定。

3、田間管理。

①查苗補苗。馬鈴薯出苗後要進行及時查苗,如有缺苗現象,及時將周圍多餘的幼苗移栽到空缺位置。另外,對要及時挖出病苗、爛苗,防止感染其他幼苗,對病穴消毒滅菌後再進行補種。

②中耕除草。馬鈴薯齊苗後,進行一次中耕除草,最好採用人工除草,不宜使用除草劑。中耕在6公分左右,可以保持土壤疏鬆透氣。

③水肥管理。馬鈴薯栽種前底肥充足的可以不用追肥,根據長勢適當追肥,在現蕾期可以追肥一次,每畝追施三元複合肥10~15公斤,或葉面追肥高磷高鉀清液肥料1~2次,農民有時會撒施草木灰,既可以追肥也可起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另外,馬鈴薯一般不需澆水,如遇乾旱可以適當澆水,但避免大水漫灌。

④摘花摘蕾。有些馬鈴薯品種開花後能結漿果,漿果會和地下塊莖爭搶養分,降低馬鈴薯產量。因此,能結漿果的花蕾要及時人工摘除,但對現蕾不開花、開花不結漿果的品種則不必費時摘除。

4、病蟲防治。

春季馬鈴薯常見病害有疫病、環腐病、軟腐病、病毒病、瘡痂病等,常見的蟲害有蚜蟲、蟎蟲、瓢蟲等,可以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態防治、藥劑防治等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來降低病蟲害的危害。

5、適時採收。

春季馬鈴薯出苗到採收大約需要60~80天,採收判斷標準是莖葉發黃、底部葉片枯黃脫落、匍匐莖幹縮、挖開地下塊莖表皮出現木質化即可。採收時間最好在晴天,防止暴曬或雨淋,採收回家後放置在陰涼處,攤曬2~3天為宜。

以上是山客對這個問題的一點淺見,歡迎留言指教。【關注】霧都山客瞭解更多農村的風土民情。

霧都山客


很榮幸回答你提出的這個問題,今年的馬鈴薯馬上就要開始種了,正好借給你回答問題的契機,我也系統的學習了一下,下面希望有助你的問題!想要馬鈴薯高產,就需要合理的密植,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考慮。還需要選擇優秀的品種。在種植後期,田間的管理工作也要做到位,特別是肥水技術和蟲害防治要加強。這樣種植出來的土豆才會高產、質量優!春播馬鈴薯的播種日期一般為霜凍日前推30天,可以在山區延遲種植。播種應在晴天進行,不適合在雨天或下雪天播種。播種前,先打開一個穴或溝施三元複合肥15~20kg作為基肥,但要避免與種薯接觸。馬鈴薯不應使用含有氯的肥料。

2.一般來說,根據畦面寬度,按株間距為50cmcm開溝,深7~10cm,畝產4 500~5 500株,種子數約150kg。氣候條件較好,土壤肥沃,中晚熟品種,較大的馬鈴薯秸稈可以適當稀植。反之應適當增加種植密度。

3.結合基肥施用整地,每畝施用1 000~1 500 kg全分解有機肥,加三元複合肥(15-15-15,無氯,下同)40~50kg,硫酸鉀10~15kg。肥力水平差可以增加基肥的用量。

4.追肥取決於幼苗,應早不應晚。一般來說,當土豆出苗時,可以每畝施用2~3kg尿素和200~300kg水,或齊苗後10天左右,施用複合肥於行間,每畝15~20kg。根據苗情,你可以追肥1-2次。必須在露水乾燥後進行追肥。下面是我去年種的時候拍的照片!









