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金怎样算?

王先生200554780


退休人员: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

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按照政府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项目好几项,其中第一项是基本养老金=〔职务(技术等级)工资 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

其中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职务补贴,综合补贴,出勤补贴等,出勤补贴不算,其他的都可以算在内。国家规定的综合补贴的的具体规定都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规定的,各地不一样。

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基本养老金计发比例为0.4%。退休金与退休年龄有关。因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

《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吉林中公事业单位


2017年12月申请退休的网友已经领取养老金,在职的时候开到手是5900元,退休后每个月领取4100元退休金。


事业单位中人正处于过渡期,犹豫过渡期的新办法计算退休金方案一直没有落实,所以过渡期的中人退休都是按老办法公式计算的。但是为了日后并轨顺利进行,以2014年9月份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按比例计发。

事业单位退休金是如何计算的那?

上图就是目前各省市事业单位2014年10月份以后在退休人员计算方法。跟2014年老人退休办法相比,主要是计算标准定格在2014年9月份,也就是说2018年1月退休的中人,计算退休金是按着2014年9月份时候的岗位和薪级计算的,并不是2018年的标准。所以2014年以后退休的跟老人相比退休金差500元也是正常的!


举一个例子,让大家看的更明白自己的退休金是如何计算的。


通过这张图片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这位正科级的干部退休一个月领取4406元。

如果是企业的话估计只有大城才有希望。要不然同样的缴费年限相差200元也属于正常情况。

计算事业单位退休金就四步,一步步按着公式做就可以。不懂得可以问我。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算不如天算。领取多少退休金已经成为定数,还不如期盼每年多涨点退休金。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身体才可以。

大家对事业单位养老金还有那些不懂得地方,可以在下面评论留言。

关注一晨妈妈,帮助大家解决社保问题。


天天聊社保


事业单位退休金怎么算?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4542847744597374052,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6aa00050531aabb1686\

社保分析师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事业单位人员是按照各自的工龄来领取退休工资的。基本上是10以下工龄的按你在职工资的60%来计算退休工资,10年至20年为70%、20年至30年为80%、40年以下为85%、40年以上为90%。2014年10月1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沿续了几十年的退休金被养老金所取代,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单位人员一样通过建立养老金的个人账户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按照你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缴费工资的多少来领取养老金。退休时的养老金包括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60岁退休为139,55岁退休为170,50岁退休为195)。当事业单位人员10年过渡期(即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结束后,直接按这两项计算公式一计算就行了,很简单的。

如果是改革前巳经参加工作的“中人",还有视同缴费年限和过渡性养老金。这样,事业单位中人的养老金又多了一个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为: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Ⅹ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指数化视同缴费基数x视同缴费年限x1.4%。

那么,事业单位“中人"的养老金怎样计算呢?简单来讲,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各地中人的养老金正式方案未出台之前,统一以2014年9月份的老工资标准来计算预发性养老金,等到中人的正式养老金方案出台后再按新标准多退少补。目前,全国大部分地方自2014年10月以后陆续退休的“中人"都是按这个标准计发的预发养老金。

第二部分是“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正式方案出台后,按照新老两对比计算的方法来计算养老金,所谓老办法就是2014年9月以前的工资标准来计发养老金,限高保低; 所谓新办法就是10年过渡期内的中人,用新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按照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来计算养老金。

举例说明: 老王是某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2018年5月退休。如果按照老办法来计算退休金,老王每月可领取的退休工资为5200元。而按照新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和2017年的社平工资,老王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为5900元,比老办法计算的5200元多出了700元。对多出的这700元按照限高的原则,用10年过渡期每一年10%的比例进行调节,700x40%=280元。再用调节后的280元加上用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5200元,即5200+280=5480元。这个5400元就是老王退休时每个月真正可以领取的养老金。

以上就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两种计算方法。其中“中人"养老金比较复杂,需要用新老两种办法对比计算。


叶公来帮忙


事业单位养老金怎么算?细说来就长了,而且说多了,有些人一是看不明白,二是还要自以为是的乱喷发泄一通。在此也不细说政策,只说按政策规定粗线条的怎么算:事业单位2014年9月及以前退休的称为“老人”,按照退休时执行的工资标准和政策规定计算方法计发退休金;2014年10月1日起至2024年9月30日这期间退休的称为“中人”,这部份人从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社保缴费,建立了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帐户开始有了积累。当然时间越长的积累就越多,时间短的积累就少,比如2014年10月退休的就几乎没有积累,按养老社保并轨方案新的退休养老金计发公式计算,也许会比9月份办理退休的“老人”少一些,怎么解决呢?国家政策用“保低限高”来处理,所谓“保低限高”政策就是对“中人”从退休金政策过渡到退休养老金政策这段过渡期的特别保护政策,让这期间退休的“中人”与2014年9月及以前退休的“老人”相比较不会出现太大落差。因此除了对“中人”用新的计算方法(有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补贴以及年金等)计算退休养老金外,还要按你2014年10月的工资标准按“老人”计算退休金办法计算出金额来二者比较多少,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高的金额发养老金,这就叫“保低”;髙于老办法的用每年不超过10%加以限制,举例说14年10月至15年9月退休,新办法计算养老金为5600元,老办法计算退休金为5000元,养老金就只能按5000元✖️110%=5500元发放,同样15年10月至16年9月退休,新办法计算养老金6050元,老办法计算退休金仍然是5000元(因为每个中人2014年10月的工资标准已经固定,这就是有人说为什么按2014年10月工资标准的原因。),养老金就只能按5000元✖️120%=6000元发放,以后的以此类推计算。这就“限高”。


流水花闲36051349


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构成: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希望对您有帮助!


