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易應是好課件的重要特徵之一

很多教師,課件制用以多為勝,課件製作內容多,課堂上使用頻繁,課堂教學異化成了演課件。有的教師認為,課件內容多多益善,把教學內容事無鉅細的都搬到了課件上,因此使用起來相當不便。這是對課件認識的又一個誤區。

精、簡、易應是好課件的重要特徵之一


課件是用來輔助教學的,是用來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各種感官來幫助學生加深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和理解,拓展課堂內容,完成一些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實驗等作用的。

而有的教師把課件當成對教學內容的展示,把課件當成黑板,讓課件代替課本。以語文課件為例:有的教師製作的課件,首先展示教學目標;然後是預習檢查題目、答案作業;再到導入新課導語,把課文全文搬到大屏幕,範讀錄音,接著,課文分析、延伸拓展;小結練習,課後作業,整個課件頁面達上百幅,這還不算中間的自動運行的動畫,連同學們分組討論,論論結論,都一一打到了課件上。只看課件,的確不錯,內容確實全,學生活動真是多,課文分析真是透,版面設計真是美。用這樣的課件來上課,學教師不用再說一個字,學生不用再動一次腦,教學任務便可完成。這樣的課件真是“完美”至極。只是教師忘了,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雙邊活動過程,教學要預設,但更重要的是生成,生成是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誕生的。而用課件,這些過程都不再需要了,學生只是跟著教師觀賞一遍課件就萬事大吉了。也就是說教學過程由剛剛淘汰的“滿堂灌”變成了“課件灌”。這可比“滿堂灌”更加糟糕。“滿堂灌”學生多少還有點思考的餘地,而“課件灌”學生則毫無動腦的必要了。

精、簡、易應是好課件的重要特徵之一


再有,一節課只有四十五分鐘,上百貼的圖片每分鐘要平均兩三幅,教師忙於人機對話,哪還有閒心來啟發學生;教師要急於展示自已的“精彩”哪還容的學生探究;有的課件,故弄玄虛,使用過程中要不斷進行畫面切換,前進,後退,返回,有的課件設有總目錄,每個過程之後都要返回到總目錄,畫面本身對教學過程毫無用途。有的課件,一氣哈成,前進、前進、再前進,一旦教學過程出現問題,需要翻看前面內容,哪隻有從頭開始。這樣的課件就是使用也要練上一天半載,對教師豈不是個負擔。


一個好的課件,不是看其內容多豐富,過程多全面,而是應當注重在實際教學中的作用。展示的應是精華,拓展的應是學生所需,使用起來應當方便快捷,讓人一看就明白,一學就會用。

精、簡、易應是好課件的重要特徵之一。


精、簡、易應是好課件的重要特徵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