一個農村吃貨


1春播馬鈴薯的播種日期一般為霜凍日前推30天,可以在山區延遲種植。播種應在晴天進行,不適合在雨天或下雪天播種。播種前,先打開一個穴或溝施三元複合肥15~20kg作為基肥,但要避免與種薯接觸。馬鈴薯不應使用含有氯的肥料。

2馬鈴薯播種密度由於氣候、土壤條件、品種、種薯大小等因素決定。

一般來說,根據畦面寬度,按株間距為50cmcm開溝,深7~10cm,畝產4 500~5 500株,種子數約150kg。氣候條件較好,土壤肥沃,中晚熟品種,較大的馬鈴薯秸稈可以適當稀植。反之應適當增加種植密度。

3結合基肥施用整地,每畝施用1 000~1 500 kg全分解有機肥,加三元複合肥(15-15-15,無氯,下同)40~50kg,硫酸鉀10~15kg。肥力水平差可以增加基肥的用量。

4追肥取決於幼苗,應早不應晚。一般來說,當土豆出苗時,可以每畝施用2~3kg尿素和200~300kg水,或齊苗後10天左右,施用複合肥於行間,每畝15~20kg。根據苗情,你可以追肥1-2次。必須在露水乾燥後進行追肥。

在生長季節,土壤水分保持在60%至80%。一直到出苗後再灌溉,並且在塊莖形成和膨脹期間不能缺水。在成熟期間應適當控制澆水。結合土壤和及時清理溝渠,做到雨後田間沒有水。

想要馬鈴薯高產,就需要合理的密植,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考慮。還需要選擇優秀的品種。在種植後期,田間的管理工作也要做到位,特別是肥水技術和蟲害防治要加強。這樣種植出來的土豆才會高產、質量優。





longjiang88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土豆是我國四大糧食作物之一。它們也是美味的蔬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我國許多地區都種植土豆。以河南為例,主要在春秋兩季種植,其中春季種植較為廣泛。讓我們學習春馬鈴薯高產的關鍵技術。

春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規程

第三,切成塊以加速發芽

春播每667m2需馬鈴薯130 ~ 150公斤。有必要選擇符合品種特點、無病蟲害、無損傷、無冰凍、塊莖完整、皮膚光滑、色澤好的塊莖作為種薯。早春氣溫相對較低,馬鈴薯不適合直播。但播前催芽可以消滅病馬鈴薯,芽生根快,出苗早且整齊,發芽早,塊莖形成早,有利於高產。因此,播種應該在加速發芽後進行。

(a)整個馬鈴薯發芽

播種前20天,將種薯放入保溫良好的溫室中進行增溫處理,發芽約1cm時,在播種前1-2天將種薯切成碎塊。

(2)切成塊以加速發芽

1.加速室內發芽。

播種前30天,將種薯放入15-18℃的室內處理10-15天。種薯開始發芽時,將其切成小塊,與溼沙(或溼土)按1∶1的比例混合均勻,鋪成寬度為1m、厚度為30cm的發芽床,其上表面及周邊覆蓋溼沙(或溼土)7-8釐米。或者將溼沙(或溼土)鋪成1米寬、7釐米厚、無限長的催芽床,然後鋪上一層馬鈴薯塊,覆蓋一層溼沙(或溼土),溼沙(或溼土)的厚度經過隱形切口,可以鋪3-4層,然後用7-8釐米的溼沙(或溼土)覆蓋上表面和周邊。溫度保持在15~18℃,最高不超過20℃。當芽長到1 ~ 2釐米時,將它拔出並放在散射光下冷卻種子(保持溫度在15℃),使芽變綠變厚,然後播種。

2.加速室外發芽。

選擇在背風和陽光充足的地方挖一條寬1米、深50釐米的發芽溝,按照室內發芽方法將切好的碎塊放入溝中發芽,在溝上建一個小拱形棚以提高溫度,下午5點覆蓋草皮以保暖,早上8點除去草皮以提高溫度。

3.切割成碎片的要求。

每公斤大約切50片馬鈴薯種子,每片25克。切塊的大小應該一致,每塊都應該有一個芽眼。換塊時,刀具應使用酒精或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切口應靠近芽眼,能刺激早期萌發,有利於早期出苗。對於大約15克的小土豆,在肚臍上用刀切開。

