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什么意思?

H我有个朋友


从表面看,这一联好像没什么含义,甚至逻辑也不通!

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

▲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分明纸上没有其他颜色,但是,那人却来问我梅花落了几多?

若只从字面看,这两句似乎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而且,甚至有些逻辑不通,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纸的颜色和梅花有什么关系呢?

这两者放在一起比较是不是太牵强了?

作者究竟表达的是情,还是景?

如何才能找到作者隐藏的真意呢?

显然

,要想深入理解这一联两句的意思,就需要我们深入探究一些关键字词的含义,并展开联想的翅膀,从而赋予这半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艺术美了!

深入剖析,延伸理解这一联的含义

▌诗里的纸,它是哪一种类?

我们都知道,纸经过染色、托裱、水印、描绘等多道工艺处理后,就能加工成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纸笺,比较适合绘画、题咏和书信使用。

最著名的“薛涛笺”,据说就是女诗人薛涛自制的深红色的小彩笺,入目温馨浪漫,专用于其写诗词、绘画使用。

所以,我们若把这里的“纸”理解为薛涛笺一类的纸笺,这一联就很容易理解为:

原来,梅花和红笺的颜色几乎是一样的,根本分辨不清。所以,那人问我梅花落了几分在纸上,我却没有看出来!

可是,这样的解释有点太牵强了。

毕竟,把纸笺放在梅花树下等梅花落下这样的无聊事,实在太刻意,太附庸风雅,不符合浑然天成的诗词意境!

那么,是不是这“梅花”还有什么秘密呢?

▌所以,我们还要去深入理解梅花的含义。

因为梅花的冷艳高贵,所以,自古代南朝开始,就有女子画梅花妆来打扮自己。

宋人向子諲的《点绛唇》有言:冰雪肌肤,靓妆喜作梅花面。寄情高远。不与凡尘染。

所以,梅花通常又被比喻为女子的胭脂妆

女子的妆容可以自己擦洗掉,可以被雨水冲洗掉,当然,也可能被泪水冲洗,掉落在纸笺上……

如此一来,这两句就可以理解为:

原来,梅花胭脂和信笺的底色是一样的,被伊人的泪水冲落在了纸笺上,我却没有看出来。那人问我梅花落了几分?其实,是问我知不知她流了多少粉泪在纸上……

理解了“纸和梅花”的引申义和喻义,这一联就能融会贯通、合情合理了。

仔细理解一下,这分明就是带着密码的情诗!含蓄、曲婉,本来就是东方文化最常用的表现艺术啊!

不接受的反驳

▌不过,有的朋友要反驳了:

前面一句明明写的是“纸上无颜色”,你怎么把纸笺曲解成红色了呢?

好吧,我们来看看两个例子!

王昌龄在《长信怨》中写道: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里的熏笼和玉枕没有颜色么?当然有!

为什么作者用无颜色呢?

因为,它们除了本色以外再没有其他颜色了!这里的“无”,是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

元朝王冕在《梅花》诗中写道:

昨夜天寒孤月黑,芦花卷风吹不得。

髑髅梦老披蒙节,黄河万里无颜色

万里黄河会没有颜色么?当然有!

为什么作者这样写?

因为除了黄河的本色以外,再没有其他颜色了!

所以,这半首诗的“无颜色”,其实是指除了纸笺的本色以外,再没有其他颜色了!

所以,这里的纸和“薛涛笺”一样是彩色的,完全说得通!

▌还有的人又反驳了:

这分明是一幅丹青画,说得是画上白色的梅花落了,却分不清,因为纸也是白色的!

如果这样理解,就真的大错特错了!

纸上无颜色,至少说明了纸笺有一种颜色,又或者是无色(事实上,无色的硫酸纸是工程制图用的)。

在浑然一色的纸上,请问梅花的枝干是什么颜色,在哪呢?

所以,这样理解在逻辑上就有漏洞了!为什么?因为忽略了更深颜色的梅花枝干

梅花没有枝干,怎么知道这是梅花?怎么知道吹落不吹落呢?

又或者假设,大家都认为纸上全是素淡的白色梅花

请问,为什么不可以是白色的梨花、菊花、桃花呢?若是对着一张白纸去强行解释为各种花,不仅说不通,似乎更强词夺理了些!!

所以,这首诗最恰当的解释只应有上述一种!

诗词鉴赏,西山诗词客!


西山诗词客


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

无奈桃枝数光棍,笑答杏儿谁先红。


诗词奴隶


天呐!这是谁的诗句?清隽,纤巧,薄透,浪漫,清幽,还有一丝丝的暖昧和粉色。

仿佛情侣之间的情调,仿佛恋人之间的浅吻,仿佛小别遥寄的红笺,仿佛雅致深情的男子,爱着一个文艺幽静的女子。

谁写的?

题主为什么要问什么意思?这岂不是牛嚼牡丹?岂不是夏虫语冰?岂不是买牍还珠?岂不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题主好俗!

俗不可耐!

小可查了一下,在常用的诗词查询网站没有查到,又查了一下自己整理的古今诗词依然没有查到!

凭心而论,这一句真的分不出性别来!

