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QQ和微信不兼容苹果手机,它的销量在国内能跌九成吗?

辑编


很多人的爱国思维其实过于偏激和狭隘,其实说到底还是奴才心态作祟。只有奴才心态才会要闭关锁国。开放的中国迎接世界,我们作为中国人更要有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全世界,包容全世界。要知道现在的世界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可能独立生存。技术发展更是这样,自己设置壁垒的只能是自生自灭。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特别是大国博弈。而这并不代表战争和对立,只是为了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和利益格局。这些事当然和百姓有关系,但不是我们该参与的和能参与的。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你也不可能在市场上买到对方的产品。

我们国家人口多、基础素质不高,大比例的人缺乏哲学逻辑思想,特别容易被蛊惑和偏激。这就要求我们能利用高科技天天浏览和关注世界的这些人要必须提高自己对的世界格局的理解能力。

爱国要站着什么位置来正确爱国,这么天天和某水果企业对着干就是爱国了嘛?天天骂美国就是爱国吗?殊不知你的言行正成为美国对立分子的威胁论数据,不但增加了军费还争取到他国民众的支持!

我们好不容易建立成的中国大市场,现在不要杯狭隘的爱国热情给破坏了。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劣质是什么要清醒认识到,只有我们依旧是世界最大市场,欧美发展离不开我们的时候,我们才有话语权和地位。别人依靠你你才有价值。

你们天天叫嚣抵制这个抵制那个,你想想真心把谁抵制在国门之外时,这个敌人就是你自己树立起来的。当他没有依靠和发展可言时,那么剩下的就是掠夺。

我们要在发展和大国地位提升中平衡世界格局,还要稳定这个格局,很不容易。任何大国的话语权、利益平衡被打破时都会采取压制态度,以保证他的世界地位。

我们在崛起之时,很多大国错误地认为我们会用他们曾经对待别人的方式对待他们,所以我们国人要更清晰的从历史看到这些,要理性爱国!

千万别被别有用心的这些所谓爱国人士给忽悠了,我们做好自己的工作,服务社会、热爱家庭、创造财富,别给社会舆论添乱了!


KAWAI


国内意淫派很多,感觉抵制这抵制那就世界第一了。喜欢使用苹果,更多是封闭系统,流畅性较好。

腾讯封杀苹果使用微信,对自己没有一定点好处,除非政策下发,否则绝无可能。腾讯也是上市公司,需要对股价,股民负责。

当然,苹果也会影响较深,18年全球出货2.25亿部,中国0.43亿部。但喜欢苹果的用户,习惯IOS的使用,娱乐游戏生活工具,不会单一的因为通讯软件放弃苹果手机,可能出现备用机情况。

闭关锁国是可怕的事情,垄断更是可怕。

支持国产更加强大,才会有更多国际话语权。

但国内厂商的尿性,一家独大最后懵逼的肯定还是消费者。

封杀苹果,爱国赢了。消费者输了…

相信国家,能妥善解决美国贸易问题,互利共赢。

另外,网络爱国人士,够了够了。持不同意见,汉奸,跪舔,只能一味的跟风强制抵制?我支持你的观点,能抵制一辈子外国产品那我真心佩服。如果做不到一辈子不使用人家产品,那你拿什么底气指责别人?你阐述观点没问题,喷人就世界第一了?

国家如果强制禁销,那我不用。如果没有,我只用自己能力选择购买更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孩子,我只是个消费者。理智爱国,理智消费。

618活动,截止现在,苹果又是第一。说好的抵制呢?


九星会长


老板:“小秘啊,晚上到我房里来一趟。 ”

第二天早上办公室,老板:“昨晚让你来我房间,你怎么没来”

秘书:“老板,我用的苹果手机,微信被苹果下架了,收不到微信信息”。

老板:“中午跟我出去一趟,给你买台华为鸿蒙系统手机,防止以后安卓也出问题”

秘书:“好的,老板”

苹果:“这位老板,你比特普还不要脸”

朋友们猜猜我的回答中表达了多少种观点?


天绛玄


国内的人思想开始狭隘整天想这样那样的,要抵制手机要抵制汽车,最好有本事抵制外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粮食,这样饿几年就老实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还在闭关自守,还不懂得竞争和努力,躲在温室里面长大,出了温室不知道怎么经历得起风雨,怎么长得大,真是好笑得很。


童启洲


首先,除非国家出政策,不然这是一定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腾讯跟苹果没有直接竞争关系,这么做只有弊没有利...

然后,说说如果,提这个问题的人无非就是想把事儿提升到“爱国”的高度上去...那么,我们就把这个事儿提到“爱国”的高度探讨一下。

如果这样那也就是说因为苹果是美国企业,腾讯是中国企业,所以腾讯要抵制苹果以示爱国...结果呢,苹果一定会有不小的损失,腾讯也会损失很多的用户,两败俱伤,但是一定还有很多人用苹果手机...这样其他社交app支持ios的话,就给其他做社交的企业提供了搬倒腾讯的机会,但是因为这个其他企业支持ios所以他是不爱国的...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爱国的企业为了表示爱国,给了一个不爱国的企业搬倒自己的机会...

那这是那些想把这个问题提到爱国高度的人想要的结果么?


