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纸寿千年!东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真迹一件无存。东晋时期的《曹娥诔辞》可能是存世最久的一份书帖。

唐代,书法发展又一次高峰。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褚遂良、张旭、怀素……,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唐代书家之多,作品之精,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古代人都用毛笔,写的好的人比比皆是,但这些唐代大家,不仅仅是写得好,而且是创立规范和书体。

初唐欧阳询、虞世南和褚遂良确立了楷书范式,法度严谨,各具风格;盛唐以张旭、怀素为代表书家开辟了草书的新境界,中唐颜真卿、柳公权变方整劲健为雄浑肥厚,展现博大雄强的盛世气象。

这些大家留下的真迹有多少?记得不久前台北故宫把颜真卿《祭侄文稿》拿到日本展出,引来网友一片骂声。

辽宁省博物馆在所有省级博物馆中以字画收藏著名。前两年那个“国家宝藏”节目中辽宁省博物馆拿出的三件展品中两件是书画作品——《万岁通天帖》、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万岁通天帖》和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辽博办“又见大唐”书画展,怎么能不拿出些唐人书画真品。欧阳询两份、张旭和怀素各一份书帖现身展览。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仲尼梦奠帖》是欧阳询书法的“标准件”。 虽无名款,但流传有绪,是公认的欧书真迹,被称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乾隆题引首:真迹无疑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传世的作品大多为碑帖拓片,存世墨迹仅有4件,其中辽博藏有两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其他三件有争议,而《仲尼梦奠帖》卷是唯一一件没有争议的作品。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是欧阳询晚年的行书代表作。所书行书共78字。这幅行书作品用笔险峻,结体谨严,体态修长又显得挺拔,老笔横披,丰棱凛凛。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仲尼梦奠帖》题跋之一。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千字文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通常会觉得欧阳询的字比较“紧”,过于工整严谨。俗话说“字如其人”,用在欧阳询身上是很恰当的。欧阳询一生颠沛,13岁家庭巨变,亲人俱丧,尝尽屈辱与辛酸,又饱经战乱,先后于陈、隋、东夏、唐四朝为官,两次死里逃生,也因此更加渴望平定的生活状态。正是这种动静结合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促使欧阳询的书法风格向着平正与奇险相结合的方向不断发展成熟,不仅成就了其独特的书法风格,更突出了其人格魅力。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唐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张旭为人洒脱、豪放的处事个性,在他的字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书法以“急风骤雨之势”的草书最为有名,黄庭坚评其书为“草书之冠冕”。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唐怀素论书帖卷

在中国书法史上流传着“颠张狂素”的美谈,其中“张”为唐代草书大家张旭,“素”即指怀素。《论书帖》代表着怀素草书的另一面目。用笔瘦逸,结体严谨,章法整饬。纵观全篇,出规入矩,绝狂怪之形,寻其渊源,不越魏晋法度。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唐高闲千字文卷 上海博物馆藏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元鲜于枢补高闲千字文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分别藏于不同博物馆的“唐高闲千字文卷”和“元鲜于枢补高闲千字文卷”能够合体,也是一段佳话。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唐沈弘龙朔二年写经卷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唐孙过庭《书谱》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文脉悠远,风流递传。展品中有两幅南宋代作品,个人认为也是非常之好,其中一幅是南宋高宗赵构书白居易诗卷。赵构的字,有其父徽宗瘦金体的影子,又多了些潇洒。如果字如其人,用在赵构身上是不是有点不合适了,字潇洒有力,而他造就的南宋性格却弱了!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南宋赵构书白居易诗卷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南宋张即之书杜甫诗卷

欧阳询、张旭、怀素真迹现身辽博“又见大唐”

推荐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