从风格上看,像是女人所作,倾向于清朝才女的风格,因为里面的风流态度浓到化不开(别误会,这里的“风流”是文才风流魏晋风流的风流,不是贬义,是褒义哦!)

但说是男子所作也未尚不可,属于那种清隽文士,比如美成,比如纳兰,比如近代郁达夫。

还有一种可能,此句为现代人所写,就是普通的诗词爱好者,年龄应当在三十岁以上,因为三十岁以下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简直是天赋惊人,在这个浮躁的信息时代90后不大可能有这种高手。如果真有,值得浮一大白!

仅从这两句来看,这两句有冲突,因为纸是白色,笺是浅黄色,白可以通雪的颜色,笺可以通相思之色,所以这一句梅花也有两种解释。一是真的梅花,二是借指,比如某人,比如月光,比如相思,比如泪水(这个可能性极低)。

梅花多为红色,那么这个梅花的延伸含义是幽情。

可是还有一个“落”字这才是最坑的,因为落梅的另一种解释是悠扬的笛声,比如东坡“角声吹落梅花月”,比如李白“江城五月落梅花”,杜牧不也有一句“落梅飘处响穿云”么?

因此,要问此处此诗此句何意,仅凭这一句不足以断定,因为按小可看来,这个梅外至少有如下几种解释

1、梅花

2、幽情

3、相思

4、月光

5、笛声

6、别离

亲,哪种解释不重要,能告诉我这一句的作者么?以及全诗,因为这两句的矛盾之处依然存在,弄得小可好痒。

作者是谁?


亦有所思


"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这两句诗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也不知有没有完整的诗作,权且把其当作残诗或佳句。我觉得诗句也符合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吟来也非常有韵味、哲理和意境。

大家看诗句中的"纸"和"梅",它是古代中国文房四宝中的一宝,也是文人墨客喜爱的"四君子"之一。句中的"无颜色"和"落几分"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自然;在"明"与"问"中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明非明,问非问。

诗句是写意山水画的"题图诗"

从字面意思上,可理解为明明纸上的画没有任何颜色,但是偏偏有人询问请教画中的梅花到底凋谢了多少。诗句赞美了画艺的神奇和高明,赞叹画中之梅的栩栩如生。正所谓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美无色。由此,诗句中的意境高古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诗句是一幅冬雪寒梅图

从诗意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大雪纷飞的寒冬,一夜的鹅毛大雪却把绽放的梅花覆盖了,一早起来窗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张白纸,隐约见到几朵寒梅,给你的错觉是"大雪压落了几分梅",而不是"大雪盖住了几分梅"。如此的美景你说有多美。

诗句是一幅春雪摧梅画

从诗句中,我们似乎可以理解为春寒料峭,大雪末消之时,梅花的花瓣不知不觉开始凋谢,白如纸色的大地,又怎么知道梅花究竟落了几分,但从梅花的几分落下化作春泥中,告诉我们春天即将到来,大地和万物也将再次复苏。茫茫大地,物蕴一冬,梅落几分,春近些许!

结语

诗之美,美在意境,美于多意。诗句中的色和梅是美的,它美就美在多种解释上,美在似有若无上,美在残缺不全上,美在期待您的给予后续补缺完整上。


石润居


“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怎样理解?

我认为,应该把上下文联系起来再分析,“这两句”。但题主没有提供上下文,就只能就这“两句”的字面来分析。

上句,“分明纸上无颜色”,清楚分明纸上没有颜色,言下之意,表明“白纸一张”。

下句,“却问梅花落几分”,却在发问梅花在纸上落了几分,

那么这两句简单的意思就为:“白纸一张,却问梅花有多少?”

如果,发问的这个人是那种忧郁,多愁善感之人,那么这个人就有抑郁症倾向。

如果,发问的这个人是那种黑白颠倒,惹事生非之人,那么这个人就在故弄玄虚,指鹿为马。

如果,发问的这个人是那种天马行空,思想开放之人,那么这个人就是在发挥大脑的想象,在艺术地创造图画。


曾云金飞马


小寒

旅居异乡心意沉,偶接家书思绪深。

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层?

不管这两句诗是什么来路?但是,却展示了一种很好的意境;寒冬、白纸、落梅,......。我在这两句诗之前,再加两句,在白纸上勾勒出一幅全景的游子思乡图:异乡、家书、寒冬、落梅,......,感觉此诗很符合小寒时节所散发的思绪,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临时客


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

诗画一样呈现,笔墨登场。白纸一张,梅花一树颜色。以画看诗,分明是巧识画中美景而成心境,直接转述角度的画美而存诗意,情思别过了诗情画意也会留一枝诗句,表达画与诗交织的空间世界,如画在,题一首应景诗,实在是赞许画风的雅趣,不禁借一纸白面玲珑,描绘几笔梅花瓣的天然去雕饰,与生命世界的美存在而心感妙文横生。