老德恩


不可能!中国人的自私决定这绝不可能发生。中国人从来不团结。别以为美国和美国企业抵制中国企业,就会换来同样的抵制。最终干翻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就是中国人。民族特性决定未来。我不是喷子,但你看看网上这些言论你也会对这个民族心寒。爱国可耻 爱国就是土鳖。


原子剥离


很多国人对苹果是钟爱有加。如果微信不支持苹果了,还有支付宝呀 ,很多人是宁愿不用微信也不会换掉苹果的呀 。就我来说,就算微信不支持安卓,我也不一定会换手机的,因为我在微信上都没赚过什么钱,就算有也只是那个基金收利息,几万元,几年都不到1000。

所以,如果微信不支持苹果,很有可能,支付宝又火起来了。甚至支付宝还可以继续自己的梦想,马上推出交流通讯软件,类似于微信,可能功能还比他强得多。

我就奇怪,阿里巴巴支付宝淘宝,这么多人买东西,完全就可以开发一个类似微信的软件,集成购物在里面,平时不用就用来通讯,需要的时候一个按钮就可以打开淘宝,这多好,为什么就不能流行起来。区区一个微信,就是有点支付功能,通讯功能,还有个不能与淘宝比拟的购物功能,微商。微商是很失败的,因为经常刷朋友圈,本来要买什么点进去就行,但他们不断的刷,发完不久又发,同一条信息发几十次一百次一天,这样就直接导致微商的失败。所以术业有专攻在这里真的有最好的应用,做通讯的去做微商注定做不起来,做网购的去做通讯,也是不务正业。

别把微信看得太重,在它背后还有一大堆等着抢占市场的通讯软件,它不行了,还有一堆的代替品,会以几何的速度成长起来。


中小学英语精修


是你们崇洋媚外,跪久了,站不起!不是所有中国人!美帝全面封杀华为,居然还这么多奴颜婢膝的跪舔创新乏力的美国苹果,真是悲哀!


一叶扁舟82009964


我在前不久已经提出这个观点,就是在中美对抗的前提下,有这个大背景,在政府的协调下(一定要明来),完全可以统一行动,国产所以的主流软件全部不兼容苹果系统,后期等国产鸿蒙等系统完善后,也可以不兼容安卓系统,目的就是打击美国,培育自己的操作系统生态环境,不要说百分之九十,苹果甚至可能在中国绝迹。有些人唯唯诺诺,认为其它软件会马上替代微信QQ支付宝之类,纯粹是杞人忧天,我说的政府主导统一协调,是什么意思?就是大家都不许兼容它,现在是民族大义面前,谁都不许拆台!再说,少数几个顽固分子继续用苹果,又如何?她周围的七大姑八大姨,同事网友都用国产系统(前期是兼容安卓的),都继续用微信QQ支付宝,你能咋的?最后还不得抛弃苹果。事实上,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换系统根本没啥可怕的,只要大家都用,软件生态很快就好建立,我们日常应用的软件也就一百多个而已,适配新系统并不难,(回想一下当初从windows phone到安卓吧 我们有感觉吗?),只要我们有决心,恒心,下一盘大旗,让美国佬悔之晚矣 ,今后再干这些打击中国,阻碍中华民族发展的缺德事的时候,悠着点。



平民哲理咖


看了一圈评论,有说提这问题的上升到爱国层面的,有说除非国家出限令,也有说QQ和微信会跌落神坛

这种问题个人觉得很平常,也有讨论的价值,这个扯不上爱国,不要什么问题都往爱国的方向去,别让爱国变得那么廉价。

我想咱们国家跟美国是有根本区别,咱们政府处理事情的方式不会像美国一样暴力霸道,更不会选二流或三流的领导人。用不入流的方法处理经贸问题。

以上两点讨论没多大意思,因为他们已经先入为主,认定你就是在挑起爱国情绪。所以别做无谓的解释。

倒是第三点,说腾讯如果放弃了苹果系统,那么QQ和微信就会跌下神坛,我个人觉得腾讯不会这样去做,这对他没有一点好处。

回到你这个观点上,我觉得你说的不对。首先苹系统也只是一台手机而已,本质上跟安卓手机没差别,只是你高看了苹果手机一眼。

要知道人不是离不开手机,而是离不开手机带来的便捷性生活而已,没有苹果系统,这个便捷性可替代的选择多了去,相反,安卓能玩的东西,苹果还不一定有。

目前在国内市场,苹果手机早已不是主流,而且还越来越小众,安卓的用户量是苹果的几倍,如果腾讯放弃IOS,那么损失最大的肯定是苹果,因为社交成本是手机成本的无数倍,生活离不开微信,工作同样也离不开,或许说会出现另外一个社交工具,但是在我看来未必就可以取代微信,这些年死掉的社交工具不计其数,如果在以前要说取代微信我信,但现在恐怕不行,再者说字卓的用户基数大,几乎不可能会出现多数服从少数的状况,你又会说另外一个社交软件也会做应用于安卓系统,那么又回到社交成本的问题上,我的微信好友有500多人,常联系的的一百人左右,客户有几十个,你觉得我会去更换一个社交软件么?除非微信像我的QQ那样,所有的朋友都是挂着不用,那么我才会跟着圈子去用其他的社交产品。

不否认苹果手机的流畅度,我用过苹果也用过华为小米OV,也用过联想,说到这,我想为科技无国界这句话抽自己一巴,我不是愤青,我之前之所以评论攻击联想,就是因科技无国界这句话。回到正题,苹果的流畅度不错,但是国产机的流畅度也赶上了,而且在创新、工艺上下了不少功夫,反观苹果,早已不是乔布斯时代的苹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