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麼艱難,過完年你還出去打工嗎?

偶遇美好時光


現在不打工能做什麼。老百姓一年不如一年。看看我村打工的都好過。


國色春香


在外邊打工是難,但是有盼頭。假如在家鄉,有創業的機會。當然也可以放棄外出打工的想法。假如有機會去創業,又可以留在家鄉發展,這當然是最好。

當前留在家鄉創業的。也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創業其實也沒那麼容易,需要有一定的經驗。還需要一定的經濟投入。成功是好事,假如是失敗,那你的人生將跌入低谷,想爬起來也很難。

在外面打工,雖然說是掙不了多少錢。外面打工房租又貴,物價又高,生活壓力沉重,能夠到自己口袋的錢是不會很多的。

雖然這麼多的因素,但是有一點比家鄉好。因為外面的機會比較多,有許多打工仔,賺了不少的錢。有的買了車,也有人買了房。

機會。只等大家去發掘他們,處處充滿了機會,就看你如何去掌握。老家縣城的工資,一般就在兩三千塊之內。並且有很少的機會去掙高工資。這就是家鄉與外省打工的不同,當然機會也是不會一樣的。

在外面打工機會比較多,競爭比較激烈,當然壓力也很沉重。你是留在家鄉打工,或者是創業。選擇權是在你們自己的手裡,假如到外省打工,機會要靠你自己去辨別。

選擇外出。還是留在家裡?你的目的是什麼?應該是為了多掙錢。來緩解家庭的開支,增加自己的收入,這才是你真正所需要的。

以上的回答希望大家喜歡,謝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文清哥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過年是出去還是留在老家

第一,留在老家

要看你做的是一份什麼工作,如果你想留在老家去創業的話,並且能夠通過互聯網把你創業的東西賣到全中國。

假設你有這樣的想法的話,那麼我建議你還是可以留在老家,畢竟有了互聯網之後,做生意的方式也是千變萬化。

通過互聯網的營銷,也可以把老家的很多產品賣到全中國,甚至可以賣到全世界。

如果你要是隻是在老家做一份工作的話,那我建議還是不要待在老家了。

在老家工作不僅是那份工作,沒有未來不說,最可怕的是老家身邊的人的那種思想對你價值觀的影響是非常的可怕的。

這種思想叫做窮,當一個人有了想做窮人的思想就變得非常可怕了,這個人就沒有了上進心,沒有了衝勁。

所以如果在老家是選擇創業的話,就可以待在老家,如果是選擇打工的話,那麼一定不要待在老家,在老家打工,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塊錢,而且還沒有什麼未來。

第二,待在城市

外出打工的確很難,現在是一年比一年難,不僅收入沒有增長,我們的開支卻越來越高,房租也是越來越貴。

但是我們在外面尋找的是一份希望,等待的是一個機會。

也許我們5年10年都沒有什麼結果,但是我們一直在成長,一直在學習,一直在等待一個爆發的機會。

在大城市裡面說實話,確實成功的機會要比老家多得多。

在老家大面積都是收入窮的人,沒有幾個賺到錢的,但是在外面呢,雖然也有很多人沒有賺到錢,但是確實也有很多人發了財的。

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選擇打工的話,那還是到外面來尋找機會吧。

外面能夠結識到一些人脈,如果哪天有機會的話,還可以在一起做一些生意,保不齊就起來了。

而且在外面待習慣了之後,會習慣外面的生活,這樣的話還會讓你萌發想在外面買房買車的想法。

而且還有一點是蠻重要的,如果你待在老家的話過得窮,其實人人都知道你待在外面的話,即使再窮,其實也沒有誰知道你窮不窮。


吳萬巋


2020年了,經濟沒有明顯的好轉,個人創業九死一生!出去打工雖然收入微薄,但起碼能夠養家餬口,人活著僅僅就是為了活著




黃上觀天下


題主的問題很值得思考,鵬宇同學認為,固然經濟大勢會影響就業市場,但對於每個人的就業情況來說,則完全取決於個人能力。目前打工依然是大多數人賺錢的方式,所以過完年後我仍然會出來打工。下面我來講講自己出來打工的原因。

