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过春节了,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有过节恐惧症的,讨厌过年吗?

阅新奇闻


谈不上恐惧吧,只是觉得无聊。小时候亲情很浓,总是跑到亲戚家去玩,现在人们之间多了算计,多了利益关系,多了攀比,感觉亲人之间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温暖。仔细想想,似乎从爷爷奶奶过世后,亲人之间就开始疏远,开始为了利益产生矛盾,再也没有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的情景了!


脱离轨道的未来


儿时的我们都盼过年,只有过年才有好吃的,好玩的,还能玩上几个鞭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慢慢过年没有了年味。因为现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物质要求也高了,生活压力大了,过年也成为了攀比大会,慢慢我们不喜欢过年。

像我的工作,在别人最闲的时候我们最忙的。别人不忙时我们也在忙。每年都是在忙碌中度过,尤其过年最忙最累,每天接待着形形色色的人。过年对我来说是一种牵挂,牵挂家人孩子。

在此跟那些在外拼搏游子们说一句,再忙再累也要常回家看看。






妹子也有疯狂时


我很喜欢过年。

我们家是很早的时候来到广州发展的。小的时候春节会回老家,不喜欢老家那种讲究面子的氛围。但是,自从上了初中后,就再也没回过去。

每一年的春节就是感觉路上人少了很多。可只要去珠江边,北京路的花街,就能发现特别热闹,人都聚集在了这儿。

我们家大年三十时会一块儿去花街转运,跟无数个陌生而热情的人倒数,大喊:“新春快乐!”

回到家后,跟爸妈说祝福的话,拿到压岁钱。爸妈去睡觉,我和姐姐妹妹一块守夜,保佑父母健康。

到大年初一早上后,去眯一会。快到吉时,起床漱口,吃汤圆。穿上新衣服,出门往吉利的方向走去,意味着行大运。

大年初二走亲戚好友。

大年初四迎财神。我就每次上供我的零钱,望我来年,钱生钱,做个小富婆。

还有很多,我就不讲了。

因为过年实在太有趣了。跟父母,跟姐妹,跟好友都是聊不完的话题。

平时生活过得太难受了,只有春节那么有仪式感,提醒着我:又一年啦!祝你幸福安康!





柠檬茶的王堡


小孩子喜欢过年,大人怕过年。因为过年各种花费开销加大。

说个最简单的,我在深圳平均一个月开销在4千左右,但是这个月的开销已经到6,7千了,这还只是火车票和买衣服这些,年货根本还没买,如果回家还有过年红包这些。没有一万多块钱,根本下不来。一万多在农村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的收入了


过往的记忆



flyingbail


在小时候,为了得到新衣服和一枚五分硬币,盼望过年的心情是可知的,每逢过年,父亲去拉煤还没回来,母亲提前准备几个五分硬币,我们兄妹四人一人一个,剩下几个包在饺子里,如果谁吃上包有钱币的饺子会高兴一年,现在想起来,那些年真的过的开心快乐

现在真的不想去过年,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亲情的融恰,减少了语言的沟通和交流,手机代替了过年的气氛,虽然外面的各种信息包罗万象,不免让内心有一种孤独感,真的认为现在过年是人们在走过程,也就是完成一系列的程序,有些公式化,更是浪费,现在一听说过年,心里就胆怯,有各种问题无法面对,有时想,还是一个人独处好,看看书,听听歌,让心好好安歇,选择一个地方认真审视下自已所走过的路,那些该拾起,那些该放下,做个总结,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更好进取

有时真想说一声,人类发展到今天,一切科技水平都达到了一个高峰,一切都在进化都在改革,那我们的风俗传统能不能也有些改进呢?或者用一种新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开始呢?比如来一场文化赛事,家与家之间,族与族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或者其它形式的活动,一切简化过年期间人心的负累,放下手机,减低酒量,多做沟通交流,多为家人和社会尽一份力,真的,只有社会和谐,我们的心才安宁幸福!


吴梅洁


虽然我是回族,但是我这也过春节,劳累一年了,最烦的是春节,春节日程表:农历27以前把给亲戚朋友送礼,28把玉米脱粒,29.30打扫卫生,擦玻璃,洗衣服。初一把该墩的牛肉,鸡肉墩了,鱼炸好了,初二请姑奶奶和她们的后代,今年孩子们春节30才放假,也帮不上大忙,我都得亲力亲为,春节就一个字:累[流泪][流泪][流泪][流泪]


晶妈4497



喵妈妈


我本人从来没恐惧过!而目如同儿时一样喜盼春节。因为,少时盼年是穿新的,吃好的。成年以后,当然生活更加好了,所盼是放年假,亲朋好友会聚...那么你提到的恐惧症我没亲身感受,但也曾间接有所影响。那就是孩子该成亲的年龄说不上媳妇,一过年就大一岁,眼叭叭地瞅着成了剩男,这种心情做父母的十分愁怅,着急!上述这个情形一直延续到孩子32岁!这也算其间有过几年的恐惧吧!


55122908


不喜欢过年,不像小时候穷,盼着过大年,吃好的,穿新衣服。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惜人情世故冷淡,年没年味,人没人味,只有利益索取,过年太累,你来我往,娘没了,家不在了,对过年不感兴趣了。感叹岁月不饶人,又老了一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