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住院门槛费怎么收?

南宫禹洛


医保住院门槛费标准是怎么确定?为什么会这么确定?

很多人都知道,缴纳了医保,住院就可以报销。但是为什么住院花费在一定额度以内的钱数是不予报销的呢?这个额度又叫做门槛费,一般称为医保起付线。

起伏线的标准

医保起付线,各地的标准实际上并不一样的。比如青岛市一二三级医院起付线是200元、500元、800元,北京市是300元、800元、1300元,深圳市则是100元、200元、300元。

起付线标准并不仅仅是地区不同,一个医保年度内住院次数不同,起付线也不一样。比如一个医保年度内青岛市第2次住院,按照起付线标准的50%起付;第3次住院统一按照100元。

起付线标准人群不同,起伏线也不一样。比如厦门市医保起付线是在职职工200元、600元、1000元,退休职工的起付线只有在职职工的一半,分别是100元、300元和500元。如果是二次以上入院,起付线比例再次减半,成为50元、150元和250元。

设置起付线的原因

设置起付线,是有特殊的含义在里面。

第一,有助于增强大家的费用意识,减少浪费。大家会考虑到自己的负担,自己看病的一些支出进行控制。

第二,降低医保基金的负担。医保基金并不是想花多少就花多少,它也都是有限额的。医保基金的基本原则是以收定支,略有结余。根据国家医保局2018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住院总人次高达19.8亿人次,按照人均起付线200元计算,能够节省4000亿元医保基金支出。另外,医保基金还要承担着一些门诊报销费用。收支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防止“小病大养”等不道德的事情发生。每一个人都是经济人,希望自己的付出最小受益最高。现在很多医院的医疗床位是爆满的,医疗资源非常紧张。住院看病是需要花钱的,很多小病可以不住院就避免住院,这样有助于减少医生手中的权力,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第四,可以集中财力救助大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少人医疗负担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像我们住个院花个3000、5000元,还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如果是大病支出,负担可就要重的多。各地在医保报销的时候,也会重点照顾大额支出人员。

比如青岛市职工医保报销限额在4万元以上的,退休前职工报销比例95%,退休后职工报销比例97%,青岛市的职工医保限额是20万元。

厦门市对于统筹基金报销限额2万元以上的部分,在职职工医院报销比例是95%、97%、99%,退休级职工则是98%、99%和100%。但是厦门市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限额是10万元。

去年国家医保局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以后,会大大降低患病病人的负担,但是由于医保基金的负担问题,一药难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所以,国家设置医疗保险的起付线也是为了大家着想,如果取消起付线要想维持现在的医保基金报销比例,那么多出的钱数还是需要大家缴费负担的。


暖心人社


门槛费是老百姓通俗的叫法,而国家医保定义是叫起付线。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的“门槛费”标准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分别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

所用的医药费中除去“门槛费”,其中乙类药品个人先支付10%后,剩余的费用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二、三级医院分别报销75%、70%、65%、60%。不过,由于社保的种类有很多,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因此住院保险门槛费用也会有所差别。

拓展知识

医保门槛费的必要性:

俗称的“门槛费”是指城镇职工、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用起付标准(起付线)。参保人员只有在住院医疗费用超过起付标准后,超过起付标准的剩余部分才可根据相关医保政策进行住院医疗费用报销;住院医疗费用没有超过起付标准的,不予报销。

提高医保水平,主要看三个指标:起付线(起付标准)、封顶线(最高支付限额)和支付比例。起付线的设计初衷是在住院时设一个费用门槛,防止参保人“门诊转住院”,避免小病大看。其实,这完全可以通过严惩来解决。对参保人员骗保行为予以重罚,视违规情节,改变当事人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方式,甚至取消其医保资格,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目前起付线尚有保留之必要,但应随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医疗保障基金收入增强,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使起付线逐步降低直至消除,让参保人员将得到更多实惠和保障,进而调动居民自愿参保的积极性。而且,也有一些地方已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