馬鈴薯是一種喜涼的食材,目前在我國的種植非常廣,很多地區都能看見它的身影。馬鈴薯也非常受人們的喜歡,有些地區甚至把它當做主食食用,種植的熱潮一直都在。但是想要把馬鈴薯種植的高產,也是需要掌握一些技術的。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產的重要手段,合理密植的原則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大種薯宜稀,小種薯宜密。根據當地生產條件、氣候條件、土壤肥力、品種特性、管理水平、種植方式、目標產量水平等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密度,一般以3000~4000株/畝的密度為宜。

2、種植方法。播種方法應根據各地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採用高壟雙行種植模式。馬鈴薯高壟雙行種植模式是指實行寬窄行種植,把寬行的土培到窄行上,使窄行形成墒,且墒高出25釐米以上的種植方式。試驗表明,該種植方式具有出苗早、大中薯比例高、產量高等優點,比平畦栽培增產19.1﹪。起壟時,寬行80釐米、窄行40釐米。精細整地後按40釐米行距開溝,種2行空1行,株距28~33釐米。如果採用耕牛播種,種2行空2行。一般每畝保證主莖數2.5~2.8萬個需播種5000~6000穴,每穴保證4~5個主莖。播種時,一邊放種,一邊施入化肥,嚴禁化肥接觸種薯,用農家肥蓋種,之後兩邊取土覆蓋,出苗後結合追肥理出高墒。

馬鈴薯的最佳播種時間

適時播種對植株的生長髮育有重要影響,是取得高產的關鍵環節。正確確定播種期有3個原則:

1、土壤10cm深處地溫達到7~8℃時播種。

2、馬鈴薯春播出苗時要避免霜凍,一般根據當地終霜日前推20~30天為適播期。

3、應把薯塊形成期安排在適於塊莖形成、膨大的季節,平均氣溫不超過23℃,日照時數不超過14小時,有適量降雨。多雨地區要實行小整薯播種,避免田間爛薯,造成減產。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種。選擇溫度較高的晴天進行,採取東西向朝陽坡種植。播後適當鎮壓,耬平斜坡面,消除大的土坷垃。播種密度一般為60cmX20-27cm左右。

馬鈴薯高產的肥水技術

1、視天氣和土壤墒情,在苗期、團棵、開花、薯塊膨大期各澆水一次,水量不宜過大,以溝深2/3為準,切忌不宜大水漫灌過壟面,以免造成土壤板結,影響產量。注意遇倒春寒前澆水,可防凍害;開花期遇高溫前澆水,可有效降低地溫;收穫前10--15天停止澆水,以利於收穫。

2、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以葉面噴肥為主,7—10天噴一次,開花期前可適量噴施0.3%的尿素溶液,開花期後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

3、化控:根據植株長勢情況,發現徒長適時化控,以促進塊莖膨大,抑制地上部分徒長。注意噴施藥物時,只噴植株頂部,溫差小則多噴,溫差大則少噴。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馬鈴薯高產的病蟲害防治

1、黑痣病。防治方法。控制此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實行輪作倒茬,選用不帶病菌的種薯。在種植前進行藥劑拌種或對種薯包衣處理,可較好預防此病的發生。病害發生後,在初期用藥液澆灌植株基部和噴霧。可用藥劑有:多菌靈、五氯硝基苯、福美雙、甲基立枯唑、甲基硫菌靈、惡黴靈等。