忆心梦见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018年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最新消息

一、2014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含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和差额供款事业单位中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和调整政策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自2015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退休人员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低于统筹范围内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在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缴费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员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不超过2773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条规定增加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退休人员再按下列绝对额调整基本养老金: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月养老金低于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养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于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养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于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养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五、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并在退休前被单位聘用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按相应管理权限批准的高级政工师及劳动部门批准的高级技师,在按本通知第二条和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级同等待遇的高级工程师,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上述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六、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发[2002]82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9号)精神,退休的军队转业干部按本通知第二条、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

七、按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战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解决原工商业者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9号)精神,原工商业者按本通知第二条、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职的原工商业者)。

八、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按原劳动人事部《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人险[1983]3号)规定,享受原标准工资100%退休费的老工人,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4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20元。


浙江中公事业单位


↑点击“学生保险网”头像,为您解决更多问题,记得点击“关注”哦,谢谢~

事业单位退休金计算方法

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条件包括:

(一)符合国务院国发〔78〕l04号、浙人退〔94〕85号文件规定的;

(二)属国家公务员的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

(三)符合市委办〔96〕04号第二条第七款提前退休条件的。

《暂行办法》实施后,参保工作人员因工或非因工要求提前退休的,必须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经所管辖的社会保险部门审核方可办理退休手续,并支付基本养老金。

实行离岗退养的人员,仍须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后,方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暂行办法》实施后,原离退休(职)人员其离退休养老待遇不变,按国家和省、市规定享受的离退休费即基本养老金改由所管辖的社会保险部门支付。基本养老金包括:

1、离退休费、退职生活费;

2、离退休人员各项生活补贴和物价补贴;

3、离退休人员增发的生活补贴费;

4、离休干部、劳动模范、高级专家、中小学教师等按规定保留的各项补贴;

5、离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一次性抚恤费,供养直系亲属活困难补助费。

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前,基本养老金暂按浙人退〔94〕85号文件规定执行,并由原单位代为发放。今后国家如有新的规定,按新的规定办理。

养老保险年限的计算:

l、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办法实施前按国家规定计算连续工龄的可视同缴纳养老保险年限;

2、部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的军龄,可视同缴纳养老保险年限;

3、机关、事业单位中经市、县(市、区)以上组织人事部门批准招聘干部和劳动合同制工人,除人事部门规定符合计算工龄的视同缴纳养老保险年限外,一律从实际缴费之月起计算养老保险年限。

单位对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变动情况,应于每月三十日前向所管辖的社会保险管理部门申报办理增减手续。

新参加或重新参加工作的人员、部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等,以进入该单位工作起薪之月起缴费,缴费基数按起薪之月的工资总额计缴,但最低不低于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当年最低月缴费工资。

公派出国、外借外派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基数应不低于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当年最低月缴费工资。

工作人员因辞职、辞退、解聘、终止合同或自费留学、上学、被劳动教养等原因中断养老保险关系的,单位应向所管辖的社会保险部门申报办理减人手续,并将中断养老关系的工作人员的个人档案送交所管辖的社会保险部门或人才交流中心统一管理。其个人专户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予以保留。待重新就业后,中断前后个人专户的储存额合并计算。

工作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不符合《暂行办法》第十二条第三款的工作人员个人和所在单位又不愿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经向市、县(市、区)社会保险局提出申请,其个人缴纳部分予以退还。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学保网


事业单位养老金怎样算?

其实大家都知道,身处事业单位和在企业工作退休金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大家经常诟病的退休待遇双轨制。

我国2015年的时候下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是国务院下发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文件。它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由此带来的是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改变。

它大体可以理解为四块构成:

一块是,基础养老金。跟工龄和缴费指数以及社平工资挂钩。一般来说,一年工龄能够发放1%的社会平均工资。

第二块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它是从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计算,之前都是零。所以这一块不多,会随着开展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增长而增多。

第三块是职业年金。它实际上是事业单位的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不过到时候也要拿来计算跟原计算公式,待遇比较。

第四块是过渡性养老金,2014年10月1日之前,每存在一年工龄,发放1.4%的社平工资。

这四块加起来就是新的退休计算公式。这四项仅仅比与企业退休工资计算公式,相比较的差距是,多了一个职业年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是从14年10月开始计算的。剩余的完全一致。

原先的退休计算公式实际上是根工作年限挂钩的,工作十年以下能够发到60%的退休金。10到20年是70%,20年的30年是80%,30到35年是85%,35年以上是90%。另外再加上生活性津贴等各种津贴补贴。基本上,不会降低太多的待遇。

其实,使用新计算公式后,缴费年限多的,也就是说工龄长的,待遇都不会降低,甚至还有增高的可能。同样国家定的标准就是保证待遇不降低。

但是工作十年的以及10到20年的,在改革后,待遇会赶不上原先待遇。因此他们出现了套用原公式的情况。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将会慢慢消失。预计到2058年,我们的全国退休金计算公式会合并成一个。就是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类情况的,一个公式。

这就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暖心人社


事业单位的退休金计算方式与公务员以及企业职工的退休金计算方式都不尽相同,那么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是如何计算的呢?

按照政府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项目好几项,其中第一项是:基本养老金=〔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

其中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职务补贴,综合补贴,出勤补贴等,出勤补贴不算,其他的都可以算在内。

国家规定的综合补贴的的具体规定都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规定的,各地不一样。

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基本养老金计发比例为0.4%

退休金与退休年龄有关。因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


注意事项

总之,养老保险是遵循“多缴费多领取”的原则,没特殊情况,建议正常缴费至退休年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