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捐物、積極請戰…雙流區“彭鎮人”眾志成城抗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成都市雙流區彭鎮黨委政府、社區兩委、企業以及廣大居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戰疫情:網絡紅人李學明大爺、捐款留字不留名的“頭盔哥”、共赴“防疫戰場”的醫生夫妻檔、捐出積蓄的低保戶、積極請戰的社區工作人員、身懷六甲的最美“格格”,共同匯聚起轄區大愛。2月3日彭鎮某企業又給戰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免費送來了15000只口罩和1000公斤消毒酒精、彭鎮木樨社社區五組居民捐贈1萬斤蔬菜……他們用自己的愛心傳遞了彭鎮人民的友善,表達了雙流人民的熱情,捂熱了無數奮戰在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的心。

捐款捐物、積極請戰…雙流區“彭鎮人”眾志成城抗疫情

堅守一線不後退,築牢健康防疫牆

“疫情阻擊戰一天沒有贏得全面勝利,咱們醫務工作者就一天不下戰場!”這是雙流區彭鎮衛生院的“健康守門人”對百姓最真摯的承諾。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彭鎮衛生院全體醫務工作者身穿白大褂、戴著口罩、手持筆記本,隨時記錄有用信息,對來衛生院看診的居民展開一輪又一輪的排查,展示了昂揚的戰疫鬥爭精神,構築起了嚴密的疫情防線。

“尊敬的院領導:針對現階段的感染疫情,作為醫護人員的我們深知肩負的責任,我們自願放棄春節假期,為群眾築起一道‘健康防疫牆’,現鄭重向醫院提出請求,我們志願加入抗擊冠狀病毒的所有工作,聽從組織安排,隨時待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1月24日起,全院職工提交了這樣一份請戰書,至此全部到崗就位,奮戰至今。

在抗“疫”期間,彭鎮衛生院湧現出了許多勇擔當的醫務工作者:家庭醫生李麗和她的丈夫幹向成均是醫院職工,除夕夜“舍小家為大家”,主動向醫院申請深入一線進行入戶醫學監測;楊紅和徐伶俐也是醫院的“雙職工”,他們選擇挺身而出,奔走在轉運轄區發熱病員工作的一線;周玉環和劉兵冰,在聽到疫情消息後,一個立即退了回老家的動車票投入工作,一個才落地瀋陽老家,就立刻訂了回雙流的機票;公共衛生科科長佘成勇,面對疫情選擇迎難而上,每天都要接無數個協調電話、報送多份報表,與鎮政府、區衛健局做好對接工作……自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雙流區彭鎮衛生院全體職工們始終堅持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用汗水和熱血為百姓築起了最堅實的“健康防疫牆”。

捐款捐物、積極請戰…雙流區“彭鎮人”眾志成城抗疫情


居民善行暖人心,助力打贏“防疫戰”

“請轉武漢疾控中心,普通共產黨人。”2月1日19時許,彭鎮政府門衛室,一名戴頭盔的年輕人留下5000元錢和一張字條,便匆匆離去。輾轉多次,彭鎮黨政辦工作人員劉志敏知曉了“頭盔哥”的聯繫方式後,他卻拒絕了採訪:“我是名黨員,做的這點奉獻是微不足道的,現在一方有難,八方都在支援。我捐這點錢還有點不好意思……”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這些口罩真是我們的‘及時雨’呀……”2月3日11時許,四川向通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向彭鎮捐贈了1000公斤酒精和15000個口罩,解決了燃眉之急。“我們將及時的把這批物資發放下去,讓一線工作人員能夠得到有效的防護。”彭鎮人民政府鎮長張梅表示。

這樣的好人好事在疫情期間已經屢見不鮮,彭鎮木樨社區村民們捐獻自家種的蔬菜1萬斤;68歲的環衛工人李大爺捐款10071元,這是他近5年的積蓄……疫情雖可怕,但彭鎮的居民們都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這些普通人,用自己的行動,為抗擊疫情獻出一份寶貴力量!

捐款捐物、積極請戰…雙流區“彭鎮人”眾志成城抗疫情

黨旗插在最前線 幹部防疫沉社區

在彭鎮的幾大重要出入口,社區的黨員幹部們佩戴好紅袖標在出入口、卡口處上崗執勤,逐一詢問來訪車輛,認真做好入口關卡的登記工作,並帶頭做好宣傳教育,為社區群眾解疑釋惑,維護社會穩定,更為防控疫情貢獻一份力量。

大年初一中午,接到彭鎮綜治辦為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疫情工作的返崗通知後,網格員王洪雨夫妻二人和病重的母親作簡短道別,隨即帶著兩個兒子從安嶽老家驅車踏上了返崗之路。在彭鎮燃燈社區的安排下,“夫妻檔”立即投入到這場無硝煙的戰疫中,擔當起一線偵察兵。

她叫苟旭琴,是沿河小區的網格員,身懷六甲的她,本該在家休息,可她卻戴上口罩,入戶摸排,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她說:“我們轄區的居民群眾和我最熟,他們最配合工作了,聽到我敲門說話的聲音很快就開門了,這樣採集信息更快。”

彭鎮彭家場社區黨總支書記蔣兵,是一位普通的基層共產黨員,社區幹部,自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沒日沒夜地與彭家場社區班子成員奮戰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本就有疾病的他,連續工作到第二天就扛不住了,短暫的治療後,蔣兵坐著輪椅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他的事蹟因此影響了彭家場社區的社區班子成員:社區主任李秋雁放棄家中事情,陪伴他,協助他工作,徹夜不眠;民政幹事馮巧手術剛剛出院,大年三十,他接到通知,不顧羸弱未愈的身體,毅然參戰......

在疫情防控期間,湧現的好人好事不計其數,不論是耄耋老者,還是青少年學生,不論是社區工作人員,還是五老志願者,讓我們為他們點贊。在特殊時期,每一個人都是群眾身邊的“服務員”,都是安全的“守門員”,防疫工作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們忙碌的身影!

本報記者 李思佳 街道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