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年轻人都不回山区做茶了,大片茶园荒废,未来该怎么办?

芒果街的小茶屋


现在有些年轻人都不回山区做茶了,大片茶园荒废,未来该怎么办?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致使很多年轻人不得不外出发展以寻求更高的收益。于是在农村不止土地荒废,即使是能够获得较高收入的茶园也被人为荒废。许多年轻人都选择扎根于城市,不回山区做茶。

其实这个现象归根到底是因为做茶比不上年轻人在城市里打拼的收入,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单位茶园的价值,使得其能够满足年轻人的生活需求。

  • 加快茶叶等级升级,努力进行有机认证

茶,作为饮食的一种,分为普通级、无公害级、绿色食品(A级和AA级)、有机茶合计五个等级。而作为最高级别的有机茶,其价格自然也最高。以我们这边的头茶为例,鲜叶收购价格为160元/公斤,年轻人手速快,一天最多可以采摘六斤鲜叶,即为480元的纯收入。

头茶采摘后,虽然二道茶、三道茶的价格有所跌落,但能够采摘到更多的鲜叶。总得来说手速快的年轻人在我们这边春茶采摘后约有2万左右的收入,远远高于在外面打工的平均收入。

所以如果想要留着年轻人做茶,或许提高茶叶的价值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 引进机械化制茶设备,减少劳动力度

老一辈常说“撑船打铁卖豆腐”是最苦的三件差事,然而手工制茶人知道做茶其实才是最辛苦的。他们要时时刻刻待在火炉边,控制住锅内的温度,一般一站就是一天一夜或者更长的时间。高强度、高力度的工作,减少了年轻人制茶的热情。

机械化制茶设备的引进,一方面可以减少使用的工人数,另外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人工作的力度和时间。此外,机械化操作也会让年轻人觉得在家乡做茶似乎与在外打工没有什么不同。

  • 进行茶叶改造,提升茶叶的附加值

茶作为一种饮品,其不能单独存在,还需要其他的一些东西才能被人饮入口中。如一杯好茶需要好水,需要泡茶的器具。我们可以利用自身的茶园特色,创造出一些茶叶的附生产品,提升茶叶的附加价值。

此外,还可以发展茶文化旅游,把茶园打造成富有当地农家特色的旅游区。如我们这边的木耳山,就是利用其万亩茶园打造成了全国特色的茶园风景旅游区。

所以说如果是想要留住年轻人在农村工作,那么一方面是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在农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则是要提高他们的收入,让他们即使在农村工作,也能够满足家庭的生活和精神享受。

您的评论加转发,我的十万加!


爱茶者九号


我家也有茶园,我妹妹和妹夫加工茶叶十几年了,也不见赚得两个钱,接着他们不自己加工茶叶,而是去买别人的茶叶来选,重新加工后再卖,但不懂为何做了两年也不做了,今年干脆跑出去打工了,还说后悔在家耗这么多年,要早十几年出去就好了。县里能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就三五个而已,都是有政府资金扶持的,弄一个什么国家地理标志。小型茶叶加工作坊的生存空间越来越难,别说年轻人,中年人,都不想做了。





金妹6970


做茶很累,做,好茶,更累。记得80年代我还6-7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刚刚从做大叶茶转做茗茶,就一叶一芽的茶,那个时候炒的茗茶,都用土灶烧木材再用手工炒作的。一般早上4-5点出门上山采到傍晚5-6点,再起灶开炒,我负责烧火。一般炒完茶要晚上11—2点左右,还要把炒好的茶叶拿到小贩那里去卖了。很辛苦!如今的茶几乎都机器做的,但同样还是要熬夜,制茶的辛酸只有茶农才知道!










千岛鱼漂工坊


我是个80后的制茶人,有自己的茶园,自己管理,自己生产,自己销售,今年已经入坑七年了,说真的我很后悔进入这一行,最如楼主所说的,茶叶带来的效益已经跟不上如今在外打工的效益了,但是楼主说的什么官方认证,我不赞同去尝试,因为没有几十百来万投资根本弄不下来这些什么有机认证的,中国的茶行业市场监管本来就是个病态,行业认证都只是以厂房设备为基础,没有这些根本过不了认证,茶叶的健康、有机本身重点是在茶园生产管理,而在中国却变成了车间!






茶小哥诠释


也有回来做,我身边的朋友和我自己,都在做。

分享一下身边朋友的现状:

作为茶区90后,如今做茶的年轻人群体分几种:

1、子承父业,父辈是茶商或者茶贩,有一定的客户积累,一年下来挣得够生活。孩子在外面打拼后发现社会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不如回家跟着父辈做茶叶生意。

2、拥有一颗躁动的心得年轻朋友,家里有茶山,且位置比较好或者有潜力,通过在外面的经历和学习,对茶行业有兴趣也有自己的想法,怀揣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的投入茶里。

3、茶学专业愿意返回家乡的朋友,在上学的时候就选定茶学,通过不断努力,在茶学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专业度和见解,拒绝一些公司和投资人的橄榄枝,会到茶乡建设家乡。

还有等等不同原因投身于茶乡的朋友们。

不管大家是源于何而投身于茶的,在这里我都很佩服大家。这是一个让大家努力的事情,是个让大家愉悦的事情,也是个让大家期待的事情。

总之,共勉。











我觉得我还能再吃一碗


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是南方的茶园,北方的山区也一样,没有年轻人种庄稼。

这是一个时代的现象,是由零散的生产力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一个阶段产物,这种现象会让一代人或两代人感觉不适,但这就是社会发展。

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等经过目前的发展阶段,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现在荒废的茶园会有专业的生产团队重新开发经营。

国家的土地永远是宝贵的,不会让它无限制的荒废的。





静虑茶堂


适者生存、坚持以品质取胜、坚持到最后的才能存活下来吧。

由于农民种植大多是跟风、总是在越是看见茶叶市场走势好的时候、越去大量种茶,而这时种植、又要过个三、五年才能采茶青做茶(这是已经到了茶叶市场饱和期了)、因为茶叶每年的产量(在种植的第三年至第七年间),每年的产量都会不断的增加、而消耗量的增长低于生产制作出茶叶的增长,导致市面上的有些茶叶滞消,在市场上很多茶叶卖不出去、才导致有些地方的年轻人不回山区做茶了。


这样导致很多茶园荒废了、没人管理、是正常的。现在是供应大于需求的年代。

如果要茶叶销量好、现在只有把茶叶推广到国外,走茶叶出口这条路了。


武夷山独行侠


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是南方的茶园,北方的山区也一样,没有年轻人种庄稼。

这是一个时代的现象,是由零散的生产力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一个阶段产物,这种现象会让一代人或两代人感觉不适,但这就是社会发展。

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等经过目前的发展阶段,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现在荒废的茶园会有专业的生产团队重新开发经营。

国家的土地永远是宝贵的,不会让它无限制的荒废的。


掌上会川


近几年实做的都亏损,坚持不下去了。


龙品茶莊


不打农药价更高,家生野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