2、青枯病。防治方法。實行與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輪作,最好與禾本科進行水旱輪作;選用抗青枯病品種和使用不帶病種薯。可在發病初期選用農用鏈黴素、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消菌靈)1200倍液噴淋或灌根,也可用銅製劑(可殺得、冠菌銅、多寧、加瑞農、科博等)每7~10天施藥1次,連施2~3次,具有一定效果。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想要馬鈴薯高產,第一步就需要合理的密植,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考慮。還需要選擇優秀的品種。在種植後期,田間的管理工作也要做到位,特別是肥水技術和蟲害防治要加強。這樣種植出來的土豆才會高產、質量優。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農人阿富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熱愛農村生活,喜歡農村的寂靜。我熱愛農村 ,下面是我的觀點和分享。\r

挑選在背風和陽光充足的當地挖一條寬1米、深50釐米的發芽溝,依照室內發芽辦法將切好的碎塊放入溝中發芽,在溝上建一個小拱形棚以進步溫度,下午5點掩蓋草皮以保暖,早上8點除掉草皮以進步溫度。\r

2.切割成碎片的要求。\r

每公斤大約切50片馬鈴薯種子,每片25克。切塊的鉅細應該共同,每塊都應該有一個芽眼。換塊時,刀具應運用酒精或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切斷應接近芽眼,能影響前期萌生,有利於前期出苗。關於大約15克的小土豆,在肚臍上用刀切開。\r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夠把我的經驗說出來,我感覺到很開心,\r

最後祝大家能快樂種植和養殖,能夠大豐收!謝謝大家\r


汕頭場主老四


一、選用良種

選用良種是土豆高產栽培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切塊催芽

播種前20天,時間約在3月初開始催芽。土豆種切塊時每種塊至少有一芽眼。10-15塊/斤為宜。切好後用小灰幹拌或多菌靈粉劑1:200倍對水浸種進行殺菌消毒。待種塊晾乾後即開始苗床催芽,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室溫15℃以上的屋角內用沙催芽,一層沙一層種塊;二是在室外的通風朝陽處東西方向挖坑催芽,坑深25釐米左右,一層沙一層種塊,3層為宜,然後加拱棚薄膜覆蓋,夜間加蓋草簾保溫。以上兩種方法在催芽期間要灑水1-2次,防止落幹。當芽長到長0.5-1.0釐米時,開始播種。

三、選地整地

下種前看土地墒情,若墒情不好,可考慮灌溝造墒,造墒期間宜在下種前7-10天。土豆種植一般為雙溝定植,開溝時可採用大行50釐米,小行40釐米。土豆莖膨大需要疏鬆肥沃的土壤。

四、播種蓋膜

播種時,種塊置入溝內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種芽朝下,此法長出的土豆根長苗壯,土豆少但塊大,但苗晚2-3天;另外方法是種芽朝上,此法長出的土豆根相對較短,土豆個小但多,且苗早2-3天。下種結束後從大行內兩邊取土將土豆溝及小行的空間蓋好耬平,加微膜蓋嚴壓實。

五、出苗放風及苗期管理

清明後,播種後20天左右,即有苗露土,此時可衝苗處將微膜摳破放風,以防蒸苗。待苗長到10釐米高時,將苗周圍的膜用土壓嚴,以保水壓草。土豆生長的前期不宜澆水,待見花後再澆。若天旱無雨,可每隔10天澆水一次,一般澆2-3次水即可成熟,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苗期防蚜蟲或薊馬等蟲害。

六、科學施肥

土豆在整個生育期施肥應掌握“攻前、保中、控尾”原則,當幼苗出土80%時重施一次速效提苗肥,在土豆苗期開始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壯,優質高產。土豆喜施用農家肥,每畝以4000-5000斤為宜,同時適當施用化肥時要氮、磷、鉀配合使用。土豆對鉀需要量大,科學合理的氮、磷、鉀投肥比例是1.85:1:2.1。土豆喜歡吸收銨態氮,對硫的吸收比較多。