首先,在還不具備成為自由職業者的條件,也沒有創業資金和資源的情況下,打工是最佳的賺錢路徑。工作賺錢是一種習慣,一旦中斷,很容易陷入習慣性失業。

作為一名人力資源從業者,能夠明顯感受到近兩年就業市場的變化。尤其是今年,新聞裡會看到曾經炙手可熱代表高薪的互聯網企業,也開始裁員。如今有一份能獲得穩定工作的收入,已是不易。在這種市場環境下,自己出來單幹創業肯定難度更高。與其如此,還不如繼續打工,積累經驗、資源和人脈,苦練內功,伺機待發。

我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唯一的一段職業空窗期是我買房結婚,也僅僅不到3個月。這三個月確實非常舒適,但我內心也一直恐慌。感謝我當時的女友——現在我的老婆,她非常理解我,雖然找了幾個工作都碰壁了,但她一直鼓勵支持我。男人失業就像女人失戀,能夠摧毀全部的自信,而且時間越長,越容易迷戀無所事事的感覺,所以我堅持一直工作,除非有一天我能成為老闆,否則我會一直打工,保持良好的職業狀態。

其次,宏觀經濟環境會影響就業市場,但真正決定自己能否找到好工作的還是個人的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宏觀經濟環境和我們個人的就業能力有關聯,但關聯度不大。

馬雲說過:不是實體不行了,是你的實體不行了。 趙本山說的好:怎麼你到哪兒,哪兒都大環境不好,你是破壞大環境的人啊!

套用到就業市場來說,不是就業不行了,是你的就業不行了。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依然有很多出類拔萃的企業,反而逆向增長,擴大規模,廣招賢才。只要你能力突出,擁有核心競爭力,根本不用擔心宏觀經濟形勢,越是企業盈利困難的時期,越需要保留優秀的人才,物以稀為貴,反而更突顯人才的價值。

總結:宏觀經濟形勢下,作為個體的每個人,需要做的不是杞人憂天,而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苦煉內功,提升個人競爭力,真的如不倒翁一樣,任他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

我是鵬宇同學,專注職場乾貨經驗分享,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點贊、轉發和關注!



鵬宇同學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bda199bf6554764a672a9dd8a606269\

憂鬱先生


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分析。小哥我不想去打工,還想繼續幹自由職業!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c57a59a05a9948d3ba67e13fa140aade\

閒小哥


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不外出打工一樣可以創業,一樣有錢可以賺,國家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分享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做這方面手機兼職,每天50~200元收入,樓主可以重點關注這方面的信息,作為普通打工者,一定要多方面增加自己的收入來源才行

希望我的建議和意見能給你參考和幫助!



一鯉鄉人3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艱難是指什麼?打工是指什麼?這個問題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除非作為統計數字,否則毫無意義。就問題本身來說,假設生存艱難,也就是說生活中經濟有較大負擔,那麼誰都會想去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來緩解經濟困難,因為打工就是指工作,而同樣的工作在中國有較大的地區差異性,所以改革開放以來建設的鐵路網線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現在物理上的距離已經由於高速鐵路而變得越來越節省時間,那麼能抓住這個機會的人往往比沒有利用這種網線的人取得更大經濟成功。那麼在假設你不去外面工作,在家鄉打工,在家離家近是優勢也是打工者最大的劣勢,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大部分技能都無法在家鄉得到使用或使用的最大利益化,這些在於產業鏈的完整性和產業鏈的成本,很多在家鄉的企業只是給一些沿海地區的企業做代工,因為他的利潤較低,所以在搬遷到內地就是希望減少成本,那就意味著需要勞動者的剩餘價值很高。而減少勞動者的價值。更有甚至於很多內地企業工廠會調察工人的家境情況,有房有車你才能進廠,因為那樣的家庭可能不需要為薪酬而選擇更好地方,他們只想在家鄉。所以越是艱難,可能更應該出去尋找利益最大化的地方,相反如果有一定經濟實力,那就可以留下來奉獻青春。


風帶雲去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否適合與否外出打工,我會繼續外出打工的!

\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