画与诗并肩而在,岂不是纸上无颜色却来梅花浓,如自然而然的泼墨一样出彩,毫无不合文采的画诗。

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

画诗一样展开,一纸一花,一景一动,一色一弦,一枝一生,笔墨恰到好处,纸墨犹如逢泉眼,是画是诗都是生命美的世界出现魅力专属,明明只是一张白纸,因由成了画而色字当头,梅刻成诗,犹如墨本是黑色的光明,因由梅自有艺术品而全是梅花落了一样的生于纸白不露声色。

白纸与画合二为一,梅花与墨本就不同,但一张画张开了惊艳,无不是画中有绝品,那么此花此画岂非此作品也是诗文一样的存在,有了诗文反而成了画与花都属意生命色彩呈现的内容,画如诗流动着,诗如花绽放着。

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

不知是人看见了画,还是视野望穿了花,或者是以诗抵达了画境,或者以画与花直白了心诗方向,也可能是简简单单的抒发对心仪作品的青睐,也可能是向眼中绝妙无比的画与花(画与墨)联想到此佳作可有为什么而来,也算是忍不住好奇而有一问一答式的缩写内在油然而生的钦佩或者称手叫好。

那么纸上无颜色也就是白属于空,那么却问梅花落几分,也就是满在什么地方,或者画有画外意值得延伸,或者说是梅花独自开有没有另外的浓墨重彩,轻描淡写也轻而易举切中了内涵主观。

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

加上情思色彩就有另外的解读了,填上情绪色彩就有一番新意了,以诗句描绘的诗情画意不在于画,以境界素描的慧眼识景不在于景,那么此诗句是否在表面上只是堆积了现象,那么与此诗所翻出的意境岂不是指一纸有所指,却引出梅花落几分,那么梅花为什么不是桃花,或者为什么不是牡丹,是否借由梅花的生命力而说一些内容物语,也暗示了这诗句意有所指的转换了笔墨为何如此存在的意义。

就像纸上作品什么颜色都有,而指定了一种作品却是围绕梅花这种生命世界而存在,那么这种作品是否都是类似于一纸梅花色落了几分怀。

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向来墨下有万千,奈何文枝只是半。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只是寻常烟火巷,动文却遇半城墨。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君曾挥墨率千相,只知笔墨临时节。

如同视野有限,不能全面。如同心花怒放,却是半秤。如同有笔墨纸砚,只是一杆生命色。如同一画一诗皆是各就其位,如同一纸一墨都是文气。

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

美了画,绝了墨,高了景,别了思,多了空与满。

成了味,张了诗,泼了境,达了观,妙了俗与雅。



时间的文艺客


古代有一种印有梅花的笺纸,也叫诗笺、信笺,通常印有浅淡、精美的梅花图饰,用于传抄诗作和写信 的纸。这种泥金冰纹的梅花笺,二三梅枝,在纸间疏疏弄清影,若在梅花笺落墨,便晕而生烟,逸散清雅 之气,如风送落梅香,一阵香压一阵香。

因此这两句诗或许是描写这样的一个场景,书桌前的窗外一树梅花盛开,风过枝摇,梅花纷纷飘落在书 桌上的梅花笺纸上,诗人走进书房恰见此情此景,心头涌出此妙句。

一句“分明纸上无颜色”,或是赞美梅花之洁白与梅花笺纸融为一体,初看似纸上空如无一物;但幽远的梅香令诗人不仅要问,纸上落下了几分梅花。当然此二句,也可以简单理解为诗人对梅花笺纸精美、逼真的赞叹。具体要结合上下文,以及诗人写诗的背景来看。



川上六公子


这好像是一首七绝诗,也不命题了,先占一首:

皓腕葱指欲写真,蛾眉微颦纤毫临。

分明纸上无颜色,却问梅花落几分。

——点到为止,勿究平仄!



柳溪居士


我是晴空莽莽,我来答题。

我理解的这句话的意思:

视觉角度:有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工,在宣纸上清笔淡抹过一树冬日的白梅,轻轻浅浅,甚至看不见色彩。只有那个在旁注目的人,方才注意到轮廓细微至极,所以发出疑问,有多少白梅花被雪花吹落。

脑海印象:因为白梅生长在冬季,可以想象一下冬日大雪,白梅肆意绽放在高高的枝头。雪花洁白晶莹落在梅花瓣上,白梅娇俏喜人或不堪重负零落在地,伴着地上的积雪,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分不清楚是雪花还是梅花。

嗅觉感触:这洁白的宣纸上没有沾染什么颜色,放在鼻尖细闻,却有一股淡淡的梅花香气隐隐溢出,这位画工技艺精湛,还心灵手巧,用了白梅花汁液来着笔润色。

这句话与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通过感受来分辨事物的真相!

延伸:卢梅坡《雪梅二首》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白梅比雪花少了三分洁白剔透,可是仔细闻闻,梅花的香气隐隐而离开,这是雪所欠缺的。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雪中的梅花顾盼神飞、精神焕发;梅花点缀过的雪花飘飘洒洒,肆意飞扬融为一体。梅有雪的冰凉气息,雪带着梅花的丝丝香气,一起成为春天的使者!


以上为头条号“晴空莽莽”的回答,头条App搜索关注“晴空莽莽 ”与您分享更多文学、诗词、历史趣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