七、病蟲防治

土豆中後期主要有晚疫病、霜黴病、青枯病等病害,在發病初期,用甲代森錳鋅500倍液+新高脂膜于晴天露水乾時噴霧防治,發現青枯病要整株拔除集中焚燒處理,還要在病穴及周圍撒施石灰或用0.5%福爾馬林溶液灌根消毒,再噴施農用鏈黴素2000倍液+新高脂膜進行防治,防止病害蔓延危害。


湘農大兵哥


一:水土管理

土豆在生長過程中從播種到成熟的各個階段對水的需求量都非常大,要保持土壤的溼潤度,土壤的含水量最少要保持在百分之六十。播種後在每條溝內將水澆足,同時播種後使用除草劑將田間的雜草清除。在幼苗期如果碰到連續的高溫乾旱天氣,一定要再次對每條溝進行澆水,在幼苗期的時候,是土豆最需要水的階段,所以一定要保持土壤充分溼潤。但是在土豆最後的成熟期,水分不宜過多,因為水分過多會使土壤間的通透性變差,土豆無法呼吸,導致爛果。所以在陰雨天氣時要注意田間排水。

二:中耕施肥

土豆不僅對水分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對肥料的需求也很大,因為土豆的產量比較高,所以在生長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充足的養分。土豆的幼苗期要多施速苗肥,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幼苗的生長速度。出苗前的半個月後進行第一次的中耕翻土,把尿素和氮化鉀混合撒在土壤上,等到花蕾出現的時候要進行第二次的中耕,用複合肥和尿素等均勻的撒在種植穴中,但是使用化肥的時候,不能讓莖部直接的和化肥接觸,防止莖部被燒傷。

三:防治病害

病蟲害一直都是影響土豆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土豆的生長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土豆最常見的病害就是早晚疫病、幹腐病等等一系列病害。首先在選擇品種的時候,我們要選擇無病的品種,適當的把播種時間提前一些,如果發現真菌性的病害,要及時的使用專業的藥劑進行治療,防止病害對植株進一步的危害。藥劑一般都是一個星期噴灑一次,這樣連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了。

四:適時採收

當發現土豆就得莖葉開始變得枯黃時,就代表土豆基本上已經成熟了,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採收。在採收前的一到兩週時間內就要停止澆水,在採收的一個星期前,把種植地上的部分莖葉割除掉,讓土豆在地內進行最後的成熟。採收的當天最好是晴天,採收的時候要小心,不要傷害到土豆,而且挖出來的土豆要避免陽光長時間的照射,土豆的表皮被曬的時間太長就會變綠,會影響到外觀和質量。

以上就是關於土豆在種植過程中的田間管理方法,要想種植出高產的土豆品種,不僅要掌握一定的種植技術,還要搭配上科學的管理方法,




皖南靈秀大九華


  馬鈴薯在我區栽培歷史悠久,是蔬菜的當家品種,比較容易栽培管理,種植馬鈴薯是農民致富的一個有效途徑,在黑龍江省一些農民靠種植馬鈴薯走上致富路,但對黑河地區大多數農民來說,種植馬鈴薯的技術比較落後,使馬鈴薯產量不高,質量不好,經濟效益十分有限,根據多年經驗總結出馬鈴薯增產增收關鍵技術。

  一、品種選擇

  在應用脫毒種薯的基礎上,根據用途,選用適宜的優良品種。食用鮮薯生產可選用克新4號、克新14號、克新13號、東農303、早大白、黃麻子等品種;加工澱粉、粉條等,可選用克新12號、克新20號、等;加工薯條、薯片等,可選用克新16號、克新17號、克新20號、東農305等。按熟期選擇:早熟品種:東農303、早大白、克新4號、克新12號等;中熟品種:克新16號、克新17號東農305入地無門晚熟品種:克新12號、克新13號、克新14號、克新18號。

  馬鈴薯連續種植幾年後,出現植株矮化,葉片捲曲,皺縮、變色、花葉、塊莖越來越小,變褐,質量降低的種性退化現象,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病毒侵染造成的。尤其在高溫天氣,由蚜蟲和跳甲等傳播病毒,使病毒在塊莖中繁殖,世代傳遞,越積累越多。所以必須更換種薯。防止種性退化最有效的方法一是採用脫毒種薯,能增30%~60%,還提高品質。脫毒種薯要2~3年更新一次。二是在生長期及時防治蚜蟲。三是噴灑“病毒A”,“植病靈”等藥劑防治病毒病。

  二、挑選種薯

  選擇中小薯做種,要挑選薯形規整,薯皮細緻柔嫩光滑的幼齡薯作種薯,凡薯形不整、尖頭、有裂痕、畸形、薯皮粗糙老化、皮色暗淡以及芽眼凸出等不良性狀的塊莖不能做為種薯。如果面積小墒情好,可催芽播種,種薯經過長期窖貯之後,生理機能因抑制而不活躍,即使解除休眠,生命力也不旺盛,而且馬鈴薯應獲得≥10℃的積溫150℃時,才能正常發芽生長。如果出窖後立即播種,種薯只能在田間獲得這個溫度。如果曬種,在播前即可獲得這個溫度,而且通過曬種,種薯內龍葵素含量增加,利於防病防蟲。其方法是:在4月中旬(播前25~30d),將種薯出窖,根據種植面積挑選種薯,然後攤在室內近陽光處或室外背風向陽處,平鋪2~3層,上下各鋪3~4層細沙,溫度保持15~20℃,溼度保持在85%~90%,夜間注意防寒,3~5d翻動一次,均勻見光,催紫芽。在催芽過程中淘汰病、爛薯,促使苗齊苗壯。

  三、去掉尾芽

  把芽眼少活性弱的底部尾芽切掉不用。頂芽要縱切,充分利用頂端優勢,要切大塊,每塊要1~2個芽,多帶薯肉,薯塊不應低於35g。在切塊過程中應備用500倍液的昇汞水,或濃度為5ppm的高錳酸鉀消毒,切到病、爛薯時,將切刀浸入藥液中5以上,最好要有備用刀。可採用育苗掰芽移栽,節省種薯,也可用來補苗,保證全苗。

  四、選地與整地

  選茬:前茬作物以禾穀類作物為宜,如小麥、玉米茬最好,其次是大豆茬。嚴禁選用在3年內施用過長殘留除草齊的地塊。整地,以伏秋整地為好,在前作收穫後,先進行15cm旋耕滅茬,再用重耙耙平,耙深12~15cm,耕層深厚的地塊進行深翻,深翻要達到35~40cm,耙碎耮平,待春季平地開溝播種,後起壟。耕層淺的或白漿土地塊實行淺翻深松,淺翻18~20cm,深松35~40cm。

  五、科學施肥

  每畝施用2~3t腐熟有機肥,可使馬鈴薯增產顯著,因為有機肥能釋放出馬鈴薯必需的C0,尤其連作地塊更要注意施肥。要增施磷肥和鉀肥,缺鉀還易空心,中心空腔發硬發脆,影響質量。為節省成本鉀肥可利用一部分氯化鉀,氯化鉀在一定範圍內對馬鈴薯無害。在我區化肥用量一般為每公頃尿素150kg,二銨150kg,硫酸鉀200kg。有條件最好採用配方施肥。

  六、播種

  當土壤10cm深度溫度穩定通過7℃時,及時播種。常規播法:一是壟上播。原壟開溝種,犁開原壟形成溝或耮去壟臺表土,點種、濾肥,然後趟溝起壟。不宜用耙開溝,因為壟溝底古,起壟時易滾壟;二是壟下播。在原溝趟一犁或不趟,將種子和肥點在溝內,然後破臺成壟。特點是熱、喧、幹;三是父播後起壟,在平地趟起一條淺溝或不趟,點種濾肥,然後起壟。間作:與玉米4:6比例間作,可使玉米玉米產量大幅度提高,馬鈴薯可以增產5%左右,並且大薯率提高。這是由於地溫冷涼的原因取得的,也異是說:在高溫季節,適當的低溫比增強光照更重要。

  七、高壟栽培

  採用65~70cm的壟,加大播深。開溝深度13cm,覆土厚度7~9cm,以後分次培土。多次培土:培土薄可使日光照射塊莖,使塊莖變綠,失去食用價值。必須多次培土,方法是出苗前可耮一遍,耮掉表土,提高地溫,兼有滅草作用。在馬鈴薯幼芽頂土時進行一次深中耕,淺培土。苗出齊後及時鏟一遍。再趟一犁,少培土,提高地溫,減少水分蒸發。促進根系生長。發棵期鏟二遍趟二遍,多培土,加厚培土層,增加結薯層次,降低地下溫度,防止青頭產生,防止爛薯。結薯期(開花時)應淺耕高培土,做到壟溝窄,壟頂寬。

  


大白羊


  馬鈴薯在我區栽培歷史悠久,是蔬菜的當家品種,比較容易栽培管理,種植馬鈴薯是農民致富的一個有效途徑,在黑龍江省一些農民靠種植馬鈴薯走上致富路,但對黑河地區大多數農民來說,種植馬鈴薯的技術比較落後,使馬鈴薯產量不高,質量不好,經濟效益十分有限,根據多年經驗總結出馬鈴薯增產增收關鍵技術。

  一、品種選擇

  在應用脫毒種薯的基礎上,根據用途,選用適宜的優良品種。食用鮮薯生產可選用克新4號、克新14號、克新13號、東農303、早大白、黃麻子等品種;加工澱粉、粉條等,可選用克新12號、克新20號、等;加工薯條、薯片等,可選用克新16號、克新17號、克新20號、東農305等。按熟期選擇:早熟品種:東農303、早大白、克新4號、克新12號等;中熟品種:克新16號、克新17號東農305入地無門晚熟品種:克新12號、克新13號、克新14號、克新18號。

  馬鈴薯連續種植幾年後,出現植株矮化,葉片捲曲,皺縮、變色、花葉、塊莖越來越小,變褐,質量降低的種性退化現象,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病毒侵染造成的。尤其在高溫天氣,由蚜蟲和跳甲等傳播病毒,使病毒在塊莖中繁殖,世代傳遞,越積累越多。所以必須更換種薯。防止種性退化最有效的方法一是採用脫毒種薯,能增30%~60%,還提高品質。脫毒種薯要2~3年更新一次。二是在生長期及時防治蚜蟲。三是噴灑“病毒A”,“植病靈”等藥劑防治病毒病。

  二、挑選種薯

  選擇中小薯做種,要挑選薯形規整,薯皮細緻柔嫩光滑的幼齡薯作種薯,凡薯形不整、尖頭、有裂痕、畸形、薯皮粗糙老化、皮色暗淡以及芽眼凸出等不良性狀的塊莖不能做為種薯。如果面積小墒情好,可催芽播種,種薯經過長期窖貯之後,生理機能因抑制而不活躍,即使解除休眠,生命力也不旺盛,而且馬鈴薯應獲得≥10℃的積溫150℃時,才能正常發芽生長。如果出窖後立即播種,種薯只能在田間獲得這個溫度。如果曬種,在播前即可獲得這個溫度,而且通過曬種,種薯內龍葵素含量增加,利於防病防蟲。其方法是:在4月中旬(播前25~30d),將種薯出窖,根據種植面積挑選種薯,然後攤在室內近陽光處或室外背風向陽處,平鋪2~3層,上下各鋪3~4層細沙,溫度保持15~20℃,溼度保持在85%~90%,夜間注意防寒,3~5d翻動一次,均勻見光,催紫芽。在催芽過程中淘汰病、爛薯,促使苗齊苗壯。

  三、去掉尾芽

  把芽眼少活性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